更新时间:2023-08-31 03:28
戊辰即事⑴
诗人安得有青衫⑵,今岁和戎百万缣⑶。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⑷。
⑴戊辰: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⑵青衫:古代读书人或一般人穿的衣服。
⑶和:和议。戎:北方民族,指金人。缣(jiān):黄绢。两句意思是,朝廷和约赔款的绢帛,达百万之巨,让诗人连青衫也穿不起了。
⑷剩:全、都的意思。吴蚕:苏州是当时著名的丝绸出产地,故曰吴蚕。两句意为,从今后西湖边上不要再插杨柳了,全种上桑树养蚕,以供政府“和戎”算了。两句是讽刺的话。
诗人从哪里觅绸缎做一领青衫?就因为今年与敌人签订了和约,每年要贡上百万匹绸绢。
我看来,从此后西湖边不要再种杨柳,全种上桑树,用来饲养吴蚕。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宋兵伐金大败,不得已向金乞和。次年十一月,和约成,宋朝对金人提出的停战条件完全接受,答应每年向金增纳白银三十万两,细绢三十万匹,这就是令宋人深感耻辱的嘉定和议。翌年,也就是刘克庄写这首诗的戊辰年,条约正式实行。这年,除了岁贡银外,还要多交三百万两犒师银。这样,本来就不很富裕的宋朝,国家经济顿时紧张起来,广大爱国志士,对朝廷的无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对国家前途充满了忧患,写了不少诗抒发不满,刘克庄这首讽刺诗是其中较出名的一首。
以调侃的语气写政治讽刺诗,读来虽感幽默风趣,却令人倍为心酸,这首绝句的特色就在于此。
诗人没有青衫穿,这样讲当然是到了超越现实的程度,夸张过了头。但是,以不可能存在的现实来反衬极度的愤慨的感情(诗人对朝廷为和戎而用“百万缣”的无比愤怒),这种“超极表至极”的曲达方式在诗词创作中已是屡见不鲜了,比如李觏的《乡思》,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等,用的都是这种手法。
青衫是读书人的象征,是与一般平民区别的特征之一,代表了士子们的体面。诗一开始就抓住这件象征物,说如今我这个诗人连想穿一袭青衫都没办法了!极其愤疾的一句话,劈头而来,不啻在说如今斯文已经扫地。言外之意,当然扫地的何止是斯文,刘克庄正以此代指整个朝廷国家的体面都丢尽了。何以会连读书人想一件青衫都得不到?诗第二句立即指出,这是因为做青衫的丝绸都孝敬金虏去了。这两句是倒装,因了和戎,诗人才没绸做衣服,诗把因果关系调转顺序,就突出了胸中的愤愤不平。此外,诗人没有青衫,百姓们为了交纳额外的赋税,穷困的程度就用不着多说了。
三、四句忽生奇想:金虏如此欺负我们,朝廷却一味忍让,这些贡银及绸缎从哪儿来呢?我看西子湖边的杨柳桃花不如全都拔掉,种上桑树养蚕织绢,用以填金人的无尽欲坑吧!这两句写得很冷。当然,诗人并不是真的认为在西湖边种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随机而发,加深前两句所述的愤慨而已。把白堤、苏堤、“柳浪闻莺”,这些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也是荒唐至极的想法,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就没有什么能拿来织缣的。“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诗人的话虽说得很率直,而表现出来的心思却很曲折,这种表达方式叫做“直中含曲意”,运用这种手法,以小见大,可使作品显得格外委婉含蓄。
全诗虽然很短,但紧紧抓住朝廷不顾耻辱向金人贡献大量丝绸这一中心做文章,有激切的鞭斥,有幽默的调侃,讽刺性很强,而诗又不显得直露,读后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以荫入仕,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词均擅,是南宋江湖诗人,辛派重要词人。早年与永嘉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刻琢精丽。后独辟蹊径,以诗讴歌现实,终于摆脱了四灵的影响,成就在其他江湖诗人之上。一生宦海浮沉,郁郁难伸,使他的词作风格沉痛激烈,豪迈激越,虽不及辛弃疾的英雄气概,却也自有一股抑塞磊落之气。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词集有《后村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