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

更新时间:2024-04-10 23:15

戏服指专供戏剧表演使用的服装,区别于日常穿着的服装。戏服毕竟是戏服,只能掩饰一会儿的本色。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饰、手法,及写实写意的布景是必要的。在台上的戏曲,是一幅幅美术创作,将布景、灯光、人物服饰配合后,便成为一幅幅构图和谐、色彩协调的图画。戏曲服装在舞台艺术方面是占一重要位置的。而戏曲服装的作用很多。收藏戏服最难的是防霉防蛀,一般剧团演出结束后要在太阳底下曝晒,封箱前用白酒喷洒,再加樟脑丸装箱。

内容信息

介绍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大的小的,地方的,中央的,活跃于乡里的,通行于全国的,细细数去不下百种。这些戏曲风格各异,唱腔百调,不过有一样相同,就是唱戏的都有戏服,哪怕是个草台班子,再破再烂,行头一定要有一两件的。至于随着名气的增大,行头(戏服)自然是越来越多的。

小小的一个舞台,天南地北、山河湖海尽收其中,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各呈其能,恩怨情仇在咫尺之地表现个淋漓尽致。说起来,几个人套上了件戏服,就造就了如此的神通。

手法

台上的艺人是在娱乐台下观众,去表演故事,而以夸张、突出的表现手法及服饰去区分现实与虚构。

塑造角色

不同的角色应有明显的身份象征分别在衣饰上表现出来,例如官位高低、老幼尊卑、男女、辈分等,都可以用戏服来区分,使台下观众对这些程式化的戏服习惯后,便会认同及不需说明便知道该角色的身份

同样是该名将帅,上朝时所穿的便和战斗时所穿的不同,战胜时与战败后更是不同。观众看见刚才一身大*的战将再出场时头盔又掉、发又散、衣不全时便可知其已战败了。

突出主角

如在一群人中,谁是场里最重要的人物,观众可以一看便从服饰上分辨到。又如两军相遇,双方的军服必定色彩有分别,以免观众觉得混乱。除了角色区分外,亦可分辨不同国籍的人物,如番邦胡人,多用白狐尾缀在帽盔旁,以示其身份。

化妆结合

暗示该角色的性格,如扮贪官的丑角,多用圆翅乌沙帽、短身袍等。服饰配合化妆后,便可暗示角色的特性。

暗示环境

如季节、天气、晴雨、冷暖、日夜等。因为表现这些环境是不能只顾舞台效果的,一定要艺人的演技、道具及服饰的配合。

衬托美化

舞台上的美术最主要有两个范畴:一是静态的,即布景、装饰、道具等;二是动态的,即移动的人物,包括他们脸上的化妆与及所穿的戏服。因为不同的色彩或形象配搭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的,对观众亦可能造成不同的反应。

作用

戏曲主要是写意的艺术,但在某程度上,它又要写实,因为戏曲是用多个人物角色去表达一个复杂故事的情节,而这些情节多数是有时序的,而不会只发生在一个固定地方。因此我们不能光*表演手法去说明舞台上人物角色的分别、发生的情节、背景等一切东西,而需要*一些观众熟悉、认同的事物,如布景、服饰及化妆等,把戏曲故事发展的过程尽量完美地表现出来。否则,观众便要很强的联想力,去区分不同的角色、地点和环境。故此,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饰、手法,及写实写意的布景是必要的。在台上的戏曲,是一幅幅美术创作,将布景、灯光、人物服饰配合后,便成为一幅幅构图和谐、色彩协调的图画。再加上乐器、歌声、人声、舞蹈做手,便构成有声、有色、有动感、有美感、有艺术性的戏曲了。

使他们能集中在演员的表演艺术上,而不是被布景或其他东西所吸引。演员是戏曲的演绎者,是戏曲的重心,是应被集中注意的对象。

收藏

专业知识

京剧戏服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蟒、、靠、、衣,其中的“蟒”是帝王将相等高中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通常被称作“官衣”,有龙蟒女蟒老旦蟒改良蟒等;“帔”是各级官吏及其眷属在家居场合穿的常服,包括皇帔、生帔、旦帔等;“靠”是武将通用的戎服,分硬靠软靠、女靠、霸王靠、改良靠等;“褶”是一种斜领长衫,主要有小生花褶素褶女花褶子老旦褶子等;“衣”是除前面四大类外的其它所有戏服的统称,一般归纳为长衣、短衣、专用衣和配件四个部分,常见的有氅、宫衣、抱衣、僧衣、坎肩、斗篷、生衣和箭衣等。生衣还分文生衣和武生衣,箭衣有龙箭、团花箭衣、平凡箭衣。在一般的剧团里,这些戏服是分两类衣箱装的,大衣箱里装文戏服,二衣箱装武戏服。在封建社会,大衣箱是很尊贵的,任何化好妆的演员不能坐在上面,因为大衣箱里装的是帝王服饰,如果坐上去,轻则罚跪,重者罚打。

防霉防蛀

一般剧团演出结束后要在太阳底下曝晒,封箱前用白酒喷洒,再加樟脑丸装箱。因为这些戏服上大多有精美的刺绣图案,为了使服装挺括,还会在背面刮浆,所以是不能洗的,一洗整套衣服就废了。戏服一般都价格不菲,比如一件人工绣的蟒要三四千元,一件靠要5000多元,即使是电脑绣的蟒,好一点的仍要1000多元。

身份区别

身份区别反映在服装的式样(款式)、颜色和图案花纹上。就式样来说,皇帝穿龙袍,朝臣穿蟒袍,地方官(州县府官)穿官袍。告老官员及贵绅穿对襟十团帔;学士、公子、儒生穿项衫;小贩、童仆等穿短衣裤。妇女方面,皇太后及各级夫人穿蟒袍;公主、皇妃穿宫衣;贵族小姐及名门闺秀穿古装;老妇穿十团帔、中青年妇女穿对襟花帔村姑、婢女穿彩罗衣裤。武职人物,主帅及大将穿大甲(靠);偏将、小将穿小袖甲或蟒甲;御林军穿武铠(铠甲);武士穿小袖服(箭衣);侠士穿武装;兵卒穿褂衣裤;公差穿公差服;道士穿道袍;和尚穿和尚衣;犯人穿囚衣。

颜色等级

黄色为皇帝(或地位最高的神仙)专有,其他人物不得用,比中蟒袍,常有黄、红、青、白、黑五色,其蟒袍为皇帝穿,朝廷命官穿其他色蟒,状元、巡按(小生)穿红蟒,廉正的官员(老生)穿青蟒或白蟒,包拯统一穿黑蟒。这是蟒袍的主要颜色,舞台上根据同类人物,也有用绛红、深蓝、紫红、银灰等的色蟒。

补子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溪、八品鹌鹑、九品黄鹂、无品练雀。六品彪、七品狼、八品犀牛、九品及无品海马。蟒,实际上是巨蛇,但舞台上蟒袍的蟒,却有鳞有角,似龙非龙,因为龙是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形象,舞台上不能绣龙,故绣成非龙非蛇的蟒。蟒的形象也分等级,黄蟒的蟒趾绣五爪,朝臣蟒袍的蟒趾只绣四爪。

等级标志

剧团戏服实行衣箱规制,所谓衣箱规制,就是全部戏服以明代的生活服饰为基础,参用其他朝代的一些服饰,按其基本式样,归为35类左右,这35类,通过图案、色彩的变化,组成100多套常用服饰,适应于上起秦汉,下至宋元明各个朝代的不同官阶,文武、男女、贫富、老少、汉、番等各种人物的穿戴。也就是说,一般戏班的衣箱里,只具备100多套服饰,便可应付所有剧目人物穿用,它不是一个剧目设计一套服饰,也不是一个朝代就设计一套服饰。它是按类穿用的,比如皇帝穿的黄蟒袍、唐皇可穿、宋皇可穿、明皇也可穿。

舞台上的戏服虽然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却无寒暑四季之分,不论是朝官的蟒袍,还是百姓的项衫、短衣,一年四季均可穿戴,并无季之别,这也是潮剧舞台戏服的一个特点。

种类繁多

从其造型、图案纹样和颜色上,就可以区分剧中人物文与武、善与恶、富贵与贫贱等身份。例如从服饰所绣纹样来区分人物:官衣前胸后背有方形“补子”(又叫谱子),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另以不同禽兽的图案区分一至七品官。男女披风上绣团花,寿字纹的多为中老年人穿用,年轻者穿的则是绣梅兰菊竹花卉图案;穿绣满花卉的海青的是花花公子,穿不绣花纹素色海青的多为清贫落难书生。最有特点的是“八卦袍”,袍上所绣八卦的布局规则是:肩承天地(乾、坤卦)、胸怀风雷(翼、震卦)、背负山川(艮、兑卦)、袖藏水火(坎、离卦),前胸后背有太极(即阴阳)。穿上这种八卦袍,更显出角色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除戏衣外,还有头盔、靴鞋、战旗、玉带等配套服饰。如将帅出征时穿大靠,这大靠配上两肩飞袖、胸背处绣的护心镜,胸腹处凸绣出虎头的甲衣,背后插着四支三角形背旗,再配以头上的战盔和脚上的战靴,能表现军令在身,披挂上阵的雄姿。且大靠下身作开裂形状,分上下两层嵌有八件一并的比裙,专用于配合表演上下战马的动作。将帅手中持马鞭或执刀枪,在走圆场、跨马、对打时,比裙飘动,夸张和美化了动作,显示出沙场将帅勇悍威武的气派。

服装分类

戏曲服装是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改良后而形成现今传统程式化的形态。传统京剧的服装可分为:蟒、铠、褶、帔、衣五种。粤剧服装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材自京剧的,它的分类有蟒、铠、褶子、开氅、官衣、帔及衣七种。其实与京剧分类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京剧将“开氅”归入“帔”类;将“官衣”归入“衣”类而已。现试详细介绍各类粤剧戏服的特色。

据《辞源》所记:“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凡遇典礼,皆着此袍,地蓝色或石青,全身以金线绣蟒,自公侯至七品官,蟒数自八至五,以次递降,俗称‘花衣’,又称‘蟒服’。”可见戏班中的蟒袍是取材自朝廷的官礼服的。穿蟒的多是戏曲中的帝王、将相、后妃、大臣等高贵身份人物通用的礼服。特别是于礼宴、朝会、大典、理案等场合穿着,以示庄重严肃。蟒的种类还有“加官蟒”、“改良蟒”等。蟒的式样是:齐肩、圆领、右衽、大襟、大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腋下开*至底襟、袖根下衬有与袍不同颜色的阔边,叫“摆”;唐朝时称“燕尾”,明朝时叫“插摆”,配有“玉带”,又名“角带”。蟒的纹样多是在袍前后襟下部绣有海水、江崖,包括弯立水、直立水、立卧三江水、立卧五江水等纹式。男蟒全身绣龙,包括团龙、行龙、大龙,或祥云等。女蟒略短,绣龙或凤图,下裳配裙子及飘带,为后妃等穿。色彩方面主要是用十种纯色,包括上五色:皇帝、后妃穿黄色,元帅穿红色,将军及忠臣穿绿色,老臣及小将穿白色,刚烈性格人物穿黑色。至于下五色(详见后)的蟒则多是一般大臣穿着。

即古代将士通用的铠甲,又称为“甲”。是所有戏曲中武将常用的战袍。分“大铠”、“铠仔”、“改良铠”等。亦有人用“扣”字代替“铠”字。它的式样是:圆领、围铠领、紧袖口、铠身分前后两片,长至足部,前片中部略宽,称“铠肚”,铠肚上绣虎头形谓之“武铠肚”;只绣一般花纹的谓之“文铠肚”。但现今粤剧已无此分别了。双腿的两侧各有一块保护腿部的“*腿”,京剧称“铠牌子”。背部有“背虎壳”,上插三角形铠旗四支,早期曾有插六支旗,亦有四方形的铠旗,后只有三角形铠旗,旗的颜色是与铠相同,旗内多绣祥纹或龙纹。铠旗即是“令旗”,是将帅重要象征之一。插旗的方式是将旗插在背虎壳上而向外扩散,因而给人有威武的感觉。有些铠有“护心镜”在胸前。而不用*旗的称“软铠”。铠的纹样多用鱼鳞纹或丁字纹,以模仿真甲上的甲片。而色彩是与蟒袍一样,有正五色(详见后)及间五色(详见后)的铠。

褶子

粤剧又叫“海青”、“斜领长衫”或“道袍”。《辞源》:“戏装之外服,男女均有。”褶子是剧中广泛被使用的便服,无论文人武将、平民百姓都可以穿着。它的式样是大襟右衽、斜领、褶身长及足、胯下有开*、身宽、带水袖。女式褶为对襟、小圆立领、身长略短。褶子上的纹样有两类:有花纹绣在褶上称“花褶子”,如一般文武生、小生、青年、旦角等用。全件没有绣花的称“素褶子”,如老年人穿的深色素褶。而武丑、侠士等则不用花卉,而用飞禽作纹饰。色彩方面,花褶子有用正五色及间五色。素褶子则多用红、蓝、黑、古铜等色。

粤剧又称“帔风”。《辞源》:“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帔主要是帝王、后妃、达官贵人、富户人物家居场合所穿的便服。它的式样是对襟、直领、阔袖、带水袖、左右胯下开裾。男帔长及足,女帔则稍短。帔上绣的纹样则很多,例如皇帝用团龙、后妃用团凤,其他人物视乎年龄身份,用团花、团寿、枝子花、鹤、蝴蝶、鹿等纹样。而色彩主要是红、黄、蓝、紫、粉红等色。皇帝后妃用黄;状元、新婚、喜庆用红;其他人等没有严格规定。

开氅

粤剧又称“海长”。《辞源》:“析羽为裘也、旌旗之属,氅本为鸟毛,故多以鸟羽为之。”《辞海》:“鸟之羽毛,汉晋间有用以制衣服,叫鹤氅。”开氅本是京剧中武将权臣在非礼仪场合所穿的便服,早期粤剧亦是作便服穿。但粤剧中,亦有用于礼仪宴会等场合,当礼服用。一般无官职者不能穿。它的式样是大斜襟、大领、氅长及足,与海青相似,但袖比海青大,肋下有摆、有缘饰,但腰不用玉带。纹样主要有狮、虎、豹、麒麟、仙鹤、飞燕、鹰,亦有团花、八宝等。而现今的海长比海青多四柱花。色彩方面主要是红、黄、紫、绿、白及黑。

官衣

粤剧又叫“圆领”或“补子”。官衣是文武百官办理公事时所穿的官服。式样是盘领、大袖、带水袖,形制与蟒相似,但不绣团龙,和下身不绣江崖海水纹样。有肋摆、挂玉带,胸背各绣一正方形图样,以区别文、武官及官阶之高低,此即谓之“补子”。官衣的纹样主要是胸背上的补子图案。现今的补子全是采用清朝的官补制度:即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都是用犀牛、九品用海马。但现今粤剧中的官衣并不理会所用的补子是否是正确的官阶,而形成程式化的作用,观众看见有仙鹤补子的便知是文官,见麒麟补子的便知是武官了。况且没有一出粤剧需要六、七个官同时穿官衣排班的。所以粤剧官衣上的补子已成为饰纹的作用多,而用以区分官阶的作用渐少了。现今亦有用旭日海水图案作补子的,但比较少见。妇女也有官衣,但极少用。至于色彩方面,多用紫、红、蓝、古铜、黑等色,而应是紫官袍地位最高、红次之、黑最低。但现今粤剧甚少理会官袍上颜色的区分,及颜色与补子的配合了,一品绣仙鹤的官袍应是紫或红色的袍,但仙鹤配蓝袍也没有人理会了。

无论是京剧或粤剧,“衣”是式样最繁,所包括的种类也是最多的。凡不入上述六类的各式人等所穿的服装,均可归入此类。上自公主、皇族人员,下至宦官、兵卒、役、堂倌、书僮、平民、和尚、道士等都可穿用这类服装。因为各种“衣”的式样和纹样都不同,所以不能具体归纳出“衣”类互相共通的式样或纹饰。“衣”大致上有:宫衣、太监衣、快衣、箭衣(粤剧称“坐马”)、黑鬼衣、八卦衣、法衣、袈裟、马褂、茶衣、上下手衣、兵衣、旗装等。

以上是粤剧服装七大类别,经过长时间的程式化习惯后,可以不分朝代、不分时间、季节使用。但剧中各角色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物在服饰及颜色分别方面,却是非常严谨,不能穿错的。

质料

早期民间剧团经济能力有限,戏服的质料多是用布、绫、(绸)、缎。只有少数富裕一些的戏班或官宦家中畜养的班子才会用锦缎、云缎等贵重衣料。而宫廷则不受经济因素影响,故除了上述的质料外,还用了缂丝漳绒云锦等丝织品。从清代的《清升平署志略》中,可以知道朝廷戏班服饰规模之大,服饰之美艳,是民间戏班无法比拟的。

亦有用尼龙纱等现代化产物。现将各质料之特色简略介绍:一、大缎,比较光滑,厚密的丝织品;二、绉缎,亦是光滑,但较轻的缎;三、绉,出自浙江、古时湖州丝绸的一种,故又名“湖绉”;四、绸,又作“〓”,一般丝织品的通称;五、缂丝,宋代开始的一种丝织品,织法繁复,而效果则似雕刻而成,故又名“刻丝”;六、真丝缎贝绉,与绉缎差不多,但不反光;七、尼龙纱,主要是用作钉珠片珠筒的轻纱。

至于刺绣方式,最主要的有比较清雅艳丽的“彩色绒线绣”,色彩光泽夺目的“平金绣”、“平银绣”,富丽堂煌的“圈金绒绣”和“金夹线绣”几种。金丝或银丝的货源早期是用土金土银,后来多用法国制品或意大利银丝制品,亦有部分是用日本出品的金银丝。

颜色概述

一、正五色,又称上五色,包括红、黄、绿、白、黑。二、副五色,又称下五色,包括粉红、湖(蓝绿色)、蓝、紫、绛(红带紫)。三、杂色,包括秋香(啡黄)、白月(又名皎月,是淡蓝色)、古铜(金啡色)、灰、金和银。

戏服的颜色除了有衬托和美化的作用外,亦是暗示穿衣者的身份阶层等的分别。这种象征性是做戏的与看戏的都已有共识后而达致的传统。例如黄色代表尊贵、红色代表正直、黑色代表粗犷、白色代表庄重、绿色代表刚毅。

纹样

纹样的作用,是与服装式样、颜色配合而达致塑造人物特性的效果。有些纹样是限制於某类人专用的,例如龙、补子等。而纹样主要有以下三类,现简单地概述之:

龙、凤

,都是继承古代的官制或宫廷服装的式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动。例如官袍上的补子可以绣鹤,但绣其他雀鸟亦无不可,观众都会知道他是官,但没有人会注意或去考证补子中的雀鸟是否符合古代官制,正如状元不是一品官但都可能穿一件绣有仙鹤的红色官衣一样。但如果将官补子绣在袍下摆或两侧而不是绣在胸前及背后,则是不能被观众接受的。因为观众已接受了补子的形状、位置等基本形态,所以不能改变它的位置,更不能将它由正方变成三角、或其他形状。

寓意吉祥

例如松柏、仙鹤、蝙蝠、花、鸟、流云、八宝、八吉祥等。这类纹样的限制则比较少。

文字图形

例如寿字纹、佛字纹、虎字纹、水田纹、〓字流水、八卦图等。

与传统衣箱

早期戏班是用十六个衣箱存放全部戏服道具等用品的,各箱内所放的衣饰物品都有规定。但后来的人已不遵守这套规则,而且现存文献亦无记述、甚难考证了。现今的戏班常用的服饰,大都是沿用以前流传下来的方式,以数个至十多个衣箱的服饰去演出全部的戏。换句话说,即同一套戏服可以在多个不同场合或多个戏中穿着。原因是经济问题,另外戏班艺人及观众已习惯了戏服的程式性,观众一看台上演员的服饰便知该角色的基本身份、性格,即观众与演员之间经长时间的实践,已习惯及取得对服饰程式性的共识了。

但近数十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开始进行戏剧的改革,有某些重点的戏曲是采取专戏专服的做法的。原因是有人认为传统戏曲服装并不能反映剧中的时代性,什么朝代都可以穿同一套服饰是“不科学”的,因而在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专戏专服的尝试,比较著名的有一九五九年的《关汉卿》、一九八○年的《荆轲》、《昭君公主》、《搜书院》、一九八八年的《吴起与公主》、《南唐李后主》,及《越国皇后》等。它们全都是历史剧,因此便依古代历史记载而考据、设计专为该等剧目而造的戏服。

要推行专戏专服的最重要条件是:一是有庞大的经济支持;二是有专门人材去设计。这两方面中国内地都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自建国后,广东省的粤剧组织起了很大变化,除了有正统的粤剧训练学校外,粤剧制度亦有很多改变,例如服饰公家制,设立导演、舞台监督等专职,加设服装设计人员、布景美术设计人员,剧团有固定乐手等。而这些改革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剧团国有化,在此大前提下改革才有可能,因为以民间私人剧团,无论在人力或财力方面都分散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这些改革的。例如香港的剧团很多,但有能力去实行专戏专服的极少,唯一例外的是雏凤鸣剧团,她们曾在《帝女花》及《李后主》等戏中用专为该等剧设计的戏服。其他剧团则未闻有如此做法。南洋、美洲等地的粤剧团不多,演出少、人力少、资源少,因此更加不可能有专戏专服了。

不能每出戏都用专戏专服时,便要用传统衣箱了。回看以前的戏曲,早至宋、金的戏曲已有戏服,但因故事不多,相对下人物亦少,故用的戏服亦比较简单。但自元、明开始,戏曲日渐发展,故事内容范围扩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因而需要大量戏服去区分不同的角色身份。但以早期戏班的经济状况来看,是不可能每一出戏都制作专为该戏而造的戏服的。因为除了上述经济不许可的原因外,还有以下一些经济或技术性的问题。

需要时常巡回演出,流动性大,在当时交通往来不便的情况下,搬运大批衣箱是十分困难的。广东省的红船时代虽有画艇专放布景戏服,但毕竟存放量亦是有限的。

五、在某程度上来说,专戏专服可能是一种浪费。因为这系列的戏服只适合该出戏用,除非以后时常再演,否则便只有长寄在货仓里了。无论是否负担得起,浪费似乎是不应该的。

相对地,用一系列程式化的衣箱戏服便不必忧虑以上的问题,且更能方便观众欣赏及判辨角色的特性、身份及处境。而每件戏服都能充分发挥其最高的使用价值。因此,以最少的资源运用在最多剧目中,便是以前剧团,甚至将来的剧团最理想、最有经济效益的方法。这亦是衣箱制度能流传的原因。

展望将来,我觉得专戏专服和传统衣箱是两条平行并进的路。社会经济应该是越来越好的,在经济环境、人力物力许可的情况下,不妨试试专戏专服。但另一方面,保留传统衣箱、程式化的服饰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觉得以传统程式化的衣箱服饰为本,做基础;而以专戏专服为变,给予粤剧一点生气、新鲜感,亦是可行之路。

最后亦顺提一下“时装戏”的戏服,它也可以说是专戏专服的一种。但所谓“时装”是相对而言的,即是演出一些当代的戏而不是演古代的戏。例如在明代的时装戏,是指演戏时穿着明朝当时常用的服饰;如现代做粤剧时装戏时,则可能会穿西装、牛仔裤、衫裙等现代服饰。而大多数人对“时装戏”的理解则是指清末民初的“文明戏”、或稍后的“现代戏”。这类戏的服饰当然是问题较少,不必太伤脑筋,可用现成的服装,只要色彩互相配合,能显示该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色便行。换句话说,现代戏或时装戏服饰的作用与传统戏服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只是服饰式样及类别不同而已。

粤剧服饰

由早期一、二人表演简单的“踏摇娘”、“参军戏”,而至现今有十多人以上在台上合作演出的戏曲,是经过一段很长的路的。由于戏剧题材扩大了,人物角色亦有所增加,于是演员分工精细、行当丰富及多样化,戏曲服装亦因应需要而渐趋复杂艳丽。为显示不同行当角色身份,经长时间的实践及演变,便导致行当服饰形成一传统程式化的制度。例如将戏服分为蟒、*、褶子、帔、衣等类别。这个程式化的传统不是一蹴而成的,必是经过多次实践、多人的经验,不断改良、增减而成。因此,这传统起于何时便很难有定论,在文字记录缺乏下,亦很难考证。但何时确定现今粤剧服饰的形制,则似有迹可寻。

有很多前辈学者如麦啸霞(见《广东戏剧史略》,一九二九年)、欧阳予倩(见《试谈粤剧》,一九五三年)。陈非侬(见《粤剧六十年》,一九八二年)等,都相信粤剧服饰是于明朝已确定下来的。而现今戏服的式样亦是由明朝沿用而无甚改变。

“蟒袍”

根据《明史舆服志》记载,终明一代竟有三十多次由朝廷下诏制定有关各阶层服饰的规限,比其他各朝代有关服饰的律例为多,例如清代只有两、三次下诏提及服饰的规限。明代由朱元璋的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至朱由检的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共二百七十七年长时间当中,有十分多的诏书是限制各色人等的服饰衣冠的:在宫内包括皇帝、后妃、内命妇、皇太子、太子妃、宫人、亲王、世子、郡王、镇国将军、县主、内侍臣等(见《明史》卷六十六,《舆服志》之二);宫外包括各文武大臣、锦衣卫、状元进士、命妇、侍仪舍人、刻期、儒士、生员、监生、庶人、协律郎、舞生、歌工、乐工、教坊司、军士、外国来朝之君臣、皂隶,甚至僧道等(见《明史》卷六十七,《舆服志》之三)。由上至皇帝自己,下至庶民和尚道士都有规定穿什么戴什么。除了服装式样外,颜色及质料也受严格管制。

如:

天顺二年(一四五八年):“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并玄、黄、紫及玄色、黑、绿、柳黄、姜黄、明黄诸色。”

嘉靖六年(一五二七年):“复禁中外官,不许滥服五彩装花织造违禁颜色。”

可见在明代,朝廷对不同阶级在服装的管制是史无前例的严格,不是随便可以穿不属于自己身份的服饰。而明代的诏书中,曾多次出现禁止用蟒龙的记载:

天顺二年(一四五八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斗牛… …。”

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年):“都御史边镛言:‘国朝品官无蟒衣之制 。夫蟒无角、无足,今内官多乞蟒衣,殊类龙形,非制也’。乃下诏禁之 。”

弘治十三年(一五○○年):“奏定公、侯、伯、文武大臣及镇守、 守备、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科道纠劾,治以重罪。”

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年):“世宗登极诏云:‘近来冒滥玉带、蟒龙、飞鱼、斗牛服色,皆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夤缘奏乞;今俱不许。武职卑官僭用公、侯服色者,亦禁绝之。’”

官袍上绣“补子”只有明、清两朝才有,是用以分别文武官阶高低之用。清代的补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仿照明朝补子的编制。这可能是清廷怀柔政策的手段。但两朝所用的补子亦有很多非常明显之分别。现将两朝文武官所用的补子不同处列出以作比较:

第一,补子上鸟兽排列不同:(根据《明史》及《清史稿》所载)

第二,明朝文官袍上补子有些是绣一对雀鸟的,如四品、五品,以至七、八、九品都是绣成双的雀鸟在补子上。而清朝文官袍则全是单只雀鸟的。

第三,两朝补子大小尺寸不同。明代的补子很大,约有四十公分阔及高,横占整个胸部,及下至玉带位置。而清代的补子则小很多,约只有三十公分阔及高,只占胸前一小位置。

第四,明代的补子主要是用单色绣的(明代用彩色亦有,但极少),而清代的补子则可以用彩色绣。

第五,明代的补子四边是没有花边的,而清代的补子是有厚花边或寿字纹花边等围着整个补子的,故补子内的鸟兽看起来更形细小。

第六,明代的补子中除了原有的鸟兽外,便只有一些祥云花纹等作装饰;而清代则在鸟兽的下方加上一些山纹或水纹。据闻是清廷要表示坐稳江山之意。

省港戏剧服饰

粤剧早期服饰多用布料,式样简单。清代中叶开始,因为广东省的戏曲活动频繁、需求量增、服饰质料及款式多样化,而导致广东省戏服行业之昌盛。其中以广州市的“状元坊”最负盛名,有多间以“粤绣”为主的店铺享誉全国。民国后对外接触多,引进外国原料后,戏服的质料式样等渐趋华丽。当时的粤剧已吸收了不少京剧的长处,加上广东戏服自有的特色,以长补短,而形成改良*、文武袖、文官袍、改良坐马等多种戏服款式。后来至三十年代从外国输入胶珠片、珠筒,便有人将其钉在戏服上,令戏服闪烁生辉,以吸引观众。这类戏服很快便为观众受落。起初钉珠片时是分散疏落地钉花的,但后来亦有将全件戏服都钉满珠片、珠筒,十分刺眼。钉珠片的原因不单是演员要突出自己,且是在某些灯光并不强烈的场合表演时,能够利用胶珠片反光,将戏服显现于观众眼前,特别下乡演出的时候。现时内地虽然已禁用胶片戏服(理由主要是现代舞台灯光可以十分强,胶珠片的反光会令人目眩,且使观众不能看清楚演员脸部细致的表情),但一些乡村地区,甚至市镇如佛山、深圳等地演戏时仍有用胶片戏服的,主要是迁就当地的观众。

三十年代时亦曾出现在身上装上电灯泡的戏服。演员所穿的鞋子是用一块金属片作底,当鞋底接触到某特定地点的电源时,全身的灯泡便会发亮。很明显这只是一时的噱头,没有多大的作用或影响。反而近代的戏服比较踏实,并不太注重花巧。

现简单地略述省港两地戏服的近貌,首先谈谈内地的近况:

内地的粤剧在战前及战后初期仍是班主制的,即是一切服饰和布景都是由班主负责,各演员都用公家的戏服,当时粤剧戏班通常有十六个衣箱。建国后一九五三至一九五七年左右是民主班时期,戏班的事务、财产等一切东西均由全团人集体负责。而比较重要的转变是一九五八年开始的国营班。

国营班改革

内容

1.淘汰不合理

如不准用太多胶珠片戏服。有关方面认为戏曲服装是要配合表演艺术的,与其他戏曲的要素都是为同一目标而存在:即以整个戏曲为依归,而不能刻意突出某些角色。

2.取消大佬倌私有

无论是任何角色,所有服饰都是由国家提供的,不能私有。因为私有戏服可能造成色彩或式样的不协调。

3.有专司设计人员

为不同剧目设计服装头饰,亦兼保存、修补及管理衣箱的工作。

4.因为国营

很明显这是建国后学习前苏联剧团的方式,剧团是采取集体负责、集体创作的制度,每个剧团均有独立的艺术委员会,负责设计服装、道具、布景等美术工作,导演及设计人员是根据剧情需要而统一执行这些设计的,而演员则可于会议中提出意见。然后服装设计师便依指示设计服饰,再绘制一系列人物设计图,以供导演及其他工作人员参考,定案后便以其版本去缝制衣饰了。

至於缝制戏服方面,广州市及邻近地区都已渐渐式微了。以前的状元坊现只剩下一间国营戏服店仍在默默经营。广东省的乡村农妇亦因工商业渐趋发达,而改行做其他工作,因收入都比绣花造戏服高。故现今只有极少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之妇女仍替剧团绣花造戏服,有些则改用现代衣车来缝花纹,而不再像以往一样用手一针一针去绣了。本地不能满足需求,便要寻求外来的戏服,故现今粤剧团多跑到上海去订制顾绣戏服。

港地剧团

有些是要到组班时才征集人手,故绝大部分是没有属于剧团的私有戏服。通常是班主聘请一台期的演员时便会向戏服供应商租衣箱,只有大多数台柱及二步针才置有私人戏服,其他演员便要用租来的衣箱服饰。至于一些社团或中心的粤剧团则全部衣饰都要租用了。现今香港租赁戏服的商人不多,比较大型的有已故李荣照先生的复兴公司、任大勋的勋艺和白文彪三家;比较小型的有陈丽瑛和陈国源两家。租金是看日期长短和所租戏服多少而定,例如租一晚,要百多件服饰的便需二、三千元租金,包括运输费用。至于缝制戏服的更少,现今在香港是以陈国源先生的陈源记为主,另外还有一两家“家庭式”自己一个人做的小生意。以前本还有一两家戏服店的,但都转行做其他生意了。故很多艺人在时间赶迫时,便要回内地订制戏服了。

现今香港的剧团众多,特别是一些社区中心、会堂或私人团体的业余剧团不少,加上一些职业的戏班,每年正常演出,加上神功戏或庆典演出,理应对戏服有很大的需求,单*五家戏服商提供服饰似乎不足。但实际情况却不如是,主要原因是每年很少会有数台不同团体的戏在同一时间演出。但现今的状况是否会因将来有更多剧团组成而渐趋紧张,或相反地,因粤剧沉寂,剧团减少而致供过于求呢?我想上述两种情况都不会出现,原因是香港乃一自由经济社会,供求量是会自然调节的,以适应社会需求。香港人是很懂得经商之道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