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

更新时间:2024-10-30 09:16

成渝铁路(Chengdu–Chongqing Railway),简称成渝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重庆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由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历史沿革

成渝铁路是原川汉铁路西段。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而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到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了成渝铁路工程局虚线社会秩序尚未安定,国家财政相当困难等各种不利因素,党中央和政府为了西南人民,决定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立即开始兴建成渝铁路。

1903年7月(清光绪29年),当时的四川总督锡良会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请清朝政府,修筑川汉铁路。川汉铁路预定线路自四川成都,经内江、重庆、宜昌,终点到达湖北汉口。后来修建的成渝铁路,也就是这条铁路线在四川境内成都到重庆的一段。

1909年10月,川汉铁路部分路段开工。

1911年4月,清朝政府与英、法、德、美4国签订借款合同,将川汉铁路的“筑路权”出卖。5月9日,清政府宣布“干路均归国有”。

1911年8月,修筑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

1936年6月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续建成渝铁路,后因抗日战争和经费问题等原因,又停工。1947年5月,整个工程陷入瘫痪。成渝铁路只在重庆到永川段修建了部份路基、隧道、桥梁,完成了总工程量的14%。

1949年12月31日,当时西南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邓小平在主持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在向中共中央报告重庆解放一个月后西南的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计划时,特别提出“着重于修成渝铁路”。

195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请求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提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在全国刚解放,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1950年6月7日,在重庆成立了西南铁路工程局,赵健民兼任局长,赵锡纯任副局长,萨福均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负责领导成渝铁路修建工作。

根据中央关于“筑路工作由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技术业务由铁道部指导”的指示,1950年7月,成立了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李达任主任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西南交通部长赵健民任副主任委员。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重新开工,成都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邓小平同志莅临致词,贺龙同志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当天,筑路一总队高举“开路先锋”的旗帜,开赴九龙坡、油溪工地,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党中央确定了“就地取材”的修建原则,发动广大军民,先后共有3万多解放军和10万民工参加,齐心协力,发扬苦干精神,以每日5030米的进度。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千米。解放前,清王朝和民国政府用了40年时间,只完成工程量的14%。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调动了西南铁路工程局广大筑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15万筑路大军尽管是用灯笼火把照明,钢钎、大锤、十字镐开凿,仍展示出让高山低头、令江水让路的英雄气概,使路基节节向前延伸。

1950年8月1日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

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铺轨到内江。12月7日,内江举行了庆祝大会。

1951年7月1日,永川县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30周年暨成渝铁路铺轨到永川大会。9月1日开办重庆至永川临时运输业务,开行客货混合列车一对。12月,成渝铁路沱江大桥建成通车后,第一列火车通过大桥。

1952年1月26日铺轨到资中

1952年4月1日,开行重庆至资中、重庆至内江客货混合列车各一对。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

1952年6月13日,成渝铁路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成渝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西南刚解放,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确定修建成渝铁路的原则是“就地取材”,发动广大军民兴建。工程以每日铺筑5千米又30尺的进度推进,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1952年7月1日,成都至重庆505千米的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任何时代都不可想象的奇迹,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成渝铁路建成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它横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交流。

1953年7月30日,成渝铁路正式交付运营。它横穿四川盆地,沿线物产富饶,能够有力地促进西南地区物资流通,对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1980年3月,成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成都站至八里站段纳入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成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成一段开通一段,1983年开始,成都向重庆分6段开通电气化铁路。

1986年1月,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开通至沙坪坝站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重庆站、黄沙溪至重庆站区电气化工程待重庆站改造一并完成。

1991年10月9日,川黔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全线开通,标志着成渝铁路电气化项目剩余的16.5千米接触网同步开通。

2004年,配合全国铁路第五次提速和运行图调整,成渝铁路成内段进行应急扩能改造。4月18日,成都铁路局完成成内段9站7区间计轴自动闭塞改造。8月,成都铁路局完成成内段全段计轴自动闭塞改造工程。10月底,成渝铁路成内段全段双机牵引电力改造工程竣工。

2012年7月11日,成都铁路局成都工务机械段施工人员在成渝铁路双凤驿站——椑木镇区段进行扒砟作业。成都铁路局对建成于1952年的成渝铁路全线进行换砟换轨换岔大修施工,年底完工。成渝铁路实现了全线混凝土枕木无缝线路,列车车轮与钢轨撞击的声响和震动将非常小,列车运行更加平稳。

2013年11月8日,成渝铁路因地质灾害中断行车8列车迂回运行。

2022年6月20日,成渝铁路重庆站停办客运业务。

2022年9月29日,成渝铁路重庆站江津站段改造工程综合Ⅱ标和站房及配套设施施工图设计通过了国铁集团组织的施工图审查,并取得批复。9月30日,全长416米的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首座隧道——新铜罐驿隧道顺利贯通。

2022年10月11日,成渝铁路成都站停办客运业务。

2023年3月29日,成渝铁路改造工程会溪口四变二线道岔大桥最后一片现浇梁正式浇筑完成。8月28日,成渝铁路改造工程圣泉站、江津(德感)站房及配套工程正在做施工准备工作。

2024年4月10日,上跨成渝铁路总重1.4万余吨的双幅转体桥实现精准转体对接施工。6月,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扩能工程全面开工。6月15日,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改造工程进入全面开工阶段,新建车站5座。6月27日9时,由中铁八局电务公司负责施工的成渝线峰高铺站信号联锁设备改造工程顺利开通。截止7月,该线路的桥梁工程已完成81.84%,隧道工程已完成58.22%,路基工程已完成44.65%。江津至铜罐驿区间预计于2025年6月达到开通条件,2026年6月全面通车。8月8日,重庆涉铁工程项目部顺利完成成渝铁路下穿立交通道施工。

自2024年10月起,成都局集团公司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满格天府”专项行动,加快完善铁路沿线网络设施。成渝城际铁路四川段,已率先实现5G信号全覆盖。

线路站点

设计参数

2004年应急扩能改造工程完成后,成渝铁路成内段列车运行控制方式,由继电半自动闭塞升级为单线计轴自动闭塞。成内段货物列车由单机改为双机牵引,列车牵引质量由1700吨提高到3500吨。

沿线车站

线路走向

成渝铁路从宝成线上终点站——成都站向东引出,过陈家湾站后折向正南进入简阳市,经资阳市、内江资中县、内江市、隆昌市后折向正东,过重庆永川区向南延引,与长江朱杨溪站相接,在白沙站返向东北,沿长江北岸前行抵达重庆站

运营情况

2002年5月12日,内昆铁路全线通车,成渝铁路成都至内江段连接内昆铁路形成川滇铁路新通道,车流增加,运量大幅增长。

2004年,配合全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成渝铁路成内段完成应急扩能工程,运输能力进一步增长。

2005年,遂渝铁路(现宁蓉铁路遂渝段)竣工,成渝之间铁路客流从成渝铁路分流至遂渝铁路。成渝铁路开行更多的货物列车,运输能力依然紧张。

1987年,成渝铁路发送货物1024万吨,到达2169万吨。成都至资阳段上行货流密度,1983年为588万吨千米/千米,1987年电气化后增至917万吨千米/千米;1990年增至930万吨千米/千米;2005年增至1206万吨千米/千米。

1995年10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成渝铁路客流部分分流至高速公路

1998年全线路运能力达到2876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设计能力的14倍多。

2004年,成渝铁路上行货物周转量54.35亿吨千米,比2003年增加1.06亿吨千米;下行货物周转量52.96亿吨千米,比2003年增加5.15亿吨千米。2004年上行旅客周转量13.32亿人千米,比2003年增加0.97亿人千米;下行旅客周转量14.06亿人千米,比2003年增加0.73亿人千米。

2005年,成渝铁路上下行货流密度分别是1049万吨千米/千米和1052万吨千米/千米,分别为1986年的1.28倍和1.66倍。

2012年,成都至内江段图定通过能力37对,实际开行列车36.6对,能力利用率98.92.%。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成渝铁路建设中,从人民解放军抽调了2.8万名身经百战、政治过硬的战士,他们是铁路修筑的“开路先锋”。不仅如此,西南地区领导机关还发动铁路沿线8万多名农民和失业工人,由各地方政府和党委负责人亲自带领参与铁路修筑。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建设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共同成立了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也组织了各自的筑路指挥部。在这些机构的教育领导下,不少农民和工人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不断提高,认识到“修路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是为了祖国的经济建设”。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铁路修筑进展迅速。

成渝铁路修筑前,最大的困难是枕木来源。为此,西南财政经济委员会召集3个行署区,将各区域内大批品质优良、适合制造枕木的木材提前送至修筑地点。铁路所需的钢坯,除一部分在重庆冶炼外,大部分从东北、华北运来,并在重庆压成钢轨。修建沱江上的铁路桥的材料由华东供应,而其他更多材料则就地取材。这样既为国家节省了建筑材料及运输成本,又加快了建设进度,还刺激了已多年陷于停滞的重庆炼钢、机械等工业,使其恢复活跃起来,并为一大批失业工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贺龙同志十分关心成渝铁路的修筑。当时四川没有标准轨距铁路,火车头进不来。他亲自向总参报告,派来登陆艇,将火车头、车厢从汉口通过长江运到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101钢铁厂(今重庆钢铁公司)轧出了钢轨,四川人民献出枕木129万根。

重点工程

成渝铁路王二溪大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石拱桥建造技术,是中国国内少有的铁路石拱桥。

成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除了增建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和通信信号设施设备,线路通过起道、落坡等方式降低坡度;加大曲线半径以提高列车速度;加固桥梁以提高载重等级;隧道增加净空以满足电气化后列车安全通过的限界条件;车站延长站线以安全停靠长度更长的列车;线路更换钢轨同时整治路基病害。根据建设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需要,成渝铁路隧道要增加净空以悬挂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成渝铁路全线改建隧道39座,新建隧道3座,其中双线隧道1座,废弃朱杨溪、汤家沱金家岩隧道

截至1987年全线电气化开通时,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共改建车站50个,新建会让站1个(黄沙溪站)。除部分车站(陈家湾站、红花塘站陶家沟站铜罐驿站等)受地形限制,其余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增至750米以上。全线共增加到发线14股、站线9股、货物线36股、牵出线17股、安全线10股。

成渝铁路电气化改建隧道施工过程中,5座用开挖顶部的“挑顶冶”办法(顶部设防护结构保护过往列车)增加净空,34座用开挖底部的“落底冶”办法(底部设承载结构承载过往列车)增加净空。

成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期间,成渝铁路没有中断行车,保证了运输和施工安全

文化纪念

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成渝铁路建成通车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后来的宝成铁路)”。

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为纪念成渝铁路通车,颁发给参加成渝铁路建设的所有人员一枚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纪念章设计简洁朴实,为铜质镀金珐琅,直径3.6厘米,上方镌有党徽,底部绘有铁路路徽和象征喜庆的飘带,两边麦穗环绕,中间铸有“成渝铁路通车纪念”主题文字和通车日期“1952.7.1”。这枚纪念章凝聚着铁路建设者的艰辛劳动成果,讲述了新中国铁路建设者为铁路发展挥洒青春的故事。

1952年国庆节,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发行特5《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邮票,该组邮票第2图为成渝铁路。

1952年9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决定在四川省内江市的梅家山修建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1953年,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建成,是中国唯一纪念铁路民工的纪念堂。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坐落于内江市市中区梅家山,建于1954年。

大型电视连续剧《一路向前》以修建成渝铁路为背景,以罗向前等第一代铁路开路先锋的英雄事迹为主线,回首成渝铁路修建过程中的奋斗往事,再现当年的建设场景。

2021年12月22日,《一路向前》举行开机仪式。

建设规划

2021年10月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指出:“扩能提升成渝铁路运输能力”、“实施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已完成预可研,将按照保留并修整原有线路、并行新建单线的思路开展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的成渝铁路原线路承担部分短途货物运输,运行标准仍在时速80公里左右。新线按照时速120公里建设并连接隆黄铁路,使其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道。

截至2021年1月,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存在基床翻浆冒泥路堤边坡溜坍、桥梁钢筋露筋锈蚀、涵洞变形错位开裂、隧道衬砌风化开裂等问题,安全风险大,运营成本高,基于多重因素,有关部门决定对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实施改造。

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起于重庆站,向西南经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止于江津区江津站。改造将在总体保留既有线的基础上,实施既有线病害整治并增建二线扩能改造,形成双线运输,最大化保留历史现状,减少工程投资。改造前既有线长65.08千米,改造后为双线铁路,铁路等级为Ⅰ级,线路长61千米,桥隧比重17.01%,设计速度目标值80千米/小时。

改造工程将现有10个车站优化设计为15座车站,包括重庆站、鹅公岩、黄桷坪义渡古镇、茄子溪、钓鱼嘴、伏牛溪、小南海、铜罐驿、西彭、黄磏、圣泉、江津站,预留大渡口、金鳌两个车站。

价值意义

成渝铁路开创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时期,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开通后的60多年里,成渝铁路为四川、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新华社 评)

在对新中国铁路发展分期的讨论中,学界普遍认为1953年至1978年是“中国铁路骨架基本形成”时期,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正是新中国铁路搭建骨架的“开山之举”。(人民铁道网 评)

作为市域公交化铁路,改造后的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站段将串联起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江津区,江津站至重庆站约需1小时,可形成江津区至主城区的快速通道,能有效促进江津区承接主城区外溢产业,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有机协调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分布,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新华社 评)

中国地大物博,连接着四面八方的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一大命脉,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中,有一个令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振奋而且永远不能忘怀的名字,它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或许有一天,终将远去;但成渝铁路的建设精神,它开启的经济版图,却已经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经济新引擎。(新华社 评)

历史作用

成渝铁路西起成都,东至重庆,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它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四川人民半个世纪的夙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及其驾驭、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而且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序幕,改变了四川交通的格局,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国民经济的恢复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成渝铁路仍是联系成都与重庆及其所辐射的川西川东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成渝铁路通车后,成渝两地实现了10小时火车直达。

所获荣誉

2023年9月13日,入选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