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1 14:42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
『扇』异体字:搧煽拼音:shàn shān 注音:ㄕㄢˋ ㄕㄢ
简体部首:户 部首笔画:4
繁体部首:户 部首笔画:4 总笔画:10
康熙字典笔画( 扇:10; )
五笔86:YNND 五笔98:YNND 仓颉:HSSMM
四角号码:30227 UniCode:U+6247 规范汉字编号:2113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户羽(huyu) [汉字部件构造 ]:户习习
[ 笔顺读写 ]:捺折横撇折捺横折捺横
[①][shàn]
[《广韵》式战切,去线,书。]
(1)用竹或苇编的门。
(2)泛指门扇、门扉。
(3)即扇翣。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亦称障扇或掌扇。
(4)扇子。摇动生风的用具。
(5)手巾、盖头之类。
(6)指板状或片状的用于遮挡之物。
(7)量词。用于门、窗等扁形物。
(8)同“骟”。割去马的睾丸。亦泛指去势的六畜,或指阉人。
[②][shān]
[《广韵》式连切,平仙,书。]
(1)摇动扇子或扇状物以生风。
(2)引申为扇火煮物。
(3)振翼欲飞。
(4)煽动;煽惑。
(5)风起,风吹。
(6)泛指兴起、发生。
(7)显扬;传播。
(8)侵削。
(9)遮蔽。
(10)炽盛。
(11)用手掌或手背打人。
扇
搧
shān
摇动
摇扇〖fan〗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以掌批面〖slap〗。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施展〖puttogooduse;givefreeplayto〗
扇
shān
动
煽动、鼓动〖他人做坏事〗〖instigate〗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振翼欲飞〖flapthewings〗。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风〗起,吹〖blow〗。如:扇风(起风,鼓风)
宣扬;传播〖propagate〗。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遮蔽〖shadow〗。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泛指兴起、发生〖start〗
扑打〖flap〗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扇
shān
形
炽盛。通“煽”〖flaming〗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另见shàn
扇动
shāndòng
〖fan〗摇动扇子
扇子在我的颈上扇动
〖instigate;incite〗煽动
shānfēngjī
〖fanblower;ventilatingfan〗装在机壳内转动轴上的带叶片的轮子,用以为锻炉产生鼓风或为抽气和通风提供气流
扇
shàn
名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同本义〖doorleaf〗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苇曰扇。”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扇子〖fan〗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umbrella〗。如:扇莨(-làng)(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veil〗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扇
shàn
量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leaf〗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扇
shàn
【动】
遮蔽〖shield;screen〗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castrate〗。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另见shān
扇贝
shànbèi
〖scallop;fan-shapedcompoy;fan-shell〗∶扇贝科海洋双壳软体动物中的一种,其外壳呈辐射肋状,边缘呈波形,套膜边缘生有发达的单眼和一块很大的闭壳肌,可食用;这种贝一般不关闭贝壳,但能藉贝壳的开合而游动
扇车
shànchē
〖winnower〗也叫“风车”。用扇风的方法把碾过的谷类的壳和米粒分开,这种农具由木箱和装有叶片的轴构成
shàngǔzi
〖sticks;ribsofafan〗支撑扇面的一组窄而薄的小棍或板条(有木质的、骨质的、象牙质的)
扇面儿
shànmiànr
〖thecoveringofafan〗用纸、绢等做成的折扇或团扇的表面儿
扇形
shànxíng
〖sector〗一种几何图形,由圆的两个半径及其间的弧围成
扇坠,扇坠儿
shànzhuì,shànzhuìr
〖fanpendant〗扇柄下端系的装饰物,多用玉石等制成
扇子
shànzi
〖fan〗用来摇动生风使人体感觉凉爽的用具,通常呈不完全的圆形,并由安装在细杆或细条上的材料(如羽毛、纸张和丝绸)构成
【卯集中】【户字部】 扇;康熙笔画:10; 页码:页416第14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式战切,羶去声。【说文】扉也。从户从翅省声。【礼·月令】乃修阖扇。 又箑也。【扬子·方言】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一名搊。【崔豹古今注】舜作五明扇。 又【尔雅·释虫】蝇丑扇。【注】丑类也,蝇类好摇翅自扇。 又【韵补】叶尸连切,音羶。【束皙·补亡诗】四时逓谢,八风代扇。纤阿案晷,星变其躔。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二】【户部】 编号:7682
扇,[式战切 ],扉也。从户,从翄声。
因其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团扇产生远早于折扇,因形状团圆如月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又名“合欢扇”。又因其由丝织物制成,故又称“纨扇”或“罗扇”。
·芭蕉扇 ·白角扇 ·白扇 ·白松扇 ·白羽扇 ·班女扇 ·班扇 ·斑扇 ·膀扇子 ·宝扇 ·悲鸾扇 ·悲纨扇 ·鞞扇舞 ·边扇 ·蝙蝠扇 ·鳖壳扇 ·波扇 ·簿扇
·传风扇火 ·冬扇夏炉 ·蜂扇蚁聚 ·纶巾羽扇 ·秋风团扇 ·秋风纨扇 ·秋扇见捐 ·扇风点火 ·扇火止沸 ·扇席温枕 ·扇枕温被 ·扇枕温衾 ·扇枕温席 ·温衾扇枕 ·温席扇枕 ·温枕扇席 ·舞裙歌扇 ·舞衫歌扇
谜底是扇子的谜语:
有风就不动,
一动就有风。
你要它不动,
等到起秋风.
骟孙有前后(拆字)
家奉关公——扇(家=户,关公=羽,户+羽=扇)。
2,后羿离家——扇(家=户,后羿离=羽,户+羽=扇)。
3,房中上下翡翠挂——扇(房-方+翡翠-非卒=扇)。
4,房里习双舞——扇(习双=羽,房-方+羽=扇)。
·白羽扇 ·相和歌辞·团扇郎 ·相和歌辞·团扇郎 ·扇 ·悲纨扇 ·崔驸马宅咏画山水扇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题竹扇赠别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 ·咏破扇 ·景风扇物 ·赋得春风扇微和
朝云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戏赠孙公素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不须戚戚如冯衍,便与时时说李阳。
端午帖子词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一扇清风洒面寒,应缘飞白在冰纨。
坐知四海蒙膏泽,沐浴君王德似兰。
去年秋扇二绝句
年代:【宋】 作者:【苏辙】
箧中秋扇委尘埃,春晚炎风拂面来。
旧物不辞为世用,故人相见莫心猜。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一个销金锅子里,舞裾歌扇不曾停。
宫词
年代:【宋】 作者:【王珪】
帘旌风卷绿波流,绣扇红鸾五彩楼。
撮角茶床金钉校,暗花香印锦纹头。
端午词·东宫阁
年代:【宋】 作者:【晏殊】
百药初收味最良,玉函仍启太清方。
扇裁葵叶风频度,漏转金胥日更长。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珍禽饮盆池,将扇扑窗户。
一声惊得飞,再声惊不去。
年代:【宋】 作者:【杨亿】
极目长天度鸟稀,纤萝不动转晨晖。
已裁圆月班姬扇,更换轻云子产衣。
河朔一时觞封举,临淄万井汗交挥。
冰丸雪散成虚设,欲借飙轮羾紫微。
四月
年代:【明】 作者:【文徵明】
春雨绿阴肥,雨晴春亦归。
花残莺独啭,草长燕交飞。
香箧青缯扇,筠窗白葛衣。
抛书寻午枕,新暖梦依微。
西湖
年代:【元】 作者:【杨维桢】
西湖风景开图画,墨客骚人入咏嗟。
扇底龙鱼吹日影,镜中莺燕老年华。
苏堤物换前朝柳,葛岭人耕故相家。
今日消沉一杯水,两峰长照夕阳斜。
团扇仕女
年代:【明】 作者:【姚纶】
专房自倚倾城色,不怕凉风到扇罗。
落花
年代:【明】 作者:【羽素兰】
一凭风势自徘徊,吹堕东篱成锦堆。
无语对人羞粪土,有情留别向莓苔。
掉头犹望君王幸,舞袖还随歌扇开。
谁道赵家身似燕,不飞金屋委尘埃。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年代:【宋】 作者:【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频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过秦楼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沈书远。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
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竹楼
年代:【唐】 作者:【李嘉佑】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月
年代:【唐】 作者:【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芭蕉
年代:【宋】 作者:【姚勉】
窗外几芭蕉,幽怀慰寂寥。
晚家风颭颭,秋称雨潇潇。
清滴渔篷碎,徐翻凤扇摇。
进修期似尔,日日长新苗。
年代:【宋】 作者:【叶茵】
秋院稚凉生,看书睡未能。
扇闲萤扑袂,窗破鼠窥灯。
晚境物华异,清宵道气增。
邻家犹不寐,席地话丰登。
长门怨
年代:【宋】 作者:【岳珂】
惊风不成雨,行云去无踪。
妾生三十年,著藉长门宫。
宫车辘辘春雷晓,明星初荧绿云扰。
增成丙舍争迎銮,似有长门闭花鸟。
黄门开玉匙,画史图蛾眉。
金铺振琼钥,玉秀生铜池。
朝阳才回金屋在,转盼不堪人事改。
入宫已作郑袖啼,出塞那知延寿卖。
花残鸟语频,长门春复春。
花鸟易惊老,况复门内人。
东风动地夜来恶,万翠千红绕帘幙。
当熊自有匪石心,肯肩班姬秋扉薄。
长门勿轻怨,视此箧中扇。
白华兮绿衣,知古兮有之。
年代:【宋】 作者:【曾几】
雾帐桃笙昼寝馀,此君那可一朝无。
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
飞萤词
年代:【宋】 作者:【张耒】
碧梧含风夏夜清,林塘五月初飞萤。
方池水深溪雨积,上下辉辉乱凝碧。
幸因帘卷到华堂,不畏人惊照瑶席。
汉宫千门连万户,夜夜荧煌暗中度。
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盘月中露。
银阙苍苍玉漏迟,年年为尔足愁思。
长门怨妾不成寐,团扇美人还赋诗。
避暑风廊人语笑,栏下扑来罗扇小。
已投幽室自分明,更伴残星碧天晓。
君不见连昌宫殿洛阳西,破瓦颓垣今古悲。
荒榛腐草无人迹,只有秋来熠耀飞。
烟波亭避暑
年代:【宋】 作者:【周弼】
澄江横匹练,月洗黄罗扇。
卷尽白云衣,常星撒沙见。
天低欲就人,夜色凝深淀。
欻吸动微光,时絣斗间线。
凉亭逼旷野,轩楹敞三面。
万象悉铺陈,随机互迁变。
十岁逃虚空,得此方一遍。
相对坐谈玄,终宵亦无倦。
只恐呆呆催晓箭,涌上东方老铜片。
须着干求大帝君,莫使旭乌眼睛转。
次韵五诗·秋凉有感
年代:【宋】 作者:【楼钥】
公看鱼跃与鸢飞。鹤胫虽长断则悲。
世事不容人苦较,秋风自有叶先知。
青奴难免交新绝,素扇宁须手自持。
宋玉赋篇送未达,不如老子笑成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洒地移床曲槛前,葛衣萧爽接篱偏。
庭空秋近露沾草,月落夜阑星满天。
静待微风停素扇,旋消残酒漱寒泉。
翛然自与氛埃远,安用骑鲸学水仙。
春风
年代:【宋】 作者:【梅尧臣】
常愁春云低,谁料春风恶。
摇扇无定响,折干时闻落。
吹花拥细草,送两来高阁。
江燕倚身轻,逆飞前复却。
夕照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
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
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
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
卷帘
年代:【宋】 作者:【潘玙】
卷帘迎霁色,双鹊噪庭柯。
时节清明过,园林绿荫多。
拂鸾挥画扇,织翠试轻罗。
欲困思煎茗,敲门有客过。
流觞亭并次韵二首
年代:【宋】 作者:【秦观】
卧龙西畔北池头,水擘华堂瑟瑟流。
几曲漪涟盘翠带,一峰孤秀浴苍虬。
香囊近午清无汗,素扇生凉爽入秋。
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游。
春暮吟
年代:【宋】 作者:【邵雍】
春来蝴蝶乱,春去子规啼。
安得如前日,和风初扇时。
宫词
年代:【宋】 作者:【宋白】
飞烟缥缈拂楼台,才卷珠帘雉扇开。
春满天颜两眉喜,玉关新有捷书来。
热
年代:【宋】 作者:【苏泂】
夏云端的似奇峰,忽作颓墙四面红。
坐想微风过荷叶,梦成疏雨滴梧桐。
浮家何计来波上,举扇无因出焙中。
三十馀年吟冷语,今年吟到水晶宫。
扇子,是中国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历来文人墨客喜欢在扇子上面题诗作画,言情托志。
在古代,扇子有时被看作是官职的象征,大概是因为古代官员多为文人出身,而文人又常随身携带一把扇子,在各种场合中常持扇揖让。
三国时诸葛亮手执羽扇运筹帷幄,其神态悠闲自若,后来人们又把羽扇看作是智慧 的象征。
扇子还是八仙的宝物。八仙之一钟离权常手执一柄可以“驱妖逐邪”的扇子,传说他能用扇子将死人复活。
扇子之“扇”与“善”谐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所以古人常将扇子挂于室内。
据了解,扇子种类很多,从形状上看,有折扇、团扇、葫芦形扇、梯形扇、芭蕉叶形扇、方形扇、椭圆形扇。从制作材料上看,有绢扇、纸扇、木扇、羽扇、象牙扇、芭蕉扇、葵扇以及竹编、蒲编、麦秆编扇等。从色彩上看,则是五花十色,丰富多彩,但基本上有黑扇、白扇和彩扇几种。
其中有名的芭蕉扇是将芭蕉叶稍作加工制成的扇子,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实用性强,但因不能随意折合,不便存放,仅在农村比较常见。纸扇作制有一定的工艺流程和规格,并且扇面一般都有书画装饰,除了用来扇风,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是最值得说道的扇子种类。木扇一般是用有清香气味的木片制成,除了使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绫绢在折扇出现之前就广泛用来制作纨扇扇面,如今也用来作折扇的扇面,凡是用绫绢作扇面的扇子都可以称为绫绢扇。羽毛扇是用禽类的尾羽制成的扇子,因为诸葛亮的艺术形象中手执羽毛扇,所以这种材料的扇子多少有点智慧的象征。麦秆扇是用紧挨着麦穗的一截麦秆制成的,每个扇子要用200多根麦秆,非常费事、费时;不过,我姥姥前些年每年都做几十把分给我们这些孙辈的孩子。
而黑纸扇是“雅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纸扇,它以柿汁涂抹扇面,色泽乌黑,制成这样的一把扇子从头到尾需要86道工序。
在国外,扇子也有很多趣话。古埃及人早会用棕榈叶做一人多高的扇子,主要供贵族和奴隶主使用,由身强力壮的奴隶打扇。以后,扇子被看成权贵的象征,扇子越大,坐在扇子下面的人越是显赫。欧洲从16世纪中期开始,折扇 在宫廷和仕女界大受青睐。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不拿扇子的女士 犹如不佩剑的男子。”可见扇子和剑在当时上流社会风行之盛。1797年,英国人威廉·科克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扇学》,其中提到对付一个突如其来的献媚者,小姐们用起“扇语”来简直就像水 兵们用旗语一样娴熟。右手使劲挥扇表示“我爱另一个人”,如果来者不开窍,她再用左手照样来一遍,这叫做:你还是走开的 好!他就应该马上走开,这时,如果小姐突然让扇子坠地,聪明人就会顿时喜出望外,因为这一动作意味着“让我们言归于好吧”!至于将扇子贴近脸颊,这是“我爱你”的意思。
龚扇产于清朝同冶年间,发源地为四川省自贡市,龚扇制作选用阴山肥土生长的一年龄(每节约75公分以上)天然黄竹,通过手工艺人的独特工艺和高超技艺,将竹制成0.01-0.015微米薄的竹丝,而后编制成直径为26公分的竹丝桃型扇,因为龚扇绝技为龚扇第一代创始人龚爵五所发明,故世人俗称龚扇。
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叫 “障扇”;后来的封建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以显示其威风。据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殷代用雉尾制作的长柄扇,并不是用来拂凉的,而是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到了汉代以后,湖南的竹扇和山东的绢扇普遍用来取凉,形式也逐渐增多,并从日用品成为艺术品。《西京杂记》一书中对此就有较详细记载。据载当时的纨扇,大都用绢等丝织品制成。相传那时长安有个技术很高的工匠名叫丁缓,曾经制出过一种很大的“七轮扇”,只需由一个人操纵运转,就能使满厅堂的人感到凉爽。
人像挂扇是以婚纱照、写真照和儿童照等各种人像照片为扇面的挂扇,人像挂扇(以下简称像扇)是现代影像技术和古老制扇技艺的巧妙融和,像扇的扇面从设计到输出,都采用了与当前影楼业相同的技术和材料,因此其画质已经达到了影像级别,色彩还原真实,细节表现优异。古时,新婚之夜又称却扇之夕,因婚礼上要行却扇之礼,作却扇诗,红盖头即是由却扇之礼中的扇子演变而来。古往今来,人们曾经以绘画、刺绣等技法在扇面上形成人物画面,今天借助现代科技又出现了以婚纱照等为扇面的像扇,像扇为源远流长的扇文化中,又添加一股清新时尚的现代气息。
扇,古称箑(sha)。《说文》:“ 箑 ,扇也。”古代也有扇并称的,扬雄《方言》曾说:“自关而东谓之 ,自关而西谓之扇。”这里所说的扇 并非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拿在手中的扇子,而是悬挂在室中,用绳子牵荡摇动取风的工具。直至今天,我们尚能在苏、赣、皖的一些古代民居中看到这种拉动扇取风的遗迹。
自商周以来,扇还有两种功用,一是装置在贵族出行乘坐的车上,形如伞盖,借助车辆前行,气流冲动而产生风,既可遮阳避雨,又能生风散热。二是作为天子贵胄出行的仪仗。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中曾记载舜时做“五明扇”,以示广开视听,征求贤才,秦汉时公卿大夫皆可用,到了魏晋时代则只有皇帝专用。这种“五明扇”实际上也是一种伞盖,与我们今天意义的扇已相去甚远了。
至于拿在手中而又可携、可摇的扇子,或云始自于夏,到了周武王时期,就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扇子差不多了。从字形看来,“箑 ”从竹,而“扇”从羽,最原始的扇子当以竹编羽辑为之。从汉魏以来的辞赋中,我们都能看到多处提及扇,曹植有《扇赋序》,道及曹操得到皇帝赏赐的上方竹扇。晋代陆机有《羽扇赋》,专门颂咏羽扇。可见在汉魏时期,竹扇和羽扇已经十分流行。
竹扇的编织方法有很多种,或削竹如缕,编织而成;或劈竹为片,展平以成,经过多种手法编织,再配以各种装置,遂成竹扇。竹扇的主要原料是竹,此外类似竹扇而使用原料不同的,尚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麦扇、槟榔扇等等,都是以不同材质制成的拂暑工具,虽用途一致,但其工艺之繁简、品质之优劣却大有高下之别。
羽扇大多以禽羽制成,种类繁多,如雉尾、凤羽、鹊翅、鹤翎、鹅毛、雕翎、孔雀尾、鹰羽等等,一般多用鹅毛、雕翎为主要原料。扇柄可用竹、木甚至象牙制作。羽扇的历史也很悠久,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和晋代的顾荣都是执羽扇指挥千军万马征战厮杀的,所以“羽扇纶巾”历来为人称道。江南水网稠密,饲养禽类环境优越,故而盛产羽扇。另一方面,羽扇来风轻柔和缓,自身体轻而便携,更有种仙风道骨的意味。
如果说竹扇和羽扇本身是一种美的艺术品,那么团扇和折扇则更是艺术的载体了。
团扇的出现大约早于折扇一千余年。《班婕妤歌》云:“新制齐纨扇,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王昌龄《长信愁》诗有:“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都是对团扇的吟咏。换言之,宋代以前的扇子,大都是指团扇而言。团扇的材质大多以罗、纱、绫、绢为之,很少有纸做的团扇。
团扇的形状不一定都如圆月,也有腰圆、椭圆、六角形等,一般也统称为团扇。说到团扇,许多人会认为是古代妇女的专用品,实际上在折扇出现以前,男人也是使用团扇的。唐代以前团扇的实物已经很难见到,我们在一些绘画和墓室壁画中仅能看到团扇的大体形式。新疆吐鲁番曾出土过唐代绢扇,其扇柄很长,由此可以推断这种长柄团扇有可能是侍者执来替主人扌扇拂的,因此团扇也称为宫扇。这种长柄宫扇在唐代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图》中表现得最为清晰,扇面还绘有牡丹花。宋代的团扇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直至明代以后,男人所用的扇子渐渐地被折扇取代,而团扇才在更大程度上为女性专用,装饰也就更为繁复,如用彩带沿边,饰以扇坠,纨素的扇面上不仅可以绘画,还能刺绣、缂丝、抽纱,而扇柄的材质除了竹、木之外,还有牙角之类,从整体来看,明代以后的团扇更趋向女性化了。
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不过那时还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市井有制,说明它已不是少数人专用的了。
现今,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的折扇最为有名,基本上是纯手工制作和绘制。
以团扇为载体的绘画法书,自明代中叶开始转向折扇,尤其是苏扇工艺形成规模之后,吴门画派、画中九友直至四王吴恽等一系列画家无不将折扇作为创作的园地。除了职业画家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将题写、书画扇面作为一种以文会友、交际应酬的风尚,甚至广及僧道闺阁、商贾市井。纵观明清绘画史,扇面的比重不可忽视,虽然其创作空间受到一定的局限,但凡工笔写意,皴擦点染无不展现其间,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不传神其上,由此成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
传说三国时杨修曾与曹操画扇。所以,扇子主要是驱暑,还 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人们可以在扇子上绘画、雕刻多种花鸟山水人物,或题诗写字,颇为高雅。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一位卖 六角竹扇的老妇,就在每个竹扇上各写五个字,老妇很不高兴。 王羲之说:“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可也。”老妇拿出去叫卖,果然人们争相购买。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画扇佳作,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现在,我国的扇子作为一种工艺品驰誉世界。郭沫若曾为扇厂工人欣然题诗一首: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
扇子还可以表现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苏东坡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之句,描写周瑜的风度。杜牧以“轻罗小扇扑流萤”的 诗句,描写少女们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唐人王建的《调笑令》云:“四扇,四扇,美人并来遮面。”描写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心理。“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一把扇子,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可增面目,入木三分的刻画出来。有的文艺作品还以扇喻人,被作为定情之物,《桃花扇》中就写侯方域给了李香君“宫扇一柄”,“永为定情 之物”。后来李香君抗拒权奸,血染扇面,由杨龙友点染,画成一柄桃花扇。扇子也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道具。《空城计》中诸葛亮羽扇 轻摇,烘托出他指挥若定、成竹在胸的神情。著名川剧演员阳友鹤,仅使用折扇的姿态就有70多种。过去相声演员,手里常拿一把扇子,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
成扇可以分别鉴赏扇面书画、扇股及其雕工,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鉴赏。扇面书画以精到工整为上,扇股雕工有雅俗之分,书画扇面扇股相辅相成,扇面要“生辣”。收藏主要是折扇成扇及折扇和团扇的裱片,对收藏品要考虑的是“真、精、新”。
对于一把成扇来说,扇面与扇骨是不可分割的、珠联璧合的艺术品。自明至清初,一般来说是文人画家创作于扇面,而能工巧匠施技于扇骨,直到清中叶以后,艺术家才参与扇骨的绘画、书法与镌刻,于是扇骨身价倍增,甚至成为可以脱离扇面而存在的独立艺术品。扇骨的材质也更为多样化,从一般的方竹到棕竹、湘妃竹、凤眼竹;从一般的红木到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楠木、檀香木,直至金漆、螺钿、掐丝等工艺和象牙、玳瑁之类的奇珍之品。其骨数的多寡与样式,乃至扇头的形制也是千变万化。即便说折扇是舶来品,那么一经中国文化的浸润,也会发挥到极致。
正是由于折扇特有的艺术魅力,它的收藏与鉴赏自明代以来也一直是文玩中的一个重要的门类,上自宫廷、下至民间,都有收藏扇的嗜好。乾隆时的《石渠宝笈》中著录的扇面集册就有43种,成扇或扇页多达数百种。民间收藏家的收藏数量也颇为可观。《红楼梦》中有一节石呆子收藏古扇的故事广为人知,那位石呆子收藏古扇百余把(所谓古扇,估计也不过有明一代的折扇。一般来说,团扇多以“柄”记,文中以“把”记,自然是折扇而非团扇。)后为贾赦觊觎,指使贾琏巧取豪夺,以致石呆子家破人亡。也由此可见当时折扇的收藏已成为一时好尚。
古代扇子使用之普遍,成为了夏天不可或缺的一项商品门类,唐人李绰的《秦中岁时记》载:“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而远在巴蜀的锦官城成都,每年五月也设有扇市,盛极一时。当然,这其中并无折扇,但五花八门的竹、羽、蒲、蕉制成的扇子,以及纱绢纨扇,都是可供不同阶层选择的消暑用品。而自明代中叶以来,折扇的广泛应用,尤其作为艺术载体的形式问世,坊肆之间经营历久不衰,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些著名的扇庄如王星记、舒莲记等信誉卓著,产品极受青睐,除了一般档次不同的扇骨、扇面之外,还能定制加工,如扇面的款式及加矾加金,扇骨也可请名人拟画稿刊刻,以区别坊肆间的俗品。
扇子作为艺术品,今天仍是收藏家求索的一个重要门类,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渐渐淡出,实在是令人遗憾。夏日炎炎,小轻舒,给人一种庄静与安详,或多或少会拂去一些浮躁和暑热。见过不少历史照片,印象最深的一张是七十年前卢沟桥事变的当日,北平各报记者赶赴宛平城采访当时的宛平县长王冷斋(解放后被聘为第一届北京文史馆馆员),照片上的王冷斋县长一袭夏布长衫,手执一把折扇,神态安详,侃侃而谈,对记者披露卢沟桥事变真相,向全世界控诉日军的挑衅行为,在敌军压境、民族危亡之际,仍不失书生本色。那把折扇,那袭长衫,并没有显示文人的羸弱,却令人感到一种民族文化的厚重,一种不可辱的气质与精神。扇子,最早称“翣”,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据说 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开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
自制纸扇所需物品:
白色纸扇、圆形打孔器、花形印章、粉色墨水、清洗剂、铜色墨水、流苏、喷胶器
1、 打开纸扇,一手按在扇骨处将其展平,一手用圆形打孔器随机分散地在扇面上打出小孔。
2、 用花形印章沾取粉色墨水,将扇面展平,小心地在扇骨处的纸面上均匀地印4朵粉色花朵,每朵花朵之间的距离要相等。将纸扇晾干,再反面重复上述步骤。将所有纸扇的正反两面都印上粉色花朵后,用热水和清洗剂把印章上的粉色墨水洗去。
3、 用印章沾取铜色墨水,在两朵粉色花朵之间印上铜色花朵。待一面晾干后,再反面重复上述步骤。
4、 用力压住扇尾,使扇骨和塑料螺丝之间空出一段距离,将流苏挂在螺丝里,保险起见,可以用喷胶器再次固定流苏。最后,一把自制纸扇就完成了。
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已经不是那种传统的用来煽风的生活用品了,它的用途在逐渐增多,比如说广告扇,厂家可以在扇面上画上自己的产品,写上产品的功能;同样的还有旅游扇,风景区的地图或者主要景点都可以被印在扇子上。这两种扇子都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
另外,扇子目前正在逐渐向艺术品和收藏品转化。这正是因为它汇集了编织、雕刻、书画、刺绣等工艺技巧,也可作为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道具。它有时候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比如说戏曲中的书生,常常人手一把折扇。
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的功用正不断地由电风扇和空调设备来完成,然而人们始终没有、也许永远不会丢弃和忘却扇子。1981年,米兰和纽约的国际工艺美术设计小组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的日用工艺品,从沙发到沙发枕、从花瓶到烟灰缸、从玻璃杯到耳环……全部做成扇形的,人们竞相争购,着实时髦了一阵。在收藏家的眼里,扇子的身价更高,世界上曾有一把名贵的扇子是180年前在德国生产的,扇骨用精雕细琢的珠母做成,装饰着纯金做的小鸟,镶着绿宝石和红宝石。该扇于1980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拍卖中以2万瑞士法郎的高价更换了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