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

更新时间:2023-12-12 21:16

技术引进是指通过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转移,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从国外取得先进技术的活动。技术引进包括: (1) 引进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如购买设备制造图纸和工艺、产品设计、测试方法、材料配方等技术资料以及获得有关技术专利的使用权。(2) 引进作为国内消化、吸收、研制、革新用的样机,如购买关键设备、成套设备或招包工程。(3) 引进人才。如聘请外国专家、委托培训人员等。(4) 引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技术。

定义

技术引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通过一定方式从本国或其他国家、地区的企业、研究单位、机构获得先进适用的技术的行为。是一种跨国行为。

人们常将“技术”广义化,把技术分为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就是前面提到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技艺,属纯技术;硬件技术是指机器设备之类的物化技术。只从国外购入机器设备而不买入软件技术,一般称之为设备进口。若只从国外购入软件技术或与此同时又附带购进一些设备,这种行为才能称为技术引进。

作用

技术引进是为提高引进国或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达到目的只有引进软件技术,通过自我消化吸收,才能做到。

引进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国外引进工艺、制造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材料配方、制造图纸、工艺检测方法和维修保养等技术知识和资料,以及聘请专家指导、委托培训人员等技术服务;

(2)引进技术的同时,进口必要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检测手段等;

(3)通过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所引进技术的作用,做到引进技术知识和引进经营管理知识并举;

(4)通过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以及学术交流活动、技术展览等,引进国外的新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知识;

(5)引进人才。技术引进的远期目标是根本上消除本国、本单位与国外、其他企业在技术方面差距,提高本国、本单位的技术水平;标则是从生产需要出发,填补技术空白。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引进可以使引进方迅速取得成熟的先进技术成果,不必重复别人已作过的科学研究和试制工作。它是世界各国互相促进经济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相关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中国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推动结构调整与优化;另一方面,中国又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当前发展中我们面临的双重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捷径,从1999年到2003年,中国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总额达到75亿美元,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面临整体升级的任务。毫无疑问,中国仍然要更加扩大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方面,中国必须坚定不移。经济全球化促使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为中国利用国际技术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中国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在更深层次上引进技术,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扬弃“市场换技术战略”,推行“以竞争换技术战略”,着眼于互利双赢、竞争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自主创新不足

但是,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虽然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在5%左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每年形成固定资产的上万亿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

二是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中国每花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而工业化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元钱引进技术,花5到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

三是在专利技术与国际标准上明显落后。据瑞士管理学院调查,每万人产出专利,中国为0。8件,日本为737件,德国为534件,超出中国50倍以上,韩国超过中国50倍,印度超出中国40倍。在国际标准方面中国为数不多,而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达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5万种,日本1994年就有8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四是基础研究费用不足。中国基础研究费用长期偏低,使得自主创新缺少应有的经费支持和发展后劲。美国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额增加很快,年均增长0%以上,1956年高达4.0%,投入额从1956年的4.6亿美元上升到1965年的6.64亿美元。进入90年代,支持进一步增大,2000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已经占美国总研发经费的8%。日本则在10%-7%之间。德国在10%左右。法国1999年达到4%。我国1995年的这一比例是5.8%,00年为5.73%,7年间增长不足0.1%。

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虽然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8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选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企业竞争是说到底是企业竞争力的较量,决定企业竞争能力最根本的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企业竞争力就失去了内涵和载体,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失去很多自主发展的机会,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条件下,中国的竞争和发展只能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