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5 00:10
“挡拆”是多种掩护配合的总称,即队员在相互掩护的过程中创造接球投篮或二次进攻机会的一种配合方法。挡拆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篮球战术,其含义为挡和拆。出色的挡拆战术同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马龙与斯托克顿的挡拆配合被人们称为经典,因为挡拆不仅仅需要一定的战术素养及大局观,还需要球员之间需要很高的默契程度。
挡拆是英文“pick and roll”由张卫平张指导翻译过来的,pick是篮球中进攻队员给持球队员做墙掩护的英文。因此最基本的挡拆必须要有两个人参与,其中包括一名控球队员。挡拆时控球队员朝着即将做墙的球员方向运球前进,与此同时,做墙球员原地站住不动准备用胸抵挡住盯防运球球员的防守球员肩部的冲撞,这就是“挡”,英文叫做“pick”。
一旦防守球员和做墙球员发生身体接触,运球球员绕过做墙球员,实施上篮,这就是“拆”,英文叫做“roll”。
当然了,运球球员绕过做墙队员之后也可以许多选择。如果两名防守球员交换了防守对象,做墙球员这时在两名防守球员的后面,运球球员这时只要将球传给做墙球员,做墙球员就能获得一个上篮机会。如果防守运球球员绕过了墙,运球球员还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无人防守的机会,实施跳投。
总之,挡拆的原理,就是通过人的运动和球的传接,为持球者或者做墙者提供错位进攻(Miss Match)的机会。在Miss Match这种情况下,往往投篮的命中率和进攻的效率非常高,从而为球队制造得分。
一些人打球做挡拆时,一般只能做到挡,而没有拆。这样,挡拆的威力基本上只发挥了3成左右。
挡拆一般是一名大个内线选手与一名外线控球优良的选手做。
挡拆的正确方法是,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采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方法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的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以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向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则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向着篮框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他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
这说的是最基本的无球掩护。
这是一个3人之间的无球掩护。如果3人能将它运用流畅,在比赛时会占很大优势。尤其是在3 VS 3斗牛时,你会发现他们的防守形同虚设。
方法是,一名控球队员在三分线外运球,在三秒区两侧站两位进攻球员。三名防守球员一般都会是贴身的防守。这时,与控球队员同侧的内线进攻球员,绕过防守队员,跑到防另一名内线球员的球员与控球球员之间,并紧贴此防守球员。当这名进攻球员占住位置时。他身旁的另一进攻球员,去给控球队员做挡拆。下面的进攻方式就要看防守球员做改变,体会到奥妙了!
挡拆战术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对方的防守拆开,拆散。前面说到了挡,那么拆就是从挡开始的。在队友为我挡人,背人的时候,我选择另一个方向的带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状态下,对手的另一名队员势必会跟上来进行补防。而我方的队员是处于静止不动状态的,因为篮球规则里挡拆的时候。掩护球员是不能够移动的。那么如果是我在控球,我就会面对两个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夹,而在我吸引两个防守队员防守的时候,我方的队员通过快速移动和跑位,就能够获得空位投篮的机会.在这个时候我就及时的把球分给他,使其投篮命中。这就是拆球,在NBA联盟里,很多情况都是采用一对一防守.联防基本没有,所以挡拆的战术是经常使用的。而挡拆战术发挥的好坏,那就直接取决于控球队员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一般控球队员都是属于联盟顶级水平的.比如纳什,德隆等等。
菲尼克斯太阳队
在2004-2005赛季太阳队里,纳什和小斯的经典挡拆已经被人熟记于心,而他们的挡拆战术,最后的战术终结者基本上都是小斯。这就是把挡和拆都充分的利用了。而至于看湖人队的比赛,科比和布朗也做挡拆配合。但是更多的时候依靠科比的超人能力,闪开一条缝就猛突上篮或者是直接投篮命中。布朗获得的机会很少,这样的挡拆就是在业余篮球比赛里经常用的,不完全挡拆。
休斯顿火箭
火箭队在2004-2005赛季里,麦迪的助攻比较多。当然在姚明受伤的日子里,玄明二老的表现非常不错,大叔篮板和二叔的内线跳投得分。霍二叔为什么能够突然焕发出能量呢,其实不是他的水平恢复了,而是他曾经作为优秀篮球运动员具备的篮球智商帮助了他。也就是他的经验,他和麦迪直接做的挡拆配合也相当的精彩,加上霍二叔的中投非常稳定。所以那段时间他打得非常好,这也是火箭用挡拆战术最成功的一段时间。
犹他爵士队
NBA历史上最成功的挡拆配合那还是爵士队的马龙&斯托克顿。两人把挡拆战术演绎到了极致。2005-2006赛季爵士队的德隆和布泽尔就很有马龙&斯托克顿的影子在里面,这也让爵士队的主教练杰里-斯隆看到了希望,决定以两人成为球队的核心来打造爵士队,为此球队的前头号球星基里连科就非常的老火。斯隆在10年前几乎要走到了顶峰,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不知道爵士队命运会如何,但是感觉2005-2006赛季的爵士被人忽视了。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狠角色,时隔10年后,再次进入西部决赛,也证明了斯隆复辟的决心和对过去的怀念。
新奥尔良黄蜂队
保罗的控球能力和持球攻的能力绝对是这个位置上的高手,但是保罗跟钱德勒的挡拆质量要比前两组逊色不少。一方面是保罗的原因,保罗是个更倾向于个人攻击的球员,在篮下高人林立的狭窄空间里闪转腾挪,最终不是造对方犯规,就是轻易的将球用不可思议的方式送进篮筐。另一方面,钱德勒的确是没有多少进攻的本事,这样一来在挡完之后的拆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遭到对方的舍弃而对保罗实施二加一,因此比赛中经常能够看到钱德勒从天而降大力灌篮。其实保罗给钱德勒的传球都是挡完以后切进篮下向空中一抛找天外来客的,挡拆战术单一,威力稍逊。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帕克和邓肯的组合威力远没有两个人名气听起来那么大,首先帕克并不是把传球为第一位的球员,他更多的时候也是跟保罗一样,利用他不可思议的灵活脚步和速度攻击对方的篮下,或者直接挡完之后进行中远投的攻击。其次是在马刺队的战术打法中,邓肯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在四十五度的位置低位要球单打对方,要么直接45度打板,要么运球抹进篮下近篮筐得分,因此帕克跟邓肯的组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并不依赖他们的挡拆配合,并不是能力的问题,或许是球队战术的需要。
迈阿密热火队
詹姆斯和查莫斯或者若里斯-科尔的挡拆让热火队有了一个独特的战术,由于詹姆斯的危险性太大,对手们经常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詹姆斯身上,这样给了查莫斯或者科尔很好的得分机会。一旦防守人员集中突分人身上,詹姆斯又可以空切和打错位,威力十分大。
金州勇士队
斯蒂芬·库里和德雷蒙德·格林在三分线附近经常发起挡拆。库里作为顶级攻击型控卫,借助格林掩护后常常能够吸引包夹,此时格林的策应能力让他可以很好得处理挡拆后的四打三局面;而如果对方选择换防,库里就会用灵活的脚步和精准的投射惩罚换防的大个内线。
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采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方法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地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已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向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则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向着篮筐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
最后高位就是远离篮筐的挡拆配合,低位就是靠近篮筐的挡拆配合
得分后卫和小前锋会在大前锋和中锋的掩护下跑到空当,这是你传球给空当的人就OK了。
一些教练在传切战术(passing game)与挡切战术(motion offense)之间有所迷惑,误认为他们执行的是挡切战术(motionoffense),并且在区隔挡切和传切的重点上有些误解;大概有八个列举给各位参考:
一、挡切是尽量不对持球者做掩护,而传切很多时候是需要持球者替空手走位者掩护;可是你看不论是中国队或者裕隆,他们都经常以持球者替空手走位者做掩护,这是传切战术体系下的高位中锋进攻法的精华处。
二、挡切进攻重点在空手与空手掩护下,两位进攻者各因空档得球的攻击,传切则则注重在内线球员替外围球员掩护后的外围球员攻击;而且挡切比较偏重在内线所谓「越靠近篮框」的内线攻击(inside play),因为挡切重点是在设立掩护者掩护后的切走或切出、甚至隐藏,进而得球攻击,像NBA三年前的国王队或六年前的爵士队。传切重点则是,因应内线球员不够强悍、内线球员单打能力欠缺之下,所以规划以外围攻击为主;诸如你看达欣或中华队,包括内线球员都跑到外围投篮,而不像挡切强调内线攻击。
三、挡切非常强调布阵平衡,而传切则强调不择手段得分;因此你看打挡切几乎不会做双挡或单边布阵四位球员;可是传切就相当在意可不可能得分的事,为此,尽量以挡人、甚至双挡来制造得分契机。
四、挡切原文motion offense里的motion 是不断的「移动」意思,而且是空手走位移动后不断的去「挡人」进而制造空档;但是传切则是不断的「传与切」,进而制造单打与外围空档(wide open),并且不在意球员的移动,也不要求空手走位后要去替另一队友做空手和空手掩护。因此你看,中华男篮或者达欣,基本上是持球者切入移动,其它球员并不移动,所以这是传切战术而不是挡切战术。
五、挡切战术只是一个进攻的模式,它是因应防守者的位置与体能或身材等的不同,进攻者采取不同的走位搭配;而传切战术则很多时候是以固定的走位模式「路线」,在防守者因应的结果下继续做路线的移动。为此你看中华男篮,在很多时候被对手「视破」路线与作战方针后,空档就相对减少。
六,挡切战术里的横挡(cross screens)主要是因应对手对内线球员的在前防守,并要求主打内线的因应战术;所以,才会有很多时候以有球边的内线球员去替没有球边的内线球员做空手和空手掩护,进而衍生出低位空档与高位掩护后的切出内线空档。但是,你看过达欣或中华男篮做过所谓横挡这战术吗?没有,所以,他们根本不叫做挡切战术。 七,挡切战术里有个原则是,持球这球员要等待队友设立掩护、掩护后切走或切出后才进行传球选择;所以,大部分要求持球在2-3秒。可是你看达欣或中国男篮,持球者绝大多数,在接获传球后不是马上切入,就是接球马上处理,为此,这根本和挡切战术有所违背;是以,这根本不叫挡切战术。
八,挡切战术很强调空手与空手掩护时,被掩护者在走位之前的V字形(V cut)动作,因为,由此才来决定空手走位者要「走去那里」;但是传切战术不在意这里,它(指传切)只在意空手走位者,如何利用本身速度切出,以及空手走位者利用队友掩护的切出时机,和传球者的传球时机等三要件;因此这也是两者迥然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