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9 15:21
“捞头”这一称呼,带有贬义。
“捞头”这一称呼,暗含贬义,其实它最初是不含贬义的。一个南下的人,来到广东广州之后,说话不清晰,继而被说是“北捞”,但由于广东人叫一般的男性都为“靓仔”,从而出现了“捞仔”一词。
当年解放军(四野)南下解放广东,军中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用普通话称呼广州人“老兄”,而当时的广州人对普通话并不熟悉,于是把普通话“老兄”直接读成广州话“捞松”。后来“捞松”就成了广东人对外省人的称呼,而“捞头”就从“捞松”发展演变出来的。除“捞头”之外,还有“捞佬”、“捞仔”、“捞妹”等。随着信息的流传,广西和海南的粤语地区也引用“捞”的一系列词语。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外省人南下广东打工,“捞松”等就变成了对南下外来务工者的称呼。现今,“捞头”用于责备部分没有素质,或对广东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外省人,本地人才会这样称呼这些外省人。简单来说,只要你没干坏事,基本上当广东人不会叫你“捞头”,可能有时习惯性称呼或者是开开玩笑,毕竟这词的使用率还算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人对北方人的蔑称也在变更。由广州屠城开始,满清为了统治,一直派八旗兵下来广东镇守。期间八旗兵在广东鱼肉百姓,无恶不作,最后因正音书院事件,令广东人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因此就出了比较早对北方人(当时北方的代表人群是满洲八旗)的蔑称——旗下佬。后来这个名称已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已经渐渐被人遗忘,不过在广州八旗大马路依然有旧时八旗兵的后裔留守,因此在特定地方还是听到“旗下佬”这个称呼的。改革开放初期,在广州就率先出现“外江人”称呼,原意为“珠江外下来广州打工的人群”,本来是不具备蔑视意义的,只是对北方民工的一个统称,后随着广州在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效,本地人对北方民工在本土的一些所作所为逐渐难以容忍,慢慢这个称呼的意义变质了。随着这个时期出现的,还有以某个地方捞头为特征的专门称呼,譬如“湖南佬”、“福佬”、“维佬”等。未来随着珠三角的发展,必定会诞生出一些新的称呼。
音乐人捞仔,当初下来广州创作歌曲,因为满口岭北口音,所以被周边居民戏称为捞仔。起初他本人对此称呼很不满意,后来在广州以“捞仔”为艺名闯出名堂之后一直沿用至今,他是国内最好的吉他手之一、著名的音乐制作人。作品有朱哲琴《阿姐鼓》,它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这张专辑在全球56个国家出版发行,是第一张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赢得无数国际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