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

更新时间:2024-08-24 09:19

排卵(ovulation)是指成熟卵泡破裂,从卵泡壁脱落的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卵巢具有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排卵期属于卵巢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定义

排卵(ovulation)是指成熟卵泡破裂,从卵泡壁脱落的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

卵巢的功能

卵泡(ovarian follice)是卵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产生卵细胞及内分泌的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可致女性生殖相关疾病,如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和卵巢早衰等。

卵巢具体具有生殖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具体介绍如下:

生殖功能

卵巢具有生卵功能。从胎龄5~6周开始,从卵黄囊迁移到生殖嵴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成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从8~9周起陆续开始第一次减数分裂,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然而,这些初级卵母细胞已经开始的减数分裂均停滞在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核呈泡状结构,称为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青春期后,随卵泡成熟,卵母细胞重新恢复并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这时的生发泡破裂,排出第一极体,成为次级卵母细胞(secondary oocyte),并随即开始第二次减数分裂,但再次停滞在分裂中期。如受精发生,则卵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排出第二极体,成为成熟卵,又称卵子。如没有受精,则卵细胞死亡、溶解。

内分泌功能

排卵前的卵泡主要分泌雌激素(estrogen),包括雌酮(estrone)和雌二醇(estradiol,E2),两者可相互转化。排卵后的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progestin),孕激素主要是孕酮(progesterone,P)。除雌激素和孕激素外,卵巢也合成分泌少量雌激素和抑制素等其他激素。

卵巢性激素的合成、代谢和降解

卵泡雌激素合成由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完成。首先,内泡膜细胞在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作用下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孕烯醇酮,孕烯醇酮再转为雌激素,包括雄烯二酮和睾酮,这一过程在不同大小的卵泡中均能进行。只有发育到一定程度的卵泡的颗粒细胞才在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作用下表达雌激素合成必需的芳香化酶,该酶能将由泡膜细胞扩散而来的雄激素分别转换为雌酮和雌二醇分泌进入血液和卵泡液。随着卵泡的生长,合成雌激素的量逐渐增加,而雄激素减少。排卵后,由卵巢黄体细胞分泌大量孕酮,同时也分泌较多的雌激素。

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与性激素结合蛋白或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输,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结合的激素很容易释放出来进入靶组织发挥作用。雌、孕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失活,以葡萄糖醛酸盐或硫酸盐的形式由尿排出,小部分经粪便排出。

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

雌、孕激素发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发挥基因组效应;另一种是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特异位点,通过跨膜信号转导发挥快速效应。雌、孕激素对于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调节具有协同作用,一般来说,雌激素是孕激素作用的基础,但在某些方面又互为拮抗,从而保证生殖系统正常功能活动。

雌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功能也有广泛的影响。

对生殖器官的作用:促进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增殖,使内膜具有对胚胎的接受性;使排卵期宫颈口松弛,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黏液,有利于精子穿过进入宫腔;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收缩力增强,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加;促进输卵管上皮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增生,促进输卵管的收缩和纤毛摆动,有利于精子在其中的运行;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与促卵泡生成素协同促进卵泡发育;促进外生殖器官的发育。

对乳腺和第二性征的作用: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脂肪组织在乳腺的聚集,形成女性乳房特有的外部性征;促进其他女性第二性征的形成,如全身脂肪和毛发的分布、女性体态、音调增高等。

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促进骨中钙、磷的沉积,因此,女性进入青春期后,身体高度增长速度加快,但又因其促进长骨骨骺的愈合而致女性往往较男性更早停止生长。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骨骼中的钙容易流失,因而一些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善血脂成分,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腺垂体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有负反馈或正反馈两种作用。雌激素的中枢作用还表现为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再生、突触形成以及调节许多神经肽和递质的合成、释放与代谢,雌激素缺乏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有关。

其他作用:雌激素对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以及水盐平衡也有一定的作用。高浓度的雌激素可使体液向组织间隙转移,导致钠、水潴留。

孕激素的作用

孕激素常常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影响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活动。

对生殖器官的作用: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的分泌功能及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有利于早期胚胎的发育和着床;使子宫肌兴奋性降低,抑制其收缩,防止妊娠期胚胎排出;使宫颈粘液分泌减少且变稠,阻止精子通过;促进输卵管上皮分泌黏性液体,为受精卵及卵裂球提供营养;抑制阴道上皮增生,并使其角化程度降低。

对乳腺的作用:在雌激素作用的急促上进一步促进乳腺小叶基及腺泡的发育,在妊娠后为泌乳做准备。

抑制排卵:负反馈抑制垂体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妊娠期间的女性由于血中高浓度的孕激素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都受到抑制,不会发生二次受孕。

产热作用:孕激素可增强能量代谢,也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水平提高,因而排卵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基础体温0.2~0.5℃,临床上将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作为判断排卵的标志之一。

其他作用:促进钠、水排泄。另外,孕激素能使血管和消化道肌张力下降。因此,妊娠期妇女因体内孕激素水平高易发生静脉曲张、痔疮、便秘、输卵管积液等。

卵巢周期

卵泡自胚胎形成后即进入自主发育和闭锁的轨道,此过程不依赖于促性腺激素,其机制尚不清楚。胚胎6~8周时,原始生殖细胞不断有丝分裂,细胞数增多,体积增大,成为卵原细胞(oogonia),约60万个。自胚胎11~12周开始,卵原细胞进入第一次减数分裂,并静止于前期双线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primary oocyte)。胚胎16~20周时生殖细胞数目达到高峰,两侧卵巢共含600万~700万个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占1/3,初级卵母细胞占2/3)。胚胎16周至出生后6个月,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围绕着停留于减数分裂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始基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这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也是卵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胎儿期的卵泡不断闭锁,出生时约剩200万个,儿童期多数卵泡退化,至青春期只剩下30万个。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oavrian cycle)。

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进入青春期后,卵泡由自主发育推进至发育成熟的过程依赖于促性腺激素的刺激。生育期每月发育一批(3~11个)卵泡,经过募集、选择,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达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柽卵泡闭锁。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仅占总数的0.1%左右。

卵泡的发育始于始基卵泡的转化,始基卵泡可以在卵巢内休眠状态数十年。始基卵泡发育远在月经周期起始之前,从始基卵泡至形成窦前卵泡需9个月以上的时间,从窦前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经历持续生长期(1~4级卵泡)和指数生长期(5~8级卵泡),共需85日,实际上跨越了3个月经周期。一般卵泡生长的最后阶段正常约需15日左右,是月经周期的卵泡期。

卵泡的发育可分为以下过程:

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

直径约5μm,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单层梭形颗粒细胞构成,其外有基底膜。这一时期的卵泡处于生长静止状态,不同卵泡停留在这一阶段时间长短不一。原始卵泡数在胎龄5个月时达到最多,约700万个,此后会陆续发生退化闭锁,到出生时减少到200万个,性成熟时仅剩下40万个。卵泡池中原始卵泡的数量代表了卵巢储备(ovarian reserve)。

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卵母细胞略有增大,周围的前颗粒细胞发育为立方状颗粒细胞,并有由单层进一步变为多层。卵母细胞分泌一些糖蛋白在其周围形成透明带(zona pellucida)。卵泡外的基质细胞分化为泡膜细胞。在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间有缝隙连接,有助于彼此间物质和信号传递。

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

颗粒细胞进一步增殖,表达FSH受体及雌激素合成必需的芳香化酶,并开始分泌卵泡液,在颗粒细胞间先形成一些不规则窦腔,然后逐渐融合成一个完整卵泡腔,这时的卵泡又称为窦状卵泡(antral follice)。出现窦腔之前的所有卵泡又称窦前卵泡(preantral follicle)。泡膜层分为内、外两层,内泡膜细胞层表达LH受体,参与卵泡激素合成。早期窦状卵泡产生康米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AMH)对原始卵泡的激活有负调控作用,其血中浓度与早期窦卵泡数成正比,异常减少表明进入生长阶段的卵泡减少,预示着原始卵巢储备减少,临床上将AMH作为判断卵巢储备和生殖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成熟卵泡

卵泡直径达15~25mm以上。卵泡液将卵细胞联通部分颗粒细胞推向一侧形成卵丘(cumulus oophorus),紧贴卵母细透明带的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为放射冠(radiate corona)。颗粒细胞表达的芳香化酶的量和活性进一步增加,合成分泌的雌激素也最多。临床上常根据B超显示的卵泡大小及血中雌激素水平判断卵泡成熟程度。

排卵

随着成熟卵泡的卵泡液剧增,卵泡壁、白膜和表面上皮变薄,卵巢表面局部缺血形成的透明的卵泡小斑,在小斑处的胶原被胶原酶、透明质酸酶等解聚和消化,再加上卵泡膜外层的平滑肌收缩等因素,导致成熟卵泡破裂,从卵泡壁脱落的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ovulation)。生育期妇女,每隔28天左右排一次卵;两侧卵巢交替进行,一般一次只排出一个卵细胞,偶见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者。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排卵后,次级卵母细胞若受精将继续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产生一个单倍体的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若24小时内未受精,则退化被吸收。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

卵泡排卵后剩余的颗粒细胞和泡膜细胞在促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发生黄素化(luteinization),分化为黄体细胞,形成一个新的暂时性内分泌结构,黄体(corpus luteum)。每个月经周期形成的黄体一般可以维持(14±2)天,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同时也分泌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形态及功能变化适应早期胚胎发育及着床需要。如排出的卵细胞受精,则黄体在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ophin,HCG)的作用下继续发育成为妊娠黄体(corpus luteum of pregnancy),直到孕3月时胎盘形成接替黄体的内分泌功能。如卵细胞没有受精,黄体在2周后开始退化,最后由成为白体(corpus albicans)的结缔组织瘢痕取代。临床上对黄体功能不健全的患者可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发育,或直接补充孕激素防治早期流产。

排卵的激素调控机制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使腺垂体远侧部嗜碱性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长素。卵泡刺激素可以促进卵巢卵泡生长,发育成熟并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从月经期转入增生期。当血中的雌激素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但促进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在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卵泡成熟、排卵并形成黄体,黄体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的变化。当血中的孕激素增加到一定的浓度时,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黄体生成素的释放,于是黄体发生退化,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骤然减少,子宫内膜进入月经期。由于血中雌、孕激素的减少,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促使下丘脑和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上述循环周而复始。

按照具体阶段划分,在卵泡期的早期,由于前次月经周期的黄体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量下降,接触了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抑制,腺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以及促黄体生成素增加,尤以促卵泡细胞的增加更为明显。一群卵泡细胞被周期性募集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合成分泌雌激素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当雌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大概是在月经期第六天),则分别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解,卵巢产生的抑制素也选择性地抑制腺垂体促卵泡细胞分泌,使血中促卵泡细胞的量有所减少,大多数卵细胞得不到足够的促卵细胞的支持而半途退化闭锁,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得以继续发育。

在月经周期的中期,随优势卵泡成熟,体内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增加,此时血中高浓度的雌激素对下丘脑及腺垂体都产生正反馈的调解作用,触发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大量释放,刺激腺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大量增加,达到峰值,尤以促黄体生成素峰更为明显。一般在促黄体生成素峰出现后的16~24小时排卵。

下丘脑垂体有节律地调节卵巢活动周期与子宫内膜周期保持变化,以适应排卵、受精、胚泡植入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卵泡闭锁

妇女一生中仅有400~500个卵泡能最后发育成熟排卵。自胚胎时期开始就不断有卵泡在发育的各个阶段退化,这一过程叫卵泡闭锁(atresia)。卵泡闭锁是由于细胞凋敝导致的。

排卵日的计算

月经周期中的黄体期的时间长度相对稳定,而卵泡期的长短变化较大,因而临床上常将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推算为排卵日。

排卵日的计算方法包括日历表法、基础体温法和宫颈黏液观察法。

日历表法

日历表法即按照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排卵日与下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14天左右,相对固定。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判断排卵期。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者无法使用。但即使是月经周期规律者,健康状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都有可能影响排卵的时间。

基础体温法

月经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础体温常较低,排卵后体温平均上升0.5度左右,一直维持到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根据基础体温上升判断排卵期的方法叫作基础体温法。基础体温法不能预先测定排卵前的安全期,而且测量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每天早晨醒后未起床时测量体温,且最好在同一时间段。如果不按规定测量体温,就不能准确测定排卵日期。

宫颈黏液观察法

宫颈黏液的性质、形态和分泌量受雌激素影响,呈周期性变化。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月经过后的最初几天,无黏液出现;此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外阴开始出现少量黏液,外阴有潮湿感;几天后,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现透明、稀薄如蛋清样能拉成长丝的黏液,且量增多。这时候外阴潮湿感更明显,并具有润滑感。润滑感的最后一天称为“黏液高峰日”,出现在排卵前两天至排卵后3天。此时为排卵期,也就是易受孕期。

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宫颈黏液又变得混浊、黏稠,外阴又逐渐出现干燥的感觉。这时起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及月经后的干燥期至黏液出现时为止,这两个阶段为不易受孕期。宫颈黏液法准确性相对较高,但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完全掌握后才能较为准确预估排卵期。同时,并不是每个女性月经周期中都有典型的黏液变化。

排卵障碍及其治疗

临床表现

排卵障碍包括稀发排卵和无排卵,占不孕症患者病因的25%,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月经周期紊乱或不孕症,次要临床表现为体重增加、多毛或乳房痛感的缺失。

常见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基于外周血清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将排卵障碍分为3型:Ⅰ型:下丘脑垂体功能衰竭(hypothalamic pituitary failure),主要表现为内源性雌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低落,约占10%;Ⅱ型: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hypothalamic pituitary dysfunction),主要表现为内源性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失调,约占80%~90%;Ⅲ型:卵巢功能减退(ovarian failure),主要表现为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低落,约占5%。

WHOⅠ型排卵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衰竭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FHA)

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诱发因素为应激(代谢性、生理性、心理性)、因节食而导致的体重快速下降及过度运动。应激因子触发,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缺乏引起闭经。

低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hic hypogonadism,IHH)

该症是因先天性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功能受损,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分泌或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导致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引起性腺功能不足的疾病。约50%低促性腺激素行动能减退症患者存在嗅觉异常,称为卡尔曼氏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

席汉氏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

席汉氏综合征是因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无排卵。主要原因是产后大流血、休克造成垂体前叶急性坏死而丧失正常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肾上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过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垂体坏死程度有关,一般认为当垂体坏死面积达50%时,临床上可出现症状,坏死达75%以上则症状明显,坏死超过95%则症状严重。

WHOⅡ型排卵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之一,影响6%~21%的育龄期女性,我国发病率为2.2%~6.46%。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机制包括以下因素:

1.遗传因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已发现100多个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主要包括类固醇合成基因、胰岛素基因、促性腺激素相关基因、甾体激素生物合成与代谢相关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通路相关基因、炎症相关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胎儿于宫内暴露于高雄激素环境下,成年后会表现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点,而出生后暴露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二噁英等,是该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这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致生殖毒性可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平衡,引起体内代谢激素水平失衡,并出现胰岛素抵抗。现有研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可发生在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同时患者卵巢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存在卵巢局部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与高雄激素血症。

3.慢性炎症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慢性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3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白介素(Interlukin)等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卵巢组织中可见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各类炎症因子在导致卵巢无排卵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4.社会心理因素

长期焦虑、抑郁、悲伤、紧张等会增加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的发生,加重肥胖问题,扰乱内分泌系统并加重内分泌失调、炎症反应等,导致恶性循环。

高泌乳素闭经(Hyper-prolactinemia)

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生殖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有两种:①中枢作用,即过高的催乳素(Prolactin,PRL)通过短路反馈影响下丘脑多巴胺神经元分泌率,激活α内啡肽神经元活性,从而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使促性腺激素脉冲分泌减弱,雌激素正反馈作用消失,引起无排卵或黄体期缩短、黄体功能不足。②末梢作用,即过高的催乳素作用于卵巢局部催乳素受体,减弱或阻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不能形成排卵前雌激素高峰及促黄体生成素峰,并抑制促卵泡激素诱导的雌激素生成、促黄体生成素诱导的孕酮生成。

WHOⅢ型排卵障碍:卵巢功能减退

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

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指妇女在40岁之前出现绝经,并呈现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血症状态,患病率约为1%~3%。研究表明,约10%~20%的早发型卵巢功能不全患者有自发排卵甚至妊娠的可能。

卵巢不敏感综合征(insensitive ovarian syndrome)

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又称卵巢抵抗综合征(resistant ovary syndrome,ROS)或Savage综合征,指原发性闭经或年龄小于30岁的继发性闭经,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偏低,卵巢内有正常卵泡存在,但对大剂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呈低反应,约占高促性腺激素闭经患者的11%~20%。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发生机制复杂且尚未阐明,其可能机制为基因突变或缺陷(主要包括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颗粒细胞及卵母细胞来源基因)、卵泡细胞膜促性腺激素信号转导异常、卵巢局部调节因子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

治疗

手术或放射治疗后诱发排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脑垂体瘤(泌乳素瘤,生殖激素瘤等)等疾病常可造成无排卵和不孕症,经手术或放射治疗常可恢复排卵和受孕。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年来,应用腹腔镜下多点打孔术亦获良效。但需谨慎应用,因为已出现加速卵巢早衰的案例。脑垂体肿瘤切除术应用于脑垂体瘤的治疗,较好地保留了垂体功能和生殖能力。手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显示,术后高催乳素血症正常者的妊娠率为71%(微腺瘤)和31.8%(巨腺瘤)。

促排卵药

氯米芬(clomiphene)

可竞争性结合垂体雌激素受体,模拟低雌激素状态,负反馈刺激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卵泡生长。适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反馈机制健全,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

来曲唑(letrozole)

属于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抑制雄激素向雄激素的转化,减低雌激素水平,负反馈作用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该药最早用于绝经期乳腺癌患者,2001年起Mitwally等将其应用于促排卵,获得良好疗效。具有给药方便、促进卵泡发育、多胎妊娠少、不产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不影响子宫内膜生长等优点。来曲唑治疗后妊娠率为14%~21%。

中医药诱发排卵

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经络功能失常与月经失调和不孕症有关,如十二经脉中:肾、肝、脾三经和冲、任、督脉与月经失调和不孕症有关,将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和针灸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治疗无排卵和黄体不健全有一定疗效。上世纪60年代,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俞瑾等应用针灸刺激穴位诱发排卵,排卵率可达30%~50%。

诱发排卵药的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诱发排卵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目前常用的诱发排卵药物大都引起两大并发症,即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及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药物使卵巢产生多发性卵泡囊肿,因而分泌大量雌激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胸腔积液和腹水,甚至出现水肿;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严重者可致命。多胎妊娠会增加流产率和孕期并发症,目前的有效处理手段为减胎术。

相关研究

冻卵

所谓“冻卵”,即取出女性健康时的卵细胞采用玻璃化冷冻技术等方法进行长期保存,防止卵细胞因自然代谢而失去能力,当女性产生生育意愿时取出并施之一定的医学技术从而实现生育。

技术简述

首先女性需要服用大量的激素刺激卵细胞的产生,促进多卵泡的发育,并通过B超的随时监测确定卵泡的数量与成熟度。待卵泡的数量与成熟度适宜时打促排针,用取卵器从阴道刺入直接进入卵巢部位将卵细胞取出,最后将排出的符合冷冻条件的卵细胞进行冷冻。

随着冻卵技术的发展,现在最常用且安全的方法便是玻璃化快速冷冻法。在玻璃化冷冻过程中,为了确保卵细胞在冷冻的过程中不形成冰晶,通常需要先在相对较低浓度,如1~2mol/L或体积比15%的渗透性冷冻保护剂中作用10~15分钟,让保护剂可以充分的渗入组织细胞并逐步脱水。然后再将卵细胞放于浓度较高的渗透性冷冻保护剂中,如浓度为5~6mol/L或体积比30%的渗透性冷冻保护剂,这可以弱化水的结晶过程。同时要保证细胞外的非渗透性保护剂的浓度,如浓度为0.5~1.0mol/L的蔗糖溶液,在提高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同时促进细胞的脱水,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组织细胞内的冰晶的产生。

冻卵目的

(1)社会性冻卵(Social egg freezing,SEF)

社会性冻卵是四种类别中数量最多且与冻卵最常相关的一种冻卵现象。它是指出于所谓的“社会原因”选择冷冻卵细胞的妇女。这些妇女主要担心与年龄相关的自然生育力下降,选择冷冻卵细胞作为将来增加生育机会的一种手段。

(2)医用冻卵(Medical egg freezing,MEF)

医用冻卵是指出于医学原因而进行的冻卵,包括在重新分配性别之前以及在可能破坏生育力的医学治疗(例如癌症化疗)之前将卵细胞冷冻。

(3)临床冻卵(Clinical egg freezing,CEF)

临床冻卵是指出于“临床”原因,作为某些患者进行体外受精治疗中故意将卵细胞冷冻的过程。这些患者正在尝试通过体外受精进行受孕,但医生建议其将卵细胞“分批”冷冻,或者因为预期每个周期所产生的卵细胞数量较少或者卵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所以需要多次连续的周期“分批”冻卵,使它们一次受精,并且通过植入前的基因检测,筛选健康的胚胎(如果有的话)进行植入。因此,这些患者并不是通过冻卵来推迟受孕时间,而是通过体外受精增加了受孕的机会。

(4)偶然性冻卵(Incidental egg freezing,IEF)

偶然性冻卵是指在体外受精治疗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精子能够使之进行常规治疗,比如治疗当天男性伴侣无法到达医院的患者,以及当天意外地无法使用伴侣的精液样本的患者,在这些情况下,将卵细胞冷冻(而不是丢弃),目的是在可以提供可能的精子样本时再对其进行受精。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并没有法律对生殖技术做出规范,但在一些法规中规定禁止为单身女性冻卵。但这并不表示我国单身女性冻卵就是违法的。因为这些法规都属于各部委的规范性文件,在规定中也只是适用于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对普通的公民是不适用的。所以单身女性冻卵是她们可以选择的权利,只不过这种权利受到限制,无法得到医疗机构的支持。

《人类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第三条规定:人类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2003修订)第十三条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生殖技术。

《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2003)中“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部分显示,目前我国在生育力保存手段上,单身男性(并未要求已婚,只要求必须原籍为中国公民)可以冻精。但单身女性不能冻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2003)规定:医务人员必须严格贯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不得对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生殖技术。

2017年12月27日,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曾对“关于放开对单身女性生育限制的建议”做出回应:“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否认单身女性的生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婚姻法》也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实践中,个别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有关规定。如吉林省2002年9月27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之后历经数次修订,吉林省均保留了此条规定。

人工辅助取卵

随着不孕不育发病率的不断提高,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已被许多不孕不育夫妇所接受,人工辅助取卵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常见的人工辅助取卵方式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未成熟卵体外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体外激活技术(in vitro activation,IVA)等。

我国各部委相关教育类文件

排卵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也是人类生殖的重要环节之一,会在生殖健康与人的生命周期等教育内容中呈现。我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011)与《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7)均从生长发育和生殖健康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让学生了解生育与成长的基本过程,这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水平二(小学3~4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011)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水平二(小学3~4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性与生殖健康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

核心信息七

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关教育内容

学习目标

排卵是女性的生理现象,也是人类生殖的重要过程之一。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儿童青少年对人类生殖过程的学习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生命观念,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的相关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6“人体与发育”、核心概念8“性与生殖健康”,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6:人体与发育

主题1:性与生殖解剖及生理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排卵和男性精子的产生与射精,是生殖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生殖所需的关键身体机能(例如:月经周期、精子的产生和射精)(知识);

► 解释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态度);

► 对月经周期或射精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的理解表示出信心(技能)。

主题2:生殖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并在子宫着床是怀孕的开始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生殖的过程,特别强调怀孕过程需要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并在子宫着床(知识)。

要点:怀孕一般持续40周,在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会经历很多变化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经历的变化(知识);

► 表达自己对于女性怀孕期间的身体变化有何种感受(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精子必须恰好和卵细胞结合并着床才能导致怀孕

学习者将能够:

► 列举生殖的必要步骤(知识);

► 了解在发生性交行为时,如果男性的阴茎在女性阴道内射精,就可能导致怀孕(知识);

► 回忆性交行为并不必然导致怀孕(知识)。

要点:女性月经周期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包括最容易受孕的排卵期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月经周期,包括月经周期中最容易受孕的阶段(知识);

► 了解激素的变化会调节月经周期,影响容易受孕的时期(知识);

► 认同月经周期的规律(态度);

► 反思自己对月经的感受(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并非所有人都有生育能力,想要怀孕的人可以尝试用一些方法来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

学习者将能够:

► 列举没有生育能力但希望怀孕的人可以有哪些选择(知识);

► 认识到不孕不育问题的解决有可选方案(态度);

► 对有生育需求但面临不孕不育问题的人能够表达共情(技能)。

核心概念8:性与生殖健康

主题1:怀孕与避孕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怀孕是一个自然的、且可以被计划的生理过程

学习者将能够:

► 了解受孕始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并在子宫着床(知识);

► 解释怀孕和生殖都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并且人能够计划自己的怀孕时间(知识);

► 解释所有孩子都应该被需要并且得到照顾和爱(态度);

► 认识到并非所有夫妻都有孩子(知识)。

与排卵相关的常见疑问

常见疑问1:什么是排卵期?如何计算安全期?

在月经规律的情况下,从下次月经周期第一天往回倒数14天称为排卵日。排卵日及排卵日的前两天和后两天,共5天一起被称为排卵期。在人体内,精子能存活3天,卵细胞能存活2天,因此,在排卵期的前5天后4天共10天均为易孕期。安全期又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从月经干净当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的为排卵前安全期。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排卵后安全期。假设一个月经周期(从来月经第一天至下次月经第一天)为28天,第1~7天、以及周期的最后4~5天,为未排卵或卵细胞已死亡的日期,属于绝对安全期;其余日子为相对安全期。安全期避孕又称自然避孕,是推测女性排卵日期,在易受孕期禁欲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但由于排卵可能受许多因素影响提前或推后几天,计算未必准确,因此这种避孕方法是不可取的。

常见疑问2:捐卵广告可信吗?

在高校的卫生间经常有“爱心捐卵”的广告,声称女生捐卵是一种献爱心的“奉献”行为,且可以获得不菲的报酬。部分女性会受广告欺骗而选择通过中介捐卵。然而市场上的所谓“捐卵”是违法的,国家禁止卵细胞买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2003修订)指出,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募集供卵者进行商业化的供卵行为。

非法取卵只追求卵细胞数量,而忽略捐卵对女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在伦理方面也有风险,这些卵细胞卖给不同的人,生出来的男孩女孩再相遇,有可能出现近亲结婚等情况。此外,若没有对捐卵者进行严格的遗传病筛查,捐卵将可能扩大遗传病的遗传范围。

全面性教育中如何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

幼儿园性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生殖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了解生殖过程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主要在《新生命的诞生》中涉及到了与生殖相关的教育内容。

《新生命的诞生》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生殖的过程。绘本呈现了一个新生命从开始孕育直至诞生的全过程,其中会涉及到与排卵相关的内容。

绘本讲解了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爸爸身体里的睾丸能产生精子,精子很小,可以游动。妈妈身体里的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卵细胞比精子大很多”,“有一个最幸运的精子会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新生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小学性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小学的性教育对包括排卵在内的人类生殖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具体的讲解,结合性解剖学、性生理学、青春发育期等主题进行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读本首次谈及相关话题是在一年级。

一年级“认识身体”主题中,通过“身体部分器官及功能”“生殖器官”“生殖器官的功能”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体头部、胸部和腹部主要器官及功能,知道保护好这些器官;懂得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的简单结构;理解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

读本二年级下册“身体发育”单元“人的诞生”主题中讲解了生命的孕育过程。通过“生命的孕育”“胎儿在妈妈子宫里”“胎儿出生的不同方式”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懂得胎儿在妈妈子宫里逐渐长大;理解胎儿的出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分娩,一种是剖宫产。

五年级下册“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主题中,通过对女性内生殖器官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月经和遗精”主题中,学生能够了解排卵及月经周期的基本知识,懂得月经期的卫生和保健。

六年级“健康生育”主题中,通过“孕育生命的过程”“怀孕早期的表现”“激素对健康生育的影响”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受精卵形成、受精卵着床、胚胎发育、胎儿成长和分娩的过程;懂得怀孕早期的一些生理变化;理解激素是如何调节生育的。

初中性教育中的相关内容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更多从“性与生殖功能”“性的生命周期”等方面讲解排卵过程及其他生殖知识,帮助初中生对人类的生殖功能形成基本的认识,对孕育生命的全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