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30 20:36
摄关政治是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的政治体制。具体指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实行寡头贵族统治的政治体制。“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类似于中国汉代的外戚干政。后被院政取代。
天安二年(858年),文德天皇病死,九岁的清和天皇即位。清和天皇的生母是太政大臣藤原良房之子明子,因此良房成为天皇的监护者是自然之势。事实上,可以认为良房从这时起就如同摄政一般的存在。而他正式奉敕成为摄政,则是天皇已成人的贞观八年(866年),这大概是因为在处理这年发生的应天门之变的过程中,天皇丧失自信,依赖老练的良房的辅佐。到了贞观十八年(876年),清和天皇让位于九岁的阳成天皇,继良房出任右大臣的藤原基经作为天皇的舅舅,开始充当天皇的监护者,成为摄政。他虽然很快升任太政大臣,但对阳成天皇的行动不满,于是元庆八年(884年)擅行废立,拥立了没有外戚关系的光孝天皇。光孝天皇已经五十五岁,不宜再置摄政。因此光孝天皇在同年下诏,命太政大臣藤原基经“自今日就坐官厅,万政领行,入辅朕躬,出总百官,应奏之事,应下之事,必先咨禀,朕将垂拱而仰”。其后的宇多天皇也与藤原基经没有外戚关系,下诏“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但在敕答文辞中出现“阿衡”字样,令藤原基经不满(他认为阿衡无实权),便改为“如忠仁公(良房)故事”来了结。关白之职始于此,但尚未固定为天皇监护者的地位与官职。藤原基经死后,宇多天皇和醍醐天皇都没有设置摄政,因此良房、基经属于摄关政治未成熟的阶段,也被称为“前期摄关政治”。
摄关政治的正式确立,始于藤原基经之子藤原忠平与孙子藤原实赖。延长八年(920年),八岁的朱雀天皇即位,舅舅左大臣藤原忠平成为摄政,平定承平天庆之乱,终于登上关白太政大臣之位。而这种在天皇幼年时当摄政、成年后当关白的形态,基本由此固定。接下来的村上天皇在位期间没有摄政,不过自康保四年(967年)冷泉天皇即位后,除了一条天皇和三条天皇在位期间有约20年空缺外,摄政都被常置。在这期间,摄关家迎来全盛期。冷泉天皇即位时虽然已经十八岁,但因为有病,所以需要监护,而他的外祖父藤原师辅已死,舅舅藤原伊尹等离升任大臣为时尚早,所以由藤原师辅之兄藤原实赖作为关白。两年后,藤原氏北家通过安和之变而正式确立地位,不久后,冷泉天皇又让位于十一岁的弟弟圆融天皇。翌年,藤原实赖死去,天皇的舅舅藤原伊尹出任摄政。从此以后,藤原氏北家的主流从实赖转移至师辅一系,而藤原伊尹之弟藤原兼通、藤原兼家之间也发生过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兼通排挤兼家,并在奏请圆融天皇将关白之任让给藤原实赖的长子藤原赖忠后去世。藤原赖忠在圆融天皇和花山天皇在位时出任关白,而藤原兼家也升任右大臣。宽和二年(986年),花山天皇突然出家,藤原兼家趁机立自己的外孙、七岁的一条天皇即位,并成为了渴望已久的摄政。所谓“摄关家”的权威和地位都得到确立。
到了藤原兼家之子藤原道长当权时,摄关政治迎来全盛阶段。藤原兼家最初当了摄政右大臣,但后来将右大臣之位让给藤原为光,自己只当摄政。摄政、关白本来不是专门官职,而是临时加在官职上的称谓,因此藤原兼家的地位仍在太政大臣藤原赖忠与左大臣源雅信之下。但经过分离摄政和右大臣,他显示出自己才居于最高地位。三年后,藤原赖忠去世,藤原兼家正式成为摄政太政大臣,位极人臣。他作为摄政而行使人事,大举提拔自己的诸子,并将自己的另一外孙居贞亲王(三条天皇)立为一条天河的东宫,以确保自家作为外戚而长期执政。藤原兼家诸子大多因疫病而去世,唯独幼子藤原道长存活,在长德二年(996年)成为左大臣,此后执政长达三十年。一条、三条天皇在位时期有二十年间没有设置关白,他虽无摄关之名,但通过将自己女儿彰子所生的敦成亲王(后一条天皇)立为东宫而掌握最高权力。长和五年(1016年)后一条天皇即位后,藤原道长作为天皇外祖父出任摄政。翌年又让位给长子藤原赖通,又在当了两个月太政大臣后辞职。尽管他的身份只是前摄政太政大臣,但由于完全没有对抗他的势力,加上后一条天皇、后朱雀天皇、后冷泉天皇都是他的外孙,所以藤原道长仍是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万寿四年(1027年),藤原道长去世,其子藤原赖通在此后出任摄政和关白,摄关家的地位也稳如泰山。但在治历四年(1068年),没有藤原氏外戚的后三条天皇即位后,摄关家的势力就被天皇压制,权威开始降低。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起伏,转入院政时代。
藤原氏北家一流形成摄关家并充当摄政、关白,作为天皇的监护者代行天皇的政务,或者深入介入并成为常例,摄关政治就是这样一种政治体制。而具有摄关的资格的,除了大臣级别的有力者,往往都是天皇的外戚,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当时贵族社会的家族生活。当时贵族男子长大后就离家结婚,住在妻家,与妻家结下深厚关系,这种现象很普遍。生下来的孩子必须由妻家抚养长大,因此这个孩子就由母家监护,因此被认为天皇的最合适的监护者也就是外戚。不过,当时的各家为了确保自己在下一代天皇时还是外戚,经常在天皇还无子时就将其他皇子立为东宫,让位后的天皇也不能对下一任天皇行使父权。因此摄关的根据在于共享天皇这一最高权威并与之一体化。实际上,与天皇共同掌握官吏的人事权,这点是其长处。
摄关通过天皇外戚这种偶然的私人关系而取得地位,为了在将来也保持这一地位,对政治的姿势就比较消极,非常拘泥于先例和形式。曾经有人认为,在摄关政治期,朝廷变为仪式的场所,治国理政都在摄关的政所,即政所政治论,这种观点完全错误。考察当时的实际情况,行政仍然全部以太政官为中心来展开,如遇大事,仍由太政官的公卿开会商议。只不过这种处理政务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极其仪式性、习惯性的。在仪式书里面,繁多的日常行政事务也只提示一种办法。所以就产生了朝廷只是举行仪式、行政在其他场所运营的错觉。但当时政务和仪式是一体不可分的,政务需要依据一定的办法、惯例来处理。所以摄关期的政治并非专横独断的,反而可以说是缺乏变化的、停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