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

更新时间:2023-04-14 06:10

所谓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和官员的、因公共事务而设的微博。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官方网络互动平台。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模式与平台。

微博开通

政务微博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县官方微博“桃源网”出炉,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紧接着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随后,以“平安肇庆”、“平安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开通。

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客总数为50561个,其中党政机构微博客32358个,党政干部微博客18203个。在新浪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12103个,党政干部微博客10652个;在腾讯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13911个,党政干部微博客6748个;在人民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2401个,党政干部微博客71个;在新华网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3943个,党政干部微博客732个。

关注对象

政务微博关注的对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注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相同部门的微博,及时获取同行的信息,充分借鉴经验、做法为自己所用,来改进本部门的工作。

二是关注与自己所分管业务和行业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微博。相应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微博一般都拥有大量粉丝,具有深厚的相应领域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部分是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其言语和行为对其粉丝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政务微博只有充分关注自己分管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微博,才能及时知晓行业动态、存在的问题,甚至从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进本职工作的方式方法等。

重要意义

1.听取群众呼声更便捷

微博是一个新兴事物,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是因为它便利了人们的沟通交流。通过微博,已经实现了手机终端和网络的互动,而由于手机终端已经相当普及,所以通过微博就能够非常便捷快速地交流。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表示,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最早往往不是靠媒体披露的,而是通过网络才引起了媒体的重视,得到公开的报道;一些最基本的公众诉求通过网络浮出水面,政府才能了解到这些诉求。微博成了代表委员和广大群众“交心”的一个新渠道。同时,微博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的文风也与简洁的会风高度契合。通过微博,网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保障了人们的话语权,在民情民意的表达和收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博的流行,调动了百姓参与公共事务、共商国是的积极性。

2.开辟了政府发布信息的新通道

微博改变了网民的说话方式,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通过发展政务微博这一举动,不仅有益于政府政策的公开和透明,更加开了一条政府处理紧急事件的信息公开通道,同时也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验。生活在网络信息时代,政府通过微博可以及时提供准确客观的重要信息。例如,在昆明市螺蛳湾商户聚集事件中,当天在网络上并没有出现以往群体性事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谣言,也没有形成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暴。这都要归功于“微博云南”及时发布的 111 个字的信息。这使得政府改变了先处置、后发布的老套路,边做边说,变被动为主动,从起点就跑在了流言前面。

3、政务微博缺乏运行机制。政务微博运行处于自发状态、没有法律、纪律对其运行加以约束和限制。其主要表现一是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发布数量不均。二是对用户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三是互动功能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微博的各种交互工具来完成应有的功能。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政务微博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就无法向广大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同时也不利于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4、政务微博缺少必要的营销手段。缺少营销理念的后果是政务微博的粉丝数和关注对象不足、发帖数量不足。发帖数量包括原创发帖、转发发帖和评价发帖等。发帖数量不足,将会直接导致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量不足,从而造成已有粉丝自然流失。客观地说,一般情况和条件下,政务微博粉丝数的多少不是至关重要的,政务微博不能以追求粉丝数为终极目的。然而粉丝数越多,影响力越大是不争的事实。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播报事态发展情况,粉丝数的多少至关重要。粉丝数越多,政府的声音传达越迅速,有利于争取主动权,是防止流言和谣言的最好办法。

有人认为政务微博以其政府特有的功能建立起来,好像没有关注其他用户的必要,这一认识也有不妥之处。政务微博只有充分关注别人的微博,才能及时知晓别的微博用户的发帖内容,这是一个收集关注对象信息的好方法,也是一个了解民情、倾听民众呼声的好渠道。

存在问题

1.政务微博的功能和定位不明确

由于政务微博发展时间不长,对政务微博属性并没有形成统一界定,特别是党政机构微博和党政干部微博之间的定位和功能不清,各微博客网站对政务微博的界定范围也存在差异。政务微博的主要功能还是信息发布和互动,实际应用比较少,公众对政务微博的认识 也还处于模糊状态,政务微博的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很多还处于自发状态。

2.部分党政干部对微博的认识不全面

部分党政干部对信息化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发展对执政能力的影响缺乏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有的重视不够、认识不深;有的反应过度、防范过多;还有不少官员认为微博可能迅速传播自己的负面信息,不敢触及微博问政;部分党政干部对微博应用持警惕态度,对微博这一新工具存在恐惧和抵触心理。

3.部分政务微博存在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现象

一些党政机构和干部虽然开通了政务微博,却不见经常更新或缺乏实质性内容;个别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开通微博后就不闻不问,成了“空壳微博”;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和机构为了某种“形象名利”开设政务微博,摆花架子,缺乏实质性内容。多数政务微博仅仅作为单向信息发布工具,而没有充分利用微博客的互动特性,“说”的多,“听”的少,缺乏互动。

4.缺乏统一标志,认证、评估监管和机制保障不足

政务微博的命名不规范,政府机构或公务人员微博的命名随意性较大,导致公众难以辨别真伪,这必然给政务微博的使用带来隐患,有被冒用、盗用制造混乱和谣言的潜在风险。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官方微博,必须保证所发布和回应的信息准确、有效、及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由众多部门协同配合所构成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另外,对于如何发布信息、发布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流程处置,以及如何答复网民、引导舆论等都缺乏制度性规范。

具体建议

线上线下要配合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政务微博的功能

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微博客特有的及时、互动、开放的信息传播特点形成了“微博问政”式的官民沟通新路径。政务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自媒体交流工具,在促进民众信息分享、平等对话、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党政部门和公务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正确认识政务微博的本质,按照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有序参政议政等内容确定自身政务微博的功能,促进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2.实施集群化整合,多渠道扩大影响

要重视政务微博的集群作用,整合区域和部门资源,通过粉丝收听、转发、评论等微博功能实现信息共享。管理和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务微博为民服务功能,同时加强与所在地媒体的互动。

3.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促进良性发展

要建立政务微博开设、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信息采集制度,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政府对舆情的研判和把握能力;从舆情信息综合发现与挖掘、跨媒体与多通道内容的关联分析、舆情安全态势推演等整理报送职能机构和决策者,形成民意直通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通过建立舆情评判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掌控能力;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政务微博的响应时间、处置流程、改进办法,落实责任部门和团队,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4.加强与政府网站的有机结合

政务微博应与政府网站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协同配合功能,对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政民互动、政策宣传、引导动员、社会监督等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政府内部响应、处理、回应机制和工作流程,与政府网站形成整体性效能统一的运行管理体系。

5.开展微博客应用绩效评估,促进工作持续改进

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法需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微博客特有的及时、互动、开放的信息传播特 核,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切实可行的政制,促进政务微博健康可持续发展。

6.提升党政干部信息素养,提高政务微博运营质量

党政干部应当了解网络运行规律,提高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网上舆情的研判能力和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要善于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及时把握社情民意,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