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8 22:32
文物保护技术(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Techn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及文物事业的发展需求,特别设立的新专业。
1989年,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论证通过,标志着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文物保护专业诞生。
1993年,北京大学在考古学专业下设置了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方向(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
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该时段,复旦大学也曾开设过文物保护技术本科专业(后均因各种原因停止招生)。
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中,文物保护技术入选《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专业代码为:060106W。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代码由060106W变更为060105T。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属于历史学类,专业代码为:060105T。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开设有文物保护类专业或研究方向的高校共计70余所。其中,19所高校开设本科专业,大专高职类院共19所。除了新疆、海南、宁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文物保护类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的高校分布。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学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专业学制一般为4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但最短不得少于3年,允许学生因创新创业而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总学分为150学分左右,每16学时折算为1学分。各专业的总学分按照学校规定实施,但专业类课程的学分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可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素质要求
拥有优良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知识要求
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亦有所了解;熟悉并掌握历史学的核心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中国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要动态;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历史问题,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能力要求
掌握资料分类、检索、甄别等基本技能,具备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拥有较强的古代汉语解读能力,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外文资料,可用外语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熟练掌握电脑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具备以书面、口语和多媒体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
课程框架总体上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理论课程主要由通识类、公共基础类和专业类三类课程组成。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
各高校可选择一些反映学科前沿、学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课程作为选修科目。有条件的学校可制订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进行各种形式、层次的联合培养,开展双语教学或纯外语授课,还可以引进外籍教师。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最后形成的课程结构,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的主要领域。
通识类课程主要包含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教育类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品位和创新创业意识。其中,修读自然科学类和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门。师范类院校学生须修读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教师教育系列课程。
公共基础类课程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外语、大学体育等。
①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指关于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含通史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如师范类院校应开设历史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
②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指深化专业知识,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含断代史、国别史、区域史、民族史、专门史等。
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课程有历史文献检索、史学论文写作、田野调查与考古发掘报告撰写、博物馆陈列设计训练、公众历史策划等。师范类院校应开设教学案例设计与研析等课程。
专业实训主要指专业考察(如文化遗址考察、博物馆研习)、社会调查(如口述历史)、大学生自主科研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师范类院校还可进行教学见习等活动。
专业实习主要包括教育实习、田野考古实习、博物馆工作实习、社会实习(如新媒体历史传播实习)等。各类实习应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实习总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月。
(1)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环节,可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专题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选题力求立足于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对相关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能够明确选题的意义,力求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所创新。学生拟定选题后,须经指导教师审定和同意,方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2)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应以史料为基础,立论明晰,表达准确,文意通顺,逻辑严密,论证合理,力求达到一定学术水准;在理论和方法上,力求有所创新;鼓励使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写作须符合学术规范,章节划分、图表注释、参考书目的格式等应符合各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要求。
(3)指导要求
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专业应为本科生指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开题、撰写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强化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并指导学生进行论文(设计)答辩。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相关人员共同指导。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确定。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13人,另可根据专业需要在相关部门聘请一定数量的主讲教师。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专任教师的专业结构合理,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和数量适宜的骨千教师。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应涵盖专业类课程体系所含的知识领域,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5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总数的2/3。
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提倡师德自律。系统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能捕捉前沿性的学术问题并具有研究这些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学术前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参加教研室或教学团队对课堂教学的集体研讨,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外辅导和教学质量自我评价。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处理好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研究,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学校与院系应重视和发挥教研室组织教学的作用,加强教学研讨,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一步深造,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知识,应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参加相关培训及研修,追踪学科前沿,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具备基本的教学办公场所和设备,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学类图书、期刊、专题文献、音像资料、电子书和数据库等,覆盖相关知识领域。应及时增加中国国内外最新专业图书资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教学需求,建立1~2个专业实验室(如历史数据统计与分析实验室、历史文化创意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并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购买和自建若干专业知识数据库,能够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科技查新、代检代查、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积极与中国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前沿信息。有条件的院校,可建设专门的教学信息资源平台,或若干门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化教育资源。
建设至少2个相对稳定和开放的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如师范类院校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各专业应提供必要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经费,保障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新开办的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应有充足的经费保障,以购置图书资料及进行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
各高校应保证为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提供不少于学校其他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学经费,且逐年有所增长。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在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建立起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
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的作用,建立领导听课、专家督导、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机制,融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于一体,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1)实践技能培养的市场导向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走向市场,服务社会。所以,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应与市场接轨,注重教授内容的时效性和时代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实践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2)实践技能培养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应用型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走协同创新这条路。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虽然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但是,其专业特性更接近于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和艺术是其实践技能培养中的两大特点。
(3)实践技能培养的科学性
田野考古实践中探测仪的使用,以及石质文物保护实践中,利用CAD软件对于病害的分析和图样制作,让学生对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这些科学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更极大地提高了文物保护的精准性。
(4)“双师”型教师在实践技能培养中的作用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决定了“双师”型教师在该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专职教师长于理论,但缺少实践经验,而这正是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长处。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可尝试推行“双向流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与博物院、大学、保护中心、研究院及考古所等单位聘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业内专家作为兼职教师,负责专业技能指导及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不定期地派遣校内专职老师深入一线,锻炼并提高实践能力。
(代表院校: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1)构筑文理工艺理论知识培养体系
以培养文理工艺交叉人才为主线,建立文物保护类人才培养体系。以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先导,突出学生的考古类知识、化学类知识、艺术类知识、文保类知识等的培养,构筑文理工艺的综合知识体系。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文理工艺交叉学科,学科人才培养中涉及到考古、化学、艺术、文物保护类知识,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并探索各类知识占比。通过调研和专家指导,分析探讨各类知识在文物保护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寻求并最终确定各课程模块的平衡点,形成完善的文理工艺综合知识体系。
(2)体现文物修复实践能力的培养特色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抓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特色,本着“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扎实”的培养目标,在学科中设置了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模块,彩塑、壁画文物保护与修复模块,金属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模块,古代书画保护与修复模块课程,与当地博物馆进行合作教学,传授学生各类文物保护的知识和技法。 实践类课程学时数占到了总学时数的40%,体现了对于学生实操能力的着重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相应模块的课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教学和科研安排充分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基本原理植根于各类材质文物的保护技术中,在文物保护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地位。文物保护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文物保护类课程模块、化学类课程模块、艺术类课程模块、考古类课程模块。化学类、艺术类、考古类课程与文物保护密切相关,但是与化学专业、艺术专业、考古专业的相关课程侧重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的选择。
(4)激发学生进行研究的兴趣
文物保护类模块课程很难购置到合适教材,课堂教学中,老师依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科研工作经验进行讲授,并逐步编写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授课和文献阅读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的基础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代表院校: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普通高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200人。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考研方向有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科学技术史、中国史等。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到文化、文物、博物、环保、建设、公安、海关旅游及科研、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留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