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16:10
斗门镇,隶属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地处斗门区西北部,东背井岸镇,南邻乾务镇,西隔虎跳门水道与新会区沙堆镇相望,北接莲洲镇。辖区总面积105.7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斗门镇户籍人口有4.7万人。
宋代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属新会潮居都。
明代,划香山县,改为黄梁都。
民国时期,是区公所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山县政府曾暂迁于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中山县第八区、第九区人民政府和斗门公社社务委员会驻地。
1965年7月19日,由中山县划归新建斗门县辖下。
1986年1月,称斗门镇。
2001年,斗门县改区,斗门镇属斗门区管辖。
2011年末,斗门镇辖斗门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大赤坎、小赤坎、上洲、下洲、新乡、南门、斗门、八甲、小濠冲、大濠冲10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斗门镇共辖1个社区、1个管理区、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斗门大道北100号。
斗门镇地处斗门区西北部,东背井岸镇,南邻乾务镇,西隔虎跳门水道与新会区沙堆镇相望,北接莲洲镇。辖区总面积105.77平方千米。
斗门镇地处斗门区西北部,地势平缓。地形分为丘陵及冲积带。主要山脉有黄杨山,境内最高峰黄杨山位于斗门镇东面海拔581米。
斗门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截至2017年末,斗门镇常住人口有52666人。
截至2018年末,斗门镇户籍人口有45455人。
截至2019年末,斗门镇户籍人口有46599人。
截至2020年末,斗门镇户籍人口有4.7万人。
2020年,斗门镇实现工业生产总产值163.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0.8亿元,批发零售业实现产值76.4亿元,建筑业产值23.9亿元。
斗门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斗门镇生产粮食1.22万吨,其中水稻3.1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糖蔗、荔枝、龙眼等。2011年,斗门镇油料作物花生的种植面积475亩,产量76吨;蔬菜种植面积7963亩,产量1.27万吨,主要品种有瓜类、青饲料。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鸡、鸭、鹅、鸽子为主,渔业以四大家鱼、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
2019年,斗门镇工业企业个数共2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4家。
2018年,斗门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5家。
2019年,斗门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7家。
斗门镇境内有广珠铁路通达境内。境内有西部沿海高速公路、270省道,272省道、365省道过境,其中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境内长11.3千米,双向4车道。270省道起点在南门大桥新会岸,终点为古港线网山村路口,境内长4.37千米,双向4车道;272省道起点在大赤坎桥,终点为大赤坎村,境内长1.42千米,双向2车道;365省道起点在斗门一中,终点为珠港大道路口,境内长12.42千米,双向4车道。有县乡村公路48条,总长75.81千米,其中582县道,总长11.87千米。通航河道2条。
2011年末,斗门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26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6所,在校生2123人,专任教师2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781人,专任教师14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为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020人,专任教师273人。
2011年末,斗门镇有文化站1个,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室11个。
2020年末,斗门镇升级改造镇市民艺术中心活动室,16个功能室免费对外开放。举办公益培训课程,惠及群众2800人次。举办曲艺比赛、排舞比赛、村居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拥有51个文艺社团,12支志愿者队伍、435名注册志愿者,发布志愿服务活动110场。
2011年末,斗门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80张,固定资产总值10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0人,其中执业医师2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2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执业(助理)医师0.5人、注册护士0.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7万人次,住院手术50台次,出院病人561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87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为100%。
2020年末,斗门镇累计印制海报、指示牌300余个,清理小广告11,000余张,清理垃圾20000吨,劝导违停3000宗、乱摆卖1400宗,督促落实“门前三包”700次,拆除违规横幅450条、户外广告200平方米。
斗门镇因斗门村三面环山,地势形如“庳斗”状,斗口面向虎跳门,便称斗门。
斗门镇主要文物古迹有金台寺、龙归寺、南门霞山祖庙、张世杰墓、斗门古街、藁猗堂、接霞庄、排山村等。
金台寺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境内,背靠海拔583米号称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乃黄杨八景之一。南宋末年,诸忠臣护卫着祥兴帝赵丙在广东新会崖门海面摆开千艘战船抗击元兵失败,丞相陆秀夫背负年幼的祥兴帝投海殉国。
斗门古街位于斗门镇斗门墟,全长500多米。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大开。当时,斗门镇常有船只来往于香港、澳门、江门、石歧、广州等地,每逢农历二、五、八为墟日。道光三十年(1850年)左右,“澳门浸信会”牧师、加拿大人、建筑工程师嘉理慰和广州、石歧天主教教父耿其光(法国人)、孤里花(法国人)、纪励云(德国籍比利时人)等西方人到斗门镇讲经传道,加深了中外的宗教文化交流。
菉猗堂,名出自邃古久远的中华文化经典—《诗经》《诗经—淇奥》文曰:“瞻彼淇奥,菉竹猗猗”。菉猗堂为斗门赵氏祖祠,并逸峰赵公祠、昆山赵公祠成古祠堂建筑群,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斗门赵氏一族,系宋朝魏王赵匡美之后裔,其先祖赵怿夫于宋末入粤为官后世代居于斗门,已传至35代,四世祖赵梅南(1296年~1365年)号菉猗,尚气节,擅诗文,一生爱竹植竹写竹,他生于元而不仕元,躬耕乡里,带领族人开创了斗门地区基业。明景泰五年(1454年),其曾孙赵隆建菉猗堂奉祀。
菉猗堂立于南门村,形制颇具南粤沿海古典建筑特色,三进三间四合式格局,龙舟脊、蚝壳墙、硬山搁檩式梁架,壁画、木雕、石雕,装饰精美,古朴典雅,浑厚坚固,逾五百年而不废。祠堂恢复了传承宋代的皇族祭礼,成为中国古典皇族礼仪活动的演示。
排山古村,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黄杨大道侧,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因民居循地形由高而低,顺着斜山坡,一排排整齐排列,故名“斜排”。排山古村在周边着手打造排山民宿、广府文化美食汇、排山古村文创产业园(基地)、和风田园观光综合体、排山荔园、黄杨十景与古今斗门两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斗门镇风景名胜主要有黄杨山、御温泉、王保水库等。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斗门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
2021年1月6日,斗门镇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2021年9月,斗门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2022年4月29日,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团委荣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3年10月,被评定为“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