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10 15:24
自成立以来,新加坡华乐团不断制作素质高且多元性的节目。其日益扩大观众群也目睹了华乐团这几年的成长。2002年的滨海艺术中心开幕艺术节上带给观众一部富有梦幻色彩,同时具有真实历史事迹的交响幻想史诗《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为乐团发展史上开创另一个里程碑。乐团与本地杰出多元艺术家陈瑞献,于2003年新加坡艺术节上,一同呈献了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千年一瞬》,突破了单一艺术呈献形式。2004年,在国家庆祝建国39年之际,乐团亦号召了2300名表演者,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华乐队演出“全民共乐”,为国家庆生。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乐团于2005年集合了多方面的力量,邀请到国际知名歌唱家同台呈献音乐剧史诗《海上第一人——郑和》。2006年与新加坡舞剧团于新加坡艺术节演出的《寻觅》,再一次体现乐团多元特色。2007年,新加坡华乐团与新加坡交响乐团,以及本地其他上百位演奏家组成了联合大乐团,共同参与了新加坡国庆典礼的演出,为国庆典礼掀开新的一章。2008年新加坡艺术节,新加坡华乐团与Theatreworks剧场合作,突破性地让莎士比亚名著与昆曲经典《牡丹亭》在演出《离梦》中相会。
新加坡华乐团也以“人民乐团”为宗旨,通过社区音乐会、学校艺术教育计划、户外音乐会等活动来推广华乐。为使其他种族的朋友也能欣然地欣赏华乐,乐团在委约的作品及举办的第一届华乐创作比赛中都注入“南洋”元素,借此创立本地独有的音乐风格。新加坡华乐团将通过启发、推动、影响和教育的方式来传达它的音乐理念。
音乐总监叶聪于2002年1月应邀出任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总监。在叶聪的领导下,新加坡华乐团的演奏曲目迅速扩展开来。他策划的大型音乐会包括了交响幻想史诗《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千年一瞬-与陈瑞献的音乐对话》、《大唐风华》、《雷雨》及《海上第一人—郑和》等。这些成功的制作不但广受好评,也把华乐艺术推向了另一层次。2007年,叶聪被委任为新加坡国庆典礼的音乐总监,并为庆典节目构思了全新的音乐概念。在国家领袖、27,000名热情的观众和上百万名透过现场直播观礼的国人面前,叶聪成功指挥了一个由新加坡华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马来和印度乐队、南音小组及合唱团所组成的联合乐团。身为一个真正的乐团建筑师,叶聪在音乐上的坚持与努力让乐团达到节奏、音色、力度及音乐性的优质音响效果。2005年,叶聪随新加坡华乐团远涉伦敦、盖茨黑德及布达佩斯春季艺术节,成功指挥了一系列的欧洲巡回演出。2007年10月,叶聪与新加坡华乐团展开了中国巡回演出之旅,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广州星海音乐厅、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及深圳音乐厅中亮相演出。除了担任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总监,叶聪同时也是美国南湾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这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同时担任华乐与西乐团音乐总监的指挥。1995年,叶聪与南湾交响乐团更获颁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商协会大奖荣衔。此外,叶聪也曾担任香港小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1991年4月,叶聪在芝加哥交响乐团赞助的“指挥家深造计划”中,与其音乐总监巴伦邦及首席客席指挥布莱兹紧密合作。随后,他代替抱恙的巴伦邦指挥一场音乐会,成功领导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出。叶聪曾担任西北印第安那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圣路易交响乐团埃克森能源艺术赞助指挥、佛罗里达州管弦乐团的驻团指挥、纽约奥尔班尼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叶聪亦是北京华夏艺术团的首席指挥,并是上海新小合奏的发起人之一。5岁开始学习钢琴的叶聪于197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指挥,并获纽约曼恩斯音乐学院颁赠全期奖学金往该校进修音乐学位课程。毕业时更获得学术优异奖。1983年,他赴耶鲁大学攻读硕士课程,随梅勒学艺,亦曾跟随鲁道夫、史勒坚及薛林、韩中杰、黄贻钧及曹鹏深造指挥。叶聪曾与北美洲多个乐团合作,计有三藩市、塔克逊、纽黑文交响乐、卡尔加里及罗切斯特管弦乐团等。他也经常应邀担任亚洲多个乐团的客席指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有香港、台北和台中等地方的乐团。欧洲方面,他指挥过巴黎2e2m合奏团、法国电台管弦乐团和波兰、俄罗斯及捷克的乐团等。叶聪亦曾赴日本,指挥新星交响乐团。2001年5月,他应邀指挥了巴黎—上海卫星双向电视传播音乐会,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与上海广播交响乐团联合呈献演出,透过卫星电视传播,吸引了欧洲与亚洲上亿观众。叶聪在指挥教育界声誉日隆。自1992年起,他已是捷克交响乐指挥工作坊的艺术总监,并曾数次在美国“指挥家联盟”工作坊担任讲员。他时常应邀到瑞士举行的国际现代音乐指挥大师班担任主讲。他已在雨果及Delos标签下灌录了不少专辑。
新加坡艺术节2008
2008年6月13&14日,《梦离》,维多利亚剧院,新加坡
《梦离》的初步概念源自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这部创新之作结合了经典昆曲《牡丹亭》及取自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及《奥瑟罗》的伊丽莎白音乐。新加坡华乐团演奏小组与MusiciansoftheGlobe、昆曲演员魏春荣及北京北方昆曲剧院的演奏家携手,以中国著名作曲家瞿小松的音乐作品震撼观众。
在王景生的带领下,Theatreworks让爱情、死亡及来生在此作品中得到艺术的升华。
新加坡华乐团中国巡回演出2007
1、新加坡节及北京国际音乐节,2007年10月13日,北京保利剧院
2、澳门国际音乐节,2007年10月18日,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
3、广东省星海音乐厅,2007年10月19日,广州
4、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2007年10月20日,中山
5、深圳音乐厅,2007年10月23日,深圳
6、新加坡节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大剧院,2007年10月27日,上海
继与新加坡华乐团于2003年新加坡艺术节及2005年欧洲巡回演出的成功合作后,新加坡著名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先生再次与乐团携手合作,在北京及上海的音乐会中呈献书法协奏曲——《沁园春-壶口黄河》。
同时,乐团也呈献了取材自陈先生同名现代诗的《天网》,激发两方合作的新火花。此曲扣人心弦,在乐团的演奏、感性的朗诵及合唱(北京及上海)中,刻画出天地的浩瀚与伟大。
乐团近年积极发展自己的独特品牌音乐。在此次巡演中,乐团为观众带来了两项重要成果——《塔不拉手鼓与华乐团之对话》及《捕风掠影II》。前者以印度打击乐器塔不拉手鼓为主角,而后者则融入了突出新加坡多元文化环境的印度及马来元素。这些代表性曲目为音乐会节目增添了几许独特的新加坡风情。
虽然风格创新、独树一帜,新加坡华乐团的独特曲目依然获得乐评家及观众的一致推崇。音乐会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富多元性、与时并进及演奏水准高超的华乐团。在北京,超过千名观众(相等于90%上座率)前来观看乐团的演出,并对乐团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乐团更在音乐会结束之际获得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当晚的座上嘉宾包括了副总理黄根成先生、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李文献医生及中国文化部长孙家正先生。
国庆检阅典礼2007
2007年8月9日,滨海湾浮动舞台,新加坡
在音乐总监叶聪的指挥棒下,新加坡华乐团有幸成为国庆检阅典礼有史以来最大型乐队的一份子。这支集合了新加坡华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新加坡武装部队中央乐团、马来和印度乐团、南音乐队、才华洋溢的独奏家及合唱团的240人乐队,为内阁成员、27,000名热血沸腾的观众及透过电视直播观礼的百万名观众呈献精彩演出。
独特的地点及城市景观,为第一次在滨海湾浮动舞台举行的国庆检阅典礼增添气氛,更为气势磅礴的音乐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这出大型视觉及音乐演出——《机遇之都无限可能》由5个项目组成,分别为:海、土、天、人、火。这象征了国家及人民不屈不挠的毅力及活力。
新加坡艺术节2006
2006年6月1日,《寻觅》,滨海艺术中心剧院,新加坡
2006年,新加坡华乐团与新加坡舞剧团携手呈献了《寻觅》,作为新加坡艺术节2006开幕演出的一部分。这项大型合作是这两个新加坡顶尖艺术团体之间的头一朝。
三名亚洲杰出编舞家——金恩姬(韩国)、高艳津子(中国)及陈裕光(新加坡)从著名现代华乐作品中萃取灵感,并在三支崭新的舞蹈中展现他们的独特诠释。
北京现代舞团创作总监,高艳津子所编的《INTO(镜花水月)》是乐曲《镜花水月》所引发的情感结晶。此曲由陈庆恩博士创作,为钢琴及华乐乐器曲目。
编舞家兼金恩姬舞蹈公司艺术总监金恩姬在得奖作曲家谭盾的胡琴协奏曲《火祭》中,呈献作品《自生路》。
新加坡舞剧团驻团编舞家陈裕光通过唐建平的仪式民歌《后土》,获得作品F.U.S.E的灵感。
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带领华乐团演奏家演绎的现代华乐作品,与新加坡舞剧团团员灵性的舞姿结合,为观众带来艺术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