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2 14:31
新城镇,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辖镇,位于大余县东北部,323国道、赣韶铁路、南韶高速公路(G6011)穿境而过,在新城镇东部设有新城收费站,并设有大余服务区。辖区面积159.7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6.60万人(2018年),下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2019年)。
明清时,属龙华隘。
民国时,属第六区和新城乡。
解放前夕,属新城乡。
解放初,属第四区的新城、观路、团结、建国、京州等5乡。
1952年,属新城、观路、三龙、建国、京州等乡。
1956年,属新城区新城、建国2乡。
1958年,属银鹰公社, 年属新城公社。
1960年,属新城区的新城公社。
1961年,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时,由新城公社析置新城乡。
解放前夕,属新城、龙华两乡。
解放初,为第四区。
1955年,更名为新城区。
1958年,成立银鹰公社。
1959年,更名新城公社。
1961年冬,分为新城、共和、南丰、和平4个公社。
1966年,合并为新城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时又设置新城区,是全省唯一保留区建制的地方。
明、清时期,属宰屋隘,曾设京州铺。
民国时,属第六区和西河乡。
解放前夕,属新城乡。
解放初,属第四区的京州、和平、水西3个乡。
1952年,属第四区的京州、茶园、和平、水西4个乡。
1956年,属新城区的和平乡。
1958年,属银鹰公社。
1960年,属新城公社。
1961年,属新城区的和平公社
1966年,合并为新城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时,由新城公社析置京州乡。
明清时,属龙华隘,曾设赤石铺租赤石镇巡检司。
民国,属第六区和东山乡。
解放前夕,属龙华乡。
解放初,属第四区的自由乡。
1952年,属第四区的共和、自由2乡。
1956年,属新城区共和乡。
1958年,属银鹰公社。
1960年,属新城公社。
1961年,属新城区共和公社。
1966年,并为新城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时,由新城公社析置赤石乡。
明、清时,属龙华隘。
民国,属第六区和南峰乡。
解放前夕,属龙华乡。
解放初,属第四区的胜利、南丰、水南3乡。
1952年,属第四区的胜利、南丰、水南、桥西4乡。
1956年,属新城区的胜利乡。
1958年,属银鹰公社。
1960年,属新城公社。
1961年,属新城区的南丰公社。
1966年,并为新城公社。
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乡政权时,由新城公社析置南丰乡。
1994年1月,撤新城区、新城乡建置,合并为新城镇。
2001年,撤销京州乡、赤石乡、南丰乡,成建制划归新城镇。
1997年,新城镇辖新城居委会和新城、东乾、莲塘、上李、龙王庙、樟树下、窑子前、观路、窑下、高龙、槐花11个行政村;京州乡辖茶园、隘下、村头、水西、店子里、京州、鱼仙、麻埠8个行政村;赤石乡政府驻赤石,辖王屋岭、灌湖、巷口、分水坳4个行政村;南丰乡辖新棚下、白田埠、水南、周屋、坝里、南丰、上棚、桥西、车上、土堆上、合江、东坑12个行政村。
2019年,下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新城社区、新城村、合江村、水西村、东乾村、窑孜前村、白田埠村、周屋村、桥西村、京州村、王屋岭村、灌湖村、分水坳村、巷口村、高龙村、龙王庙村、樟树下村、莲塘村、观路村、水南村、鱼仙村、店孜里村、茶园村、南丰村。镇政府驻新城大道596号。
新城镇位于大余县东北部,东南邻信丰县,西接池江镇,西北连樟斗镇,东北与南康市为邻。面积159.76平方千米。
新城镇属平原,兼有丘陵岗地。地势西高东低。
章水刹贯新城镇中部而过,有合江河、水西河等主要支流。
新城镇属中亚热带的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年内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2018年,新城镇户籍人口65938人。
2011年,新城镇工农业总产值13.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6.5亿元,农业产值7.3亿元。主要资源有林木、水利、硅、钨钼等,农业产业以甜玉米、白鸭、橙柚、薄皮西瓜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
新城镇基本形成了商品蔬菜、甜玉米、薄皮西瓜、脐橙、花卉等五大种植业,白鸭、生猪等养殖业,培育了京州瓜果市场和早鲜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等两个农业专业市场,形成甜玉米种植基地、百万羽白鸭养殖基地、瓜果基地等新产业发展格局。
新城镇境内的原新城工业小区位于323国道南侧、赣韶高速公路新城出口处,规划占地面积近千亩,已有钨业、食品等行业企业落户。2011年,在分水坳村规划建设新城工业小区,一期面积近3000亩,主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2014年,新城镇以家庭农庄为代表的特色农村餐饮旅游成为新城旅游发展的主流的特色农家旅游发展迅速。同时原生态客家旅游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周屋祠堂、叶屋祠堂等展现客家先民文化传统的景点对于周边县市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针对周屋祠堂、王屋岭祠堂等体现赣南客家文化传统的景点,修复传统古建筑,传承烫皮、艾米果等民间饮食习俗。
新城镇主要事业单位有大余县新城镇中学(新中)、大余新城镇中学(镇中)、大余县新城中心小学、大余县新城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大余县新城镇卫生院、大余县新城镇财政所、大余县新城镇敬老院等。
新城镇涌现出水南、周屋、叶屋等一批农村新社区。王屋岭、周屋、水南祠堂以其建筑风格,折射出新城作为客家人聚居地所具有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新城镇还规划建设了高龙长滩、王屋岭洋角下、京州下围等3个集中建设点。
新城镇有新(城)扬(眉寺)公路、316省道、323国道、赣韶铁路、南韶高速公路(G6011)穿境而过,在新城镇东部设有新城收费站,并设有大余服务区。
据有关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居住活动。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守仁驻守大余时始筑峰山城(今新城)。清雍正元年(1723)修关路并埠头。清乾隆五年(1740)建通衢风雨亭,后名新城。因其历史、文化、经济在赣南颇负盛名,也被誉为赣南四大名镇之一。大余“南扼交广,北拒湖湘”,形势险要,为古代兵家所必争,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而新城则是大余的东大门,地势开阔,物产富饶,地理位置更为重要。抗日战争期间,该镇一度成为军需辎重的屯集地,成为军事重地。该镇还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之一,境内的合江、东坑、白田埠、水南、南丰、桥西等7村是革命老根据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革命的足迹。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境内大陂坑(宰庄坑)建立了大余县农村第一个中共支部。
新城镇境内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有各类文物古迹遗留下来,尤其是以周屋祠堂、叶屋祠堂、沈发藻旧居、峰山古城等最为盛名。新城镇还拥有东坑烈士墓、主水张英男烈士墓、周屋项英躲避处、东门口红军激战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周屋祠堂(理学)、水南祠堂、新城明清老街、吾家放排人(鸬鹚打鱼)等文化旅游资源。
水口塔,位于境东章水北岸水口山上,清乾隆七年(1742)建造,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发藻
沈发藻,桥西村人,国民政府军第三编练司令部中将司令。
2005年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
2006年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十五”公路建设先进乡镇
2007年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生态江西---首届江西十佳环境优美乡(镇)”
2009年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新城镇2010年度获赣州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大余县乡镇工作综合考评、综治维稳工作、信访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双争”工作第一名;
2011年度获赣州市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先进乡镇、赣州市消防工作先进乡(镇)政府;大余县综合考评先进乡镇、党建工作、综治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招商引资工作、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2011年,新城镇被列为全省28个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
2018年9月,新城镇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