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8 16:15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6年,是自治区唯一从事环境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全院职工93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6名,拥有一批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全院科技人员占78%以上,其中少数名族专业技术人员占15%。具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现有24人持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是国家首批推荐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一,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节能减排咨询机构。
主要从事干旱生态环境科学应用与研究、规划及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农村环保与有机食品技术指导与咨询、环境保护规划区划研究、清洁生产指导与审核、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及其它相关环境技术咨询服务与开发等。
35年来,环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80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项,拥有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科技论文600余篇。在环境科学综合研究、干旱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是我院的宗旨和责任,我们竭诚为政府和各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服务。
环科院设立有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所(有机食品发展指导中心)、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环境规划研究所、重大专项与公益项目研究所、清洁生产指导中心、环境测试分析研究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等7个专业部门。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疆环境保护》杂志。自治区有影响力的学会—新疆生态学学会、新疆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挂靠新疆环科院。新疆环科院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单位、环境影响分会西北五省唯一副主任单位。
领导班子成员
内设机构及职能
2010年,新疆环科院调整了内设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后的内设机构12个,二线部门5个,一线部门7个,各内设机构职能清晰、明确、合理。
(一)二线部门及职能
1、院办公室 负责院党建、政务工作;负责全院人事、工资、职称、继续教育、考核等管理工作;负责全院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医疗保健的管理工作;负责全院公文处理、信息、文印、档案盒保密管理工作;负责院离退休职工工作,归口管理车队和联管科;负责全院后勤工作;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2、科研管理部(国际合作项目办公室) 负责组织全院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总结等各项报告的编制工作;负责全院科技体制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各类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并监督执行;负责组织和办理全院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方案和预算编制、报审、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督促课题组制定工作计划,监督检查科研课题的实施,负责完成课题的验收、鉴定等组织工作及技术推广、转让、交流等后期工作;负责组织和办理国际合作项目的洽谈、联络、实施方案和预算编制、合同签订等前期工作,督促课题组制定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合作项目的实施,负责完成课题的验收、总结等组织工作及技术推广、交流等后期工作;负责全院科技档案管理和科研统计工作,负责建设、管理、维护和完善本院网络系统;承担全院科研仪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调配、更新、维护和检修工作;负责全院科研课题绩效核算与管理;负责院学术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承担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全院环境科学学会会员管理和日常事务等;负责组织科技人员培训、学术交流工作;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3、综合业务部 负责全院对外技术服务的接洽,组织实施技术合同的签订、协调、监督、检查、汇总备案、技术贸易认定以及合同资金的收缴工作;负责全院技术服务工作任务的分配,监督检查技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负责对各类技术文件、报告的归档管理;负责技术服务项目的评审、报批工作;负责管理本院各类资质、资格证书,承办各类资质、证书的定期、自查、考核、审验及换证工作;负责管理本院专业技术人员各类资格证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负责技术服务绩效核算与管理等;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4、编辑部 负责《新疆环境保护》杂志的发行管理与编委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新疆环境保护》杂志稿件的翻译、编辑、选稿、审稿等文字处理工作;负责为全院提供科技情报信息;负责本院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工作;负责生态学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5、财务部 负责制定全院财务年度预、决算;负责院各类收支的财务管理;负责编制各类财务报表和与财务有关的各类财务证照的年度审验;负责管理本院承担国家、自治区科研课题经费的收支;负责全院固定资产财务账目的管理;配合上级和其他部门对本院的财务审计工作;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一线部门及职能
6、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所(有机食品发展指导中心) 负责干旱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承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负责全区有机食品发展指导工作;负责筹建和管理本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负责筹建和管理本院地理信息系统;负责管理野外站等;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7、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 负责干旱区污水资源化标准、污染途径及环境安全性研究;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集成和转化;负责工业场地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负责污染治理技术及工艺研究;承担环境工程咨询技术与设计服务;负责筹建并管理本院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承担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8、环境规划研究所 负责自治区和各地的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包括环保能力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负责流域、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包括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工作;负责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包括创模规划、优美乡镇规划等)编制工作;负责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包括生态环境规划、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负责承担规划环评和其它相关的环评工作;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9、重大专项与公益项目研究所 负责编制本院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专项课题、环保公益性科研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申报、报批等前期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本院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专项课题、环保公益性科研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负责筹建和管理本院国家、自治区重大科研专项课题、环保公益性科研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项目库等;承担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0、清洁生产指导中心 负责编制清洁生产指导、循环经济试点研究、年度计划等,承担清洁生产试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负责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包括人员培训和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负责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方面的标准、方法等科研工作;承担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负责承担能效审计、能源合同管理等技术咨询服务;负责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技术支撑工作;承担安全评价和工业污染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1、环境测试分析研究中心 负责全院科研环境测试及环境样品分析任务,包括具体测试、实验、分析质量控制工作;负责全院承担科研课题中的试验研究工作;负责全院大型精密仪器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使用工作;负责全院实验室试剂的采购、使用和安全保管工作;承担外单位委托的测试分析任务;负责筹建并管理特色化学分析重点实验室;承担相关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等,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12、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 负责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追踪和掌握最新的环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技术方法等;负责全院承担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把关工作;负责对全院承担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中重大和疑难技术问题的攻关研究;负责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课题;承办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虚设机构
13、经营管理委员会
成员包括院领导、财务、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能参与我院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加强我院内部经营管理。
14、学术委员会
宗旨:搭建学术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之作用。由环境工程、生态环境、环境经济、环境规划等4个专业委员会共31名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对院重大科研方向、重大研究课题、课题疑难问题、重大技术服务项目进行审议咨询和开展经常性院内外学术交流。
准噶尔荒漠生态环境观测站简介
1、背景情况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准噶尔荒漠生态环境观测站”(以下简称野外观测站)前身为“准噶尔荒漠生态定位研究站”,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一九八四年科研计划建立的。该站自一九八五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观测、实验及研究,其科研成果于一九九五年获得了原国家环保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此后,由于资金等多方面原因,该站未能持续开展工作。鉴于当前及今后科研工作的需要,于2011年重新启动研究工作。
2、典型的研究区域
野外观测站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边缘,为沙漠与农田交错分布区,具有人类活动影响对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代表性,是进行荒漠生态环境研究和实验的理想基地。
3、研究方向
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甘泉堡工业园区)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为主要科技研究方向,开展荒漠、绿洲及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环境综合观测,为我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主要任务
基于生态基线调查,建立环境背景数据库。布设乌鲁木齐河尾闾东道海子沿线观测点,开展生态环境现状及生物多样性定位观测研究。开展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对比试验及环境效益研究。
环科院GIS(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站简介
配有2台图形工作站及1台彩色绘图仪,图形工作站安装Arcinfo10桌面产品及空间分析、三维分析、网络分析、地理统计分析和数据互操作5个模块,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为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工作提供服务。
2022年1月30日,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拟认定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