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笑一

更新时间:2024-02-23 19:26

方笑一,男,上海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2012-2013年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学、宋代学术。

主要著作

1、《经学、科举与宋代古文》(独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2、《古典诗词品读录·人间》(独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8月。

3、《古典诗词品读录·烟火》(独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8月。

4、《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

5、《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

6、《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合作,第一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

7、《清净自在—佛教养生观》(独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8、《超越人生的文学—〈苏轼文集〉导读》(独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9、《唐诗三百首品读》(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8月。

10、《唐宋八大家散文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8月。

11、《唐代诗歌评点(一)》(合作,第二作者),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12、《词林屐步》(合编,第二编者),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13、《古文观止解题汇评本》(合作,第二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0月。

主要论文

1、《知识付费与知识表演》,《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7期,第16-18页。

2、《现在就开始读书——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方笑一》,《光明 日报》,2018年11月11日第4版《教科文新闻》。

3、《苏东坡是怎样“打通墙壁说话”的——方笑一教授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的演讲》,《解放日报》,2018年4月10日第11版《思想者》。

4、《在诗词的国度信步》,《中文自修》,2018年第3期,第3-4页。

5、《论宋代殿试策文的文本形式》,《文学遗产》,2017年第4期,第74-85页,《高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7年第6期,第86-87页摘要转载。

6、《莫棠〈铜井文房砖录〉的文献价值》,《文献》,2017年第5期,第129-133页。

7、《宋代〈礼〉学与礼制策问研究》,《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9辑,第141-15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8、《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的诗词人生》,《解放日报》,2017年12月22日第14版《言讲》。

9、《关于中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几点看法》,《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年第6期,第3-6页。

10、《庆历之际的经学新变与古文》,《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2期,第24-33页。

1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光明 日报》,2017年2月7日第2版《评论》。

12、《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光明 日报》,2017年1月19日第6版《评论》。

13、《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兼谈“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6-18页。

14、《宋代科举策文的话语分析》,《兰州学刊》,2016年第6期,第64-70页。

15、《书籍史视域中的诗学阐释——读王宇根〈万卷: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第2期,第215-218页。

16、《宋代科举策问形态研究》,姜锡东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七辑,第282-303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17、《孤本〈近思录传〉与清初的理学转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29-34页。

18、《帝王与宋代儒家经书地位的确立》,王水照、朱刚主编:《新宋学》(第四辑),第162-17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

19、《唐宋古文研究的焦虑与反思——评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书评),马东瑶、周剑之主编:《宋代文学评论》(第一辑),第1-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

20、《中国古代经解序文形态研究》,《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4辑,第54-7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21、《皇帝之问:宋代殿试策问及其模式化焦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第1-9页;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5年第1期,第23-31页,全文转载。

22、《两宋之际的学派消长与学术变局》,《学术月刊》,2013年第2期,第147-154页。

23、《永嘉学派的经学思想与文章观念——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中心》,《江南文化研究》第6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12月,第513-518页。

24、《一个访问学者眼中的“西洋景”》(书评),《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6月8日第7版。

25、《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第118-122页;又《论朱熹经学与古文之关系》,载陈来主编《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394-402页。

26、《理学家的生活世界——以朱子题跋为中心的讨论》,载陈来、朱杰人主编《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575-582页。

27、《宋初古文家之经学与古文——以柳开、王禹偁为中心的考察》,载王水照等主编《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与展开——中国古代文章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229-239页。

28、《经学与文学关系的多维观照——以北宋古文理论与创作为中心》,《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第112-117页。

29、《王安石〈周官新义〉探微》,载邓小南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2008)》,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541-559页。

30、《原始佛教经典中的管理思想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140-144页;又载学愚主编《佛教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第1-12页。

31、《君道与“君臣之分”——从〈尚书义〉论王安石的君臣观》,《宋学研究集刊》,第1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75-89页。

32、《论“经术”与王安石古文之关系》,《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第47-52页。

33、《王安石〈尚书新义〉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第121-125页。

34、《论王安石与佛教》,《觉群学术论文集(2005)》,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第51-64页。

35、《北宋“新学”名义考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1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441-452页。

36、《私学与政治权力的结合—北宋“荆公新学”官学化进程述论》,《文化中国》(加拿大),2005年第1期,第57-62页。

37、《北宋学术一元化暗流与实用文学观》,《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第72-80页;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20-127页,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第84页,摘要转载。

38、《王安石诗文佛典注释辨正》,《佛学研究》(2004),总第13期,第370-372页,署名方笑益。

39、《从“〈诗〉、〈礼〉相解”论王安石的〈诗经〉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23-238页;又载《重释文学史(丽娃学术沙龙论丛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92-105页。

40、《思想传统中的个性探索——读〈传统与个性——唐宋六大家与儒佛道〉》(书评),《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4日第9版,署名冯虚;又载刘扬中、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2003),武汉出版社,2005年1月,第341-343页。

41、《“经义”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第31-39页。

42、《〈诗〉〈礼〉相解与〈诗经〉诠释》,《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3期,第34-36页。

43、《秦观的入仕心态与散文创作》,《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第32-34页;又载《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第6期,第17-21页。

44、《孟浩然之仕隐观与王孟优劣论》,《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第5期,第31-36页。

45、《宋文研究综述》(合作,第一作者),《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1999》,武汉出版社,2001年10月,第70-79页。

46、《论宋四家对记体文的艺术拓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第87-95页。

47、《论东晋永和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第67-72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3期,第47页,摘要转载。

出版图书

翻译

1、蔡涵墨(Charles Hartman):《陆游〈中兴圣政草〉考》,《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6辑,第137-15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2、包弼德(Peter K. Bol):《王安石与〈周礼〉》,《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3辑,第65-7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