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茨勒

更新时间:2023-04-29 18:28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维也纳现代派的核心人物。第一个把意识流手法引入到德语文学中的奥地利作家,以表现心灵、下意识和内心情感为宗旨的心理艺术风格使他成为德语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简介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年5月15日生于维也纳,1931年10月21日卒。奥地利小说家、戏剧家,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之一。

经历

施尼茨勒的出生地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普拉特大街16号(Praterstrasse 16),其父为犹太医生约翰·施尼茨勒(Johann Schnitzler),其母为维也纳医生菲利普·马克布赖特尔(Philipp Markbreiter)的女儿路易斯。

1871至1879年,施尼茨勒就读于学术文理中学(Akademische Gymnasium)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于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1885年5月30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职业生涯

1885至1888年间施尼茨勒在维也纳综合医院(Allgemeinen Krankenhaus der Stadt Wien)担任助理医师,之后直到1893年在维也纳门诊部的喉科担任其父助手,在此期间他已尝试写作。1880年他的处女作以题名“女芭蕾舞演员的情歌”(Liebeslied der Ballerine)发表于杂志《自由信使》(Der freie Landbote),之后又相继在《蓝色多瑙河》(Blaue Donau)、《现代诗》(Moderne Dichtung)、《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Zeitung)、《自由舞台》(Freie Bühne)等杂志上发表诗歌与小说。

在他的著作中也包括一篇科学论文:论功能性失音症与通过催眠与暗示方式对其进行的治疗(1889)(Über funktionelle Aphonie und deren Behandlung durch Hypnose und Suggestion)。1886至1893年,施尼茨勒转向医学时事评论并发表了70余篇文献。这些文献大多是为专业书籍写的书评,主要发表在由其父创立的《国际临床评论》(Internationale Klinische Rundschau)上。

在1893年父亲逝世之后,施尼茨勒离开父亲的医院自己开起了诊所。他也参与了1895年出版的其父《喉学临床图集》(Klinischer Atlas der Laryngologie)的编纂。自1890年起,施尼茨勒与好友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Hugo von Hofmannsthal)和理查德·贝尔·霍夫曼(Richard Beer-Hofmann)一道成为“青年维也纳”(das Junge Wien)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是世纪末奥匈帝国社会与发展的最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之一。在此期间施尼茨勒还结识了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20世纪伊始,施尼茨勒跻身在德意志舞台上戏剧作品被上演次数最多的作家之列。在1901年6月14日,因在《古斯特尔少尉》(Leutnant Gustl)中对奥地利军队荣誉传统的攻击,施尼茨勒被剥夺了预备役主治医师的头衔。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的创作欲开始下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像少数奥地利知识分子一样无法为战争而狂热。1921年因《轮舞》(das Reigen)的首演引起众怒施尼茨勒被起诉,法庭最终判决剥夺他的演出许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生理与精神上的问题他日益感到孤立,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他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写作反映世纪末个体命运的短篇小说。

文学创作

在施尼茨勒创作的戏剧和散文中(主要是短篇小说)他首先关注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从施尼茨勒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中,读者能够勾勒出一幅对其施加了影响的社会的图景。

施尼茨勒作品的情节大多植根于处于世纪转折点的维也纳,他的作品充满着地域特色,作品中的人物是当时典型的维也纳形象:官员和医生,艺术家和记者,演员和生活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那个来自市郊的“甜妞”(süsses Maedel)更是一方面成为施尼茨勒作品的标识,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者对其作品单一性加以批判的印章。

如同弗洛伊德在的心理分析一样,施尼茨勒也讲当时市民社会避而不谈的禁忌(性,死亡)呈现在语言当中。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施尼茨勒并不将社会的本质揭示为“无意识”(Unbewusstes),而是反映在主人公内心独白中的“半意识”(halb-Bewusstes)。施尼茨勒的作品主题有通奸(如戏剧《轮舞》)、隐秘事件(如中篇小说《梦幻的故事》)以及花花公子(如系列戏剧《阿纳托尔》)。

毫不偶然的是,施尼茨勒在1900年出版的中篇小说《古斯特尔少尉》中第一次将内心独白的手法引入德语文学。依靠这一特殊视角,读者能够窥见人物内心深处的直接矛盾。这一写作手法也被运用在《艾尔泽小姐》中(Fraeuenlein Else)。

在长篇小说《通往旷野的路》(Der Weg ins Freie)和《贝恩哈迪教授》(Professor Bernhadi)中施尼茨勒反映了当时维也纳突出的排犹主义问题。

施尼茨勒也是德语文学界最大的“日记家”之一:从17岁开始到去世前两天他都坚持写日记。1981年,他的日记得到出版。

施尼茨勒的《梦幻的故事》(Traumnovelle)为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奇(Stanley Kubrick)的电影《大开眼界》(Eyes Wide Shut)提供了素材。施尼茨勒的作品很早就与电影这一媒介结上了情缘。早在1914年《恋爱三昧》(Liebelei)就已被拍成电影,之后又有很多电影艺术者涉猎他的作品,例如1933年的电影《恋爱三昧》以及1950年的《轮舞》。

主要作品

阿纳托尔(Anatol,1893)

恋爱三昧(Liebelei,1895)

轮舞(Reigen,1896-97)

古斯特尔少尉(Leutnant Gustl,1900)

通往旷野的路(Der Weg ins Freie,1908)

艾尔泽小姐(Fräulein Else,1924)

梦幻的故事(Traumnovelle,1926)

遁入黑暗(Flucht in die Finsternis,1931)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