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26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首先根据初步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印象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特质。也就是,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是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进行认知时,依据个人的喜好得出最初的判断,再根据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由于摸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或好或坏的“成见”。这好比在云雾的作用下,日月的光辉扩散到四周,形成了一个光环。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所以,晕轮效应是由于主观推断而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
晕轮效应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觉整体性:这是指人们在认知事物时,倾向于将不同属性的对象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如果我们闻到苹果的气味,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苹果形象。这种整体性导致我们往往基于某个显著特征(如外表吸引人)来评价一个人的其他所有特质。
2. 内隐人格理论:人们相信某些品质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例如,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热情的,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认为他们也友好、幽默并乐于助人。因此,基于一个人的某个核心特征(如热情或冷漠),我们会自动填充其他相关特征。
3. 主观偏见:晕轮效应反映了一种绝对化倾向,即“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表明晕轮效应是受到主观偏见支配的,人们容易因一个特征就全面评价一个人,而不是客观分析所有相关信息。
4. 推己及人的倾向:即投射效应,指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特点、感情或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可能会认为其他人也是善良的。
1、遮掩性: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于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随意抓注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或是完美无缺形,或是一无是处,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
2、表面性: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入,也就是还处于感、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知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所带来的选择性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个性品质或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
3、弥散性: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4、普遍性:晕轮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影响所有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都可以观察到,包括工作评估、学校成绩、社交互动等。
5、持久性:一旦形成,晕轮效应可能非常持久,难以通过后续信息来改变。即使面对与初始评价相反的证据,人们也往往坚持他们的初步印象。
“晕轮效应”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桑戴克认为,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 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 所以常常会以偏概全。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对麻省理工学院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前, 实验者向学生宣布, 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 并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 其中向一个班的学生介绍说他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向一个班的学生介绍时除将“热情”换成“冷漠”外其余各项都相同, 而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两种介绍间的差别。下课后一个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 亲密交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 冷淡回避。很明显, 介绍中的一词之别已影响到了学生对这个研究生的整体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美国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坦曾做过的一项实验, 有力地佐证了“晕轮效应”。他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照片被分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 让实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 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 无魅力者的得分则是最低的, 这种“漂亮的就是最好的”是“晕轮效应”的最典型表现。
有时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看到一些年轻人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
绩效考核中
绩效考核中,也是产生晕轮效应的重要环节。在具体的考评过程中,管理人员受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局限,往往会出现很多偏差。对下属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会导致对此人所有的其他要素也评价较高,尤其是当评价对象与主管人员的关系特别友好时,这种现象更易发生。如管理者对下属的“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有较高的评价,会导致他对该员工的“工作质量”也有较高的评价。
随着各学科的不断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晕轮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更是如火如荼。其中晕轮效应在名人广告中的运用已日臻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名人明星代言的产品,在市场中往往是非常受欢迎的。由于崇拜的晕轮效应,消费者在追星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品牌的认知。在品牌营销中,一方面,企业用好晕轮效应,可以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晕轮欲”,从而刺激购买行为,以达到获利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品牌形象、品牌传播也会对消费者产生正面的抑或负面的晕轮效应。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但在产品差异化日益减小的今天,增加了消费者区分和选择产品的难度,他们有时更容易受到感性情绪的影响。因此,晕轮效应成为影响品牌营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1、片面性: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物 的表面,但习惯于眼见为实的我们却总是习惯性地由此推彼,得出一些结论。而事实很可能不是这样的。如一个瘦瘦的漂亮女孩走到你旁边,朝你腼腆地一笑。你的感觉“哦,这人可真文静!”当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可能她是一个非常活跃、健谈的人。随意抓住某个或好或坏的特征就断言这个人是这 样或是那样,都犯了片面性的错误。恋爱中的“一见钟情”、“情人眼里出西施”往往就是由于对方某方面符合自己的审美观,进而对其思想、情操、性格诸方面存在的不相配处视而不见造成的。
2、以貌取人: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己对某个人还不熟识的情况下,因而容易受直觉印象的影响。许多个性品质与外貌特征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可我们却容易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会以外在形式掩盖内部实质。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以貌取人”现象。
3、循环论证:晕轮效应配合个体的证实倾向,很容易使个体走入“循环证实”的怪圈中。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具有证实倾向,而非证伪倾向。因此假如你对一个人怀有好感,你就会注意到他越来越多的优点,进而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而如果你很讨厌某人,那你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会注意到他越来越多的缺点,甚至还会把个体的优点扭曲成缺点,如把热心助人看成做作。事实上,无论你对某人是好感还是厌恶,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进一步证实你的感觉。从而走进一个循环圈。
1、避免“投射倾向”: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
2、避免只靠“第一印象”:一般来说,先得到的信息总是影响着对于以后信息的解释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这就是产生晕轮效应的“温床”了、因此,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3、避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4、避免“以貌取人”:“这个世界是看脸的”判断一个人总会受到外貌的影响,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5、避免“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走进晕轮效应的迷宫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1、个人特质:个体的某些突出的个人特质,如外貌、声音、举止等,往往是晕轮效应产生的起点。例如,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吸引力高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更加优秀。这种倾向在招聘、社交、教育等场合中均有显现。此外,个体的性格特质,如友善、诚实等,也会成为晕轮效应的触发点。一个被认为非常友善的人,往往也会被视为更有能力和更值得信赖。
2、情感状态:情感状态对晕轮效应的影响不可忽视。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倾向于对他人或对象做出更积极的评价,反之亦然。这一现象表明,评估者的情感状态不仅影响其对特定特征的评价,还会通过晕轮效应扩展到对其他特征的评价。这种情感依赖在广告和品牌推广中被广泛利用,通过创造积极的情感联想来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3、认知负荷:当个体面临高认知负荷时,晕轮效应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在信息处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依赖简化的认知策略,以减轻认知负担。因此,在复杂或信息过载的环境中,人们更可能基于初步印象形成整体评价,而不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这一现象在高压工作环境、快速决策场景中尤为明显。
4、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晕轮效应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某些文化中,特定特质被高度重视或普遍接受,从而导致这些特质对整体评价的影响力更大。例如,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外在成就被高度重视,因此,外貌和自信可能会对整体评价产生更强的晕轮效应。相比之下,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内在品质和人际关系可能会成为更强的晕轮效应触发因素。
5、经验和专业知识:个体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也会影响晕轮效应的强弱。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往往能够更有效地分辨和分析不同特质,从而减少晕轮效应的影响。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专家也难以完全避免晕轮效应,特别是当所评估的特质与其专业领域无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