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1 23:49
景儿峪组,以组为岩石地层单位的地层结构,源于1934年高振西等命名的景儿峪灰岩,命名剖面位于天津蓟县西景儿峪村。为一套紫红、紫灰、灰绿和蛋青色中层含泥白云质灰岩、泥晶灰岩,局部夹硅质条带,最底部常有一层含海绿石粗粒长石砂岩或细砾岩。主要分布于京、津、冀、辽等地。
现称景儿峪组只相当于高氏“景儿峪灰岩”的上部层位, 原“景儿峪灰岩”下部的碎屑岩已单独建立骆驼岭组(邢裕盛、刘桂芝1982);它们之间为类型II层序界面(SB2);原景儿峪组上部的豹皮状灰岩或砾状灰岩与中部的泥质灰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沉积间断,1957年孙云铸称“蓟县运动”,并把上部的豹皮状或砾状灰岩归属下寒武统(即府君山组)。其间的层序界面为类型I界面(S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