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3 16:38
苏州市景范中学校校址原为北宋名相范仲淹创办的义庄旧址。学校历史悠久,如追溯到文正书院[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则距今已600余年。学校几经易名。1989年十月,值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季,为弘扬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学校复名为景范中学。
苏州市景范中学校本部为北宋名相范仲淹祖宅所在地。公元1049年范仲淹捐祖宅开办“义庄”、设立“义学”。1346年,范氏后人以“义学”为本开办“文正书院”。“文正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代,虽几经损毁仍得以延续。1938年,唐言借“义庄”之地开办“私立崇范中学”,“义庄”之地开启新学之风。1945年,范氏后裔收回义庄自行办学,定校名为“私立景范中学”。1956年,政府接办学校,校名先后为“苏州市五爱中学” 、“苏州市第八初级中学”、“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1989年10月,值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学校更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借此表达景仰范仲淹之情。 千年义庄文化熏陶和义学文脉滋养,为景范中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因此拥有了办学的浑厚底气。
私立崇范中学
(1938——1945)
私立景范中学
(1945——1947)
慈风补习班
(1938——1949)
私立景范中学
(1948——1951)
私立崇贤中学
(河南大学附属崇贤中学)
(1948——1951)
苏州市私立五爱初级中学
(1951——1956)
苏州市第八初级中学
(1956——1969)
苏州农业药械厂工农兵战校
(1969——1970)
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工农兵战校
(1970——1971)
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1971——1982)
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苏州市财会统计职业中学
(1982——1983)
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苏州市财经学校
(1984——1987)
苏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苏州市财经学校
(1988)
苏州景范中学校
(1989——至今)
现为“范仲淹史迹陈列馆”。此建筑为学校拥有千年历史底蕴之象征,初建于北宋年间,千百年来多次毁损,多次重建。文正殿以范公谥号名之,既道出大殿用途—范文正公事迹展览,又表明学校“继承先忧后乐精神,培育既文且正学子”之办学理念。
现为计算机及信息中心,兼有美术展览室、舞蹈房、会议室。《范氏家乘》显示今先忧楼原址为“先忧阁”。今再用其名,表明学校对先贤范公“先忧后乐”精神敬仰和传承之决心。
后乐楼
现为学校行政办公楼。《范氏家乘》,显示原址为“后乐堂”,今复用其名,一表对先贤范公“先忧后乐”精神之敬仰,二表学校领导师先贤为政风格之决心。
现为教师办公楼。据《范氏家乘》记载,义庄内原有“忠厚楼”一建筑,今借其“厚”与“德”相合,以激励为师者“厚德载物,培育英才”。
现为学校图书馆,为原义庄“岁寒堂”旧址。今沿用其名,期望师生员工效岁寒三友,铸高贵品格。
现为实验楼。《范氏家乘》显示义庄内有“义泽坊”一建筑。今借“义泽”命名,表达景范中学深得“义庄文化”恩泽之意。
现为学生发展中心。学校感念先贤之德惠及子孙、泽被后代,故名。
现为报告厅。《范氏家乘》显示原义庄内有“芝草灵”一桥。今报告厅内常有名家讲学,借“芝草”一词名报告厅,祈愿师生员工入报告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现为学校主楼一一教学大楼,共有三层二十四间教室。以校名“景范”命名,表达学校办学以学生为本,全体学生景仰先贤范仲淹之深意。
现为综合楼,内有音乐室、多媒体室等据《范氏家乘》记载,“世济楼”所在地附近有“世济坊”一建筑。今以“世济”为名,表达学校立志为国培养经世济时良才之远大理想。
多年来,景范人秉承“先忧后乐”校训,以“继承先忧后乐精神,培育既文且正学子”为办学理念,在校园环境建设、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内部管理服务、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形成了“小规模、精品化、高质量”的办学特色以及“生态景观园林化、环境氛围人文化、设施设备现代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教学素质化、管理制度人本化”的办学个性。 学校珍视校本文化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确立了以“景范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策略。成立“景范中学教师发展学校”,以景范文化引领教师发展;营造景范文化场,打造“文化涵养,实践磨砺”德育特色。本着“教好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学校不断研究“轻负高效”的教学策略。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质量三宝”。
学校现有28个班级,最新一届(2024年九月入学)初一为10个班级,初二初三则为9个班级。年龄为12—14周岁。
学校具有一支师德高、业务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学科带头人5人,中学高级教师30名。
学校坚持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园林化的校园环境、人性化的德育体系、主题化的课程教育、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人本化的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在学科竞赛、劳技制作、集邮、排球、少年军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景范就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以“主动适应每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为宗旨,遵循“因材施教”,不断研究轻负高效的教学策略,一直勇立全省教改潮头。2008年初步形成了以“集体备课、互动课堂、学法指导”为内核的课堂教学“质量三宝”。 2009年,学校尝试在起始年级实施数学、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以更好地关注学生差异,发展每位学生优势潜能。2013年学校加入全国C20慕课联盟,成为全国首批“翻转课堂”实验学校,参与“翻转课堂”教学探索。2015年学校开启“书院式教学”实践研究,以分层、分类、个别化为课程组织形式,将分层走班教学提档升级。
少年文明岗
始于2002年的“少年文明示范岗”活动是我们学校富有特色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又名“红领巾一条街”,为了培养学生服务学校、服务街道、服务社会的整体观念,我校的学生承担起了学校所在地范庄前一条街的打扫清洁工作。
景范学子通过“少年文明岗”,在这条拥有古代文明的路上播散现代传递文明的种子。
少年金音社
少年金音社团成立于2006年,由社团成员独立策划、组织每月一次的广场音乐会,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金音社团——广场音乐会”就是深受学生追捧的娱乐活动之一。音乐会从策划、排练、主持到演出,都由学生担任主角,以此展示景范学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少年邮局
景范中学师生开展集邮活动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在苏州市邮政局的关心支持下2002年在景范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少年邮局。作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多年来少年邮局积极参与省市各项大型集邮活动、青少年集邮夏令营,举办师生集邮展览,多次开展义卖捐款活动。在全国青少年生肖邮票设计大赛中,景范师生也表现突出。
少年军校
学生担负振兴祖国和民族的重任,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苏州市景范中学的少年军校这一活动形式,就是以范仲淹的爱国爱民 “先忧后乐”这一思想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把学校素质教育、综合实践从校内向校外的延伸。少年军校面向社会,是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而为学生搭建的锻炼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体验和弘扬先忧后乐的校园精神。少年军校的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千年义庄文化熏陶和义学文脉滋养,为景范中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因此拥有了办学的浑厚底气。多年来,景范人秉承“先忧后乐”校训,以“继承先忧后乐精神,培育既文且正学子”为办学理念,在校园环境建设、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内部管理服务、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1993年学校被授予江苏省模范中学称号,1995年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1996年被苏州市列为精神文明示范单位,同年再获省模范中学称号,学校还被列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成为了一所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初中。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注重国际交往。在中英“盖普(GP)”项目活动的交流中,先后有十多名英国、澳大利亚的志愿者来我校执教。在中德劳技合作项目中,学校是首批试点学校,并与德国HELMHOLTZ-OBERSCHULE结为友好学校。学校还鼓励同学广交笔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CRAMENTO的SUTTERZILLE成为同学们交往时间最长、交往面最广的一所学校。2004年与新加坡花菲卫理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多种多样的对外往来,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学校先后荣获 “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和谐学校”、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等100多项荣誉。同时,被命名为“全国班主任专业化试点学校”、“长三角名师名校长培训实践基地”、“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江苏省初中专业委员会语文学科基地”、“苏州市初中数学学科基地”、“苏州市初中生物学科基地”。《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研究》、《长三角教育》、《初中教育研究》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曾先后对景范办学进行多侧面的专题报道。
新时期,景范中学正朝着新的愿景扎实迈进:
建设“立足文化、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现代书院;
发展“学人致范、学问致精、学力致远”的现代教师;
培养“有担当、勤学问、能达用”的现代公民。
人民路范庄前32号(地铁4号线察院场站可直达,公交1路、101路、102路、103路、112路、204路、313路、游1、游4、5路、32路、8路、502路、54路、68路、9路、146路、301路、38路、602路等均可到达。公交313路、88路、32路、146路乘坐到宋仙洲巷亦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