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09:11
暗体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obscurus)是真鲨科、真鲨属的一种鲨鱼。体呈纺锤型,躯干略粗壮。头平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平扁。眼圆,瞬膜发达。前鼻瓣短,发育不完全;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宽,圆弧形,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颌齿宽扁三角形,边缘具明显锯齿,齿尖直立或外斜,无小齿尖;下颌齿较窄而直立,边缘略具锯齿。喷水孔缺如。背鳍2个,背鳍间存在低的隆脊,第一背鳍宽大,起点与胸鳍内角相对,后缘凹入,上角钝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后缘入凹,后角尖突;胸鳍大型,镰刀形,后缘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圆突。体背侧灰褐色,腹侧灰白;胸鳍、腹鳍、尾鳍下叶及背鳍之鳍尖暗色,但成鱼则为淡色。
莱苏厄(Lesueur)于1818年首次将暗体真鲨描述为Squalus obscurus,后来将其重命名为Carcharhinus obscurus。属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腊语“karcharos”(意思是锐化)和“rhinos”(意思是鼻子)。种名Obscurus源自拉丁语“dark,indistinct”,意思是“黑暗,模糊”。
出生时的体长为70-100厘米。雄成鱼长280-340厘米,雌成鱼长257-365厘米,最长逾400厘米。体纺锤形,躯干粗大,向头、尾渐细小。头平扁,头长约为全长的1/5-1/4。尾长稍短于头和躯干长,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平扁,背视广弧形,前缘钝圆,侧视尖突;口前吻长为头长的1/3,鼻孔外缘至吻端距离约为鼻孔内缘间距的3/5。眼圆形或亚圆形,较小,眼径为鼻间隔的1/4-3/10,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其前缘稍后于口前缘,瞬膜发达。鼻孔颇宽大,斜列,外侧位,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鼻孔内缘至口前缘的距离约为至吻端的1/2,前鼻瓣几平直,后部无明显突起,后鼻瓣不分化,鼻间隔宽,为鼻孔长的3.6-4.2倍。口大,弧形,口宽几与口前吻长相等或稍长,为口长的1.5-1.8倍。口闭时不露齿,唇褶短小,只见于口隅处,口闭时几完全隐蔽,上唇褶比下唇褶稍长,为眼径的3/10-4/10。齿式。上颌齿宽扁,三角形,基底宽,边缘具细锯齿,正中齿齿头直立,第一、二齿直立,边缘几平直或微凹,自第三齿起齿头外斜,外缘近基底处具一凹缺,第一至第九或第十齿最大,大小约等,之后渐短小,最后1或2个最小;下颌齿狭三角形,直立,基底宽,边缘锯齿缘较上颌齿更细,正中齿1个,较小,第二至第六或第七齿最大,之后渐短小,最后2或3个最小。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中大,中间3个较宽,约为眼径的2倍,第一和第五鳃孔较小,约为眼径的1.5倍;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盾鳞具3棘突3纵嵴。
背鳍2个;第一背鳍颇大,其基底中点距胸鳍较距腹鳍为近,起点约与胸鳍里角相对,基底长与垂直高几相等,垂直高稍大于头长的1/3,上角钝尖,后缘凹入,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约与臀鳍起点相对,基底长短于臀鳍基底,上角钝圆,后缘微凹,下角延长尖突,长为垂直高的1.7-2.3倍。背鳍间隔正中具一低而明显的纵行皮嵴。尾鳍颇宽长,为头长的1.2-1.3倍,稍大于全长的1/4,尾椎轴上翘,上叶只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圆突,后缘微凹。臀鳍大于第二背鳍,其基底长为后者基底长的1.2-1.4倍,后缘深凹,外角钝尖,里角延长尖突,长稍大于垂直高,尖突末端稍前于第二背鳍延长尖突末端,距尾鳍起点距离约等于眼径,起点距腹鳍基底后端与距尾基几相等。腹鳍比臀鳍大,位于两背鳍间的下方,近方形,外角钝圆,大于直角,里角钝尖,后缘微凹,起点距臀鳍起点较距胸鳍起点为近,其后端至臀鳍起点距离大于臀鳍基底长。胸鳍颇宽长,镰形,后缘深凹,外角钝尖,里角圆突,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下方或伸达背鳍后角中部下方。
体背侧灰褐色,腹侧及腹面淡色;背鳍和胸鳍黑褐色,其他各鳍褐色。
暗体真鲨经常与加拉帕戈斯真鲨(Carcharhinus galapagensis)混淆。这些物种过去已经杂交,这意味着使用传统的分子条形码方法无法区分它们。它们的外部形态在表面上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具有不同数量的尾椎前骨,以及成熟期的明显的差异。它们还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其中暗体真鲨最常见于大陆边缘,而加拉帕戈斯真鲨更喜欢近海岛屿和海山。
暗体真鲨也与其他种类的真鲨鱼相混淆,尤其是镰形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和阔口真鲨(Carcharhinus plumbeus)。暗体真鲨背鳍圆形低,胸鳍大,背鳍脊小,第一背鳍起源于或略高于胸鳍的自由尖端,第二背鳍具有自由的尖端长度,很少比鳍片高度的两倍大。
暗体真鲨属暖温带和热带近海上层鱼类,栖息于浅海近岸水域到外大陆架和邻近的海洋水域幼鲨活动于沿岸,成鲨则活动于外海,倾向于避开低盐度地区,很少进入河口,深度可达400米处。
暗体真鲨有季节性洄游的习性,每次迁徙往往覆盖数千公里。在西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在夏季向北移动,在冬季向南移动。在南非和澳大利亚,在南方冬季(春季)向北移动,而在南方夏季(秋季)则向南移动。众所周知,暗体真鲨在大小和性别上都是隔离的。
暗体真鲨主要以底栖或巡游性硬骨鱼类、小型鲨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有时亦食哺乳类的尸体或无机碎屑。幼鲨有成群摄食习性。
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南北纬40°之间。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到古巴(包括墨西哥北部海湾),从尼加拉瓜到西大西洋的巴西南部,再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到东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湾。在地中海、印度-西太平洋,包括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台湾东南海域。
可能已存在:贝宁、喀麦隆、智利、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埃及、赤道几内亚、加纳、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葡萄牙(马德拉、葡萄牙大陆)、沙特阿拉伯、塞拉利昂、索马里、多哥。
存在: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巴哈马、伯利兹、巴西、佛得角、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萨尔瓦多、厄立特里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意大利、日本、利比亚、马达加斯加、墨西哥、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巴拿马、塞内加尔、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西班牙大陆)、苏丹、苏里南、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撒哈拉沙漠西部、也门。
6龄性成熟,胎生,具卵黄囊胎盘,在子宫里用卵黄囊胎盘滋养幼鲨。怀孕期18-22个月,每产3-16仔。每2-3年繁殖一次。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濒危(EN)。
暗体真鲨的自然增长率很低,因为它们的生长速度慢,成熟年龄晚并且垫料小。这使得它们特别容易由于人为压力而导致数量下降。暗体真鲨在世界各地的海滩划分计划和渔业中收获。
大西洋西北部和中西部的灰暗体真鲨数量明显减少。据估计,2006年数量约占其1970年代中期数量的15-20%。尽管在2000年代引入了登陆禁令和种群重建计划,但是截止2011年,过度捕捞仍在继续,种群仍然被过度捕捞。由于过度捕捞,澳大利亚数量比1970年代至2004年下降了75%以上。2000年代中期采取了管理措施,暗体真鲨得到了可持续管理和恢复。
主要以底拖网及流刺网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馀物制成鱼粉。
暗体真鲨由于其体型庞大且产于浅海沿岸,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尽管它们与人类的互动很少。它们经常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海滩网计划中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