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

更新时间:2024-01-14 05:36

羌活,中药名。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其性温,解表散寒、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生长于海拔2000-40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分布于中国的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

入药部位

伞形科植物羌活的干燥根。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归经

入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

煎汤,3-10克。

使用注意

该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亏血虚者慎用;阴虚头痛者慎用;血虚痹痛忌服。

药材炮制

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生理特性

生于海拔2000-4200m的林缘、灌丛下、沟谷草丛中,或生于海拔1700-4500m的林缘及灌丛内。栽培3-4年秋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茎

产地

主要分于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

相关论述

1.《唐本草》:“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

2.《本草纲目》:“羌后、独活,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气有刚劣不同尔。”

3.《雷公炮制药性解》:“羌活气清属阳,善行气分,舒而不敛,升而能沉,雄而善散,可发表邪,故入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其功用与独活虽若不同,实互相表里。”

4.《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胖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亦。”

5《本经逢原》:“羌活乃却乱反正之主帅,风能胜湿,故羌活能治水湿,与芎穷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发汗散表,透关利节,非时感冒之仙药也。昔人治劳力感寒,于补中益气汤中用之,深得补中寓泻之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