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懿

更新时间:2024-05-02 18:50

曾懿(1852年—1927年),又名朗秋,字伯渊,清代女名医,四川华阳县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四川成都)一个官绅家庭。十岁时其父曾咏卒于江西鄙阳任所,其母左锡嘉带着子女返回了四川老家。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左锡嘉把家搬到了成都城附近的浣花溪一带,这个新家和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居近在咫尺。在左锡嘉淳淳教诲下,曾懿自幼研读经史,擅长丹青、文辞。许多患者由于医治无效而丧生。曾懿既怜乡民之无辜,更恨庸医不识寒温,泥执古方之无能,乃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上始汉、唐,下迄清末,凡精辟之论述,严谨之方剂,都一一摘录下来,悉心钻研。

人物经历

曾懿的父亲曾咏是清道光甲辰科进士,母亲左锡嘉亦富有才学,擅长诗赋、书画。曾懿天资聪慧,诗词过目成诵,五岁时父母就教她识字、作画,稍长就让她随意浏览家中所藏书籍,为她打下了治学根底,养成了广博兴趣。10岁那年,曾咏病故在安徽安庆任上。曾懿和母亲回到双流,居住在茅屋之中,全靠母亲卖字画糊口。为了让子女成才,母亲左锡嘉将家从偏僻闭塞的乡里迁居成都市杜甫故居浣花溪草堂一旁生活。母亲擅长金石词章、书画刺绣、烹饪之术等,曾懿耳濡目染,牢记在心。

在成都书画界小有名气的曾懿,有一天突然对外宣布,她要开设诊所,悬壶济世。这不禁让认识她的人们大吃一惊。原来在曾懿家中,珍藏着许多医药典籍,曾懿在阅读其它经典的同时,也悄悄研读过不少中医经典。有几年,她一连得过四次温病,于是她就照着清代著名的温病医家吴鞠通的学说及处方,悄悄去药铺抓药煎服,没想到居然都很快痊愈。正是基于中医对自己的治疗效果,曾懿做出了当一名中医的决定。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曾懿在成都与江南名士袁学昌喜结连理。婚后两人居于成都,夫妻同好书画金石,收集汉隶各碑,朝夕校勘临摹,书有精进,闲时结社吟诗,颇有佳作。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袁学昌中举,发放安徽为候补知县。曾懿随后赴皖,与丈夫团聚,其后随夫宦游东南各地。游闽、皖、浙、赣等省凡二十余年,其间夫妻间朝夕讲求,风雅唱和,使曾懿在文学和医学方面皆有长进。

曾懿善于把自己治疗的体会、药方,加以综合整理,公之于众。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时年54岁的她,将多年所得著成一部《医学篇》,并于次年在湖南长沙刻印成书。此书出版后,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和好评。

1907年,曾懿随同丈夫定居北京。在完成《医学篇》之后,与丈夫一起开始了辗转东南诸省为官的迁徙之旅。在辗转各地时,曾懿目睹了清王朝腐败无能,西洋列强“夹我属国,踞我港湾,攘我主权,干我内政”的可悲社会状况,这引起了她的深深忧虑与无尽思考。她觉得,要救国图强,首先要重视教育。而占全体人口半数的女子,不能被束缚在家庭之中,应该“以读书明理为第一”。基于对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她写下了《女学篇》一书。

1927年冬,曾懿病逝于京城,时年75岁。

轶事典故

辨证相当仔细

曾懿辨证是相当仔细的,比如治疗瘟病,她不单重视瘟病伤津,而且也考虑到病后伤阳(气)。她指出:“瘟病愈后,面色萎黄,舌淡,不欲饮水,不食,阳气虚也,小建中汤主之。”温热病毒之邪属火、属阳,伤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但病后阳虚却往往被医生忽视。由此可见,曾懿对瘟病治疗的认识是很全面的。

曾懿运用成方,并不拘于原书所规定的主治条文,常扩大其应用范围。如《金匮要略》之葶苈大枣泻肺汤,本治“痰水壅肺,喘不得卧,或支饮不得息”。而曾懿却谓“此方(对)湿、饮、腰肋疼不可忍等症有其效”。并举例说:“外子酒湿黄疸,每必先右肋痛且肢冷,医用辛温服少许更甚,服此方即愈,此经验良方也”。曾懿往往自己配制方药,用药十分精当,配合非常巧妙,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比如她32岁时,曾得了阴症喉痹,十分危险,她将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开水冲入,又将有药的茶碗隔水蒸后,将茶碗中的药含上一口,慢慢咽下,总算脱离了危险。后来她就用这个方子治好了不少病人。

重视民间经验

曾懿十分重视民间经验。在安徽期间,她听到衙门中一个士兵说,以前他从军到一个地方,得了噎病,能饮不能食,一点办法也没有。过了数日,他到一个集市游荡,看见一个小贩用一大锅煮十几只鸡在卖。口渴厉害的士兵就与小贩协商,买了点锅中鸡汁饮用解渴。不料这鸡汁又浓又鲜,食下即到了下焦,噎病的毛病一下子轻了许多。于是,士兵又连买了几大碗鸡汁饮服。以后他常用鸡汤煮粥作为主要饮食,胃膈渐开,毛病也慢慢好了。曾懿听了以后,记在了笔记本上,以后凡遇到这类噎膈症,她就用浓鸡汁,略加姜汁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曾懿生活在晚清,时西风东渐,不少守旧者对西方医学知识尚不认识,一味反对。然曾懿却能广收博采,加以利用。她常告诉病人要“节劳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还要加强运动使血烙(脉)流通”等。尤其是对妇女,她认为“昔者女人,幽囚深闺之中,不能散闷于外,非但中怀郁结不舒,即空气亦不流通,多病之由,职是故也”。可见曾懿的思想是较为进步的。

曾懿二十岁与江南才士袁学昌(号幼安)结为连理。袁为江苏武进人,才学出众,曾懿与之结合后,曾宦游闽、皖、浙、赣等省凡二十余年,其间夫妻间朝夕讲求,风雅唱和,使曾懿在文学和医学方面皆有长进。

个人作品

1933年,苏州国医书社将曾懿的《医学篇》重辑为《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等,取名为《曾女士医学全书》印刷发行。曾懿的医术通过这部书,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从而奠定了她在中医界的地位。

《女学篇》全书分结婚、夫妇、胎产、哺育、襁褓教育、幼稚教育、养老、家庭经济学、卫生等九章。在《结婚》一章中,曾懿反对传统的包办婚姻和早生早育,主张父母对儿女的婚事应与儿女商量,待双方心悦诚服方可结婚。父母为女子择婿,不要“恒计财产之丰啬”,而应考察“品学之高低”。婚龄不宜过早,“必以强固为标准”,如果结婚过早,则男女发育未熟,损害自己的健康,子女亦多羸弱,代代病夫弱女,势必民族衰弱。

在《女学篇》中,曾懿还单列一章《家庭经济学》,从生财、节用、公益、明晰、豫蓄、积储等角度论述了料理家政之道。这些家庭教育内容的设立,既是她主张的女教“内而齐家”的思想表露,也是对封建社会家庭女子教育传统的重大突破,开启了中国近代女子家教革命之先河。

曾懿的另一部著作——《中馈录》,则具有家政学的性质。曾懿在《中馈录》中明确地提出,她写此书的目的和意义。她为了使新妇和尚未进入烹饪门庭的新手都来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兹将应习食物制造各法笔之书。”其目的,“庶使学者有所依归,转相效傲,实行中馈之职务”。《中馈录》还集中地介绍了江南一带民间常用食品的制作方法和保藏方法,详细记载了宣威火腿、香肠、肉松等20种常见食品的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如何选择主料、配料分量,各种佐料的配用、操作方法,以及制作适宜和不适宜的季节、注意事项等,都阐述得极为详细,简便易行。

家庭成员

父亲:曾咏

母亲:左锡嘉

丈夫:袁学昌;

长子:袁励准

次子:袁励恒

孙女:(次子袁励恒的女儿)袁晓园袁静袁行恕

孙女婿:陈致平。陈致平是袁行恕的丈夫;

外重孙女、外重孙:陈喆(琼瑶)、陈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