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5 10:51
七岁时,曾鲁就能背诵《五经》,一字不漏。奉礼郎简正理想要以神童向朝廷举荐,被曾鲁的父亲拒绝。长大后,日记《三史》,博古通今。熟悉历代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提举刘岳申(庐陵人)与他交谈,连续几天日夜不休,感叹说:“不意后生中,能至于斯也”。曾鲁以文学才能闻名一时。
十九岁时,曾鲁拜访虞集于临州,虞集大悦说:“昔程子(程颢 、程颐)与张敬夫(张栻)年仅十六七岁,脱然有志圣贤之道,子能如是,复何让古人?”曾鲁愈加潜心于濂洛关闽之学,尤爱吴澄的著作。
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曾鲁率乡里豪杰,召集少壮男子保卫乡曲。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众人皆遵守约束,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人们称他们乡为“君子乡”。
明朝洪武初年,修撰《元史》,召曾鲁为总裁官。《元史》书成,赐金帛,以曾鲁为首。曾鲁请求归隐,遇上编类礼书,再次留任。议礼者蜂起。曾鲁在群言沸腾中扬言说:“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
洪武二年(1369)十二月,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去世,高丽遣使前来祭拜。曾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曾鲁指出说:“龙帕误耳,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认错道歉,即令整改。安南(今越南)陈叔明(陈艺宗)篡位,害怕被明朝讨伐,于是遣使入贡以观察朝廷的意思。主客曹已受其表,曾鲁取副封视之,诘问使者说:“前王陈日熞(杨日礼),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隐瞒,具言事实。明太祖说:“岛夷乃狡狯如此耶!”拒绝了安南的进贡。明太祖愈加器重曾鲁。
洪武五年(1372)二月,明太祖问丞相:“曾鲁何官?对答:“不过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以“顺”字犯其父讳,推辞,在朝请时请求降阶。吏部持典制,没有允许。戍将捕获倭人,明太祖命放归。儒臣草诏,曾鲁的文稿有“中国一视同仁”之句,明太祖阅读后大悦,说:“顷陶凯文已起人意,曾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八月,命主持京畿乡试。入院之后,曾鲁忽然吐血一升,仍勉强支撑病体,阅卷不息,从此奄奄不振。九月,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进献,明太祖唯独褒奖曾鲁。十月,明太祖郊祀,出宿斋宫,命取诸作让侍臣轮番朗诵,到曾鲁的作品时,明太祖唯独说:“此曾鲁作耶,援据既精,铺叙有法,岂新进之可骤至哉”。十一月,病重,请求归乡,得到同意。十二月辛卯,舟船途经南昌时,去世。曾鲁写文章不留草稿,他的弟子有所辑录,但未成书。
母:刘氏
宋濂:蓄德熙和,人近之者,温如春风,不见忿戾之色。然其人则山泽之癯身,退然若不胜衣,未尝有所矫饰。
徐尊生: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宋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