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4 13:39
月球山脉又叫“月球山系”,是月球表面连续分布的山峰带。月球山脉数目不多,常以地球山脉命名。月球山脉的一般特点是向着月海一侧陡峭,向月陆一侧平缓。在月球南极附近有一些月球上的高峰,高达8000~9000米。
月球山脉是月面上连绵不断的险峻山带。月球上除了星罗棋布的环形山外,还有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和高地,它们通常比月海高出2~3公里。反射太阳光的本领也比月海上的尘土强得多,因此,在人们的视觉中,这部分是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区域,称为“月陆”。
月球山脉的外貌与地球山脉差不多,因此,月球上的山脉大多以地球上的山脉名称来命名,如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泰山脉、高加索山脉等。
其中,最著名的亚平宁山脉位于月面中央,是月球上最长的山脉,高出月海3~4公里,蜿蜒1000公里,在它尖尖的一端顶着两个大圆环,即厄拉多塞内斯环形山和斯塔杜斯环形山。
在月球南极附近有一座莱布尼茨山脉,根据中国“嫦娥一号”测量,最高峰竟达9840米,比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出近1000米。
月面上的阿尔卑斯山脉,虽然没有地球上的阿尔卑斯山脉那样雄伟,但是它那高山深谷叠现,确是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山脉的两边坡度很不对称,向月海的一边坡度很陡,有的呈现为断崖状,而另一侧面则相当平缓,这是月球山脉的一个普遍特征。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形状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直到19世纪后期,美国地质学家、地貌学家吉尔伯特(Grove Karl Gilbert,1843~1918年)于1892年提出月球表面大部分环形山为撞击成因。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页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有些环形山的周围,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撞击体挖掘出大量的火山岩浆,当岩浆冷却后,就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平原。早期的科学家如伽利略,以为这些大面积的阴影部分是海洋,于是将这些平原被命名为月海。实际上,月海是月面上平滑的低地,为玄武岩覆盖。月球上最大的月海为风暴洋,直径一千七百四十公里,比从北京到杭州的距离还要远。
在距今31亿年前,月球上的岩浆和火山活动基本停止了,月球的偶极磁场消失,它开始变成一个没有任何活动的接近死亡的天体。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小天体撞击的结果,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为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到295公里,正好等于南京的距离。但是,环形山并不代表月球上最强大的撞击,月球上大面积的阴影部分是海拔较低的辽阔平原,那很可能是更为巨大的小天体冲撞。古代天文学家在给月球上的山起名字时,规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规定沿用,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
月球的表面积为3800万平方公里,是4个中国面积的总和。月球南极附近的高峰莱布尼兹山,高度9000米,比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阿基米德环形山是比较大的三个环形山之一,直径有80千米。哥白尼环形山是月球上最突出的环形山之一,直径为93千米,是比较年轻和保持完好的一座环形山,也是月球上亮辐射纹的发源地。
跟地球不同,在月球上,即使是最大的山脉也是在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形成的,小行星或者彗星以很高的速度撞上月球表面,使月壳发生位移和隆起,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与地球上的山脉不相上下的高大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