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二首

更新时间:2024-07-03 20:16

《有感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借汉事写“甘露之变”的历史,反映了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蕴含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之情。全诗兼有艺术与史料两方面的价值。

作品原文

有感二首⑴

其一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⑵。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⑶。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⑷。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⑸。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⑹。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⑺。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⑻。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⑼。

其二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⑽。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⑾。

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⑿。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⒀。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⒁。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⒂。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⒃。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题下原注:“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⑵九服:古人设想中的九层行政区域。王畿方千里。自王畿向外,每五百里为一服,依次为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共九服。见《周礼·夏官》。这里指全国。元化:帝王的德化。三灵:日、月、星。叶:合。睿图:帝王的英明谋略。

⑶本初:袁绍的字。汉少帝光嘉元年,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事泄,进为宦官张让、段珪所杀。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不论少长皆杀之。事见《后汉书袁绍何进传。此以“本初辈”喻李训、郑注。屈牦:汉武帝庶兄中山靖王之子,征和二年为丞相。次年,宦官郭穰告发他指使巫者诅咒武帝,勾结贰师将军李广利,欲立昌邑王为帝,被腰斩,妻、子果首。屈牦诛:指因宦官的指控而以谋反罪被诛。

⑷有甚:有过于。《汉书·爰盎传》载,文帝与宦官赵谈同车,爰盎伏车前谏阻:“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奈何与刀锯之馀共载!”于是文帝令谈下车,谈泣而下车。此借喻李训等不仅想使宦官当面出丑,而且欲将其一举诛灭。因劳下殿趋:《南史·梁武帝本纪》载,大通年间,有童谣说:“荧惑(火星)入南斗,天子下殿走。”此谓文宗被宦官劫持。

⑸何成奏云物:《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之物。”奏云物:记载祥瑞灾异。借指李训使人谎称石榴树夜降甘露事。萑苻:《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劫)人于萑苻之泽(芦苇丛生的湖泽)。太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此借指朝廷大臣被当成盗贼剿灭。

⑹证逮符书密:《史记·五宗世家》:“请逮勃(常山王刘勃)所与奸诸证左。”证逮,指逮捕与案情有牵连的人。符书:逮捕的官文书。辞连:供词牵连。

⑺尊汉相:汉成帝时丞相王商身材高大,容貌过人。匈奴单于来朝,见商颇畏惧。成帝称叹说:“此真汉相矣。”见《汉书·王商传》。此以王商比李训。《旧唐书·李训传》说训形貌魁梧,神情洒落。文宗以其言论纵横,谓其必能成事。辨胡雏:辨识像石勒那样的政治野心家。据《晋书·石勒载记》,石勒十四岁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对左右说:“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异志,恐将为天下之患。”派人收捕,勒已离去。后石勒成为“五胡乱华”时期前赵的君主。此以石勒喻郑注。史称注“诡辩阴狡”、“挟邪市权”。

⑻鬼箓(lù):登记死人的名册。朝部:朝班。上都:指长安。至德元载号长安为上都。

⑼堪恸(tòng)哭:用贾谊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语意。洪炉:指天地。《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

⑽敷奏:陈述奏进。欻(xū):忽。

⑾临危对卢植:《后汉书·何进传》载,何进谋诛宦官事泄被杀后,宦官张让、段珪等劫太后、少帝从复道逃往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指斥段珪罪恶,珪等惧,乃释太后。遂劫少帝逃向小平津(黄河渡口,在洛阳北),卢植连夜追至河边,王允派闵贡随植后,贡至,手斩数人,馀皆投河死。明日公卿百官迎天子还宫。这里以卢植比令狐楚。《新唐书·令狐楚传》:“会李训乱,将相皆系神策军。文宗夜召楚与郑覃入禁中。楚建言:外有三司、御史,一否则大臣杂治,内仗非宰相系所也,帝颔之。既草诏,以王涯、贾鍊冤,指其罪不切,仇士良等怨之。”庞萌:东汉初人,很得光武帝信爱,认为可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后来庞萌因疑心皇帝不信任而谋反,刘秀亲自率兵讨萌,深悔自己看错了人。事见《后汉书·庞萌传》。这里以庞萌比李、郑。

⑿御仗:皇帝的仪仗。前殿:指文宗坐朝的含元殿。殿:一作“队”。据《通鉴》载,仇士良逃回殿上后,宦官用软舆载文宗北出,李训攀舆呼喊:“臣奏事未竟,陛下不可入宫。”宦者击其胸,仆地。乘舆入宣政门,门即闭。“御仗收前殿”指此。凶徒:指宦官。凶,原作兵。剧背城:比背城殊死作战还要厉害。

⒀五色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操初为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曾杀掉犯禁的宦官蹇硕的叔父。此喻指李训等举事仓卒。一阳生:冬至后夜始短,昼始长,古人谓为阳气初动,叫一阳生。甘露之变发生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当是年冬至。

⒁古有清君侧:《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鞍兴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也。”今非乏老成:《·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老成,指声望素著的老臣如令狐楚、裴度等。

⒂素心:本心。未易:未变。无名:无名目。

⒃开寿宴:文宗生日在十月初十,此处当泛指宴饮。咸英:传黄帝之乐为《咸池》,帝誉之乐为《六英》。

白话译文

其一

君主的德化使全国归向,君主的规划上应天心。李训、郑注等怎么谋划不善,自取其咎,陷于叛逆而被杀呢?李训要杀尽宦官,比叱退宦官更厉害,因而使天子被宦宫劫持受困。哪里是奏报有祥瑞,简直是把大臣当做盗贼来剿灭。宦官仇士良用严刑逼使王涯屈招,根据屈招的供词下文书逮捕,牵连者被杀。他们竟因为尊崇李训,没有早辨别郑注的奸邪。鬼名册上分载许多朝官,太监统率的禁卫军的烽火照耀京城。哪儿敢说可以痛哭,未免怨天地不仁,使良莠不齐同尽。

其二

上朝奏报时,忽然发生宫廷战争。文宗在危难时召见令狐楚,开始悔恨错用了李训、郑注。仇士良把文宗从含元殿劫回宫内,并令禁军出宫与李训部下拼死搏斗。李训匆忙举事失败,把初生的生机扼杀了。古代有除去君旁的坏人,现在不是缺少老成持重的人。李训的动机虽未可轻视,但这一举太没有名目。含冤被杀的人,谁能瞑目?悲痛欲绝的人,哪能忍气吞声。近来听说皇帝开宴祝寿,没有废除用雅乐。

创作背景

据史载,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乙卯)十一月,唐文宗与宰相李训、风翔节度使郑注共谋诛灭宦官。这一月二十一日,李训让人诈称左金吾大厅后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想诱宦官仇士良等前去验看,趁机加以诛杀。仇至,发觉有伏兵,逃回殿上,劫持文宗入宫,并派禁军大肆捕杀朝官。除李训被杀外,连未曾与谋的宰相王涯、贾鍊、舒元舆等也被灭族。长安有些街坊和人家被劫掠一空。郑注也被仇士良密令斩于凤翔。史称“甘露之变”。从此朝政大权进一步归于宦官,文宗更处处受挟制。事见两《唐书》李训、郑注、王涯等人的传及《通鉴·大和九年》。此诗成于公元836年(开成元年丙辰)。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反映“甘露之变”的政治斗争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先写斗争历程。当时,京城里的禁卫军掌握在宦官手里,宦官可以挟制天子,控制朝廷,甚至谋害天子,拥立天子,排斥朝臣。文宗受不了这种控制,要除去宦官。其实,宦官的权力在于掌握禁卫军。从《韩碑》看,裴度出征淮西,请罢宦官监军。文宗可以夺去宦官首领王承恩的权,那末依靠像裴度那样有威望的大臣,逐步废除宦官统率禁卫军的制度,摆脱宦官的控制,并非不可能。文宗依靠李训、郑注来除去宦官,李训又猜忌郑注,把他调到凤翔,又怕他成功,要独自除去宦官,他依靠手下人招募的武力,来同宦官所统率的禁卫军斗,是一定要失败的。两首诗中,作者都对相关人物的指责与批评,他指责李训、郑注,“自取屈耗诛”;尤其是指责李训,“直是灭蓬符”,使不少人无辜被杀,这样的指责是符合实际的。他也批评文宗,“今非乏老成”,为什么不与老成持重的人谋划。“始悔用庞萌”,文宗有没有悔恨,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但用人不当,这样的批评还是恰当的。更重要的,是对宦官的指斥,“清君侧”,指宦官仇士良等是坏人;“衔冤”、“吞声”,指仇士良的滥杀无辜;“凶徒”更是深加斥责。对于“甘露之变”,李商隐写了《有感二首》和《重有感》,激烈地抨击宦官,这在同时的诗人中还没有可以跟他比的。这三首是商隐表示他的政治态度的重要作品。

历代评价

蔡宽夫诗话》:义山诗集载《有感》篇而无题,自注云:“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其中有“如何本初辈、自取屈氂诛”,又“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之语。按李训、郑注作乱,实以冬至日,是年岁在乙卯,则足诗盖为训、注作也。唐小说记此事,谓之《乙卯记》,大抵不敢显斥之云。

《唐诗归》:钟云:郑重流走。钟云:风切时事诗,典重有体。从老杜《伤春》等作得来。

《答万季野问》:义山初时亦学少陵,如《有感》五言二长韵可见矣。到后来力能自立,乃别止《楚辞》一路,如《重有感》七律,亦为“甘露之变”而作,而体格迥殊也。

《载酒园诗话》:此作正纪甘露之变耳。“丹陛犹敷奏”,是韩约报甘露降石榴枝上。“彤庭歘战争”,是幕中兵见,仇士良仓皇捧乘舆入,召刘泰伦、魏仲卿帅禁兵击杀朝士。“临危对卢植”,是士良以王涯手状上呈。召郑覃、令狐楚示之。“始悔用庞萌”,是暗指训、注。“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是军政皆归于两中尉,百官入朝,至露刃夹道。“仓皇五色棒,掩遏一阳生”、乃引魏武为洛阳北部尉,杀蹇硕叔父事。又曰“古有清君侧……宁吞欲绝声”,伤涯、悚、元舆辈谋之不善,而又重惜其怨冤也。“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尤见举朝敛手,莫敢正言,慨叹无尽。

《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曰:用意精严,立论婉挚,少陵“诗史”又何加焉!

唐诗别裁》:为甘露之变时作。前一首恨李训、郑注之浅谋,后一首咎文宗之误任非人也。

《五七言今体诗钞》:长律唯义山犹欲学杜,然但摹其句格,不得其一气喷薄、顿挫精神、纵横变化处。《有感二首》,世所共推,然唯“古有清君侧”以下八句佳,其余叙事殊乏步骤。

《石园诗话》:李义山《有感》云:“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非易,此举太无名。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于甘露之变,感愤激烈,不同于众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