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6 17:15
电视剧《木卡姆往事》讲述的是新中国解放后,木卡姆艺术由抢救到文革罹难到再次起死回生的曲折过程,以及剧中的阿不都拉、巴吾东、巴图尔三代木卡姆艺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导演邬丽娅·司马义诺娃认为,创作这部电视剧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了解木卡姆艺术和木卡姆历史,内地人就更知之甚少,用电视剧的这种表现形式可以让更多人走近和了解木卡姆。
在拍摄期间,最让导演感动的是在木卡姆的故乡——莎车拍戏时,当地群众演员全都是带着对木卡姆的热爱而来,他们不计报酬、演出再苦也都无怨言,为该剧的成功拍竣立下汗马功劳。许多文艺界的专家学者在观看完该剧后一致评价: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丰满,民俗特色浓郁。据了解,作为建国60周年的献礼作品,电视连续剧《木卡姆往事》是天山电影制片厂至今投资金额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分集剧情参考资料:)
新疆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戈弋认为,《木卡姆往事》充满了艺术激情,人物塑造也十分到位。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团长买买提依明说,《木卡姆往事》的拍摄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张毅刚说,除电视连续剧《木卡姆往事》、电影《大河》外,电视剧《拾花妹》和电影《鲜花》也将是建国60年重点影视剧,由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这四部影视作品今年将陆续与新疆观众见面。
4月28日上午,吐尔地﹒阿洪的孙子吐尔洪﹒卡吾力在得知《木卡姆往事》将要登陆央视后兴奋不已。
吐尔洪﹒卡吾力是“十二木卡姆”世家的第七代传人。他介绍,自己的爷爷吐尔地﹒阿洪在1956年逝世,父亲卡吾力﹒吐尔地于2007年去世。
今年38岁的吐尔洪﹒卡吾力介绍,“我记得自己10岁的时候,爸爸就常常在家里进行木卡姆的弹唱。”在父亲的影响下,吐尔洪﹒卡吾力成为新疆木卡姆艺术团中级演奏员,他是四个兄妹中唯一从事木卡姆艺术工作的。
上世纪50年代,吐尔地﹒阿洪等艺人被邀请录制《十二木卡姆》唱片,吐尔洪﹒卡吾力说:“当时听父亲说,要是没有国家及时抢救,祖先传给我们的木卡姆有可能就要失传了,感谢政府对维吾尔文化艺术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会把木卡姆当成宝贝留给后人。”
吐尔洪﹒卡吾力表示,虽然父亲没有亲眼看到《木卡姆往事》,有些遗憾。但父亲在世时就曾对自己说过,要让木卡姆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木卡姆文化。相信这部电视连续剧会让更多的人认识木卡姆,了解木卡姆。
本连续剧讲述的是新中国解放前夕,在新疆民间流传数百年的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到了阿不都拉这一代,已濒临失传。为了让古老是木卡姆艺术后继有人,阿不都拉殚精竭虑,先将朋友流落街头的儿子巴吾东收为义子,精心培养,多年后又将唯一的女儿巴哈古丽许配巴吾东,只为身后留下木卡姆传人。当地富豪企图将阿不都拉这个活着的文物带出国外,劫持了父子俩人,幸被解放军及时救下。木卡姆面临的现状受到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阿不都拉父子被请到乌鲁木齐,与北京调来的音乐专家通力合作,完成全套十二木卡姆的录音,并第一次被整理成乐谱,立刻引起世界音乐界的关注。阿不都拉也获得“木卡姆大师”的崇高荣誉。为了弥补当初录音时遗漏的两段木卡姆,他不顾老年体衰,登台高歌,在舞台上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和遗憾。
在随后的那场席卷神州的灾难中(“文化大革命”),一时沉渣浮起,社会各色人物登台表演。木卡姆和它的传人巴吾东再次陷入劫难。为了保护北京专家当面托咐的父亲珍贵的唯一录音资料,巴吾东与巴哈尔古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和考验。先有巴吾东遭迫害被投入狱,后有巴哈尔古丽反抗凌辱被迫投河。
然而,珍藏在人民心目中的木卡姆像一条无形纽带,把许许多多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让心灵受重创,心灰意冷的巴吾东重新站起来,投入到苦苦寻觅父亲的录音资料和遗失的木卡姆唱段之中;也让善良文弱的巴哈尔古丽经受了命运的洗礼,走出荒野沙漠,完成了性格的重铸,成为暗中帮助巴吾东完成宿愿最得力的助手。在他们身边,无时无刻不演绎着高尚与卑鄙、智慧与愚昧、诚实与欺骗、坚韧与放弃、迷茫与醒悟、宽容与惩罚,梦想与真实的话剧。一波三折,九曲回肠的故事,将把你带入一个民俗特色浓郁的维吾尔生活画廊。当云开雾散,原唱资料回归的那一天,一对昔日的情人在父亲阿不都拉的塑像前再次聚首,道不尽的苦辣酸甜,说不完的悲欢离合,历经磨励后的人性之光,似乎都在木卡姆乐曲之中得到了升华,获得了新生,令人无限回味和感慨!
新疆新闻在线网5月21日消息:电视剧《木卡姆往事》是我从影以来耗时最长、花费力气最多的一部作品。我们都知道,木卡姆是一座艺术的高峰,她在维吾尔族历史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不言而喻。如果不是2005年看到铁路局作者张瑞成同志送来的一部10集电视剧本初稿,我恐怕永远不会去触及这样一个重大题材,并从此与木卡姆结缘。
张瑞成是第一次接触电视剧。起初,他写的是一个木卡姆流浪艺人复仇的传奇故事。文革结束不久,有次他去南疆出差,曾在库车巴扎上看到一位手持沙巴依激情演唱木卡姆的流浪艺人,虽然听不懂唱词,但那饱含沧桑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曲调深深地吸引了他,特别是演唱者的形象,令他久久难忘。这个人身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曲折故事,那也许就是民间木卡姆艺人命运的一个缩影。这位巴扎上的流浪艺人,就成为我们剧本中巴吾东最初的原型。
在后来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大量、深入地采访,对木卡姆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我们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木卡姆的兴衰起落,强烈地传达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而木卡姆艺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他们的是非恩怨,又无不镌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木卡姆就像是一棵永不枯萎的参天大树,植根于民间深厚的沃土,她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她也饱受风雨侵蚀、历经沧海桑田。要表现好这个题材,既要写树,也要写根,还要写她在风霜雨雪中挺立,在雷电交加中依然葳莛不倒。我们围绕着木卡姆这棵大树,写了阿不都拉,巴吾东,巴图尔三代木卡姆艺人不同的命运,同时尽可能地展现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让她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史诗感。以人物的感情为纽带,开掘人物的心灵变化,而初稿中原先最看好的女主人公蒙面复仇的传奇故事,则自然退出,由个人行为改为时代进步、法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使剧情构成显得更加合理自然。
在创作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即省略或跳过文革时代,由木卡姆大师阿不都拉的巅峰时期直接转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木卡姆申报联合国“人类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写,避开了观众对文革时期的感情排斥,也便于审查通过。但缺憾是不能充分表现木卡姆解放后由抢救到文革罹难到再次起死回生的曲折过程。而没有这个过程,《木卡姆往事》的故事结构显然是不完整的。
经过再三地思量和讨论,最终定稿的剧本没有回避文革,但将笔墨放在当时极左路线对第二代木卡姆人巴吾东的迫害上。写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木卡姆大师的唯一传人在狱中的精神堕落过程,为后面的故事作大幅的铺垫。我们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信念:木卡姆是不死的,因为热爱木卡姆的人生生不息!如果说解放初期政府派专家从阿不都拉口中抢救濒临失传的木卡姆是一次“物质”的抢救,那么文革后政府对饱受磨难与打击、几乎绝望潦倒的巴吾东的拯救,则是对木卡姆人一次精神的救赎。它一点也不比抢救“物质”的木卡姆轻松。两次不同形式的抢救,使得剧本主题得以升华,人物变得丰满,故事更加曲折耐看。
常常听到有人问,木卡姆究竟是什么?大多数人略知一二,并不十分清楚。维吾尔族木卡姆申遗成功,让我们感到非常有必要通过电视剧这种最大众的娱乐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木卡姆文化,在展示这部规模宏大、源远流长文化瑰宝的艺术魅力同时,更要表现几代木卡姆人坚毅的品德和高尚的心灵。如此重大的题材,无疑是对编剧的一次挑战:故事历史跨度长,人物性格变化复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那些绕不过去,我们又并不熟悉的木卡姆专业知识,通俗地、水乳交融般地构成故事的有机部分,既让行家认可,又让普通观众看得饶有兴味,跟着故事走进木卡姆苦难的历史和辉煌的今朝,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仅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天山电影制片厂领导敏锐地抓住这个选题,及时正式纳入计划,投入人力物力,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剧本进行论证,要求编导深入生活并提供各方面的方便。导演前期介入,我们前后到厦门、喀什、莎车、麦盖提,采访过近百人。剧中童老师的原型万桐书夫妇、已故的音乐家周吉先生,还有一些与阿不都拉的原型、一代木卡姆大师吐达洪同时代的人和研究木卡姆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都为编剧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剧本中许多生动的细节,就来自他们的生活。不算我和张瑞成个人摸索的时间,仅从剧本创作纳入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工作计划到定稿,历时十八个月。其间仅提纲反反复复写了十几万字,大小修改更是难以计数。个中滋味,至今难忘。现在经过导演和全体演职员的共同努力,《木卡姆往事》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对于编剧来说,在了却一件心愿的同时,也期待着观众的评判。
作者: 肖陈
文章来源: 新疆日报
维吾尔族古典音乐木卡姆是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根据传说,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汗与妻子阿曼尼莎汗邀集汗国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在音乐家喀迪尔汗.叶尔羌的主持下,对当时散失的木卡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加工和整理,使木卡姆得以定性和发展。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古典音乐,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古典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亚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
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些地域性变体,其中比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当属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除“大型套曲”意思外,还具有“法则”、“规范”、“曲调”等多种含义,它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大曲naqma)、达斯坦(叙事诗dastan)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maxrap)三大部分组成,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全部演唱完十二木卡姆需20多个小时。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的融合体。
早在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后来经不断融和、衍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博雅婉”组曲,这就是“木卡姆”的雏形。“木卡姆” 正式纳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与一位伟大的维吾尔族女性——阿曼尼萨(公元1533-1567年)密不可分的。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莎,成为以新疆莎车为国都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后。她召集大量乐师和木卡姆演唱家,大规模整理“木卡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改掉了原“木卡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古维吾尔语词汇和陈旧的宫廷诗词,同时还创作了“依西莱提安库孜”这一新木卡姆。从而整理出结构完整、体系严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全新“木卡姆”。 19世纪,这套“木卡姆”被逐步精缩为十二部套曲,每部套曲约演奏两个小时。这被浓缩后的“木卡姆”,定名为“十二木卡姆”,但无文字纪录。
今天,木卡姆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尔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均有木卡姆,但就其种类来说,目前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
长期以来,十二木卡姆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这种传承形式,在岁月风尘的荡涤下,极易耗散。加之十二木卡姆体系太庞大,词意太深奥,曲牌太绵长,完整死记硬背下来非常困难,到解放前夕,十二木卡姆已濒临灭绝。为了抢救这濒于失传的音乐瑰宝,1950年,文化部派出音乐家万桐书、刘炽等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开始了艰辛的挖掘、整理工作。音乐家们找到“十二木卡姆”的唯一演唱者、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老人,用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经过整理和编辑,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
新时期,新疆继续加大十二木卡姆的拯救力度。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成立了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同时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书籍和光盘。1996年,新疆艺术学院成为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