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莲花

更新时间:2024-04-13 14:13

木莲花,是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株高达20米,树皮为灰色且平滑,幼枝及幼芽被褐色短毛;叶子形状呈现长椭圆状披针形,革质,叶子表面呈绿色且有光泽,叶子背部为灰绿色有白粉;花色因气候开红、紫、白等色;果实为褐色,呈卵球形,表面有疣点;花期5月,果期则为10月。

植物学史

植物别名

木莲花通常称为辛夷,另有:春花、会春花、木笔花、迎春花、木兰、木莲黄心紫玉兰房木、望春、辛夷花紫木兰白花树花等别名。

形态特征

木莲花,学名Manglietia fordiana(Hemsl.) OliV.,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又名黄心树。乔木,高达20米。树皮为灰色且平滑,幼枝及幼芽被褐色短毛,后脱落无毛。叶子表面呈绿色且有光泽,叶子背部为灰绿色有白粉;叶革质、狭倒卵形、狭椭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短急尖,通常尖头钝,基部楔形,沿叶柄稍下延,边缘稍内卷,下面疏生红褐色短毛;侧脉每边8-12条;叶柄长1-3厘米,基部稍膨大;托叶痕半椭圆形,长3-4毫米。花色因气候开红、紫、白等色。总花梗长6-11毫米,径6-10毫米,具1环状苞片脱落痕,被红褐色短柔毛。花被片纯白色,每轮3片,外轮3片质较薄,近革质,凹入,长圆状椭圆形,长6-7厘米,宽3-4厘米,内2轮的稍小,常肉质,倒卵形,长5-6厘米,宽2-3厘米;雄蕊长约1厘米,花药长约8毫米,药隔钝;雌蕊群长约1.5厘米,具23-30枚心皮,平滑,基部心皮长5-6毫米,宽3-4毫米,中部心皮露出面宽约5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胚珠8-10颗,2列。聚合果褐色,卵球形,长2-5厘米,表面有疣点,蓇葖露出面有粗点状凸起,先端具长约1毫米的短喙;种子红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产地生境

木莲花产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以及云南等省份。木莲花为亚热带树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树种,栽培应用较少。生于海拔1200米的花岗岩、沙质岩山地丘陵。

生长习性

幼年耐阴,成长后喜光。喜欢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在干旱炎热之地生长不良。根系发达,但侧根少,初期生长较缓慢,3年后生长较快。有一定的耐寒性,在绝对低温-7.6~-6.8℃下,顶部略有枯萎现象。不耐酷暑。

育植技术

繁殖方法为种子播种以及扦插。

苗木培育

木莲幼苗喜阴湿而不耐干旱 。 因此 ,苗圃地应设在水分充足 、光照条件适中 、通风良好 、土壤较肥沃的沙质壤土的山地或稻田 。 播种前1年冬季 ,苗圃地应进行翻耕 ,深达20~25cm ,结合翻耕施过磷酸钙300~500kg/hm2和腐熟的人畜粪400~600kg /hm2作基肥

播种催芽

将种子均匀播于作好的苗床 ,后用细沙覆盖 ,覆盖厚度以不见种为宜 。 播种后 ,用花撒盛水喷洒播种床 ,并盖薄膜 。 20~30d发芽 。 期间应做好苗床内水分和温度管理 。 种子发芽长出沙面 ,子叶完全展开且转绿时应及时揭除覆盖的薄膜 。

栽植

在造林季节植苗造林 ,自冬季苗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均可栽植 ;直播造林于春季进行 。 在早春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种植 ,种植时小心剥除营养袋后带土栽植 。 可适当深植 ,回土要细 ,稍加压平压实后 ,用松土回填成“馒头状” 。 植后一个月检查成活情况 ,发现死苗及时补植。

病虫防治

木莲病虫害不多 ,主要虫害苗期有蝼蛄 、大蟋蟀咬食幼苗 。 幼苗易发生根腐病 。 蝼蛄防治一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减少蝼蛄的产卵 。 二是用灯光诱杀成虫 。三是毒饵诱杀或灌药毒杀的化学防治方法 。 大蟋蟀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如人工捕杀 ,阻隔法 。 二是化学防治 。 将切碎的甘薯或炒香的米糠按100∶1加90%敌百虫做成毒饵诱杀。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木莲花的药用价值可净化消化系统,缓解反胃、呕吐等症状,对呼吸系统的疾病也有治疗作用。可减轻支气管炎以及气喘所引起的不适。对妇女月经周期的规律有调节作用,并可缓解痛经。他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枸橼酸,可养颜美容,对皮肤有收敛功效,还可预防肌肤因环境污染的快速老化。

观赏价值

木莲花树态葱绿,叶形秀丽,枝叶扶疏,花白润如莲,清香可人,聚合果深红色,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

木莲花的木材色质兼优,纹理直,质轻柔,可用于制作家具。

植物文化

花语

木莲花的花语为:高尚,对大自然的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