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19
朱儁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曾经以贩缯为家业。朱儁好学,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在县里担任门下书佐。他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
朱儁的同郡周规受到三公府征召,将要启程,向郡府借钱一百万,作为冠帻费。后来郡府突然催要借款,周规家境贫困,一时间无法筹措。朱儁私自把母亲的缯帛拿出来,解了周规的燃眉之急,朱儁母亲失去养家的本钱,很生气,责备朱儁。朱儁回答:“小有损失,却能有益于他人,先贫后富,这是必然之理。”本县县长度尚深以朱儁为奇,把他推荐给郡守韦毅,于是朱儁开始在郡中任职。后任太守尹端任用他为主薄。
熹平二年(173年),尹端征剿许昭失利,被州刺史举奏,其罪应当弃市。朱儁穿着破旧的衣服悄悄离开,带着数百金来到京师,买通主持章奏的官员,把刺史的奏章加以改动,于是尹端才得输作左校。尹端见罪过减轻,大喜,但心中疑惑,不知为何得减罪过。朱儁也始终没对人提起过。后任太守徐珪荐举朱儁为孝廉。
《后汉纪》记载,朱儁曾为郡功曹,太守徐珪被州长官诬奏,郡吏打算贿赂宦官来帮助徐珪,朱儁说:“明府被刺史冤枉,我们不思效命,而欲图行贿,以秽清政,是有君而无臣。如今刺史已经受贿贪污,而求郡因为小隙,抱罪诬人。朱儁清楚此事的全貌,请求前往京城,不必用行贿的手段。”徐珪说:“你的智情我是了解的,但如今刺史已经上奏,恐怕来不及了。”朱儁说:“操所作章,疾马兼追,足以先州里一步。且根据沿途驿站来推断,可以将刺史的上奏夺得。”徐珪说:“好!”朱儁随即趁夜派出轻骑数十人,分开探察,果然抢得州书。朱儁得以独自进入京师,上书告发刺史之罪。朝廷于是征刺史入朝,徐珪的事情得以化解。刺史家人得知此事,派刺客分别拦住去路,欲图杀害朱儁。朱儁知道后,跟随洛阳尉司马珍,自匿变服而去。徐珪大为高兴,朱儁因此显名,之后举孝廉,担任尚书郎。
后来,朱儁升任兰陵县令。朱儁任官,有过人的才能,东海相又上表推荐。正好交州群盗并起,州牧、郡守软弱无能,不能禁止。另外,交趾的梁龙率众万余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县。
光和元年(178年),朝廷以朱儁治理兰陵有名,立即拜他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上书请求回到本郡募兵,朝廷允许。朱儁得以便宜行事,于是回本郡简募家兵二千人,调发士众,与郡里所调的加起来有五千人,分两路直奔交趾,斩苍梧太守陈绍。到州界后,朱儁整束兵众,屯驻不动,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虚实,宣扬威德,以震慑敌人之心。接着调集七郡兵士,一齐进逼,终于斩杀了梁龙,投降者几万人,旬月之间,州郡平定。朝廷论功行赏,封他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
另《后汉书》记载,光和元年正月,合浦、交趾乌浒反叛,招引九真、日南民,共数万人,攻没郡县。至光和四年,朱儁讨破乌浒,不知是否为一事。
后来,朝廷征朱儁入朝任谏议大夫。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中公卿都推荐朱儁,说他有才略。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共同出征。
朱儁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皇甫嵩退守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率大兵包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并打算使用火计。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儁合兵,乘胜追击,大破黄巾军,斩杀数万人。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儁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追破波才于阳翟、击败彭脱于西华,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皇甫嵩上表朝廷,推功于朱儁,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当时南阳郡黄巾首领张曼成起兵,自称“神上使”,拥众数万,杀郡守褚贡,屯驻宛城(今河南南阳)百余日。继任太守秦颉击斩张曼成。黄巾余兵又举赵弘为帅,人众越来越多,达到十几万人。朱儁、荆州刺史徐璆和秦颉合兵一万八千人,进击赵弘,从六月直到八月,始终不能取胜。有人建议要召朱儁回京。司空张温上疏(一说张温商议):“当年秦用白起,燕任乐毅,都是旷年持久,才能够克敌。朱儁讨颍川,已经有功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灵帝依议,下诏严厉责备朱儁。朱儁担心被诛,于是挥兵急攻宛城,杀死赵弘。(《后汉纪》记载战后朱儁被封为上虞侯。)
黄巾军又以韩忠为帅,仍然占据宛城。朱儁兵少不敌。于是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面对城内。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黄巾军全都赶赴应敌。朱儁却身披战甲,自率精兵五千,进攻东北,将士鼓勇,登城而入,韩忠退守小城,惊惧非常,请求投降。
朱儁的司马张超及徐璆、秦颉皆欲听之。朱儁不同意,他说:“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人民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说完,下令急攻,但一连数日,都未能攻克。
朱儁登上土山,瞭望黄巾营垒,然后对张超说道:“我知道了!贼人的外围坚固,内营逼急,求降不得,想出也出来不得,所以他们殊死战斗。万人一心,尚且不可当,何况是十万呢!强攻的害处太大了。不如把包围撤除,集合部队进城。韩忠看见包围已经解除了,一定会自己出来,等他们出来,兵心就散了,这是易于攻破的方法啊。”于是下令解围。韩忠见围解,果然引军出战,朱儁乘势进击,大破其军,并趁胜向北追击十余里,斩杀一万余人。韩忠等人只好投降。秦颉非常愤怒,杀死了韩忠,黄巾余众不能自安,又以孙夏为帅,还驻宛城。朱儁进攻,于十一月癸巳日攻破宛城,孙夏败走,朱儁纵兵追到西鄂精山,又击破黄巾军,斩首万余级,孙夏也被朱儁军斩杀。黄巾因此破散流离。
中平二年(185年)春天,朝廷遣使者持节拜朱儁为右车骑将军。朱儁率兵回京,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增加食邑五千户,更封钱塘侯,加位特进。后来因为母亲丧离职。服毕起家,任将作大匠,转任少府、太仆。
黄巾起义之后,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唒之徒,并起于山谷间,不可胜数。其中大声的自称雷公,骑白马的自称张白骑,行动轻便的人就说是飞燕,胡须多的就号称于氐根,大眼的就说大目,如此多的称号,都各有原因。人多的聚众二三万,小的也有六七千人。其中,以常山人张燕势力最大,他轻勇矫捷,军中都号称是“飞燕”,他善得士卒的爱戴。据众百万,占据黑山,朝廷无法讨平。后来,他遣使至京师,投降了朝廷,被拜为平难中郎将,领河北诸山谷事。
后来,张燕渐渐率兵侵犯河内郡,进逼京师。朝廷任命朱儁为河内太守,率领家兵击退张燕。后来他们大多都被袁绍所讨平。此后,朱儁历任光禄大夫、屯骑校尉、城门校尉、河南尹。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把持政权。因朱儁是功高望重的将领,董卓对他格外小心。外表与他亲近交结,内心则对他颇为忌惮。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兵锋甚为强盛。董卓感到恐惧,想请公卿们商议迁都长安,朱儁屡次阻止。董卓虽然厌恶朱儁和自己作对,但贪图他的高名,于是上表奏请朱儁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
使者到朱儁府上后想要宣示诏命,朱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并乘机说:“国家西迁,必定让天下人失望,增长山东的祸乱,臣看不出此可行之处。”有司听了很感奇怪,诘问他:“召您受任,您坚决拒绝;没问您迁都的事,您却说了半天,这是为什么呢?”朱儁说:“副相国位重,臣不能胜任。迁都之计,也不是紧急要办的事情。辞却不能胜任的职务,提出不关紧要的事情,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有司又问:“迁都的事,我从没听到过。就算朝廷有此打算,也还没有透露出来,您怎么知道的呢?”朱儁又煞有其事地说:“这是相国董卓告诉我的,我才知道的。”有司不能屈,此事于是作罢。之后,朝廷大臣及尚书郎华歆等人皆称赞佩服朱儁,董卓也更加痛恨朱儁。
朱儁曾为董卓谋划军事。董卓斥责朱儁:“我百战百胜,一心主事。你不要胡说,连我的刀也会弄脏的。”盖勋对董卓说:“从前武丁那样的明主,还求别人谏诤,何况像你这样的人,还想堵塞别人的口吗?”董卓说:“我只是说笑的。”盖勋说:“没听过怒骂可以说是说笑。”董卓于是向朱儁表示歉意。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进入关中后,留朱儁守洛阳,朱儁便和山东诸将通谋,想作内应。后来,朱儁害怕董卓袭击自己,弃官逃往荆州。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驻守洛阳。朱儁闻讯,率兵还洛阳,杨懿退走。朱儁见河南残破,无法作为屏障依靠,于是引军向东面,屯驻在中牟县。并传信给各个州郡,召请部队讨伐董卓。徐州刺史陶谦派来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了一些兵来,陶谦便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车骑将军。董卓闻知后派兵出击,他的女婿牛辅派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率领步骑数万屯驻河南抵挡朱儁。朱儁出击,在中牟被李傕等人击败。朱儁自知众寡不敌,于是停留关下,不再前进。
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掌权。朱儁当时还在中牟,陶谦认为朱儁是名臣宿将,屡立战功,可以委以大任,于是和诸豪杰共同推举他为太师,并传檄给各州牧伯,相邀一同讨伐李傕,奉迎天子。陶谦向朱儁行文(详见《奏记朱俊》):“徐州刺史陶谦、前扬州刺史周干、琅琊相阴德、东海相刘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应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臣等斗胆向代行车骑将军原河南尹幕府进言:国家遭逢董卓祸乱,又遭遇李傕、郭汜之乱。幼主遭遇劫持,朝廷忠良,凋敝离散。西京长安,音信杳无,不知朝廷吉凶。因此,在职官员,乡间缙绅,有识之士,莫不深感忧虑。均以为当今之世,非通晓义理,英雄豪杰,敢作敢为之士,不能阻止祸患蔓延!自从崤山以东起兵,已经有三年时间,州郡相互观望,无人愿竭尽全力为国家讨贼,而是相互间为私利而争斗。陶谦等人经过协商,决心为国家纾难。大家认为:‘将军身为国家重臣,文武兼备,应该站出来,为国讨贼。凡世上君子,莫不仰望将军,请及早作出决定。’我等相互激励,挑选精兵强将,挥师进军,挺进咸阳,军中多带军粮、物资,足以支撑半年。敢在此披露心腹,听命将军调遣。”
正好李傕听从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派人用天子诏书征召朱儁入朝。军吏将士都不愿入关,想与陶谦等联合。朱儁却认为:“以君召臣,臣子应当不等车马准备好就要去,何况是天子的诏命呢?况且李傕、郭汜是小人,樊稠是平庸无用的人,没有别的什么远大的谋略,又势力相等,变乱必定发生。我乘他们的不备,突然行动,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当下辞谢陶谦等人,奉诏入京任太仆。陶谦也只好作罢。
初平四年(193年)六月,朱儁接替周忠为太尉,录尚书事。
兴平元年(194年)二月,有司奏请立长秋宫。汉献帝下诏:“皇妣(献帝生母王荣)宅兆未卜,三年之戚,礼不言吉。朕虽然不能终身思慕,但何忍言后宫之选?”朱儁与司徒淳于嘉、司空张喜上奏:“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应该改葬皇妣,追上尊号,按照以前穆宗、敬宗的事。”
七月,朱儁因日食而免职。又奉命代理骠骑将军职务,持节镇抚关东,但未出行。
兴平二年(195年)二月,李傕杀死樊稠,郭汜自疑,又与李傕相互攻杀,长安大乱。朱儁留京没有出行,任大司农。李傕劫持汉献帝到自己的营中,献帝命朱儁和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等十多人去说服郭汜,让他与李傕和解。郭汜不肯,扣留朱儁、杨彪等为人质。
四月,郭汜与公卿商议攻打李傕,杨彪发言惹怒了郭汜,差点被杀。朱儁素来性格刚猛,愤怒发病而死。(另一说朱儁被劫持即日发病去世。)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朱儁位列其中。
朱儁任交州刺史时,选兵五千,两路直奔交趾,讨伐梁龙之乱。他一面整军不动,遣使探查虚实,一面召集援军,最终与七郡兵士一齐发动总攻,斩杀梁龙,招降数万,旬月之间,大乱全部平息。
朱儁镇压黄巾之乱时,屡建战功:他先与黄巾波才部作战失利。后左中郎将皇甫嵩在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以火计大破波才,朱儁、曹操与皇甫嵩合兵追击,杀死数万人。随后,朱儁与皇甫嵩协力进攻汝南、陈国黄巾,平定三郡之地。六月,奔赴南阳郡,以一万八千的兵力围困黄巾首领赵弘所部十余万人,至八月杀死赵弘。宛城黄巾仍推韩忠为帅,朱儁在宛城西南方扎营筑垒,使黄巾主力被诱往该处防守,自己则率五千精兵猛攻东北方,且拒绝了韩忠投降的提议。但在急攻不下之后,朱儁转而以“围师必阙”之计,诱使韩忠出击,大破黄巾,斩杀上万,韩忠投效。后黄巾余部仍拥孙夏为帅,据守宛城。朱儁再度攻击,“贼遂解散”。
陶谦等:“将军君侯,既文且武,应运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颙颙。’故相率厉,简选精悍,堪能深入,直旨咸阳,多持资粮,足支半岁,谨同心腹,委之元帅。”
虞翻:“近故太尉上虞朱公,天姿聪亮,钦明神武,策无失谟,征无遗虑,是以天下义兵,思以为首。”
范晔《后汉书》:①“皇甫嵩、朱儁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及其功成师克,威声满天下。值弱主蒙尘,犷贼放命,斯诚叶公投袂之几,翟义鞠旅之日,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岂天之长斯乱也?何智勇之不终乎!前史晋平原华峤,称其父光禄大夫表,每言其祖魏太尉歆称‘时人说皇甫嵩之不伐,汝豫之战,归功朱儁,张角之捷,本之于卢植,收名敛策,而己不有焉。盖功名者,世之所甚重也。诚能不争天下之所甚重,则怨祸不深矣’。如皇甫公之赴履危乱,而能终以归全者,其致不亦贵乎!故颜子愿不伐善为先,斯亦行身之要与!”②“黄妖冲发,嵩乃奋钺。孰是振旅,不居不伐。俊捷陈、颍,亦弭于越。”
张预:“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隽得假日月而破赵洪。又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隽攻西南而掩东北。又曰:‘围师必阙。’隽解围而降韩忠是也。”
郝经:“嵩儁有大将之略,昧匡时之几,遂为桀逆所制,不能以功名终。”
李贽:“呜呼,皇甫义真之不死于辈卓之手者,幸也;若朱隽者,不赴陶谦等倡议之招,而赴傕、汜,卒为汜所留,而死于郭汜之手。噫,何以异哉!”
黄道周:“郡贼梁龙,反于交趾。命隽往征,拜为刺史。调兵五千,不轻直抵。威德先扬,使其惊靡。七郡齐攻,自斩而死。再讨黄巾,赵洪正起。三月攻围,犹然对垒。有司召还,张温疏止。隽急进兵,洪方斩矣。韩忠据宛,复为虎兕。战败欲降,众以为喜。隽独不从,细陈底里。利则横行,钝则权已。长寇纵奸,最不可倚。解围斩之,功方足记。”
王夫之:①“朱儁曰:‘秦项之际,民无定主,赏附以劝来者。’此后世之权术,不可与三代并论。……以黄巾之徧天下也,不数年而定,汉虽亡,不亡于黄巾之手,则朱儁之所持者定矣。”②“若燮者,托以六尺之孤,正色从容而镇危乱,植也、儁也、允也,智勇形而中藏浅,固不足以测燮之涯量矣。”③“但言才,则与志浮沈,与情张弛,一匹夫而已矣。……乃至朱儁、皇甫嵩之荡除黄巾而束缚于董卓。乱国之朝廷所倚赖,乱世之人心所属望,皆其不可与有为者也。”④“绍、术、瓒、表虽怀异志,而朱儁、曹操、刘虞、孙策,夫岂不可激厉入援以解天子之困厄。”
蔡东藩:“黄巾之平,皇甫嵩为首功,朱儁其次焉者也。朱儁与皇甫嵩齐名,而谋略不及皇甫嵩,颍川之役,微皇甫嵩,儁且一蹶不振矣;若汝南陈国之平贼,亦赖嵩为主帅,而儁得分功,至移讨宛城,两月不下,必待朝廷之督促,方苦心焦思,用谋破贼,然亦幸遇赵弘韩忠之犷悍无谋,乃得为儁所算耳。”
《弘明集》称,汉末交州行政长官的弟弟担任豫章太守,被笮融杀害,交州长官打算派骑都尉刘彦率兵报仇。按照薛综的上表,会稽人朱符曾担任交州刺史,任用乡人虞褒、刘彦。如果《弘明集》无误,则朱符就是朱儁的儿子、朱皓的哥哥。
《续后汉书》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
《后汉孝献皇帝纪第二十八》
《十七史百将传·卷五》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朱儁形象与正史相似。黄巾造反时,为中郎将,引军讨伐。屡立功绩,诏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李傕、郭汜相争时,朱儁与杨彪等人前往郭汜营中劝和,反被郭汜劫持,因中郎将杨密力劝而被放出。杨彪与朱儁相抱而哭,昏绝于地。朱儁归家后发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