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10:30
机车交路是指①机车担当列车牵引任务的固定区段及机车的运用方式。机车交路按照机车乘务组连续工作时间的不同,可分为长交路和短交路;按照机车运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肩回运转交路、半循环运转交路和循环运转交路等。②机车工作计划中规定的每台机车按顺序牵引列车的车次,在基本段、折返段所在站的出发、到达时刻和停留时间。
机车交路是铁路机车在线路上固定运行的周转区段。不同机车运转制和不同乘务员换班方式的机车交路通常以规范的交路图形表示,借以增强机车交路的直观效果。
机车交路是铁路运输组织中的一种机车运用方式。它不是运输考核指标。但它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技术课题。铁路运输工作者比较关注的是机车交路的长度。铁道部曾经在较长的时间段把推行机车长交路作为铁路运输组织改革的一部分。
设置机车交路的目的是:
1.机车在一定区段上工作,使机车乘务员能充分熟悉线路情况,有利于很好地运用机车性能,提高操作技术,保证行车安全。
2.能为机车乘务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休息条件。
3.便于对机车乘务员的组织和管理。
机车交路并不是完全意义的指标或标准,但在运输体系中是一个体现模式作用对运输组织工作重要的技术经济课题。对于新建铁路或进行技术改造的既有线路,选择优化的机车交路方案,不但可以使整个设计方案更加合理,节省投资,而且能够在以后的运营中获得更好的运输效益。
对于既有线路,正在进行机务生产力布局调整,而机务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基础是经过优化的机车交路。我国铁路的机车交路是从蒸汽机车的短小交路延续过来的,在过去的年代里,由于交路短小,机务段布局过密,不但浪费了资源,制约了运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将制约现代化技术装备优势的发挥。
我们主张推行机车长交路,是基于优化机车交路布局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运输设备布局,为推进铁路发展创造条件。优化机车交路布局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综合路网结构、编组站的分布和分工、线路纵断面、行车组织的特点、技术装备的水平和基础设备的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精心进行编制。
机车交路的类型与机车运转制、乘务制度和乘务员换班方式密切相关。
依据机车所担当的牵引任务,机车交路可分为客运机车交路、货运机车交路、小运转机车交路、补机机车交路等。
依据机车运转制的不同,机车交路可分为肩回运转制机车交路、循环运转制机车交路、半循环运转制交路、环形运转制交路等。
依据不同的乘务员换班方式,机车交路又可分为外段驻班、外段调休、外段立即折返、中途站换班交路等。
依据不同的交路长度,机车交路也可分为一般交路和长交路。
机车交路的长度与机车运转制、乘务员换班方式的制约关系,受制于机车乘务员的连续工作时间标准和机车乘务制度。
1.充分利用现代化机车的优势性能和运输设备条件,通过合理规划,不断推进客货机车长交路。对新建铁路,要坚决执行铁道部关于推行机车长交路的技术方针;对既有线,应通过调整列车编组计划和编组站的分工,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跨铁路局的货运机车长交路。对旅客列车,要逐步扩大直达特快机车长交路的数量,推进实现以大城市之间跨地区客运机车长交路为骨干的客运机车交路布局。
2.对于一条线或某些区段,要将机车交路与乘务制度、担当机型、牵引质量、乘务员乘务方式等组成一个系统,进行布局优化,通过实施现代化管理,实现运输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在追求运输效率的同时,要合理安排乘务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机车交路与乘务制度、乘务员执乘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轮乘制和随乘制的交路区段,随着列车质量和速度的不断提高,制定科学合理的乘务员作息时间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4.注意近期与远期的结合,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
确定机车交路的实质就是确定机务段和机务折返段的位置,也就是确定机车交路的长度。因为机车交路长度决定了铁路基建的投资和运营费用,交路越长,投资越少,机车运用效率越高,运用成本越低。
确定机车交路的一般作法是:
1.凡位于大城市、大工矿区、路港联运点的车站以及铁路枢纽中的主要车站因货物装卸量大、旅客多,从而始发、终到的列车多以及调车作业量大,对这些车站通常考虑设置机务段,构成机车交路的一个端点。
2.根据牵引动力类别及机车持续运行性能,结合机车运转制、乘务员换班方式,以不超过乘务员规定的一次连续作业时间的最优方案(指交路尽可能长的方案)确定机务折返段的位置,即确定机车交路的另一端。
3.考虑地形地貌、生活条件等情况,在不影响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可以对机车折返段的位置略加调整。
4.为做好相邻铁路联运工作,在两条以上铁路的联运点,也应设置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
5.为了充分利用机车功率,机务折返段的位置,尽可能调整在线路纵断面坡度相差较大的相邻车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