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8 13:04
权术是统治阶级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是剥削阶级御用的政治工具。权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公共权力被极少数统治者掌握时的产物。
指权谋;手段。
1、《尹文子·大道下》:“奇者,权术是也;以权术用兵,万物所不能敌。”
2、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
4、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十:“现在,革命兴起, 清 朝垂危,正是他玩弄权术的绝好机会。”
5、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
中国权术思想
权术是统治阶级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是剥削阶级御用的政治工具。权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公共权力被极少数统治者掌握时的产物。
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权谋手段都被称之为权术。种意义上的权术,既包括先进的政治策略一一 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又包括虚伪诡诈的骗术和投机术一一我们称之为权术的东西;例如吕不韦在政治上主张统洽者对学士要以礼待、重视知识 、起用能人,强调贤主与有道之士 “ 相得然 而后乐 ,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禅智竭力 ”。这显然是一种进步的领导艺术,但他又主张利用城民的欲望租畏俱心理,引诱人们追求荣誉和利益,这又具有我们今天所讲的浓厚的权术特点 。《 吕氏 春秋 》 中总结的“ 君静臣 动 ” 的权术,既可以理解为领导者善于授权,一 充分发挥下属主观能动性的领导艺术,又可以成为领导者无所事事、 推过揽功、利用下属的功绩和罪过稳固自己地位的诡诈之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的权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有的权术被历代阴谋家所利用,成为官场倾轧、害国害民的工具。
《辞海 》中说,“ 权 ” 为权宜、权变, 即衡量是非轻重,以因事制宜,可进一步引伸为酌情变通、通权达
变 、 以变应 变等意。 “ 术” 即手段、策略、方法、心术。 “ 权术 ”就是权变之术。
历代的权术家们凭借强力玩弄权术,或一切从个人利益和个人意志出发,抓住一 切机会来使自己利益、愿望得到满足;或把权势看作是决定一切的力量,耍弄 “ 权术” 有计划地瓦解对立面, 排除异己,清扫障碍;或用心腹监视部属和同僚的行为,实行特务统治,动辄使用包括生杀权在内的种种残酷手段,了结对方的政治生命乃至身家性命 。
马氏政治权术思想
马氏政治权术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的。他认为,要建立统 一 的意大利和理想的政治制度,首先必须取得政权。要取得政权,就必须研究人的本性,以便依据人的本性来控制人和统治人。他根据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对 当代社会中人物的了解及自身的体验提出:人的本性是统一 的 、永恒的, 即 “ 共 同人性 ”,人 的本性是自私的和利己的 。在你成功的时候,人们总是赞扬你,一 旦你失败,就会背叛你。的本性又是变幻无常和虚伪的,临难 图苟安,且贪得无厌。 “ 一切人都有恶的本性,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按照其本性行事。
第一,“ 权术 “ 要为统治阶级 尽 “ 忠 ”,因而是统治阶级御用 的治政工具。第二, “ 权术 ” 要为统治阶级尽 “ 责”, 因而,对敌对集团进行有效的分化、瓦解乃至镇压,毫不留情。第三 “ 权术” 要为统治阶级尽 “ 能”, 因而必须耍弄 “ 权术”极尽欺骗、愚弄民众之能事。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大权术家无一不是大伪诈家、大阴谋家,无一不给后世留下了千古骂名。 “ 权术” 意味着残酷、欺骗和背信弃义。 “ 权 术”, 就是专指政治阶级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
评判权术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大体上可有三个标准。首先是行为的目的。行为的目的正当与否经常被人作为对权术行为是否正当的一个评判标准。以目的正当性作为权术正当性的标准很容易导致对权术行为正当性的一个宽松评判。许多人认为若以此为标准,将带来各种权术行为的泛滥,谁都可以以目的的正当为借口而滥施权术。所以,以目的正当性作为评判权术行为正当性的标准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最低标准。
权术行为正当性的第二个评判标准是“不诋毁他人”,也就是说权术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操守规范,不应恶意性地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由此标准,当两个主体发生竞争时,抬高提升自我的权术行为可以被视为是正当的,而贬低他人的权术行为则往往被视为是不正当的。
权术行为第三个标准是“公正”。例如,在处于竞争状态的两个主体之间,一方循规蹈矩而另一方施耍权术,则可认为权术行为是违反公正原则的,是不正当的。若其中一方做许多小动作,另一方不得不回应性地做出一些权术行为,则往往会认为做出反应的权术行为是正当的。“公正”是判断权术行为正当性比较可靠的一个标准。但若以此为标准,恐怕相当多权术行为都将被视为不那么正当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