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田

更新时间:2024-04-17 15:58

李书田(1900年2月10日—1988年3月28日),字耕砚,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镇新房子村(旧属昌黎)人,水利学家、教育家,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美国科学促进会正式会员,原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即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院长,原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院长。

人物生平

1900年2月10日,李书田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镇新房子村(旧属昌黎)的名门世家,自幼喜欢读书。

1917年,从永平府中学堂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预科学习。

1919年,升入土木工程学门(正科)。

192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系,考取清华官费留学资格,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继续在土木工程专业深造学习。

192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

1927年,应时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的邀请,回到北洋大学任教,并担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1929年,任北方大港筹备处副主任,负责实际领导工作。

1930年5月—1932年7月,任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院长。

1932年,接受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任北洋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当时的校名)代理院长。

1934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并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

1937年7月,天津沦陷,李书田带领北洋大学师生赴西安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院校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任该大学工学院院长。

1938年7月,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等院校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任筹委会主任。

1939年,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之命到西康省筹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今西昌学院),并任校长。

1941年9月,前往贵阳筹建国立贵州农工学院(1942年更名为国立贵州大学,今贵州大学)并任院长。

1943年,任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4年,报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并任院长。

1946年4月底,带领西京分院师生抵津复校,并把在西安变卖校舍、处理财产的收入作为北洋大学的筹办经费;6月,被聘为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

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单身赴中国台湾,旋即赴美国,先在纽约一建筑公司做设计工程师,而后在大学任客座教授,再在塞拉库斯公司当总工程师。

1962年,任南达科他矿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导师、地质工艺学科委员会执行主委。

1972年,创办私立世界开明大学与李氏科研院。

1988年3月28日,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因病逝世,享年88岁,将全部财产捐赠给世界开明大学研究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书田制造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在水利方面,李书田提出根治黄河水患,必须标本兼治,并注重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广倡植树造林,黄河开发利用要结合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围垦等方面统筹兼顾、量力而行。

李书田一生中著有《铁道运行工程》《经济论》《水力学》等13部专著,《对数图解洪水流量计算法》等800余篇论文、调查报告和文章。1926年,李书田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为长达1000多页、60万字的《铁道管理工程经济》论文。1943年任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后,在《大公报》发表治理黄河的论文《黄河治理战略》,曾引起毛泽东、周恩来的重视。

人才培养

1927年回到北洋大学任教后,李书田担任过广泛的土木工程方面的课程,曾执教《土木工程学大意》《港口工程学》《水力学》等课程。

1930年,李书田到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任院长,到校不及一年就为该校添设了矿冶工程系和研究院。1932年任北洋工学院院长后,带领学校兴建新的工程学馆、工程实验馆、图书馆,创办了水利工程、电机工程、航空工程等新的学系和专业,其中水利工程系为中国第一个水利系;1933年10月1日在天津创办“天津水工实验所”,后改称“中国第一水工实验所”;1935年带领学校创办“工科研究所”,开创了研究生培养的先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使北洋工学院成为中国国内高校中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37年2月制定《国立北洋大学筹备缘起及分期完成计划》。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哥哥:李书华,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儿子:李次耕。

长女:李静贞,1943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

次女:李淑贞(珍),1951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炼油专业,分配到新疆,先后在独山子柴油厂、克拉玛依炼油厂、油田工艺研究所、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历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职。

三女:李季贞。

女婿:朱汝瑾,长女李静贞的丈夫,化学工程专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外孙:朱棣文,李静贞和朱汝瑾第二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原美国能源部部长。

人物评价

李书田先生一生不懈地学习与追求,献身教育事业,为世人树立了典范,世人尊他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位拓荒者、奠基者”。(天津大学评)

李书田先生有着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艰苦创业、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事业心、责任感。(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渝钦评)

李书田校长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踏实做事,不贪名,不骛远,有切实的目标和标准。在治校方针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学以致用,从严务实”的办学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建平评)

李书田先生为水利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水利人才。李书田先生对中国近代水利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对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水利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顾浩评)

李书田先生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拓荒、奠基以及发展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付出了毕生心血。(梁严冰著《以学报国:西北联大名师》评)

人物纪念

李书田逝世后,世界开明大学更名为“李书田基金会”,依其遗愿专门颁布“李书田奖”,这是以中国人命名的在美颁发的第一个国际科技奖。

为鼓励学术研究,培养水利后备力量,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曾设立“耕砚论文奖”,以李书田的字命名,李书田捐款800元作为此项奖励基金,奖励的奖牌正面是李书田的头像,背面是论文获奖者的名字和获奖论文名称,对于促进水利学科进步与发展、培养和推介水利人才、提高学会的社会声誉等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家张立先用近一年的时间对李书田先生的工作历程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汇集资料,撰写了《李书田传》,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李书田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庆云里,属于天津市一般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该建筑建于1932年,两幢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设有地下室,每户独门,前后均设小院,每户的功能均按照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房间宽敞,布置合理,设施齐全,是当时较为高档的公寓式住宅。

天津大学书田广场位于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前,以李书田的名讳命名,激励全校师生以先贤为榜样,“以书为田,耕砚不辍”。

2022年2月28日,西昌学院将中心广场更名为书田广场,纪念学校创办人李书田。

天津大学研究生领航计划“书田班”成立于2016年6月24日,为纪念前北洋大学校长李书田先生,弘扬实事求是、科工兴国的精神,以李书田校长的名字命名班级。

2010年10月17日,由中国水利学会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李书田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原核工业部、水利部、第二炮兵、中国水利学会领导、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友、天津大学校领导,以及李书田故乡河北省卢龙县领导、四川西昌学院领导等100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