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02
李亚栋,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1964年11月,李亚栋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1981年,毕业于安徽省宿松中学。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1986年,李亚栋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两年。1991年7月,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1年7月—1993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助教。1993年7月—1998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讲师。1998年6月—1999年3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8年,李亚栋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1999年3月,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入选Thomson Reuters全球高引用科学家名单;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
2022年6月,李亚栋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2023年,牵头申报清洁能源与催化安徽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1月,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24年8月,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李亚栋致力于挑战金属团簇、单原子催化剂以期实现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探索实现催化新反应,解决催化剂均相催化异项化实验室与工业化技术难题。
李亚栋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学、纳米微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成果。针对纳米晶制备过程中尺寸与形貌调控这一富有挑战性难题,建立了由单分散纳米晶可控合成、组装到三维介孔材料制备的普适性方法,实现了贵金属、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氧化物、氟化物、化合物半导体等不同类型的无机单分散纳米晶的可控制备;以一维纳米结构作为纳米晶成核与生长研究的模型体系,揭示出无机纳米管的层状卷曲机理,开辟了低温液相合成无机纳米管、纳米线的新途径,提出了纳米晶形貌演变的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和表面热力学模型;利用荧光与磁性纳米晶实现了生物分子富集分离、灵敏检测,并揭示出纳米晶晶面与催化性质间的构效关系,为纳米材料优异性能的发现及其应用提供新机遇。
2014年,李亚栋课题组制备出单原子层纳米铑片。利用弱配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稳定的甲醛还原金属铑,制备出第一例单原子层厚度的纳米金属铑片,球差电镜和同步辐射研究均证实了这一新颖的单原子层金属结构。理论研究发现,单原子层铑片中存在着一种新型的离域大π化学键,有助于稳定其单层金属结构。
2017年,李亚栋团队与苏伟平合作发展了一种温和高效的Rh/TiO2光催化体系,实现了室温条件下光诱导的三氟乙酸脱羧/芳香烃C-H键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
2017年8月,李亚栋与王定胜结合实验与理论计算两个方面,报道了一种通过调变钌催化剂晶格应力实现硝基化合物高效选择性加氢的新策略。通过纳米晶液相调控技术合成了钴为核、钌为壳的哑铃型钴-钌纳米颗粒。球差电镜结合几何相位分析表明钴的加入可以调变钌的晶格应力;同步辐射表征进一步证明催化剂的调控合成会改变Ru的键长以及与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钌的晶格应力。在四硝基苯乙烯加氢反应中,具有3%晶格压缩的钌可以实现对四氨基苯乙烯99%的选择性和优异的稳定性,远高于金属钌催化剂(四氨基苯乙烯选择性为66%)。密度泛函计算进一步证实优化催化剂的晶格应力可以高选择性的实现硝基的氢化,同时抑制烯烃的氢化。
2018年,李亚栋团队与包信和团队合作研究表明金属-氧化物界面是该反应的活性中心。团队研究了氧化铈负载Au、Pt单原子和纳米催化剂对于苯甲醇选择氧化的性能,表明单原子催化剂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效率,而且具有更高选择性,此外还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性和反应稳定性。
2018年,李亚栋与陈晨、彭卿团队发展了一种具有高效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光致变色复合物光催化剂。该复合物可有效活化C(sp3)-H键,在可见光驱动的甲苯氧化中表现出高催化性能。
2023年5月,李亚栋、王定胜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题为“工业条件下二氧化碳诱导的高效氯气析出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了在电解食盐水催化剂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有机单分子负载电催化剂”的发现,通过发展原子、分子尺度下的调控合成,发现其在电催化、均相催化、酶催化等方面显示出前景。
截至2024年8月,李亚栋已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及其子刊,《美国化学会志(JACS)》《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物理评论快报(PRL)》《先进材料(Adv Mater.)》《纳米快报(Nano Letter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他引超10万次。
截至2014年10月,李亚栋已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
2022年9月24日,李亚栋在安徽师范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为新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并勉励学子:要有古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向、大格局、大担当,确立人生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勤奋努力,严格自律,专注学术,追求真知、真理,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丰富发展自己,永远坚持做创造价值的事,做一个真正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2023年9月9日,李亚栋参加安徽师范大学庆祝第39个教师节“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座谈会,会上对全体教师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着重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要保持热爱教育的本色初心和师者匠心,要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三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将“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学科振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四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努力成为追求卓越的践行者。要充分认识自己,找到擅长的领域,在学校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专业特点,聚焦人才培养。
据2024年8月清华大学网站数据,李亚栋已指导培养博士生、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30余名,如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段昊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宇恩,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欧鸿辉,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孙晓明,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训,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张加涛,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郑,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何纯挺等都是他的学生。
据2024年8月清华大学网站数据,在李亚栋指导的学生中,有1人获得2005年国际“IUPAC青年化学家奖”,4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得提名),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8人获得“优秀青年基金”等人才称号。
“333”法则:三分之一的时间看文献、读书、总结、学习别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提出自己的计划、设计自己的方案;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实验,把你的方案实施出来。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思考,最高级的勤奋就是思考。在任何创造性工作过程中,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独立思考。
世界上几乎没有无中生有的创新。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长期坚持中,找到机遇、赢得挑战,发现一些异常的现象。几乎任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多则花上几天时间去检索,都能找出是谁最早触及了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们用现代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把这个问题往前推进了一步、发展了一步。否认这些,一味强调所谓原始创新,是另一种浮躁和不自信的表现。
做科研,应该是很多人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找到不同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艰苦的事,把这个领域向前推,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绝对不能鼓励投机取巧。应当鼓励那些踏踏实实在某个领域长期坚持独立思考、做“量”的积累的科技工作者。尊重科学规律,就一定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李亚栋认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组矛盾上:
一是大众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全面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一方面是规模庞大的学生数量,另一方面是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两者之间的不均衡导致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难免会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影响。
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各高校都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但相较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与新兴产业对接不够紧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深入,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不够有力,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需要进一 步加大力度。
三是传统教学模式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知识传授,但是现代社会最缺乏、最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死知识”的人,而是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必须要善于将“死知识”变成 “活知识”。这就要求教育需作出调整,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李亚栋认为衡量科技创新人才可以用一个通用的“金标”来检验,即“三发一解”,“你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解决了什么科学和/或技术和/或工程上的难题”。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其次,要注重各学段一体化贯通培养。最后,要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生态。
自1999年起,李亚栋带领团队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取得了一系科研成果。其中,“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探索研究”项目涉及纳米材料研究中控制合成、结构表征及应用的多个关键性科学问题,以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形成机制研究为突破口,发展出一系列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已经为国内外同行引用与采用,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问题的成功解决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项目在纳米材料应用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拓宽了纳米材料可能的实际应用领域,对推动纳米科技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李亚栋和其团队不断探索纳米晶成核、生长的规律,最终建立通用的“液相-固相-溶液”纳米晶体合成方法,实现了贵金属、氧化物、化合物半导体等不同类型单分散纳米晶的可控制备。剑桥大学埃姆斯利赞扬李亚栋这项工作为纳米材料的合成作出里程碑式贡献。
李亚栋团队创新发展出系列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可直接将传统纳米晶催化剂转化为单原子催化剂,在理论上达到100%原子利用率,为制备高性能催化剂提出可行的合成策略,让现代化工催化技术升级换代成为可能。和其团队开发的若干种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已在汽车尾气净化、乙烯环氧化、燃料电池等领域得到验证。
2013年6月21日,李亚栋在安徽师范大学作题为“纳米团簇与金属有机反应”学术报告,向与会300名师生介绍纳米团簇与金属有机反应前沿发展情况、纳米团簇的应用前景。
2014年6月4日,应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李亚栋做客兰州大学“文魁论坛”,做题为“金属纳米晶、团簇与催化”的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
2018年10月17日下午,李亚栋应邀在北京理工大学第112期“百家大讲堂”作题为“从金属纳米晶,团簇到单原子位点催化”的讲座,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2018年12月3日,李亚栋应邀访问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做题为“金属纳米晶、团簇与单原子位点催化剂”的学术报告,来自煤化所以及实验室200余名科研工作者参加本次报告会。
2015年4月12日,时任江苏省泰兴市市长张育林等会见李亚栋,双方围绕泰兴经济开发区打造循环经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2019年8月10日,时任九江学院党委书记赵伟会见李亚栋,双方就相关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
2023年7月22日,李亚栋与安徽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张志宏,党委副书记、校长卢平等一行交流座谈,双方希望能够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工作、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更加紧密的交流合作。
2018年2月27日—3月2日,李亚栋与陈晓非、徐宗本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团一行到访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期间,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各自领域前沿的最新成果与见解,并进行交流互动。
2022年9月27日,李亚栋到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考察指导,调研期间,在艺术设计学院、金融科技学院,实地了解艺术设计专业“三站两室一坊”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金融科技学院实训室建设情况,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课程实践以及教风学风给予评价。
2023年2月4日,李亚栋在北京参加由安徽省安庆市委、市政府主办,以“话发展助重振雄风 谈创新促重塑辉煌”为主题的第二届安庆籍院士暨知名专家新年恳谈会。
2023年7月21日,“双碳背景下化学化工的挑战与机遇”——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百年纪念主题学术论坛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召开,李亚栋围绕双碳主题做了报告。
2024年1月15日,李亚栋出席“携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座谈会并发言。
李亚栋在家中排行老大。1986年,他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时,弟弟、妹妹还在中小学读书,表现一般。因此他选择回到家乡中学任教,顺便把弟弟、妹妹的学习带上路。
对“单原子催化”的发展和应用所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未来科学大奖 评)
他是纳米科学领域一位贡献卓著、成就瞩目的科学家。作为一名出色的“教练”,李老师用自己独特的科研理念帮助学生迅速成长;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他的人生信念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位学生的人生追求。(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评)
李亚栋在学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时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玉录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