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烈士陵园

更新时间:2024-06-29 08:07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安里1号万安公墓内,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始建于1983年,同年3月18日将李大钊及其夫人赵纫兰的灵柩移葬于园内。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发动北平市民公葬李大钊于万安公墓。

1983年2月20日,李大钊烈士陵园始建。同年3月18日,李大钊及其夫人的灵柩移葬于李大钊烈士陵园内。同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持举行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

2021年6月1日,李大钊烈士陵园对外开放。

建筑格局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万安公墓内,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园门上方悬挂着“李大钊烈士陵园”匾额。园门内迎面是李大钊烈士的汉白玉雕立像。雕像后面是李大钊和夫人赵纫兰墓。基后有一座宽4米、高2米的花岗石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邓小平书写的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伟大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碑的背面是中共中央为李大钊烈士撰写的碑文。

建筑特色

李大钊烈士陵园主体建筑采传统的古建筑形式,高廊大檐,雕栋画枋,古香古色,与前部墓地建筑及苍松翠竹相互融合,标准地再现了传统庭院结构的悠雅、古朴和和谐的风格。

主要建筑

文物遗存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公葬李大钊时,原墓碑一同埋入墓穴。原墓碑高183厘米,宽46厘米,厚16厘米。碑首刻有一颗红五角星,五角星中央刻有黑色的镰刀斧头。碑的正面是“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几个大字,背面是碑文,下面落款是“一九三三,四月念三,北平市民革命各团体为李大钊同志举行公葬于香山的万安公墓。”

历史文化

烈士

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民国二年(1913年)留学日本,民国五年(1916年)回国后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介绍马克思主义,发起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中央指导北方革命工作,在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民国十一年(1922年)与孙中山谈判,建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6日与80多位革命者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折磨,任刽子手将竹签打进指甲缝直至被剥去双手指甲,仍坚贞不屈,于28日与其他19名志士一起英勇就义。时年38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葬于万安公墓。

活动

2023年3月25日,李大钊烈士陵园举办“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清明主题活动。

2023年4月5日,李大钊烈士陵园举办“铭记不朽功勋,继承先烈遗志”清明共祭活动。

所获荣誉

1992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1995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公布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5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006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公布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2020年,李大钊烈士陵园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为北京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价值意义

李大钊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烈士雕像前的小广场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们举行各种仪式和党、团、队活动的重要场所。

文物保护

1984年5月24日,李大钊烈士陵园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10月28日,李大钊烈士陵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21年3月27日,李大钊烈士陵园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安里1号万安公墓内。

开放时间

8:00—15:30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630路公交车,在万安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西郊线,在万安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距离李大钊烈士陵园约8.1千米,驾车约16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