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愬雪夜入蔡州

更新时间:2024-08-07 17:25

李愬雪夜入蔡州(夜袭蔡州之战)在中外军事史上被人广为津津乐道。“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 ,唐朝中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原文

李愬谋袭2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3问委曲4,由是5贼6中险易远近虚实7尽知之。李佑8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9及四境距守,守州城者皆羸老10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11。” 愬然之12。命李佑、李忠义13帅14突将15三千为前驱16,自将17三千人为中军18,命李进诚19将三千人殿其后20。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21,尽杀其戍卒22,据其栅23。命士少休。食干糒24(bei),整羁靮25(di),留五百人镇之26,以断洄曲及诸道27桥梁。复28夜引兵29出门,诸将请所之30,愬曰:“入蔡州取31吴元济。”诸将皆失色32。

时33大风雪,旌旗34裂,人马冻死者相望35。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36,行七十里,至州城37。近城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军声。四鼓38,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佑、李忠义钁(jue)39其城为坎40以先登,壮士41从之。守城卒方熟寐42,尽杀之,而留击柝(tuo)者43,使击析如故。遂开门纳众44。及里城,亦然45,城中皆不之觉46。鸡鸣雪止,愬入居47元济外宅48。或49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50,笑曰:“俘囚为盗51耳!晓52当尽戮53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必洄曲子弟54就吾55求寒衣也。”起,听于廷56,闻愬军号令,应者近万人,始惧,帅左右57登牙城58拒战。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59,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60助之,城上矢如猬毛61。晡时62,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63,愬以槛车64送元济诣京师65。

注释:

①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题目是后加的。

②〔袭〕偷袭。

③〔引〕招致,招来。

④〔委曲〕事情的底细原委,这里指详细情况。

⑤〔由是〕连词,因此。

⑥〔贼〕指吴元济

⑦〔险易远近虚实〕险易,地势的险要和平坦。远近,道路的远近。虚实,指军事设防情况。

⑧〔李祐蔡州的降将。

⑨〔洄曲〕古地名。今河南省漯河市,在沙河澧河汇流处下游一带。

⑩〔羸老〕老弱病残。羸,瘦弱。

⑪〔城〕指蔡州城。

⑫〔愬然之〕李愬认为这话对。然,意动用法,认为……正确。之,代词,指李祐的话。

⑬〔李忠义〕蔡州的降将。

⑭〔帅〕同“率”,带领。

⑮〔突将〕敢死队。

⑯〔前驱〕前导,先锋

⑰〔将〕率领,带兵。

⑱〔中军〕春秋时大国军队分上中下三军,其中以中军的地位较高,这里指主帅所在的主力部队。

⑲〔李进诚〕唐州刺史。

⑳〔殿其后〕做全军的后卫。殿,走在后面。

21〔张柴村〕地名,在河南省汝南县西。

22〔戍卒〕防守的士兵。

23〔栅〕栅垒,营寨。

24〔干糒〕干粮。糒,干粮。

25〔羁靮〕马笼头和马缰绳。

26〔镇之〕镇守在那里。镇,镇守。之,代词,指代张柴村。

27〔诸道〕各条通道。

28〔复〕又。

29〔引兵〕领兵。

30〔请所之〕问所要到的地方。所之,所字结构。之,动词,到,往。

31〔取〕收取。

32〔失色〕指惊恐得变了脸色。

33〔时〕这时。在文言文里,“时”,一般都作“这时”“此时”讲。

34〔旌旗〕军旗,军中的旗帜。旌,旗。

35〔相望〕到处看得见。

36〔甚〕厉害。

37〔州城〕蔡州城。

38〔四鼓〕四更天,大约是凌晨四点左右。

39〔钁〕䦆头,刨土的农具,类似镐头。这里作动词用,挖。

40〔坎〕坑穴。

41〔壮士〕勇敢的士兵。

42〔方熟寐〕正熟睡。寐,睡着。

43〔击柝者〕打更的人。柝,梆子。

44〔纳众〕让官兵入城。纳,让……进入。

45〔亦然〕也是这样。然,代词,代指破外城的方法。

46〔不之觉〕即“不觉之”,没有觉察到这一情况。之,代词,在否定句中作“觉”的宾语,前置。

47〔居〕占据。

48〔外宅〕外衙。因在牙城外,故称外宅。

49〔或〕有人。

50〔尚寝〕还在睡觉。寝,指在床上睡觉,可以是睡着,也可以是没有睡着,与寐(睡着)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

51〔俘囚为盗〕俘囚,俘虏。为盗,干偷盗的勾当。

52〔晓〕天明之后。

53〔戮〕杀。

54〔洄曲子弟〕驻守在洄曲的士兵。

55〔就吾〕到我(这里)。就,到。

56〔廷〕同“庭”,院子。

57〔左右〕左右之人,指身边的将士。

58〔牙城〕护卫之城。指专门防护节度使衙门的小城。

59〔甲库〕兵器库。

60〔薪刍〕柴草。刍,喂牲畜的草。

61〔矢如猬毛〕箭像刺猬的毛一样,既多且密。

62〔晡时〕申时,午后四点左右。

63〔梯而下之〕搭上梯子,让他下来。梯,名词作状语。下,使动用法,使……下。之,代词,指吴元济

64〔槛车〕押运犯人的囚车。

65〔京师〕指当时的国都长安

译文

李愬谋划出其不意地攻取蔡州,每当俘获投降的士兵,一定亲自招来查问详情,因此叛军中地势的险要和平易,道路的远近,军备的虚实全部都知道了。李佑告诉李愬说:“蔡州的精锐士兵都在洄曲和四周据守,守卫蔡州城的都是瘦弱衰老的士兵,可以趁他们后方空虚一直打到蔡州城。” 李愬认为这意见是对的。命令李佑、李忠义率领突击队三千人作先锋。自己率领三千人作为主力军,命令李进诚率领三千人在它(中军)的最后面压阵。走了六十里地,夜里到达张柴村,全部杀掉它的守卫士兵,占据那座营寨。命令士兵稍微休息一会儿,吃干粮,整理好战马的笼头和缰绳。留下五百人镇守在那里,用来断绝洄曲和各交通线上的桥梁。又连夜带兵出发。各将领请示所要去的地方。李愬说:“进蔡州城捉拿吴元济。”将领们都吓得变了脸色。

那时候,刮大风下大雪。旗帜都吹破了,人马冻死的随处可见。天色黑暗,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的军队没有走过的。每个人自己都认为一定要(冻)死,可是(因为)害怕李愬 ,(却)不敢违抗。(到)半夜,雪越下越大。走了七十里,到达蔡州城。靠近城边有(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命令投击鹅鸭来隐盖军队行动的声响。四更天,李愬 到达城下,没有一个人知道。李佑、李忠义在那城墙壁上挖出一个个坑儿,凭借它领先爬上城墙,勇士跟着也爬上了城。看守城门的士兵正熟睡,尽被杀死,却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于是打开城门,让官兵进城。到了里城,也是这样。城里都没有觉察到这个情况。鸡啼,雪停,李愬入城占据元济的外衙。有人报告元济说:“官兵到了!”元济还睡(在床上),笑着说:“俘虏抢东西罢了,等到天明一定把他们都杀掉。”又有报告的人说:“城被攻下了!”元济说:“这一定是驻守洄曲的士兵到我这里来要棉衣的。”起身,到庭院里(静)听,听到 军发号令,应答的人有上万人,才害怕了。北领左右随从爬上卫城抵抗。 派李进诚攻打卫城,砸烂了卫城的外门,占据了兵器库,取出器械。烧毁卫城的南门,老百姓抢着背柴草来支援李愬的军队。城上箭象刺猬的毛一样又多又密。(到了)申时,城门砸坏了。元济在城上请求治罪,进诚用梯子引他下来。 用囚车把元济送到京都——长安

历史背景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淮西一镇仅有蔡(今河南汝南)、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区区三州之地,周围都是唐朝州县,势孤力单。十月,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以严绶为蔡、申、光招抚使,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吴元济。

元和十年(815年),吴元济在唐军的四面围攻下负隅顽抗,并派人向成德王承宗、淄青李师道求援。王、李一面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一面出兵策应淮西,派人烧毁朝廷储藏的钱帛粮草,刺杀力主讨伐的宰相武元衡宪宗不为其所动,擢升主张用兵的裴度为宰相,令其主持征讨,并以韩弘取代作战一年、无功可言的严绶。同时,又将刺杀武元衡之罪归之于王承宗,下令对成德用兵。

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军进攻成德。各路唐军因缺乏最高统帅,难以协调行动,被王承宗逐一击破。淮西战区的唐军因主帅韩弘养寇自重,只能各自为战。东路唐军击败淮西军,攻占鏊山(今河南丘东)。北路唐军连败淮西军。南路唐军亦攻破申州外城。西路唐军先败淮西军于朗山(今河南确山),但随即大败于铁城(今河南遂平西南)。中外为之震惊。但宪宗决意继续用兵,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为西路唐军统帅。

元和十二年(817年),讨伐淮西的战事进入了关键的一年。五月,宪宗下令停止对成德用兵,决心集中力量,先平定淮西。这时,北路李光颜率河阳、宣武、魏博、河东、忠武诸镇唐军渡过溵水,进至郾城,击败淮西兵3万,歼灭十之二三。郾城令董昌龄、守将邓怀金举城降唐。吴元济得知郾城不守,十分恐慌,将亲兵及蔡州守军全部调往北线,以增援董重质防守的洄曲。淮西军的主力和精锐都被吸引到了北线。这就为西路唐军奇袭蔡州创造了条件。

这一年六月,吴元济见部下多降唐,兵势不振,上表请罪,声称愿束身归朝。宪宗派中使赐诏,允许免其死罪。但吴被其左右及大将董重质所挟制,无法归朝。淮西已到了穷途末路、指日可下的地步。

七月,唐宪宗因对淮西用兵4年,馈运疲弊,民力困乏,深以为患,遂任命主战最力的裴度兼领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使,赴前线督战。

八月,裴度到达郾城后,上表说诸道皆有宦官监阵,将士进退均取决干中使。胜则被其冒功,败则被其凌辱,将士谁也不愿出力奋战。宪宗准其所奏,悉去诸道监阵中使。诸将始得独断专行,战多有功。李愬因此也就得以不受阻拦地发挥其才能。

李愬抵达唐州(今河南泌阳)后,采取了种种措施和行动,为奇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首先,他下车伊始,即亲自行视慰问将士,存恤安抚伤病员,以稳定军心。同时,又有意示弱,故作柔懦懈惰,御军宽怠,以麻痹敌军。淮西军因屡败西路唐军,见李愬名位卑微,行事又如此不堪,遂掉以轻心,对西路唐军不再严加防范。

其次,为增强西线的军事力量,实施、完成奇袭计划,李愬又上表奏请朝廷,调来昭义、河中、鄜坊士卒步骑2000人。

再次,为争取淮西民心,孤立、瓦解吴元济,李愬还利用淮西连年用兵,农业生产荒废,仓廪空虚,民多无食,纷纷逃往唐军控制区的机会,设县安置淮西百姓5000余户,为其择县令,责成其妥善抚养,并派兵予以保护。

复次,为动摇、瓦解淮西军的士气,争取淮西将士为己所用,李愬还采取了优待俘虏,大胆重用降将的政策。他在俘获淮西骁将丁士良后,不仅未加杀戮,反而署以官职。丁士良感激之余,献计擒获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吴秀琳部谋主陈光洽,招降吴秀琳部3000人。西路唐军因之士气高涨,连下多城,淮西将士降者络绎于道。李愬谋取蔡州,问计于吴秀琳。吴秀琳以为欲攻取蔡州,非李祐不可。李愬设计生擒李佑,免其一死,并委任他为自己牙队的将领——六院兵马使。李佑被李愬的亲信和重用所感动,尽心设法为袭取蔡州出谋划策。李愬在优待投诚和被俘的淮西将士及其家属的同时,十分注意询问有关淮西的内情。他还废除了藏匿淮西间谍者满门抄斩的旧命令,优待被捕的间谍,其结果是使敌方间谍尽吐实情,反为李愬所用。这样,李愬很快摸透了敌方的险易、远近和虚实,为避实击虚,奇袭蔡州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最后,为扫除外围,孤立蔡州,建立接近蔡州的奇袭基地,李愬先后出兵攻取蔡州以西和西北的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和西平等据点,与北线郾城一带的唐军兵势相接,连成一气。他还遣将攻克蔡州以南和西南的白狗、汶港和楚城诸城栅,切断了蔡州与申、光二州的联系。李愬军的主力进驻距蔡州仅65公里的文城栅。

九月,李祐见奇袭的条件已经成熟,向李愬进言说,淮西精兵都在洄曲和边境,守卫蔡州的全是老弱,可以乘虚直捣其城,出其不意,一举擒吴元济。李愬深以为然,派人将奇袭计划密呈裴度。裴度十分赞赏,同意出兵。

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3000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3000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3000人殿后。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李愬只下令说向东。东行30公里后,唐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李愬留500人守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500人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李愬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诸将闻说皆大惊失色,但军令如山,众将只得率部向东南方向急进。

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唐军无人认识,人人自以为必死无疑,但众人都畏惧李愬,无人敢于违令。

夜半,雪愈下愈大,唐军强行军35公里,终于抵达蔡州。

近城处有鸡鸭池,李愬令士卒击鸡鸭以掩盖行军声。自从吴少诚抗拒朝命,唐军已有30余年未到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毫无戒备,未发现唐军的行动。四更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仍未发觉。李祐、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李祐等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大唐军。接着,又依法袭取内城。鸡鸣时分,雪渐止,李愬进至吴元济外宅。这时,有人觉察情形有异,急告吴元济说,官军来了。吴元济高卧未起,笑着回答说,俘囚作乱,天亮后当杀尽这些家伙。接着,又有人报告说,城已陷。元济仍漫不经心地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起床后,吴元济听到唐军传令,响应者近万人,才有惧意,率左右登牙城抗拒。

李愬入城后,一面派人进攻牙城,一面厚抚董重质的家属,遣其子前往招降。董重质单骑至李愬军前投降,吴元济丧失了洄曲守军回援的希望。

十二日,唐军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争先恐后地负柴草助唐军焚烧牙城南门。黄昏时分,城门坏,吴元济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2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李愬奇袭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就主观而言,李愬治军有方,奉己俭约,待将士丰厚,能得士心;又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能得敌情;他见可能断,敢于抓住蔡州空虚的时机,实施奇袭;又长于谋略,善于麻痹敌方,瓦解其民心和士气。这些,都使他能利用风雪阴晦,烽火不接的天气,孤军深入,置全军于死地而后取得奇袭的胜利。从客观来说,唐宪宗裴度始终未改其平定淮西的决心,又能集中力量对吴元济用兵,甚至撤去监阵中使,而北线唐军则牵制、吸引了淮西的主力,这都为奇袭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淮西平定后,各藩镇恐惧不安。横海节度使程权奏请入朝为官,朝廷收复沧、景(治今河北景县东北)二州。幽州(今北京)镇刘总上表请归顺。成德镇亦上表求自新,献德、棣(治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并请朝廷任命其余诸州录事以下官吏。王承宗病死后,其弟王承元上表归降。朝廷又挟平定淮西之声威,讨平淄青李师道,收复淄(治今山东淄博南)、青(今山东青州)等十二州藩镇割据的局面因之暂告结束,唐朝又恢复了统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