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河

更新时间:2024-02-02 14:43

李村河是青岛市李沧区的一条主要河流,李村河主干流发源于崂山山脉李沧区内的石门山麓,流经李村至曲哥庄桥与张村河交汇,从胜利桥流入胶州湾

李村河简介

李村河,全长17公里,流域总面积 52.30平方公里,是青岛市区最大的水系,也是市区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水清沟河、郑州路河、大村庄河等共九条支流汇集于此。

李村河治理工程

李村河上游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李沧区东部,自青银高速公路至毕家上流水库止,全长约9.8公里。其中李村河主河道全长约7.5公里,主要支流金水河长约2.3公里。整个李村河上游流经郑庄、侯家庄、王家下河、李家上流等17个社区,项目总占地约2355亩,其中现状水域约750亩,其余约1605亩。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拥湾发展、环湾保护”战略,切实做好李村河流域污染治理及环境景观治理,李沧区政府于2009年正式启动李村河上游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拆迁、征地、截污、防洪、道路、桥梁、涵洞、管线综合、环境景观及亮化等,该项目工程总投资估算约14亿元,一期绿化景观工程投资约2.8亿元,已于2010年底前完成全线建设。

发源于崂山山脉的李村河自东向西连接起东李片区、李沧商圈、老沧口,最终从胜利桥汇入胶州湾,全长17公里。为了迎接2014年世园会的到来,横穿李村东西的李村河早于2009年便开始整治。四年后,李村河上游一期、二期均已治理完毕,三期将于今年底完工;中游规划搬迁李村大集;而下游清淤已经动工。

一期工程自青银高速公路至酒店管理学院,长约4公里。河道整治总宽度(含两侧道路、绿化带)约100米至170米,其中河床宽度为40至70米,主河道按照50年一遇、支流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河道北岸衡水路宽15米;河道南岸惠水路宽27米。河道绿化带宽度约26米至60米。河道两侧分别铺设约8500米截污干管,河道设置5道拦水坝和8座桥梁。二期工程从九水路至金水路,全长约2.4公里,现被命名为“李村河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河道浅水区栽种着蒲苇芭蕉,陆地上则有八宝景天花叶玉簪鸢尾、红松等多种科属的植物。正在加紧施工的三期从金水路至世园大道,是最靠近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的一段流域,计划于今年完工。至此,整个李村河上游整治完毕,为即将开幕的世园会周边景观增添色彩。

李村河中游改造将于2014年启动。这个流域因牵扯到李村集的搬迁非常棘手,虽搬迁难度大,但由于李村大集在大雨洗礼时难以快速排水,常常造成周边商户设施被浸泡等现象。李村大集也是造成该区域交通拥堵的一大“病灶”,搬迁一事已迫在眉睫。2013年5月,青岛市规划局透露消息称,李沧区政府计划明年启动李村河中游治理相关整治工作,已组织有关部门对李村大集的搬迁进行论证。

据了解,李村河上中下游治理工程各有不同的定位。其中上游发展滨河休闲文化产业,建设休闲景观长廊;中段改造提升李村大集,建设特色购物、餐饮、娱乐街区;下游则规划建设海、河景观设施,建设河滨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区。

在规划设计中,充分注重亲水性和原生态的景观特色,综合考虑泄洪景观的合理布局,通过采用河道蓄水与自然湿地相结合的新型设计理念,形成几个特色景观区域,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停车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该项目将着力展现李沧东部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和山水园林城区建设的特点,努力构建一个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富含亲水生态模式的新型滨河风光带。

特点

李村河是一条典型的间歇式河流,暴雨季节,河道水位暴涨,而平时则河床中水量较少。作为青岛市重要的泄洪通道,为保证其泄洪功能,平时河床大部分地区没有蓄水,野草丛生,且部分土地裸露,只在中部地区设置有滚水坝,形成较宽阔的水面。河床由于长时间无水,因此除了现有四个滚水坝,另有多条过水公路,行人和车辆可以自由通行。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对这一类的河道景观设计手法大多是进行筑坝蓄水,通过修建橡皮坝分时段满足蓄水和泄洪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景观设计中,重点立足于绿化、休闲等一般性功能和景观效果,对河道两侧兼顾的较少,如果设计手法和水位控制处理不当,会显得过于生硬,形成所谓河道、驳岸、绿地三部分“分隔”的标准断面。鉴于此,我区采取修建钢性坝的做法,在蓄水和泄洪方面与橡皮坝的功能相同,同时通过对坝体立面的修饰,与周边的环境达到融合。

优势

李村河上下游的高差较大,此次综合治理的4公里区段,上下高差约21米。如果修建拦水坝,考虑到景观、防洪与经济的结合,大约需要设置10级拦水坝,而每级大坝高约2-3米。由于拦水坝的数量较多,成本大,平均间隔400米就有一座,间距太小,景观效果也不理想。而坚持充分利用河床的原则,可以带来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利于景观打造。由于不需要建坝蓄水,河床可被开辟成公园绿地,可以进行步行游览和休闲活动,而且河床有地貌丘陵、植被和溪流,景观效果也会很理想。二是利于居民休闲。将河床综合利用,可以进行整体的地貌设计,适当穿插小径,同时将流动的小股河水转化为动态溪流景观,配合大水面形成景观丰富、形态各异的亲水环境,市民可步行游憩,也可戏水休闲。三是利于生态维护。充分利用河床,还可以极大地扩大绿化范围,在河床底部,通过种植芦苇菖蒲等耐水植物,增加鸟类、鱼类活动的湿地空间,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利于综合利用。利用河床宽阔的腹地,还可开辟健身场地,布置门球、篮球等体育设施,只要不设置构筑物,简单的场地不会对泄洪构成危险。由于有群众活动可以展开,会极大地完善公园功能,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五是利于节约成本。在河床的地貌整理中,可以充分尊重现状,生长良好的植被和树木可以保留,不会因为河床的大开挖而被“处理”掉,同时也相应节约了投资成本。

进度

桥梁工程:2009年底开工建设的六座桥梁(铜川路桥、合川路桥、汉川路桥、39号线桥、宾川路桥、东川路桥)已全部完工通车;金水河口人行桥、34号线桥、二标段景观人行桥于2010年5月底前全线贯通并投入使用。在设计中,8座桥梁风格各异,不仅使李村河两岸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而且将成为李村河沿线的重要景观节点。

道路工程

李村河上游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惠水路、衡水路两条道路,已全线通车。两条道路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九水东路的行车压力;惠水路的建成将成为规划开工建设的铜川路、汉川路等市政道路联接的重要节点。

防洪工程

一期工程使用膨润土防渗毯等新型环保材料进行河底、河道防渗处理,并在河道沿线根据地质情况增设补水井,在满足景观绿化用水的同时,适当补充河道水量,从而保证枯水期的景观效果。完成的河道清淤工程已降低河道常水位线,加之五道拦蓄水坝于2010年初已完工,标志李村河上游洪水期的防洪、行洪及泄洪要求已初步解决,并在汛期通过蓄水量的调整满足防汛要求。

景观及亮化工程

景观及亮化工程已完成乔木、灌木、水生植物栽植及亮化工程施工,2013年6月投入使用。全部景观将分为四个主题景观段,将人文、地理、景观融为一体,注重乔灌木及地被植物的运用,打造“以人为本”的自然式景观河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