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满

更新时间:2020-09-09 15:05

李湘满,男,汉族,1944年10月出生,浙江仙居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仙居花灯)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李湘满于1983年从一位八十多岁老人那里得知皤滩古镇过去有一种造型别致、制作精美且没有骨架的花灯,当地人称它为“唐灯”,源于唐朝。1984年,李湘满开始对唐灯进行抢救、挖掘,并学习了制作唐灯的技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使失传了五十多年的唐灯重放异彩。唐灯的工艺独特,完成一盏“针刺无骨灯”的制作需要经过13道程序,整盏灯没有一根架,全部由刺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造型优美、古朴典雅。

人物贡献

自1983年开始,致力于已失传50多年的“唐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挖掘、抢救工作,使之重放光彩,2004年荣获首届“中国十佳艺人”称号,2006年获评台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名列首位。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则被誉为“中华第一灯”,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06年入选“中国民间灯彩”特种邮票。

为了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能重放异彩,李湘满倾注了自己20余年的心血,从年富力强到鬓发染霜,走过一路风尘,笑对无尽艰辛,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不能让祖宗留下来的艺术流失在咱们这一代”这个朴素的心愿。

历史发展

“灯会热闹,可惜缺了唐灯”

1983的元宵节,仙居县皤滩乡组织了“文革”后的第一次元宵灯会。千年古镇汇聚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热闹异常。然而,热闹的灯会上没有“唐灯”!“唐灯”不用铁丝、竹篾作骨架,只用纸粘贴而成,各种图案全部用绣花针刺就,可谓精美绝伦。

“家乡居然还有这样的民间艺术瑰宝!”惊叹之余的李湘满觉得作为一个文化干部,自己应该也有责任挖掘、抢救失传多年的“唐灯”。

为“灯”消得人憔悴,执着于斯终不悔

没有经费,李湘满自己掏钱购置了制灯材料和各种工具。1984年,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第一盏“唐灯”终于重现于世。他的爱人说,老李对“唐灯”研究痴迷到了可以不吃饭的地步。他不吸烟、不喝酒、不玩牌,生活俭朴,把自己的工资和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唐灯”研究中。

专注与执着,换来了“唐灯”制作工艺的日臻完善。至1995年,李湘满共挖掘、开发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10大类27个品种,每个品种都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在古技的基础上,他大胆地进行修改,探索更高层次工艺制作。2001年春节,他制作了一种叫“珠蓝灯”的品种,灯周围的花纹图案是用仅一厘米长,比头发丝稍粗点的绣花针刺成。这种针放在水里能漂浮在水面上,号称“水上浮”,制成的“唐灯”,成了花灯中的极品。

在这20多年里,李湘满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唐灯”,自己投入了10多万元个人资金,经他挖掘抢救整理出“唐灯”有27个品种,52个分支品种。他终于一步步地揭开了一盏盏“唐灯”的神秘面纱。明珠已再放异彩,研究却永不停步

重放异彩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成了中国民间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1996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作品博览会金奖,1997年获澳门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东方神灯”、“中华第一灯”、“华夏一绝”等美誉纷至沓来。2000年,仙居因针刺无骨花灯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9年1月,针刺无骨花灯首次亮相香港,轰动了整个香港,香港各大媒体如香港文汇报、大众报、经济报、香港宽频、香港电视台、亚洲电视台都对灯展进行了报道,行驶在城市各角落的公交车上印上了广告,地铁贴出了大幅海报,每天赶来观灯的市民络绎不绝;2010年1月,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展出,2010年6月18-22日上海世博会浙江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宝钢大舞台内,展出了仙居40盏无骨花灯,备受游客关注,来自法国的一名游客望着流光溢彩的花灯,流连忘返。尽管他不会说中文,但不时举起大拇指。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声名远播,使李湘满获得了“全国先进文化站长”、“中国十佳艺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各种荣誉。他说,艺术无止境,“唐灯”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内涵仍需进一步挖掘。他成立了研究所,一方面进一步抢救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术,另一方面着力培养更多的针刺无骨花灯传人。

“让‘中华第一灯’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才是我的最终目标。”李湘满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