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东

更新时间:2024-06-16 21:12

李耀东,1940年5月出生于江苏东海,汉族,毕业于南京大学,莫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创始人兼理事长。

人物简介

李耀东,南京莫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长。江苏省资深环保专家,原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专职秘书长、江苏省环科院教授。

1940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从事环保工作达38年。参加多项大型环保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特等奖1个、三等奖3个、肆等奖1个及省地方志优秀成果特等奖。主编、合编了《江苏省志·环境保护志》《江苏省海岸带·海涂资源综合考察总报告》《鸟与人类知识趣谈》《乡镇企业丛书》等环保科技图书15部(本),发表环保论文10余篇,科普文章近百篇。

2000年退休后致力于社区环保,发起成立了南京莫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并被推举为理事长。几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在名湖保护、社区环保、青少年环境教育等方面成绩卓著,被誉为“莫愁湖畔老环保”、“小巷里的环保大使”、“环保痴人”。

主要事迹

南京地区有一位传奇人物:年已古稀,却精力充沛,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早已退休,却退而不休,身兼十余职;致力于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全力推动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成绩卓著,社会影响很大,团结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投身环保,心向低碳。5年里被媒体报道一百二十余次,荣获国家省市区各级奖项60多个。他,就是远近闻名的“环保痴人——李耀东”。

李老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物理专业。良好的高等教育使他懂得做人的根本,所学专业又与环保有关,这些为他日后投身环保、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退而不休,以环保公益为第二事业

李老1974年与环保结缘,1979年江苏省环保局成立时调进省局。长期的环保工作让他感悟到:干环保不仅可以领到一份工资养家糊口过日子,而且还可以积德行善做好事。往小里说,是保护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往大里说,是保护地球,拯救人类,功德无量。退休后,有了退休工资,他就把社区环保完全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越干越红火,成为远近闻名的环保达人。

退休后,他选择莫愁新寓和玉兰里两个社区为点,从为市民上环保课、举办环保知识讲座起步,到协助社区创建市级绿色社区、省级绿色社区、低碳社区,一步步走来,越干越有劲。2006~2008年他承担的“环保进社区,社区展新貌”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他花五个月编写的《市民环境教育读本》一书,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2010年所承担的“发挥社区环保协会作用,提升居民环保素质的实践研究”课题,为江苏省成人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之一,已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申报成果奖。

为千年莫愁名湖谱写了生态全谱图

莫愁湖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典园林,史称“江南第一名湖”。2007年5月中国太湖蓝藻暴发,李老敏锐的意识到:由于湖泊污染,名湖保护迫在眉睫了。在他倡议发起下,很快于当年7月成立了江苏首家社区环保组织——莫愁湖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他被推举为理事长。江苏省环保厅史振华厅长还在全省环保工作大会上把这件事列为“2007年江苏环保两大亮点之一”。江苏省、南京市十余家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环境报》还以“街道·专家·湖泊·环保”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在全国影响很大。

在他指导下,2007~2011年利用5年时间完成5项莫愁湖环保科研课题,对莫愁湖水质、底泥、植物、土壤、鸟类、大气和污染源进行了系统调查。每次调查,除了提供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之外,还提供了《莫愁湖区系植物名录》、《莫愁湖区系植物照片集》、《莫愁湖园区鸟类名录》和《莫愁湖园区鸟类图谱》等珍贵科研成果。2011年4月11日,新华日报一篇报道:“南京热心市民跟踪调查,莫愁湖有了生态全谱图”。说的就是在他指导下,环保协会课题组对莫愁湖生态进行系统考察的事。

每次课题结束,李老都要代表课题组,将这些成果无偿地转赠给莫愁湖公园管理处,为园区生态整治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2011年大气调查结束后,他又带领课题组向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呈送“环保献言书”,为青奥会营造更好的城市接待环境建言献策。

由于是公益活动且成绩卓著,“莫愁湖园区生态调查”课题被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志愿者协会评为“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他也刚被南京市文明委评为“2011年度优秀志愿者”,并被推荐为“2011年度全国、全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候选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他指导的《莫愁湖土壤与植物污染调查》课题,荣获全国二等奖;2011年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莫愁湖园区鸟类调查》课题,荣获全国一等奖。

以社区为基础,引领低碳与绿色消费

1、宣传低碳,践行绿色消费

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峰会过后,“低碳”一词在短短一个月内,成为全球十大流行语之一。李老作为老环保,立刻意识到这是进行新一轮环保宣传的又一个锲机。他迅速行动起来,搜集相关资料,编写了“环保新概念:低碳就在身边”的演讲稿,做成PPT,先后在滨湖街道8个社区试讲,后扩大到建邺区等5个城区的街道、大中小学,举办低碳知识讲座。2010年南京市第22届科普周期间,应市关工委邀请,他在南京市科学会堂,举办一场面对全市的低碳学术报告会,谈了四个问题:一、何谓低碳与低碳生活;二、我们为何要低碳;三、人们如何做到低碳;四、介绍半个世纪以来他本人的一些低碳做法。

李老对吃穿用度一向不讲究,要求可谓极低;相反对工作、科研却要求极高。这也正是他为自己制定的行动纲领:消耗社会资源要做到最小最小,服务贡献社会要做到最大最大。2009年12月22日,《新华日报》头版“小巷里的环保大使”是这样描述的:“这真是一个‘不和时宜’的老人:年愈古稀,头戴一顶年代久远的运动帽,处处起毛,一件呢子外套,挂在身上直晃荡,很不合身;裤子、衣服都是晚辈淘汰的,拣来一穿就是20多年。一个冬季,就这一副行头。”说到个人低碳的生活方式,满座无不为之惊叹:1964年大学毕业时买的一块手表戴了将近30年,直到修表师傅宣布无法再修了,他才让其“下岗”;一次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医生要求卧床养病,但每到夜里听到厕所水箱漏水的声音时,他总会艰难地扶着墙、挪着小步去把水箱浮球安放好;还有一次在工厂食堂,一只馒头掉到了地上,他不顾大家反对,迅速捡起馒头,剥去皮吃下肚。在座的一位哈尔滨的同志感慨地说:“难怪你们江苏经济搞得好,你们省里的干部就是过得硬……”。这样的故事在李老身上几乎天天都有发生。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希望用他的行动感化周围的人。当他发现食堂年轻人饭菜浪费太大,他就制作两快低碳宣传牌挂在食堂墙上,使饭菜浪费现象明显减少,连每天来收泔水的师傅都有意见了。

2、创办南京首家“青少年低碳教育科普馆”

在大力宣传低碳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碳知识讲座的同时,作为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老更关心辖区青少年的低碳教育问题。他大胆设想创办一座青少年低碳教育科普馆,这一想法得到市、区关工委以及滨湖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街道让出70㎡的场地用于场馆建设,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提供6万元资助,分三年拨款到位。2010、2011年已完成一、二期低碳教育科普馆建设工程,并于2011年暑期正式对外开放。各方反映良好,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2012年第三期工程也正在筹备中。

低碳馆是新生事物,尚无先例可供借鉴。国内唯一的杭州低碳馆,投资4个亿,尚未开馆。而且6万对4亿,根本无法参照。所以两年来筹建低碳馆,实在难为了李老:他要用6万元最小的投入,让同学们走进低碳馆时,脑子的疑惑,如“何谓低碳、为何低碳、如何低碳”等问题,在参观完低碳馆后能一一得到回答与解惑。因此,他不得不绞尽脑汁,恨不能把一分钱摔成八瓣用,去努力满足上述要求。就这一点而言,当初李老提出建设低碳馆,是大胆的;用两年时间建成低碳馆,并初见成效,李老又是开创型的。难怪前来学习、取经的人个个为他竖大拇指。尽管方法“土”一些,设备差一些,但达到了低碳教育的目的,与投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相比,其效果大体差不多。

3、创建低碳社区

玉兰里社区是李老开创环保公益事业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在他长期的倡导宣传下,那里居民环保意识强,于2006年创建成功“市级绿色社区”,2008年又建成“省级绿色社区”,具备了创建低碳社区的基础条件。因此李老决定协助玉兰里创建全省首家低碳社区。与前两次创建活动不同,“绿色社区”有相应标准,而“低碳社区”目前尚无公认标准。要创建“低碳社区”,首先要制定“低碳社区标准”,这又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项目计划3年完成,2011年筹备及基线调研,2012年定标准,2013年进行创建。目前已完成筹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班子和队伍,并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调研。2011年6月1日,项目举办了盛大的启动仪式。如果顺利,这又是一件敢为天下先的事,至少在江苏省属于首家低碳社区。与青少年低碳教育科普馆一样,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老善于捕捉时代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并能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因而一抓就是个准,并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1、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领路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环保要从娃娃抓起”,李老认准这是个方向,就积极投身于青少年环境教育,深入中小学和幼儿园为孩子讲环保。他把青少年环境教育当作一项公益事业来抓,对青少年实行义务讲课,并且一坚持就是30年。1997年新华社记者胡杰把他作为青少年环境教育典型,先后采访11次,最后制作成25分钟的短片,送往国际环保会议上播放。长期的青少年环境教育,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撰写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校外环境教育的研究与探讨》于2007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论文二等奖。

李老获得建邺区关工委的认可,推荐他担任滨湖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这个身份为他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活动,搭建了更加坚实、宽广的平台。他组建了一支以儿童青少年为主的“环保小卫士”志愿者团队,配合协会开展环保科技实践活动和环保宣传。许多学生家长甚至外籍人士多次找到协会,要求安排他们的子女参加“环保小卫士”开展的活动。2010年鸟类调查就有8位外国学生、今年大气调查又有6位外国学生、这次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也有7位外国学生加盟。中外学生联合调查,为科技实践活动注入了活力,赋予了新的色彩。

“环保小卫士”志愿者团队被少工委、环保厅、团省委等三部门联合评为“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红领巾环保社团”。李老也被评为“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辅导员”。青少年环境教育和环保科技实践活动,早已成为滨湖街道和建邺区关工委的品牌。在关工委系统,作为专家型的领导,他被评为“2005~2007年度建邺区先进个人”、“2007~2009年度南京市先进个人”、“2007~2011年度江苏省先进个人”。

2、中国“小环保”公益事业的领跑人

李老在省里从事环保工作24年,他把这理解为“大环保”,而把全国数十万个社区的环保工作理解为“小环保”。在他看来,这是中国环保事业的两大侧翼,缺一不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老就意识到我国的“小环保”业已起步,但离形成气候尚有很大发展空间。他多么想参与其中,怎奈当时正主修《江苏省志·环境保护志》,脱不开身。2003年该书57万字成稿出版后,他就迫不及待的一头扎进社区,一干就是9年。2009年,他撰写的《社区环保的实践与研究》论文在“第五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上作学术报告。李老能代表社区级环保组织,出席国家级生态健康论坛,与一批生态环保大家同台共商国家环保大计,表明他的工作体现了社会发展方向和时代精神。

2007年李老发起并成立了莫愁湖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协会成立初期,在南京形成了一股媒体报道“飓风”;《中国环境报》记者张俊在网上得知协会成立的消息后,马上对李老进行电话采访,打了35分钟还意犹未尽,就决定专程来南京。整个采访持续了两天。后来她以“街道·专家·湖泊·环保”为题,在《中国环境报》上作了专题报道。为何一个小小社区环保组织能引起各方如此关注?记者张俊在她的报道中给出了答案:社区成立环保组织,这是时代潮流;退休老专家参与社区环保,这也是时代潮流;关注城市湖泊和名湖保护,这同样是时代潮流。归纳为一点:一个小小的社区环保组织,它却引领了社区环保的社会发展走向,起着典范、带头作用。

3、环保热点问题的有心人

在关注低碳问题的同时,2009年李老还对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这两个带有战略意义的环境问题投入了一定精力。在“保护丹顶鹤、盐城湿地行”,“南京七桥瓮湿地植物种类调查”以及“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型广场公益活动中,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加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成为两年来协会工作的亮点。此外李老于2011年11月初,前往韩国学习交流,与韩国光州环境运动中心,达成了民间环保交流的合作意向,将小小的莫愁环保协会推向了国际舞台。

李老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2010年12月协会换届之际,开通了莫愁环境保护网。莫愁网运行一年来网民们普片认为能够客观反映民情民意,李老也敢于对污染事故进行监督,在社会上影响很大!

李老和他领导的莫愁环保协会在居民中的威望逐年提高,他的感人事迹在建邺区、南京市广为流传。由于社会公益活动过于繁杂,年已古稀的他只好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没有报酬,却乐此不疲。为了编好《市民环境教育读本》,他常常苦干到凌晨两、三点,一干就是五个月,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事后连李老自己也怀疑:当时是哪儿来的巨大魔力,硬是支撑他赶在全国评比前完成了这部教材的编写。

巨大的付出与牺牲,也让李老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掌声和各种荣誉,雪片般向他飞来。仅2010年就获奖16项,媒体报道51次;2011年又获奖22项,媒体报道34次。由于李老的事迹较为突出,2011年被农工党中央选入“农工党员先进事迹宣讲团”,准备2011年8月,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后因故推后了,但是他的先进事迹材料“不用扬鞭自奋蹄——记农工党员李耀东的丰彩人生”,已在江苏省《农工苏讯》(2011年第3期)上摘要刊出。2009年8月,江苏教育台和江苏省环保厅联合采访报道了李老的先进事迹,题目为“环保痴人李耀东”,10分钟的电视节目使他的环保精神感染了更多的江苏人。同年,《中国环境报》以“将环保融入生命——记江苏省莫愁湖环保协会理事长李耀东”为题,在“人物”版作了长篇报道。文章末尾,记者在采访札记中,使用了“攀上人生的珠穆朗玛峰”的小标题,这也是对李老人生境界做出的最好诠释。

个人荣誉

2012年1月,被评为“南京市好市民”(由南京市环保局、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

2012年3月:被评为“江苏省百名优秀志愿者”(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志愿者协会);

2012年5月:为江苏省生态文明使者候选人之一,群众评选与专家评选得票率第一(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环保厅等18家主办);

2012年9月,获得南京市首届“社会公益先锋”称号;

2012年12月,获得第九届国家环保部“地球奖”

(未完整,待补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