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0 14:06
李锡九(1872年1月1日~1952年3月10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任庄村人。他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众议院议员、非常国会护法委员,进行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的斗争。1922年经李大钊介绍入党,是衡水市第一名党员。
李锡九(1872年1月1日~1952年3月10日),原名李永生,曾用名李立三。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国会众议院议员。
李锡九,肄业于直隶农业学堂(现河北农业大学),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东京与孙中山相识,于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翌年回国后任职于直隶巡警学堂。为实现报国之志,他利用一切机会广泛传播民族民主主义思想,进行地下反满活动。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北方竭尽全力奔走呼号,组织声援。1912年,当选顺直省议会议员,继又当选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在国会中,坚持反对窃国大盗袁世凯和仇视革命的冯国璋,与封建复辟势力进行了不懈斗争。
1922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筹建中共顺直省委,领导平、津、河北等地的革命斗争。为贯彻中共二大决议,推进国共合作,仍保留了国民党党籍。翌年,奉中共北京区委指示回安平、饶阳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壮大党的组织。
1924年,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在会上慷慨陈词,坚持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会后,被推选为直隶省党部主任委员,接着建立了北方国民党组织。
1924年9月起,先后出任河南火车指挥总局局长、直隶纸烟指务处长、国民政府委员、监察院首席监察委员。北伐军打到武汉后,兼任武汉军事裁判所所长。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锡九被武汉军警督察处逮捕,经他坚持斗争和社会各界营救出狱。此后,在北平组织三民主义研究社,从事反蒋抗日民主活动。
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兼军事裁判所所长。
1930年任阎锡山部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主任。
抗战前夕,到西北军冯治安(字 仰之)部进行革命活动。在冯任河北省主席时,主持向内蒙古五原地区移民工作并建立了仰之新村,为去延安开辟了道路。后几经曲折到达陕北。卢沟桥事变时,从陕北苏区回原籍小住即赴延安。曾任天水行营顾问、河北省政府委员。1938年,为争取地方实力抗日,扩大统一战线,奉中共中央指示去河北孙殿英部建立“学兵团”,发展进步势力。后把“学兵团”中的进步人士转送延安抗日大学。
抗战胜利后,李锡九抛弃国民党职务,到石家庄等地解放区开展工作,后碾转北平,在国民党上层军政官员中进行统战活动。在争取傅作义接受共产党和平改编时,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身份积极活动,于1948年11月受傅作义暗派,与耿寿伯、杜斌丞一起去西柏坡和中共中央协商和平解放北平问题,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贡献。
1948年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平津解放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
新中国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兼最高人民检察署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2年3月10日病逝于北京。
提到李锡九,一些人只知道他是国民党元老,民革中央委员,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共秘密党员。李锡九是河北省安平县任庄村人。
1872年生,1904年毕业于直隶农务学堂,次年在日本留学时结识孙中山,开始进行革命活动,成为最早的同盟会会员。
1913年4月被选为国会议员,1917年被选为非常国会议员。
1922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天津参与筹建中共顺直省委。次年受李大钊指派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变卖家产创办平民夜校、女校,发展党的组织,点燃了家乡的星星之火。他入党后为便于开展工作,仍保留国民党党籍,以国民党左派面目出现,与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一大。李锡九和毛泽东均为大会代表,会上讨论《中国国民党章程》时,国民党右派冯自由等人反对国共合作,提出章程中应明文规定“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提案。为此,李大钊发表了义正辞严的《意见书》,指出:“我们加入本党是一个一个加入的,不是把一个团队加入的,可以说我们跨党,不能说党内有党。”国民党左派廖仲恺等人支持李大钊的声明,李锡九也慷慨陈词反驳了冯自由等人的反共言论,得到毛泽东的赞赏。他发言结束回到座位后,毛泽东走到他的座位前看了看他座位上的名字。当晚特意登门拜访了李锡九,与他进行了长谈,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李锡九堂侄李子寿回忆,会后李锡九曾说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可以信赖的人物。
1924年2月,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李锡九与于方舟、江浩、邓颖超等人一起建立了国民党直隶省临时党部(后改为正式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李锡九任国民党直隶省临时党部组织部长,开展了一系列革命工作。后来李锡九到北平工作,他的家成为中共北方局情报工作负责人王世英的一个联络点。他还负责掩护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等同志的活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李锡九多次对朋友说:“中国有救了,出了新领袖。”从此,宣传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光荣使命。
1936年西安事变后,李锡九秘密访问了延安,见到了毛泽东。一次,毛泽东到红军大学讲授《辩证唯物论》时,曾这样说:“国民党除若干分子如宋庆龄、何香凝、李锡九等人之外,大部分抛弃了真正三民主义这个传统”。这是对李锡九等人的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前,李锡九按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统战工作。抗战前,他到西北军冯治安(字 仰之)部进行革命活动。在冯治安任河北省主席时,李锡九曾主持办理了向内蒙五原地区移民工作,建立了“仰之新村”,借以开展革命,发展党的组织。
抗战爆发后,我党为扩大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把国民党第6军团第12军军长孙殿英列为争取对象。党中央最先派遣到孙部工作的就是李锡九,当时他被孙殿英聘为顾问。李锡九到孙部不久,就收到毛泽东的来信,介绍姚继明也潜伏到孙部。第三个派到孙部工作的是李锡九的外甥李琦,李琦到孙部后先是担任宣传队长,后任孙部的组训科长。李锡九在孙部工作期间,建立“学兵团”,后把“学兵团”中的进步人士转送到延安抗日大学。
抗战胜利后,李锡九参与了高树勋将军(国民党新8军军长)的策反工作。1945年10月,李锡九到高树勋部亲自与高面谈。在正义的感召下高树勋将军最后下决心举行起义,成为解放战争中首位起义的国民党将领。解放战争时期,李锡九曾作为傅作义将军的秘密使者,前往西柏坡同党中央商谈北平和平解放事宜,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又对李锡九说:“老先生还得辛苦一趟,到长沙找程潜,要他按兵不动,大军过江之后,他再起义。”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在李锡九的说服下,8月初,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及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发表通电,宣布率部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加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阵线。
毛泽东尊称李锡九的女儿为“李大姐”
抗日战争前,李锡九一直和女儿李之光一家同住在北京,李之光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李锡九经常教育女儿和外孙跟随共产党、跟随毛泽东。
查阅文献得知,李锡九祖孙三代7人都饮过延河的水。外孙李琦是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春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夏加入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七七”事变后,主动提出去延安学习。
李琦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了不到3个月,1938年2月就被分配到华北敌后根据地工作。就在他离开延安去华北后,李锡九的女儿李之光把她的三个女儿——李玎、李瑾和李莎都送往延安。又没过多久,43岁的李之光又带着最小的女儿李群,毅然决然奔赴延安,投身革命行列。
李之光在陕北公学、女子大学学习后,自愿选择了边区的保育事业。1938年7月,她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分会的理事。在第一届理事会上当选为常任理事之一。她参与创办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并担任院长,她把伟大的母爱和无限温暖奉献给烈士遗孤和前线杀敌将士的子女,孩子们非常喜欢她,同志们也都亲切地称她“妈妈同志”。
毛泽东得知李之光是李锡九的女儿后,见面尊称她为“李大姐”,赞扬她“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毛泽东还特意赠她一匹马,说保育院离延安40里,李大姐年纪大,走山路困难,有匹马往来便利些。在当时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马是最好的代步工具,李之光怎么好意思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呢,但主席执意要给,她只好接受。这是李之光一生中接受的情意最重的礼物,也是最光荣的礼物。她当然知道,这源于父亲李锡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年已77岁高龄的李锡九极为振奋,他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务,积极为新中国建设献计献策。周总理称赞他是“老成谋国”。
1952年3月10日,李锡九病逝于北京,终年80岁。周恩来总理参加了入殓仪式。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主持追悼会,他说:“李锡九一生经历了反对清朝政府、反对北洋军阀、反对日本侵略和反对蒋介石独裁的几个历史阶段。在这几个历史转折点上,他总是朝着进步的方向走,这正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
1980年,李锡九的中共党员身份正式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