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08:38
李锦全,1926年生,广东东莞人。1951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分配到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54年调回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56年晋升为讲师,1960年转到哲学系任教。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直至退休一直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李锦全老师在在中国哲学、思想史等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声誉,是中山大学老一辈学者型人物的代表者之一。
李锦全,1926年生,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人。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岭南理学研究会会长,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
李锦全,1926年生,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人。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54年回到中山大学,先后在历史、哲学两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中山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广东省哲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196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杨荣国、刘嵘、李锦全、胡景钊、林铭钧、章海山、黎红雷、鞠实儿先后担任系主任。从1978年起,在哲学系开始招收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准设立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点并开始招生,他担任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岭南理学研究会会长,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等职。
多年来从事中国哲学思想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个人专著有《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海瑞评传》、《陶潜评传》、《思空斋诗草》、《华严原人论》释译、《李锦全自选集》、《李锦全自选二集》、《李锦全自选三集》、《李锦全自选四集》。合著《简明中国思想史》、《简明中国哲学史》、《岭南思想史》、《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岭南文化志》、《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庄子与中国文化》。参加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纲要》、《中国哲学初步》、《现代新儒家学囊》、《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现代新儒学丛书》。
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从先秦孔、孟、老、庄,汉、唐时期儒家董仲舒、柳宗元、道教葛洪、佛教惠能,宋、明、清时期程朱理学、陈白沙心学、带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李贽、黄宗羲、王夫之、戴震,以至近代林则徐、康、梁、孙中山等人的思想均有所论述。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山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广东省哲学学会第三届副会长。专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疑难问题探讨》,合著《简明中国思想史》、《简明中国哲学史》。
曾先后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和会常务委员;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国哲学史研究会负责人;中山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等。
“以文史证哲学”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锦全幼年便熟读唐诗宋词,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功底。1938年,日寇攻陷广州、东莞,一直到1942年,李锦全一直闭门在家,“挑灯作伴惟书卷”。这四年,他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和文史类书籍,“寒灯独对,孤影相亲”的读书时光,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带着问题意识做学问
李锦全一直注重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从事学术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在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下,人们往往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来源于孔孟之道,甚至将两者等同起来,因此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就是批判孔孟之道。对此,李锦全撰文写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固然是以儒学为主体的纲常名教、伦理道德不断丰富、完善、发展的历史,但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可能完全实行自我封闭,它不得不接受各家思想的冲击,在矛盾中融合,在互补中前进;其中,法家在秦汉以后并未因为‘儒、道传,而墨、法废’而泯灭,相反仍是封建统治思想的一手,而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人物的思想上表现出儒法互补的历史痕迹。”在他看来,“儒法互补”的实质是“儒表法里”、“儒主法辅”,这一整体把握,显然有助于人们理性地认识传统中国的文化结构。
“博而后约,杂中求专”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在与青年们谈治学经验时,特别主张“博而后约”。李锦全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杂中求专”。他告诉记者,“杂中求专”可能是自己杜撰出来的一个词汇,不过这是他自己的实情,“因为说到学问,我确实有点‘杂’,谈不上专。”
2《海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7年版。
3《陶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07年版。
4《李锦全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岭海千年第一相——张九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庄子与中国文化》(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海瑞集》(上下)(合点校),海南出版社2003、2006年版。
9《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合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出版中。
10《中国哲学史纲要》(合编),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11《中国哲学初步》(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1996年版。
12《现代新儒家学案》(上中下)(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岭南思想史》(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一)(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5《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二)(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中国哲学史》(合编),人民出版社1982、1983年版。
17《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斗争》(合编),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延边人民出版社1975年朝文版。
18《简明中国哲学史》(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传统儒学对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双重效应》,《孔子研究》2010年第6期。
2、《孔子的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现代转化》,《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
3、《游酢对佛学的研究会成为程门的罪人吗》,《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4、《岭南爱国主义传统中的几个问题》,《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审判官”情绪的宣泄》,《粤海风》2005年第6期。
6、《从矛盾到与时俱进的丘逢甲思想——爱国与民主思想的双重变奏》,《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从批判与承传中走向民主政治——评徐复观的儒学发展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8、《冼夫人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对洪秀全太平天国历史定位的商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0、《从理欲观的演进看徽州文化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以朱熹与戴震理欲观比较作剖析》,《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1、《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12、《徜徉在入世与出世之间——葛洪儒道兼综思想剖析》,《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3、《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思考》,《岭南学刊》2003年第6期。
14、《“三纲”与孔孟之道无关吗——兼论“三纲”如何定位及产生的社会根源》,《学术研究》2003年第10期。
15、《从宗教社会功能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挥其积极性》,《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6、《柳宗元在永州的家国情怀与爱民思想》,《船山学刊》2003年第2期。
17、《如何正确理解“层累造史”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8、《“全球化”与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19、《太平天国宗教思想剖析——兼论与中西文化的关系》,《东方论坛》2002年第2期。
20、《洪秀全的宗教思想与中西文化的关系》,《学术研究》2001年第11期。
21、《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走向》,《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
22、《自由、人权、民族主义的历史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9期。
23、《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学术研究》2001年第8期。
24、《“一国两制”构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5、《白沙与甘泉在认识方法上的异同——兼对“静坐”问题的评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6、《伍庸伯和他的<礼记·大学篇解说>》,《岭南文史》2001年第1期。
27、《儒家文化与商业文明关系的探索》,《东方论坛》2000年第4期。
28、《也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研究》2000年第12期。
29、《矛盾调合 扬弃承传——朱、陆思想对海瑞影响的个案研究》,《船山学刊》2000年第3期。
30、《对近代中国“爱国主义”问题的剖析——兼论丘逢甲爱国思想的定位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1、《<太平杂说>的杂说》,《学术研究》2000年第6期。
32、《也谈林则徐的“污点”》,《粤海风》2000年第2期。
33、《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选择的影响》,《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4、《中国近代社会往何处去──对中国社会现代化途径和方法问题的商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5、《儒学对文明社会的适应性》,《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36、《历史的轨迹 时代的展望─—从儒学发展进程看儒学的前景》,《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37、《从历史进程看儒学发展前景(论文提要)》,《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38、《鸦片战争时期岭南人士的爱国情怀》,《岭南文史》1999年第3期。
39、《从开放性与兼容性看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岭南学刊》1999年第2期。
40、《岭南文化的生成、发展与评价》,《粤海风》1999年第1期。
41、《学术研究的拓宽与深入》,《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2、《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年第1期。
43、《从孔、孟到程、朱——兼论儒学发展历程中的双重价值效应》,《孔子研究》1998年第2期。
44、《中国传统道德能合理继承吗?──兼论传统道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东方论坛》1998年第1期。
45、《对慧能改革南宗教义的一点探索》,《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
46、《世纪之交中华文化的前景问题》,《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47、《朱熹理学的历史命运与陈献章的思想关系》,《齐鲁学刊》1998年第1期。
48、《爱国主义的时代性与民族性》,《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3期。
49、《关于“爱国主义”问题的再思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50、《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学术研究》1996年第1期。
51、《孙中山的国情观》,《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年第5期。
52、《中国近代史几个问题评价的再评价》,《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
53、《李贽思想非“离经叛道”说》,《河北学刊》1995年第2期。
54、《对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思想的一点认识》,《现代哲学》1995年第1期。
55、《对外开放问题的历史反思─—学习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一点体会》,《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56、《岭南江门学派在宋明理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孔子研究》1994年第3期。
57、《为学与做人》,《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
58、《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59、《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60、《试论王船山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船山学刊》1993年第1期。
61、《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哲学动态》1993年第3期。
62、《“为自觉国民性鼓与吹”——评<从自在到自觉>》,《现代哲学》1992年第4期。
63、《儒家文化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文杂志》1992年第5期。
64、《如何理解戴震启蒙思想的近代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65、《湛甘泉哲学思想纵横谈》,《学术研究》1992年第5期。
66、《简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哲学动态》1992年第5期。
67、《论我国传统人生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效应》,《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1期。
68、《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反思与探索》,《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69、《洪秀全学习西方思想的历史评价》,《学术月刊》1992年第1期。
70、《论儒家思想的适应性》,《兰州学刊》1991年第3期。
71、《从社会向近现代转型中看儒家思想的适应性》,《河北学刊》1991年第2期。
72、《“兼爱互利”思想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
73、《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评价》,《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74、《李退溪的人生哲学及其对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现实意义》,《浙江学刊》1991年第1期。
75、《中国近代社会往何处去?——对某些青年学生模糊认识的一点澄清》,《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76、《柳宗元与“统合儒释”思潮》,《晋阳学刊》1990年第6期。
77、《读<东坡新论>》,《哲学动态》1990年第9期。
78、《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反思》,《现代哲学》1990年第2期。
79、《儒家思想哲理化的历史进程》,《学术研究》1990年第6期。
80、《道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90年第4期。
81、《论退溪人生哲学在儒学中的历史地位》,《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8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道德遗产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83、《论陈白沙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州学刊》1989年第6期。
84、《论儒家人文思想的历史地位》,《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
85、《论孔子思想的包容性与中国儒学的发展》,《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86、《张九龄思想探微》,《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87、《墨者·学者·革命者——谈杜老的为人与治学》,《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
88、《从洛学与关学的比较看二程思想的地位》,《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89、《儒法互补》,《哲学动态》1988年第7期。
90、《论李贽入世与出世思想的矛盾统一》,《江汉论坛》1988年第3期。
91、《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政权”的经济基础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92、《论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求索》1987年第5期。
93、《儒家论人际关系的矛盾两重性思想》,《中州学刊》1987年第5期。
94、《中国儒学与退溪学论人际关系的思想特点》,《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
95、《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解放潮流——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学术研究》1987年第1期。
96、《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
97、《老子政治哲学的矛盾两重性与道家思想的历史作用》,《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
98、《试论龚自珍思想的两重性矛盾——读定庵诗词》,《浙江学刊》1986年第Z1期。
99、《试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哲学矛盾的两重性》,《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00、《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关系的探讨》,《现代哲学》1986年第1期。
101、《李退溪的“天人合一”思想——兼论退溪学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运用和发展》,《中州学刊》1986年第1期。
102、《从政治实践中看林则徐的哲学思想——读<林文忠公政书>》,《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03、《也谈如何认识儒法两家的思想——再向罗世烈同志请教》,《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04、《评“以复古为解放”说——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求索》1984年第3期。
105、《海瑞哲学思想述评》,《学术研究》1984年第6期。
106、《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107、《评梁启超关于教育思想和人才学观点的重要遗稿》,《学术研究》1983年第6期。
108、《论王夫之历史观的内在矛盾》,《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109、《试论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史学月刊》1983年第4期。
110、《杨荣国同志的治史方法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成就》,《学术研究》1982年第6期。
111、《实事求是评价先秦儒法两家的思想》,《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112、《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
113、《当前批判封建主义思想流毒中的几个问题》,《晋阳学刊》1981年第3期。
114、《论汉代正宗神学奠基者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
115、《刘节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学术研究》1981年第2期。
116、《对封建社会中有关农民革命几个理论问题的再商榷——答黄彦同志》,《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117、《太平天国革命农民思想的再探索——答黄彦同志兼评当前哲学史研究中的一种思想倾向》,《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118、《邓析、惠施、公孙龙思想初探——试论名法两家的思想关系,兼评罗思鼎战国末期名归于法的观点》,《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119、《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批判“四人帮”在史学中的一些形而上学观点》,《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
120、《试论李自成思想——兼与姚雪垠同志商榷封建社会中有关农民革命的几个理论问题》,《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
121、《“盗跖”思想初探——兼论如何看待古文献中劳动人民的思想资料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6期。
122、《试论张居正在哲学上的尊法反儒思想》,《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1期。
123、《论法家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