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9 13:36
杏林区(Xing Lin District),福建省厦门市旧区名,即原海沧区的管辖区级单位,后拆解成两部分,南边的海沧镇、新垵乡成立海沧区,北部的杏林镇(原杏林区政府所在地)并入集美区。1978年09月01日正式挂牌成立杏林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九龙江出海口,距厦门市中心18公里。全区总面积234.2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区内有杏林、海沧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同安县,当年即废,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五代十国闽国龙启元年(933年),正式置同安县,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海沧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海沧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龙溪县、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北宋时 和新垵 地改属漳州。元属漳州路。明属漳州府。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5 年)在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清代开始,隶属福建兴泉永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从兴泉道管辖下设台厦兵备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永道,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道台自泉州移驻厦门;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国3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4月28日,思明县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福建军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再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市,同安县和厦门市隶属兴泉省 ,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旋改厦门特别市。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厦门岛沦陷,同安县仍隶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政府驻地自同安移驻永春。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民国35年,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区政府驻地自永春移驻晋江县。民国32年开始,1943年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建,攻入厦门,后金门战役、金门炮战 ,参见金门战役、金门炮战 相关文章和词条,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历时21年的金门炮击,正式划上了句号。2003年,撤销和调整行政区,大幅减少政 府编制,节约行政开支,促进社会发展,降低施政成本,杏林街道等划入属于厦门 集美区。
1949年9月隶属于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泉州、莆田、厦门。1950年7月,同安县改属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泉州、莆田、同安县,后改名为晋江专区。
1958年10月,同安县改划入厦门市郊区,1970年8月,再划归晋江地区,1973年9月,归隶厦门市至今。
海澄县,古旧县名。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析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县部分地置,治今福建省龙海东南海澄镇,属漳州府。清仍属漳州府。
1960年再与龙溪县合并,改名龙海县,以两县各取一字得名。
1734年(雍正 十二年),闽浙总督 郝玉麟奏请升龙岩县为汀漳龙道直隶州,下辖龙岩、漳平、宁洋县。
1913年(民国2年)废府设汀漳道。民国23年设督察区后,今漳属各县基本稳定。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即福建人民政府)设龙汀省,下辖漳州、龙岩地区。
1949年09月26日,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原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设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督察区辖龙溪 、漳浦、云霄、诏安、东山、海澄、长泰、南靖、平和、华安10县。1950年09月14日,又改为龙溪专区,成立龙溪专区专员公署。龙溪区均辖10县。
1951年06月,析龙溪县城关区(共两个区)设漳州市(县级)。此时,龙溪区辖十县一市。1955年3月,改龙溪区为龙溪专区 ,成立龙溪专员公署。
1958年,划出龙溪专区海澄县海沧、新垵(新垵、惠佐、林东、许厝、霞阳、田边、翁厝等)2乡归属同安县。 1960年海澄县再与龙溪县合并,改名龙海县,以两县各取一字得名。
1978年划入杏林区,
杏林区的新垵、惠佐、林东、许厝、霞阳、田边、翁厝7个自然村(社)隶属龙溪县,宋为永宁乡新恩里三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从龙溪县析出置海澄县,属海澄县四里三都七图新垵保。清袭明制,直至民初仍属海澄县三都。民国25年(1936年)改制设区、镇、乡,属海澄县第四区霞阳乡、新江乡。解放初属海沧区。1958年底划归厦门市郊区海沧镇。
1978年为杏林区杏林公社的新垵、霞阳2个大队。
杏林区原属同安县的自然村(社)有43个。宋为安仁里明盛乡,曾营、杏林、高浦、西亭属旧十四都,前场属旧十五都,窑山、锦园、市头、马銮、西滨、蔡林属旧十六都。上述自然村均属同安县灌口区。
1957年3月划归厦门市郊区。翌年设杏林公社,
1964年增设杏林镇,均由厦门市郊区管辖。
1978年09月01日 正式挂牌成立杏林区。建区初期,辖地从郊区划出杏林镇和杏林公社组建,政区面积65.41平方公里。
1980年下辖杏林公社和杏东、杏西两个街道办事处。杏林公社下辖杏林、曾营、高浦、锦园、内林、前场、西亭、马銮、西滨、霞阳、新垵共11个大队。
1984年底,杏林公社改为杏林镇,杏西、杏东两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杏林街道办事处,辖龙泉、日东、三秀、杏玻、纺织、东风、杏糖、白鹤、杏堤、文华等10个居民委员会。
1986年底,曾营村委会改为居委会。
1995年,全区面积65.41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04月26日起,将原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同时,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杏林南路29号迁至海沧镇。海沧区是厦门市的郊区,与厦门岛隔海相望。【从此杏林区退出历史舞台】
自1995年起,杏林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1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杏林是厦门现代工业发祥地,早在五十年代就被辟为工业区,形成纺织、化工、建材、冶炼等现代工业基础。198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台商投资区后,杏林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