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08:12

束(拼音:sh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用绳子将树枝捆扎起来的样子,本义指捆扎、捆绑。由捆绑引申为限制、控制的意义。又引申为放置、搁置。“束”也用作名词,表示捆扎在一起或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又用作量词,表示一捆或一缕。

文字源流

指事字。“束”的甲骨文作图1、图2。金文(图3),小篆(图5)以及楷书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均为“木”上加一个圆圈或方框,看上去像是一根绳子将树枝之类的物体捆扎起来。可知“束”的本义是“捆”。

对“束”字的甲骨文,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李孝定在《甲骨文集释》中说:“(束)象囊橐括其两端之形……引为凡束缚之称。”李孝定先生认为“束”像甲骨文的“”字,像是一个无底口袋装上东西后系其两头的样子,因此引申为“束缚”到的意思。

束字的捆绑义一直是束的基本意义,沿用至今。捆绑是对捆绑的对象的约束。束缚也是约束。如《庄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乡曲之士见识短浅不懂得大道理,是受了教育的约束、限制)”捆绑柴薪等物品,自然首先要聚拢来,整理好,才能捆绑。这是前提和结果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因而便以束代指聚集、整理。《汉书·食货志下》:“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束,聚也。”

捆绑好了的物品体积会缩小,束常用来喻指狭小、狭窄。如韩愈《贞女峡》:“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斗鱼龙逃。”陆游《将离江陵》:“地险多崎,峡束少平旷。”这几个束字都是喻指狭窄。

一捆是一束,束也就借用为量词,捆在一起的物件叫一束,如一束鲜花、一束稻草。”在古代,每一束物件的数量会有所不同。《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杜预注:“五匹为束。”《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郑玄注:“十个为束,贵成数。”《淮南子·汜论》:“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高诱注:“箭十二为束也。”《新唐书·礼乐志四》:“锦、绮、缯、布、葛、越皆五两为束。”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近义辨析

束、缚

这两个字都表示捆绑,但捆绑的对象不同。束多用于物。如《诗经·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缚多用于人。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束部】書玉切(shù)

縛也。从囗、木。凡束之屬皆从束。

说文解字注

“縛也”注:糸部曰:“縛,束也。”是爲轉注。《杂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从囗木”注:囗音韋,回也。《詩》言“束薪”“束楚”“束蒲”,皆囗木也。書玉切,三部。

广韵

書玉切,入燭書 ‖ 束聲屋部(shù)

束,縛也。又姓,本自踈氏,避難除足姓束。《左傳》晉有束晳。書玉切。二。

【校釋】《左傳》:衍文當删。束皙:晉人,《晉書》卷五十一有《束皙傳》。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束;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3

(shù)《唐韵》书玉切。《集韵》《韵会》输玉切。《正韵》式竹切。并音㑛。《说文》:缚也。徐曰:束薪也。《诗·周南》:白茅纯束。

又五疋为束。《礼·杂记》:纳币一束。

又五十矢为束。《诗·周颂》: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谷梁传·隐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束州,赵地。

又姓。《统谱》:望出南阳,汉疏广后,避难改为束。

(shù)又《韵会》春遇切。《周礼》注疏:诗注切。并音戍。约也。《周礼·司约》注:言语之约束。约音要。《史记·汉高纪》:待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蔡邕《笔赋》:削文竹以为管,如桼丝之缠束。形条搏以直端,染元黄以定色。

从木从口,与朿别。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首笔横略短;“口”宽于上横,下横在横中线下侧;长竖在竖中线;撇、捺收笔持平,高于竖笔底部。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汇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