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4 15:17
杨树浦水厂,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830号,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最早由英籍工程师哈特(J.W.Hart,亦有译名为赫德)设计。
晚清时期
清光绪元年(1875年),立德洋行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脱司和邱裕记筹资白银3万两,在黄浦江北岸杨树浦(今杨树浦水厂南部)购地115亩,开设“立德洋行供水公司”,建成小型自来水厂。立德洋行供水公司处理河水的方式成本过高,水价高昂。支付此高昂水价的用户过少,所以该公司经营惨淡,水厂无法持续运营,经营5年后停业。
清光绪五年(1879年),英商麦克利沃特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提出建造自来水厂的建议,获得批准后在伦敦注册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其后与工商部签订供水合同。
清光绪七年(1881年),麦克利沃特选址杨树浦建设水厂,从格罗姆等手中收购了立德洋行供水公司,在附近区域继续购地进行扩建工程。同年8月,水厂动工建设。上海耶松船厂(S.C.Farnham&Co.of Shanghai)等外商承包施工,主要设备及管道材料由英国制造。
清光绪九年(1883年)6月,水厂建设完工,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花费12万英镑。同年8月1日,开始供水,每天供水量达到3698立方米,上海成为中国最早使用自来水的城市。为保证中心城区连续供水,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共租界中心地点江西路香港路口建造了容量为682立方米、高31.5米的水塔一座并敷设横越苏州河的供水管道。
清宣统三年(1911年),水厂占地扩展至14.05万平方米。
民国时期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杨树浦水厂成立了中共地下支部,成为供水行业首个党支部。
民国十九年(1930年)期间,水厂占地面积扩大至25.7万平方米,为远东第一大水厂。
民国二十年(193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水厂被日军接管,由日伪华中水电公司经营。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市政府接收水厂。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水厂归还英商经营。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杨树浦水厂是护厂运动的“主战场”之一,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帮助解放军接管水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2年11月20日,水厂由上海市军管会征用,改名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简称“杨树浦水厂”。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杨树浦水厂开始对沉淀池进行挖潜改造和设备扩建,升级为自动排泥系统。
1974年起,利用慢滤池场地,改建成斜管沉淀池和低程双阀滤池。
1975年,新建日进水能力100万立方米的6号岸边式进水口。
1986年11月起,利用厂东区慢滤池场地,建设日供水量10万立方米的低程滤池生产流水线一条,1988年12月竣工。
20世纪90年代后,杨树浦水厂水厂体制和生产经营进行改革,设唧水和净水生产车间,办修理厂、安装部、服务经营部。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杨树浦水厂进入自动化系统改造,通过自主设计编程,应用PLC控制系统,使设备更安全,运行更可靠,水质更好。
2003年,利用杨树浦水厂内原储藏室和防空洞约7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改造为上海自来水展示馆向公众开放。
2004年开始至2008年,杨树浦水厂36万吨深度处理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为自来水水质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根基,开创了上海自来水厂深度处理的先河。
2006年,杨树浦水厂内的原上海自来水展示馆被打造提升为上海自来水科技馆,以科普形式让市民们,尤其是青少年更为直观地了解文物保护建筑背后的生产故事,百余年的老厂房、工业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得以更好地保护和展示。
2020年5月,杨树浦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全面施工,设计规模120万立方米/日。
2021年6月,曾经的杨树浦水厂氨瓶仓库建成了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让人们牢记城市供水事业曲折发展史以及其中的红色故事。
截至2023年,杨树浦水厂供水能力为140万立方米/日,约占全市供水规模的11%,满足了杨浦、虹口、普陀、静安、宝山等五个区近30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
厂房为中世纪哥特式古堡风格,整体颜色为铁锈红,承重墙用清水砖墙,嵌以红砖腰线,周围墙身压顶雉堞缺口,雉堞的压顶及窗框、腰线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线。墙面转折交界处为水泥隅石形状,门、窗等开孔处采用尖拱、马蹄拱等形式。后来修缮、扩建的建筑也都延续了当初设计师哈特定下的哥特式风格。
杨树浦水厂建筑除滤池等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外,主要为砖混结构,朝向各异,轻型屋面,楣部粉白色水泥凸线,早期建筑墙角做砖砌抗震柱,后期墙角做砖砌隅石。强烈的色彩对比和装饰性元素在立面上有韵律地重复应用,成为杨树浦水厂建筑群的独特风格。水厂里许多别具一格的老建筑上都标明建造年份,如1882、1921、1925等。
正门两边各有一个与主楼垂直相连的双层城堡式城楼,顶部分别竖有旗杆,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厂内的净水滤水设施大多较为平旷,缺少围合,此外还有助于守卫水厂、提高供水的安全性。
1号车间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建筑拥有红灰相间的外墙,宫殿式的拱形门窗,黑色的栏杆立柱、地面地砖。1号车间内有晚清时从外国运来的5台出水泵,每天仍然在正常使用,将出厂水输送到市政管网。
7号沉淀池,属于高架水池,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丙组滤池,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2023年7月31日,城投水务制水公司举行“百年杨厂焕新生 为民服务启新城”制水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沉浸式党课暨庆祝杨树浦水厂建成通水140周年活动。
19世纪40年代,伴随《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签订,上海开埠了,并迅速发展成为万国大都会。城市日益“膨胀”,人口大量聚集,使得上海的饮水问题凸显。杨树浦水厂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
杨树浦水厂是上海工业遗产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虽然在空间上经历了多次扩建,在制水技术上也经历了多次的革新,水厂依然保留了原初的建筑格局,并且一直不间断地在进行制水工作,支持着上海供水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杨树浦水厂是上海近代公共事业变迁的活化石。同时杨树浦水厂是上海最早使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之一,在追求简约实用的工业建筑中较为珍贵,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工业建筑的重要案例。
1989年,杨树浦水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杨树浦水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月27日,杨树浦水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2020年9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包含杨树浦水厂)入围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杨树浦水厂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830号。
从上海火车站出发,步行10米到上海火车站站上车,搭乘地铁4号线(宜山路方向),在杨树浦路站(4口出)下车,步行1.3千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