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1 18:56
林道修,男,琼剧旦角。
1930年,年仅6岁的林道修和爷爷从泰国回到文昌谭牛老家。1942年,林道修刚满18岁,他身材苗条,有着妙龄女子般灵秀的眉眼。喜欢琼剧的他高兴时候也唱,忧伤时候也唱,有婉转悱恻的缠绵,也有珠玉落银盘的清脆响亮。此时的他虽未曾登台演唱,却已经在村庄中流传美名。1945年日本投降,活跃在南洋的琼剧名角纷纷回琼组织戏班,海南琼剧迎来战后第一次复兴的局面。琼剧著名丑角林鸿鹤,早闻道修唱名,这一年他将道修从乡下带到海口,加入专业戏班,道修从此迈出了男扮女旦的第一步。
这期间,琼剧名伶汇聚琼岛,王秀明、韩文华、王凤梅、潘辉星、陈烈三、陈丽梅等,他们已经是战时当红的琼剧明星了。此时的道修只能在他们身边扮演丫鬟角色,自己没有戏时只能躲在幕后,从缝隙中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演,暗地里把前辈们的演技记在心里。那时期琼剧常演通宵戏,先辈们有意培养这位好苗子,经常安排他担纲上半夜的女主角。他演吴发风编写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糟糠之妻》、《爱情与黄金》、《爱河潮》、《红泪影》、《空谷兰》等等,每一个女性角色都被他唱得荡气回肠,演得情深意切,林道修刚一出道,就受到战后琼北戏迷热情的追捧,此一情景,连带他出来的恩师都深感意外。
解放前夕,林道修已经是名满琼州的琼剧名家,成为当然的剧团台柱子。1950年,海南岛解放。林道修正好是26岁的美好年华。他参加了琼剧名伶陈秀明、韩文华、陈烈三、陈丽梅等人在海口组建的新群星剧团,他在解放的新气象中,隆重出演了琼剧《荷池映美》、《春水浇桃花》、《空谷兰》、《樊梨花》、《荔枝换红桃》的女旦角色,名声大震。他用姣好的身段,变化丰富的表情和婉转灵动的眼神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而道修善于运用“水袖”的流动和飘逸来表情达意,更使他的表演艺术升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那袖口上一公尺长的洁白柔软的白绸在道修的“玉手”中随剧中意境颤动,人们的眼追随着他的手中之袖,凝神细看,心随之欢跃或悲伤。他独特韵味的“走路叹”、“横步”、“叠步”等各种优美的“三叠步”,走得满台生风,道修的美真是令人心生怜爱。
1969年,林道修被打入“牛栏”,后被驱赶到屯昌枫木干校劳动改造时,爱女又在干校不幸溺水身亡。被迫离开了舞台的“戏痴”林道修,此时真是尝尽了人生的悲凉。1974年,他被平反回原单位广东琼剧院二团,原本是该团副团长的他此时被安排制作道具、守电话机、看守工地等,直到1978年重返舞台,此时他已54岁了。1985年林道修再次到琼山大致坡演出,扮演《秦香莲》中秦香莲这一角色,此时他已年过六旬,表演中多了几分老道和沧桑,比之年轻时演的“秦香莲”,更要催人泪下。观众用最热烈的喝彩声献给在台上演绎苦难人生的林道修,大致坡中学的师生们更是将一面绣有“海南梅兰芳”几个大字的锦旗送给自己心中的艺术家。
逝世:2000年10月7日,农历庚辰年九月初十日。
王凤梅(1898-1976)、陈丽梅(1907-1980)和王广花(1909-1972)这三位本是男儿身的知名旦角,都曾与林道修同台演出,也是他学艺的主要对象。因为演出之前的排练环节,正是林道修学习的最佳时机。
有道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道修先生深谙此道。他在舞台上把女性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除了受名师影响,还十分留意日常生活中女性的神情、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以生活为师的琼剧艺术家。
在林道修家代表琼剧《秦香莲》中的“闯宫”一出,戏中林道修生动地表现了“秦香莲”无助、愤怒、哀怨的情感,在痛斥“陈世美”忘恩负义,抛妻弃子时,其独创的“三足垫”和“八丁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三足垫”和“八丁步”是林道修结合了前辈艺人的“叠步”、“横步”和“走路叹”等台步,融会贯通,又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形成自己优美、别致的韵味。三足垫和八丁步是连在一起的,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脚步越来越急,在《秦香莲》中表达了女主角悲伤、忿恨的情绪,再加上苦板和叹板等唱腔,因此能催人泪下。
“三足垫”和“八丁步”在林道修的其它代表作《苦凤莺怜》和《糟糠之妻》中也有运用,其中《苦凤莺怜》还是夫妻同台演出,剧中王劳卿扮演的角色是林道修的“婶婶”。
琼剧理论专家周庆辉认为,林道修的表演动作十分规范,戏剧界有“欲右先左,欲前先后”的说法,意思是脚步要迈向右,会先倾向左,要想向前,则需先向后伸脚。道修先生都把握得很到位,将女性的动作演绎得圆融和柔美。
除了动作极像女性,林道修的声音也很有特色,像“秦香莲”凄苦的声腔,本身就带有控诉薄情郎“陈世美”的力量,很容易使观众或听众的心理产生共鸣,让人同情弱女子的不幸遭遇。
“林道修演活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善良和温柔,他在《牛郎织女》、《秦香莲》等多部戏中巧用高腔,以声传情,常在细微之处见功夫,又无后人可以超越。”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陈育明对林道修的评价很高。
据王劳卿回忆,林道修专心、敬业是出了名的,本来就沉默寡言,到了即将上台时更是一言不发,别人跟他打招呼,他只会点点头,心思全部用在酝酿剧中人的情感和动作上了。
在解放后至“文革”前,林道修跟随文艺队送戏下基层时,由于任务繁重,经常带病演出,实在不行就打针支撑,松涛水库等重点工地、城镇的街头巷尾和乡村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林道修向后学授艺,身教胜于言传。作为团长,他在排练过程中会先做示范,但没有专门教授的弟子。他本来就不爱说话,更不爱说教,全靠对方的领悟和琢磨。”
在与林道修搭档过的琼剧演员中,名生梁家梁和胡俊杰最是怀念他。特别是梁家梁,始终将自己的成名归功于林道修的帮带。原来,1956年10月,声名赫赫的前辈韩文华和林道修在海口上演《林攀桂》,戏票卖出整整十场,但演过三场之后,韩文华突然病倒。有人便举荐当时年仅22岁、小有名气的梁家梁顶替,但梁家梁想到韩文华是大腕,替他上场压力太大,心里一直没有底。好在林道修给他以鼓励,让他大胆演出。最终,梁家梁版的“林攀桂”征服了广大戏迷,梁家梁几乎是一夜之间红遍了海口。
梁家梁还记得,林道修曾给自己立过规矩:演戏当天下午不赴宴;每次出演悲情人物只吃三分饱;化妆前后绝不会客和说笑话。林道修的敬业精神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