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1 14:57
柴村街道,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地处尖草坪区西部,东与向阳镇、迎新街道、古城街道隔汾河相望,南与汇丰街道、万柏林区、东社街道接壤,西、西南与万柏林区、王化街道毗连,北与阳曲县西凌井乡相交,东北与上兰街道为邻。行政区域总面积约101平方千米。
1949年,分属阳曲县第四区、太原市外五区。
1952年,属太原市第五区。
1953年,属第三区,设立柴村乡。
1954年,属新城区。
1957年,属太原市郊区。
1958年,柴村乡改柴村农村公社。
1959年,属河西区。
1960年,属万柏林公社。
1961年,属河西区。
1963年,属太原市郊区。
1970年,属北郊区。
1979年,柴村农村公社改柴村公社。
1984年5月,柴村公社改柴村镇。
1997年5月,属尖草坪区。
2000年7月,万柏林区王封乡的下槐、峙头、小塔、柏崖头4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柴村镇。
2001年3月,柴村镇改柴村街道。
1949年,属阳曲县第四区。
1951年,属太原市第五区。
1953年,设马头水乡。
1954年,属万柏林区。
1957年,属太原市郊区。
1958年,并入化客头镇。
1961年,从化客头公社析出置马头水公社,属河西区。
1963年,属郊区。
1970年,属北郊区。
1984年5月,马头水公社改马头水乡。
1997年5月,属尖草坪区。
1981年,辖柴村居民委员会,大留、呼延、营村、小石河、西张、杨家、摄乐、柴村、芮城、三给10个生产大队。
1984年5月,辖1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1987年10月,增设第二居民委员会,辖2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1997年5月,柴村居民委员会分设柴村镇第一居委会、柴村镇第二居委会,辖2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7月,辖14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9月,2个居民委员会合并为柴村居民委员会。
2011年末,柴村街道辖柴村1个社区,大留、呼延、西张、杨家、柴村、丙城、营村、摄乐、三给、小石河、下槐、峙头、小塔、柏崖头14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柴村街道下辖7个社区、9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迎宾北路36号。
柴村街道地处尖草坪区西部,东与向阳镇、迎新街道、古城街道隔汾河相望,南与汇丰街道、万柏林区、东社街道接壤,西、西南与万柏林区、王化街道毗连,北与阳曲县西凌井乡相交,东北与上兰街道为邻。行政区域总面积约101平方千米。
柴村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退水渠、北干渠、东干渠、西干渠、南河。
截至2011年末,原柴村街道辖区总人口4014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00人,城镇化率20.68%;原马头水乡辖区总人口535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0人,城镇化率为9.5%。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柴村街道常住人口为67408人。
2011年,柴村街道有耕地面积2.1万亩。
2011年,柴村街道农业总产值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4%。
柴村街道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主要有蔬菜等经济作物。2011年,柴村街道生产粮食5562吨。蔬菜种植面积670亩,产量4250吨,主要有番茄、芹菜等品种,其中番茄1080吨,芹菜560吨。
柴村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柴村街道生猪饲养量6259头,年末存栏2800头;羊饲养量3751只,年末存栏3065只;牛饲养量230头,年末存栏230头;家禽饲养量5.7万羽,上市家禽5.1万羽。
2011年,柴村街道生产肉类624吨,其中猪肉485吨,羊肉64吨;禽蛋391吨,鲜奶846吨;畜牧业总产值8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8%。
截至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林地面积1.52万亩,其中防护林6311亩,经济林8869.2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5万株,林木覆盖率70%,活立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
2011年,柴村街道水果种植面积785亩,产量8200吨,主要有葡萄等品种,其中葡萄7500吨。
2011年,柴村街道工业总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职工1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商业网点1个,职工4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2011年末,柴村街道邮政业务收入4.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200万元。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066人,专任教师73人;小学8所,在校生1761人,专任教师16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900人,专任教师15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031人,专任教师88人。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4所。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各类科技人才3600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500人,农村实用人才2100人。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各类艺术表团体10个;电影院1座,座位600个,年放映150场次,观众达20万人次;文化室1个,公共图书室14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00人。
截至2011年末,有中央、省、市、区等47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7928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体育场地1处。100%的城市社区和9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张专业卫生人员10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2人。
2011年,柴村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000人次,出院病人60人次。
2011年,柴村街道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900人,参合率100%。
2011年,柴村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户,人数228人,支出53.4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195.2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户,人数172人,支出16.4万元,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79.5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人,支出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7人,支出42.57万元,比上年增长3.3%;农村医疗救助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2人次,共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临时救助162人次,支出6.1万元,比上年增长2%。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8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216.4亩,倒塌房屋12间,直接经济损失50.28万元,救灾支出10.4万元,比上年增长3%。有社区服务设施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4个。
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业务收入4.5万元。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柴村街道有天然气管线22千米,供气站15个,天然气用户1802户,燃气普及率为68%。
柴村街道有太原绕城高速G2003过境,设有柴村收费站。
柴村街道,因北宋时为柴姓庄子而得名。
柴村街道境内有西张石窑寺、呼延关公庙等景点。
西张石窑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柴村街道西张村。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均有修缮,现存为清代建筑。建筑布局大体为坐北朝南,依天然石洞而建,占地面积111.62平方米。正殿石砌台基,长10米,宽7.4米,高0.25米,面宽三间,平顶,前出檐,前檐设廊。寺内存清代重修碑4通,民国年间水利碑2通。
呼延关公庙,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庙宇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貌。整体院落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536平方米,呈二进院布局,其中轴线上建有正殿、过殿、山门,两侧建有耳房、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