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2 10:39
柴沟堡镇地处河北省西北部,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接壤,距内蒙古乌兰察布110㎞;西南与山西省天镇县毗邻,距山西大同120㎞;东距河北张家口45㎞,距首都北京22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享有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金三角”之称。
柴沟堡镇系怀安县县城所在地,为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全镇辖34个行政村,10个居民居委会,总人口7.4万人,镇域面积163.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815亩。2005年,柴沟堡镇被列为全国重点城镇。
1952年建镇,1958年由西洋河、渡口堡、满州坡、沙家屯4个乡和柴沟堡镇合建红旗公社,1962年划出建柴沟堡公社,1965年改柴沟堡镇公社,1982年改柴沟堡镇。1996年柴沟堡乡、沙家屯乡并入。1997年,面积165.1平方千米,人口6.4万,辖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东洋河、新坝房、西沙洼、第十屯、水壕洼、南忻屯、沙院、刘家窑、李家窑、西河、二道台、三道台、龙王塘、马家辛窑、东沙洼、沙家屯、关帝庙、阮家窑、富民沟、崛仑屯、大寨、皮家梁、郭家房、吕家房、园子沟、金家庄、兴隆窑、马圈沟、马圈梁、青水山39个行政村和10个居委会。
柴沟堡镇辖长胜北街社区、长胜南街社区、民生街社区、新民街社区、民主街社区、解放街社区、胜利街社区、建国街社区、生产街社区、广安街社区九个社区与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五街村、六街村、七街村、八街村、九街村、二道台村、东洋河村、新坝房村、西沙洼村、东沙洼村、第十屯村、水濠洼村、南忻屯村、刘家窑村、李家窑村、西河村、三道台村、龙王塘村、马家辛窑村、沙家屯村、郭家房村、关帝庙村、吕家房村、阮家窑村、园子沟村、富民沟村、金家庄村、崛仑屯村、兴隆窑村、大寨村三十四个行政村.
该镇地处柴沟堡—宣化串状间山盆地,东、西、南三条洋河环绕,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海拔高790米,无霜期144天,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该镇基础设施完善,镇域环境优越。京包铁路纵贯全境,丹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是周边县区的客货集散地。县、乡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信网络覆盖全境,方便快捷。用电方便充足,镇内现有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国电怀安热电厂和224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农业用电、工业用电以及居民生活用电安全、量足。
柴沟堡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筑垣建堡,置边防营垒 要寨“砦(寨)沟”,并围筑土垣,奠堡城 雏型。除官兵屯田驻戍,有随军家属落户。 唐穆宗长庆二年年,在中东街兴建宏 伟的天宁寺(今东街柴沟堡镇中学),唐末 毁于战火。辽代将“砦沟”改称“柴沟”,因盛长灌木 丛林足资柴用而命名。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太祖克西京(大同)占怀安,“柴沟”为金所省,置基层行政机构“柴沟忖(社)、居汉民百余户,西京路寅州金平县<今万全县寅平堡>,公元1952年建镇。近代以来,先后孕育了爱国将领武士敏、开明人士阮慕韩、女中豪杰李健生以及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阮崇武、阮若琳,著名演员冯瑞丽等志士名人,成为柴沟堡人的骄傲,为古镇增添了光彩。
镇党委、政府按照“紧扣‘一个主题’(跨越式发展),实现‘两个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三化水平’(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思路,积极运作,强力实施,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该镇完成资金总投入16383万元,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86万元,分别完成年初任务的107.62%、100.3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83万元,占年初任务的112.05%.实现财政税收3241.61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02元,比上年增长10.35%。全镇现有各类工商企业摊点2881家,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商贸流通、化工产品、石墨制品、机械加工、矿产品加工、皮毛及裘皮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以及餐饮服务十大支柱产业。镇域内有县办的双环化肥有限公司。三圆水泥股分合作公司、钟楼集团怀安啤酒有限公司、熏肉制品有限公司、安达煤炭有限公司和私营的利环餐具厂、星宇石墨材料厂、鑫源宾馆等一批骨干企业。
随着镇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该镇特请张家口规划设计院对城镇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山水型”、“生态型”的县城的要求,在与全县总体规划相协调一致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了工业加工园区、商务流通商贸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等产业集群。其中工业元区分为一号工业园区、二号工业元区。一号工业园区位于县城新区丹拉高速出口迎宾路西侧,占地约3000亩,产业功能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建筑建材商贸交易三大板块;二号工业园区位于现正在兴建的怀安热电厂西侧,占地约5000亩,该园区的产业功能定位为充分利用热电厂的余热和余电,新建用热大户企业和高耗电企业。农业生产业已形成蔬菜、水稻、玉米制种、珍稀动物养殖四大龙型产业,农、林、水、牧发展前景广阔。
2005年,县委、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分析了县城柴沟堡镇被列全国重点城镇后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的优势,以及国务院帮扶的有利机遇,对县城柴沟堡进行远景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柴沟堡要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中等城市。
2010年6月22日,柴沟堡公交线路(1路、2路)正式开通,这意味着柴沟堡又一次的发展!
阎厚字镇所,生卒年月无考,男,明柴沟堡人。自幼嗜学,淹贯经史。万历丙 申二十四年(1596年)以贡生任甘肃庆阳府通判,任一府之佐官,历二载,政绩著称。后厌官思乡,效仿西晋文学家张翰“秋风”忆故之情,慨然抒怀曰:“功名富贵,当留有 余,以还造化,如必系情华朊,其如三径就荒何。”万历甲辰岁仲春致仕归里,于柴之西 南小园筑一亭,曰“肇芳”,山水相映,若临户牖,雅静优美,日逍遥游衍其中,以文会徒,以消岁月,著有《肇芳亭集》藏于家。著《肇芳亭松记》、《夏日西园》、《望山水临城》等, 载入旧志。
孙光鼎生卒年月无考,男,柴沟堡人。氏出武官世家,为人耿直,慷慨好义。明 崇祯初,官至鸿胪寺序班。时武备渐驰,鼎遂列牍条十二款呈上,皆切时务,故得兵部议准并遍施各县。柴沟堡北城塌圯,首请兴修。乂捐资募集义勇,保御乡梓,堡民赖以 安之,故赠“大义安民”扁额。年七十卒。鼎家教有方,世代人才辈出,其弟孙光廷·明世职指挥佥事,任延庆州柳沟城都指挥佥事。弟孙光佑,明行伍出身,任山东曹家路都司佥事。鼎有三子:长子孙枝华,为国子监太学生,清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武进 士,任贵州安南卫守备。次子孙枝秀,顺治二年(1645年)贡生,任浙江宁波府巡海道。三子孙枝芳,由行伍任山西宁武关副总兵。侄子孙枝茂,取武举,为顺治十二年(1655年)武进士,官至山东路都司佥事。鼎有二孙:长孙三奇,为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武进士,官至守备。次孙三晋,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乡试武举。
马伸字海峰,生卒年月无考,男,柴沟堡人。幼失怙恃,受抚于兄,且读且耕。 年二十受室,逾年经府县考试合格进县学,为在学生员,受国家廪食,谓之增广生员(简称增生)。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柴沟堡城北之小洋河汜溢成灾,直冲堡城东北隅,几至倾颓。伸急民之所急,解囊自备工料,躬率佣人,竭力堵御。经营十数年,河水复 归故道,农家田产亦保,堡民安居。其他义举所在多有,乡人为之称颂,遂有“马河神” 之名号,至今民间仍有传说其事者。
黄大元字鼎三,生卒年月无考,男,李信屯人。自幼酷爱武术,为求教武师,赴柴沟堡拜道光间庚子科武举贾致和为师,练武习文。后因家境不济,赴延庆一富豪杜诗家打杂,东家视黄武艺不凡收为义子,与其子结成异姓兄弟,同受教名师门下,同窗习武,膂力过人,弓、刀、石三项技勇,无不娴熟超群。
咸丰三年(1853年),经府院考试取“武秀才”。八年应直隶省乡试中式“武举”第二名为之“亚元”。同治二年,又经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再行殿试登进士第,钦 点一甲一名“武状元”。因武功高强,帝诏御前头等侍卫,遂成皇宫最高侍卫官,在其里居建状元府第。
大元出身寒门,文武兼备,科考夺魁后,为柴沟堡文昌、魁星阁题联:“笔点青 云”,气韵挺拔,似如荆轲拨剑之势。启蒙师傅辞逝后,诔词吊寄,赠写匾额,上书: “观德雅化”,“策名清时”。落款:天子门生,金殿鳌头,御前侍卫,黄大元印。
光绪间,南疆不靖,奉调安邦抚民。初任广西副总兵,后迀广东总兵,统兵设防,安定边防,屡建战功。光绪间,镇守三江口,有海盗夜袭,遇刺身亡。阵亡传书速达京 城,朝野为之震动,帝降旨将其遗体归葬故里。
徐振纲字建三,生卒年月无考,男,柴沟堡人。咸丰间入县学为武生,经府试为武秀才。同治元年(1862年)经乡试中式壬戌科武举,翌年兵部会试取殿试资格,十年经殿试取辛未科武进士,为二甲一名“传胪”(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以下,实为第四名,即二甲第一为传胪)。由是恪尽职守,恩宠有加,钦点御前侍卫,为同治帝宫之武官。徐公少年得志,人才难得,惜英年早逝,功业未就。
牛光耀字旭升,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男,柴沟堡人。出身世代书香,自·幼品学兼优,为县学秀才,擅长古文诗词。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乡试、会试挑选部属书吏,充当誊录,承办例行公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应直隶省乡试,取戊子科举人,赴吉林宾州厅任教谕,为州之学官。教授生徒,传经讲学,育才成德,不计其数。在任致力于倡导古文革新,主张行文简捷明快,反对繁文赘述,学子赞誉,士林称颂。经吉林巡抚陈某传谕嘉奖,通令所属州县儒学一体仿行。日俄战争战场涉中国东北,因爱女被虏致死,愤愤不平致仕归乡,旋即去世。
冯赞字瑞章,生于1895年,男,柴沟堡人。幼进私塾,民国初宣化师范毕业,能文能武。其祖父冯惠,系同治年间县学武童及乡试武举。他承袭家门遗风,酷爱武术,常年演练不断,徒手、器械无所不通。所学门类有大小洪拳、少林单双刀、春秋刀、峨嵋剑、真武剑、双拐子、护手钩、三节棍、五虎枪、梅花鞭杆等,各种套路无不纯熟。身法精千,踢打利落,尤长撑杆跳,越墙自如。又工于书画,曾任小学教员。“九·—八”事变后,投笔从戎,曾赴商震部任武术教官。1936年回乡,聘为柴沟堡各高小教员及察南乡村师范专授国术。他为人豪爽仗义,教学严谨,为武术界所敬仰。
(1912—1998年)
阮维周字岐山,生于1912年,男,柴沟堡镇人。早年随父在保定读书,1930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受业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丁文江等。1935年以学业第一名成绩毕业,入中央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到伏牛山、秦岭腹地、山东临朐、安徽贵池九华山、四川、湖南、贵州等地考察,翻山越岭。搜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结构资料,为科研治学打下坚实基础。
1940年受中华教育基金会选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翌年获双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科学院士。
数十年著书立说90多种,在岩石学、矿床学、地域地质学等方面获多项殊荣,在国 际上享有盛誉。系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名载世界史册。
(1942—2003 年)
郭建模生于1942年,男,柴沟堡人,大学文化,硕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残疾 人联合会原副主席(副部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 1968年毕业分配到河北省隆化机械厂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至1982年 再赴北京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1982年调入高教部,历任《高教战线》编辑、《中国教育 报》文艺部主任、《三月风》杂志社副主编、华夏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等职。1988年调任 中国残联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理事,兼任残疾人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残联宣教部主任。 1991 一1998年,任中国残联第一、二届执行理事会副理事长,党组成员。1998年任中国 残联第三届主席团副主席、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党组成员,兼任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 委员会委员、秘书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主席。他是最早 组建中国残联的领导人之一。在主持残联工作期间爱岗敬业,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做出了 积极贡献。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退休,同年5月2日因病去世。
(1921—2001 年)
阮若珊生于1921年,女,柴沟堡镇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幼年受教 于柴沟堡女子小学,后就读北平师大女附中、北平贝满女子高中。自幼受父阮慕韩之影 响,参加“一二?九”运动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 变前,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等,从而懂得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 能救中国的道理,为走向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1938年秋,为避免其被敌搜捕,北平地 下党组织安排她离北平到天津租界地,又经天津地下党派员护送到冀南抗日根据地,任行署机要译电员。不久与行署转到太行山一二九师司令部,受到刘伯承司令员的热情接 见。而后越过崇山峻岭到达抗大驻地,经5个月的学习,毕业后任一分校文工团员,成 为一名文艺工作者。1940年初,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其随校调任山东军区文工团创作 员,在沂蒙山区与沂蒙人民并肩战斗6年,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日军投降后,与山 东部队参加解放东北之战,时任辽东军区文工团教导员,参与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后, 奉调中南军区艺术学院、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戏剧系副主任和话剧团团长。1958年 转业中央戏剧学院,历任导演系教师、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一生辗转半个中 国,为部队和地方的文化事业和培养后继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国家二级独立自由勋 章和解放勋章。著有《我的少女时代》、《折蒙探亲记》等文章。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00—1996 年)
李富山生于1900年,男,柴沟堡镇人,中共党员。16岁投师学医,十年用功, 打下深厚中医基础。1926年出师行医,对劳苦大众十分同情,临床问疾,事必精心,深 得患者信赖,被群众誉为“万先生”。新中国建立后,联络同仁组建“卫生协会”、“联 合诊所”。1958年任柴沟堡镇公社卫生院院长,为怀安县中医院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 献。一生行医70载,长期临床实践,钻研医理,总结经验,医术日臻。精通寒热百病, 尤长妇科杂症,医德高尚,享誉一方。多次对一些特困病人解囊相助,遇有卧床不起的 患者,有求必应,风雨无阻,登门出诊。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牢记为人民服务之宗旨, 耄耋之年坚持义务上班,并为年轻医生开班讲课,尽心竭力培育后人。1956年出席政协 河北省第一届委员会会议,1959年出席河北省群英会。多次被评为地、县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共产党员,是怀安县―、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1996年7月,病重期间,河北省卫生厅、市县党政领导登门探望。辞世后,登门吊唁送殡者络绎不绝,表达了广大群众对一代名医的悼念和敬仰。
(1916—1997 年)
李河旺生于1916年,男,柴沟堡镇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怀安二次解放 后,积极响应政府修田治水发展生产的号召,带领12户农民在洋河滩淤地造田250多 亩。当选区水利委员会主任后,不辞辛劳,勘察地形,组织群众成滩造地,一年间修筑 新旧渠道24条,开发荒滩600多亩,改造盐碱地3800余亩,当年增产稻谷20多万公 斤。带领沿河18个村农户修建防洪堰657米,植树23000多株,护地1750余亩。1951 年初夏洋河断流,旱魔肆虐,他组织农民开水槽、修废井,引水浇禾,缓解旱情。是年 秋又霜冻早临,他日夜发动群众浇水防冻,使庄稼免遭霜害,大灾之年获得丰收。9月 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出席了省、地、县劳模会议。历任县实业科副科长、沙家屯 农场场长。“四清”和“文革”中受到打击和迫害,后平反昭雪,任林业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