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8 17:23
根河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县级市,由呼伦贝尔市代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毗邻5个旗、区(市),总面积2001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根河市辖4个街道、4个镇、1个民族乡。截至2022年末,根河市总户数56400户、总人口120942人。
根河所在区域最初见诸史籍的民族为东胡。
战国末期,东胡与匈奴同时兴起。
西汉初期,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部众逃散,其中主要的两支分别逃至乌桓山和鲜卑山,从此便以乌桓族和鲜卑族出现于史册。
三国两晋时期,大兴安岭东西皆为鲜卑人的辖区和势力范围。
南北朝时期,大兴安岭以东分布着乌洛侯等室韦诸部。
隋朝时期,根河所在区域为室韦民族领地。在边远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予以管理。
唐朝时期,在室韦地区设室韦都督府,并任命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都督。今嫩江流域及大兴安岭内外均纳入唐朝版图。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曾先后被突厥人和回纥人占领过,为突厥汗国和回纥东部边地。
五代十国时期,岭西地区逐渐成为乌古敌烈及塔塔儿人的驻地,大兴安岭岭东地区成为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辽朝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管辖,大兴安岭岭西归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
金朝时期,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归蒲与路管辖,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归东北路招讨司所辖。
蒙古太祖九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大兴安岭岭西为其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三弟贴木哥·斡赤斤及德薛禅家族的封地;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后来也逐渐成为贴木哥·斡赤斤的封地。今黑山头镇古城遗址即拙赤·哈萨尔故都。
元朝初期,呼伦贝尔地区仍为诸王封地。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乃颜、哈丹叛乱平定后,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划入中书行省泰宁路、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和黑水府达达路,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
明朝初期,北元(蒙古汗国)退守蒙古草原,并以察哈尔部为宗主部继续统治蒙古草原,呼伦贝尔为北元东境。
明正统四年(1439年),大兴安岭东麓为阿鲁科尔沁部牧地,四子、乌拉特、茂明安三部牧地在大兴安岭以西直至尼布楚的广阔草原上。
十五世纪初,明王朝在边境地区设置都司、卫所进行控制。呼伦贝尔地区由奴尔干都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岭东由布尔哈卫、阿伦卫等管辖,岭西由斡难河卫、坚河卫、哈刺孩卫及海刺儿千户所管辖,根河地区为坚河卫管辖。
明崇祯三年(1630年)至明崇祯六年(1633年),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阿鲁科尔沁、乌拉特、四子、茂明安部先后归服后金。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前后,按照后金政权的指令,生活在大兴安岭岭西地区的乌拉特、四子、茂明安三部陆续向西南迁移至乌兰察布草原,阿鲁科尔沁部前往赤峰市。
清顺治年间,沙俄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世代居住在那里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人民被迫迁至黑龙江南岸的嫩江流域居住。为了加强管理,清王朝将达斡尔人编为3个“扎兰”,将鄂温克人编为5个“阿巴”,直属清中央政府藩院。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王朝在嫩江西岸宜卧奇后屯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设副都统总管。《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确定额尔古纳河东岸属中国,西岸属俄国。
清雍正五年(1727年),沿额尔古纳河设置18座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并设呼伦贝尔副都统府。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吉拉林设治局,管理境内行政、边务事宜。
民国九年(1920年),设室韦县和奇乾设治局。
民国十年(1921年),奇乾设治局改奇乾县。
民国十九年(1930年),室韦县府由吉拉林迁至河坞(今苏沁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2月,伪满洲国民政部将室韦、奇乾二县划归伪兴安北省管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1日,伪满洲国取消室韦县和奇乾县,改为办事处。同年7月12日,将原室韦县境划为额尔古纳左翼旗(称东额旗),旗公署设于奈勒穆图(今三河镇);将原奇乾县境划为额尔古纳右翼旗,旗公署设于吉儒穆图(今奇乾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9日,伪满政权垮台。同年8月10日,苏联红军进驻三河街并成立了维持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经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额尔古纳左翼旗公署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公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派呼伦贝尔工作团进驻三河街。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16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额尔古纳左、右翼两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旗政府设在三河街(今额尔古纳市三河镇)。
1961年8月,额尔古纳旗政府迁至根河镇,接收了原喜桂图旗代管的根河、好里堡、得耳布尔、金河、牛耳河5个镇和阿龙山、满归2个地区。
1966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右旗和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
1969年8月1日,额尔古纳左旗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
1979年7月1日,额尔古纳左旗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4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县级)。
1966年,管辖根河镇、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牛耳河镇和满归鄂温克族乡。
1968年,建阿龙山镇、满归镇,满归镇与满归鄂温克族乡合一。
1973年,满归镇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分设,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政府迁至距满归镇区北部17.5千米处的敖鲁古雅。
1994年4月28日,根河市辖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牛耳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和中央路街道、河西街道、森工路街道,辖112个居民委员会、811个居民小组。
2001年6月6日,撤销根河市牛耳河镇,牛耳河镇职能整体并入金河镇,划并后金河镇土地面积5353平方千米。调整后,根河市辖3个街道、5个镇、1个乡。
2003年2月8日,变更根河市街道行政区划面积及名称。河西街道辖区面积由原来的3.2平方千米,调整为2.4平方千米;原中央路街道更名为河东街道,辖区面积由1.98平方千米调整为2.0平方千米;原森工路街道更名为森工街道,辖区面积由5.0平方千米调整为5.8平方千米。
2003年12月29日,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文件批复,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整体向南迁至三车间(距根河市区3千米处),原行政区域面积1096平方千米划归满归镇,满归镇总面积变为3072.81平方千米。好里堡镇南部1767.2平方千米土地并入迁址后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作为新乡址的行政区划面积。好里堡镇(含市区)面积调整为4563.76平方千米。敖乡行政区划界线为:北以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三镇界线交汇点静岭以西为起点,静岭以南为全线终点。
2006年5月23日,根河市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将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分别变更为好里堡街道、得耳布尔街道。机构改革后,全市辖5个街道、3个镇、1个民族乡,分别是金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好里堡街道、得耳布尔街道、河东街道、河西街道、森工街道。
2011年6月15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批复,恢复得耳布尔镇,恢复后全市辖4个街道、4个镇、1个民族乡,分别是金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得耳布尔镇、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好里堡街道、河东街道、河西街道、森工街道。
截至2022年10月,根河市辖4个街道、4个镇、1个民族乡。市人民政府驻中央街5号。
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北部,介于北纬50°20′—52°30′、东经120°12′—122°55′之间,毗邻5个旗、区(市),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呼中区。全市总面积为20010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244.4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202.2千米。
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总体地形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具有古老的准平地面与浑圆形山体的特征,相对高差在100—300米,地势起伏相对较缓,全市海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峰奥科里堆山位于激流河东侧阿龙山境内,海拔1530米,也是大兴安岭北部最高峰,其次较高山峰有位于西北部与额尔古纳市交界处的阿拉齐山,海拔1421米,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0余座,其特点是山脉绵缓,山顶平坦,各山顶之间高差不大。
根河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无霜期平均为90天,气温日较差大,平均气温-5.3°C,历史记载极端最低气温-58°С,结冻期210天以上;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70—4760兆焦耳/平方米,是呼伦贝尔市最少的地区。
根河市境内有大小河流400余条,是额尔古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长在20千米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37条,其中:二级支流2条,三级支流23条,四级支流12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大河流2条,1000—5000平方千米的中等河流2条,其余均为1000平方千米小河流。
根河市位于得耳布干成矿带与大兴安岭成矿带交界处,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铁(磁铁、黄铁)、银、钼、铜、铀等10余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萤石、大理石、珍珠石、石墨、冰洲岩、白云岩石、建筑用沙、红砖用粘土、矿泉水、地热水等20余种。其中已探明的有色金属铅、锌两种矿产资源优势比较突出,铅锌矿床位于得耳布尔镇下比利亚谷,资源储量(矿石量)2156.24万吨;钼矿床位于根河市区东北63千米处和霍尔台河上游;铀矿床位于金河镇东南5千米处黄铁矿床位于金河镇东南4千米处;萤石矿床位于嘎拉湾北东23千米处;铅锌银矿床为得耳尔镇南西40千米,二道河子林场北侧;铅矿床位于得耳布尔河北岸第三列斯元科沟东850高地附近;石灰石和白云石矿主要分布于满归、阿龙山、牛耳河等地。
根河市是大兴安岭林区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面积为184万公顷,占中国的1.36%,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1.2%,森林覆盖率91.7%;活立木蓄积量1.87亿立方米,占中国的1.3%,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4.5%。兴安落叶松是根河市最主要、分布最广的建群树种,有114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76%,白桦与兴安落叶松组成混交林29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9.3%,还有樟子松、山杨、杨树、柳树等树种。
根河市是大兴安岭植物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维管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真菌等。维管植物生活型组成有常绿针叶乔木、夏绿针叶乔木、常绿阔叶灌木、夏绿阔叶灌木、多年生草本。其中,野果主要有越桔(红豆、牙疙瘩)、笃斯越桔(笃斯、都柿、旬果、地果)、山荆子(山丁子)、稠李子等;有中草药158科、380属、696种,其中有野生药用植物75科、366种,有利用价值的100余种;苔藓植物有柳叶藓科、丛藓科、曲尾藓科、真藓科、灰藓科、泥炭藓科、提灯藓科、青藓科、金发藓科等;藻类植物主要有蓝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等;真菌有18科、58属、114种,其中草药用22种、毒性15种,主要食用菌有桦蘑、油蘑、木耳等。
根河市野生动物以林栖型为主,有3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60余种,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原始森林常见有马鹿、驼鹿、野猪、狍、灰鼠、苍鹰、山鹰、啄木鸟等;次生林带常见有马鹿、驼鹿、狍、野猪、黑熊、黄鼬、伶鼬、大山雀、金翅雀、岩鹨、花尾榛鸡,斑翅山鹑等;草原地带主要有狼、狐狸、雪兔、艾虎、黄鼠、黑线姬鼠、鼢鼠、鸢鵟、红隼等;水禽主要有赤麻鸭、绿翅鸭、骨顶鸡等;鱼类资源主要有细鳞鱼、罗鱼、狗鱼、鲤鱼泥鳅、鲫鱼、重唇、东北雅罗鱼、鱼骨子、花鳅、棒花等。
根河市境内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总量38.54亿立方米,属丰水地区,水量的地域分布比较均衡。地下水总量6.71亿立方米,其特点:埋藏浅、水量大、水质好。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根河市常住人口为71437人。
截至2022年末,根河市总人口120942人,比上年减少2842人;总户数56400户,比上年减少151户;男性60845人,女性60097人,男女性别比(女为100)为101.2:100;出生人口164人,出生率1.34‰;死亡人口1225人,死亡率10.01‰。
截至2022年末,根河市汉族人口105766人,约占总人口的87.5%,有少数民族21个,少数民族人口15176人。在少数民族中,蒙古族7656人,满族3102人,回族2537人,达斡尔族832人,鄂温克族459人,朝鲜族278人,俄罗斯族200人,锡伯族41人,鄂伦春族20人,黎族14人,壮族12人,苗族6人,土家族6人,藏族4人,彝族2人,侗族2人,维吾尔族1人,畲族1人,白族1人,拉祜族1人,其它族1人。
2021年,根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92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9:24.9:60.2。
2021年,根河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54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95万元,同比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2亿元,同比下降15.9%。
2021年,根河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210.9%。
2021年,根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63元,同比增长6.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57元/人,同比增长17.5%。
2023年根河市生产总值(GDP)40.8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215万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90217万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51772万元,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2:22.1:61.7。
2021年,根河市第一产业增加值5.19亿元,同比增长3.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
2021年,根河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37亿元,同比增长3.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2.00公顷,同比增长5.9%;粮食产量3079.38吨,同比增长0.1%。在粮食作物中,小麦播种面积678.67公顷,同比增长56.7%;小麦产量1578.50吨,同比增长124.2%;马铃薯播种面积273.33公顷,同比下降41.4%;马铃薯产量(折粮)1500.88吨,同比下降36.8%。
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6215万元,增长6.9%。
2021年,根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8.70亿元,同比下降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9%。
2021年,根河市工业增加值6.66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5%;建筑业增加值2.04亿元,同比下降4.1%;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有4个,建筑业产值实现9661万元,同比下降51.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0.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5%,竣工房屋面积0.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0%。
202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90217万元,增长6.8%。
2021年,根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1.03亿元,同比增长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2%。
2021年,根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8亿元,同比增长5.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批发零售业完成11.88亿元,同比增长5.2%;住宿餐饮业0.80亿元,同比增长16.4%。
2021年,根河市接待旅游人数95.4万人次,同比增长34.5%;实现旅游收入11.53亿元,同比增长36.6%;有星级饭店3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74间;邮电通讯业务收入0.65亿元;电话交换机容量达0.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0.48万户,其中:住宅0.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1.62万户;互联网用户3.12万户。
2021年,根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95.5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住户存款达77.61亿元,同比增长9.7%,非金融企业存款11.45亿元,同比下降29.9%,广义政府存款6.45亿元,同比下降1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36.33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住户贷款11.87亿元,同比增长11.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4.46亿元,同比增长20.3%。
2021年,根河市保险业总保费收入1.42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为0.92亿元,同比下降5.0%;寿险实现保费收入0.49亿元,同比下降2.3%。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51772万元,增长5.6%。
根河市境内牙林线铁路纵贯全市南北并与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伊加线(伊图里河—加格达齐)衔接。2021年,根河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737.52千米,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2辆,出租车保有量308辆。
2021年,根河市拥有基础教育学校20所(幼儿园8所、义务教育11所、高中1所)。其中,拥有幼儿园8所,毕业生120人,招生156人,在园幼儿518人,拥有教职工187人,其中:专任教师111人;拥有小学校6所,毕业生259人,招生215人,在校生1463人,拥有教职工781人,其中:专职教师492人;拥有初中学校5所(含九年一贯制),毕业生379人,招生246人,在校生860人,拥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14人;拥有高中学校1所,毕业生299人,招生259人,在校生790人,拥有教职工218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教育系统拥有教职工1783人,其中:专任教师1046人。
2021年,根河市共推广应用科技4项,实现经济效益105万元,完成技术贸易成交额50万元,申报呼伦贝尔市科技计划项目2个,已争取上级资金10万元,“高寒林区蓝靛果插扦技术研究”项目已申报自治区科技项目。
2021年,根河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组织各类文艺演出78场;拥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6个;电影放映单位2个,电影放映累计902场;拥有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和差转台5座,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0%,广播人口覆盖率98.9%,有线电视入户率33.0%;公共图书馆总藏量10.02万册。
2021年,根河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41个,举办各类体育比赛8次,年内根河市运动员共获得呼伦贝尔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30枚。
2021年,根河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共有44个(含个体诊所),其中,医院3个(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7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卫生院6个、个体门诊部(所)2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中:疾病防治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所1个、卫生监督所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41张,卫生技术人员879人,执业(助理)医师347人,其中:执业医师275人。
2021年,根河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62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6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3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3.9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5000人,征收失业保险金994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226户,低保总人数8966人,共发放低保金7242.3万元;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拥有床位数90个。
2021年,根河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67758人,其中:城镇职工(含退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012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46人;共收征缴养老保险金2.67亿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33亿元;工伤保险费参保人数21131人,工伤保险费征收722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554万元;基本医疗参保单位246个;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351人,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5322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6259人;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09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21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3374万元,居民医疗费支出275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33万元;大病基金收入562万元,大病支出607万元。
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
根河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黑松片—嫩克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鄂温克族萨满舞
鄂温克族萨满舞,是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地区的传统舞蹈。萨满舞是中国原始萨满教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其表演的场合,一是治病,二是春节期间预祝来年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区庙会。2011年5月23日,鄂温克族萨满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
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地方传统技艺。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这一区域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仍在使用桦树皮建造房屋,几乎涵盖了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来讲,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桦树皮,都有桦树皮制品。简单普通的一张张桦树皮,几乎可以取代汉民族普遍使用的金属、陶瓷、塑料、布匹、纸张等先进材料。2008年6月14日,桦树皮制作技艺(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温克驯鹿习俗
鄂温克驯鹿习俗,鄂温克驯鹿人也称鄂温克猎民(主要根据他们的职业特征并有别于其他鄂温克族而言的),是鄂温克族的一部分。他们是三百多年前从现俄罗斯境内的外贝尔加尔湖沿岸和列拿河流域迁徙过来的,并世代在大兴安岭过着游牧生活,1965年定居敖鲁古雅(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1973年成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2008年6月14日,鄂温克驯鹿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蒙古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兴安岭北麓西坡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主要由根河及周边沼泽、滩地、林地等组成,总面积59060.4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0291.01公顷,湿地率34.36%,涵盖了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三个湿地类。
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
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满归镇境内,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5565公顷。公园内有月牙湾、脚印湖、鲇鱼湾、姊妹湖、生态园、1409摄影基地、西伯利亚红松林、森林人家等20多个自然景观。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
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区西4千米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规划面积260公顷。景区建有原始部落、驯鹿文化博物馆、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列巴博物馆、森林文化研究所、圣诞老人小屋、猎民家庭游、冰雪酒店,是一个以敖鲁古雅鄂温克原生态民俗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金河镇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7348公顷。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9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原麝、黑嘴松鸡、白头鹤、金雕、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8种;有野生植物620种,大型真菌179种。
根河卜留克
根河卜留克,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特产,于2011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根河卜留克为十字花科,芸蔓属,植株高20—50厘米,主根细长,茎直立球状,叶色深绿,叶面有白粉,叶肉厚,叶片裂刻深。
根河黑木耳
根河黑木耳,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特产,于2015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根河黑木耳,亦称木耳、光木耳、云耳等,是一种大型真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无色透明,由许多具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子实体薄而呈波浪形,形如人耳。
2016年2月5日,根河市入选“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7月5日,根河市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名单”。
2019年11月13日,根河市入选“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
2020年4月,根河市入选“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名单”。
2020年11月10日,根河市入选“2020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市、区)名单”。
2020年11月25日,根河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0月12日,根河市入选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