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24 11:52
传说一
象山,古称漓山。东涉漓水,西傍宁远,北依桃花江,南眺穿塔二山。皓月碧水潺潺,青山古刹峨峨,领尽桂林山水之精华。被世人誉之为市徽。盖举世无双矣。
传说,天上象神为三花姑娘从瑶池盗回神曲,用漓江水酿出三花酒,被瑶池神将杀死,化为象山。玉帝觉得象神虽犯天规,然其心可鉴、其情可悯,谥为酒神,守护桂林。象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此处为“醉乡”,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自号“漓山人”。
传说二
另外一个传说则是说,桂林的桂花岛上,有一个叫象郎的小伙子,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一棵桂花树,他倾注全部心血的照顾它,于是在一年的中秋之夜,桂花树化成了美貌的桂花仙子向象郎报恩,桂花仙子搬来了自己酿造的美酒,于是两人花前月下,饮酒谈心,对天盟誓,订下了终身。这事儿被龟王和蛇夫人知道了,在象郎和桂花仙子成亲的那天,抢走了桂花仙子与她酿造的美酒,象郎见桂花仙子被龟王抢走,伤心不已,下决心一定要把桂花仙子救出来。在救桂花仙子的过程中,中了龟王从身后掷来一支飞剑,含恨倒在了漓江之滨。桂花仙子安葬了象郎,手提桂花篮,飞上月宫,采满了桂花,向象郎的墓地撤去,只见满天的桂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桂林的山山水水中。
从此,依山带水的桂林,桂树成林,万里飘香,人们用馨香的桂花和纯质的漓江水,酿出的三花酒,跟桂林的奇山秀水一样,久享盛名。
桂林三花酒颇有历史,古时,它叫“瑞露”,宋代来桂林做官的范成大饮后称赞“乃尽酒之妙”,可见对它评价很高。酒的酿制要蒸熬三次,曾称三熬酒。因酒质量好,装入瓶中,用手摇动,酒面上会泛起三层泡花;如果把酒筛进酒杯,酒面上也会堆起细小的泡花。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熬堆花酒,简称三花酒。
自古以来,桂林酒坊将酒藏于岩洞。象山岩洞酒窖为大小二洞。面积近3000m。小洞位于云峰寺后山腰,洞上刻有“云峰岩”。大洞位于登山石阶旁。东达桃花江,南通水月洞。洞中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20℃,由于临江,洞内还保持了一定的湿度。三花酒经洞内贮藏,老熟后,醇净绵甜,乃酒中珍品。象山酒窖贮藏了从五十年代以来不同年代的特酿桂林三花酒逾千吨。
古代没有酒度计,酿酒师们便总结出了“观花论酒”的经验。当酒度在55°至60°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酒面晃动便泛起数层酒花,经久不散。酿酒师们说“起花了,三花!”就接酒。三花酒便由此而来。酒花有粗花、细花、中花和堆花、不满花、跑马花之分。又以细花和堆花质量最好,它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
随着历史的变迁,桂林的酿酒业几经兴衰,尤其是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以后,桂林人口从三万暴增到三十多万,促使桂林酿酒业急剧发展,仅三花酒槽坊就有百余家,百年老字号的有“安泰源”、“品冽”、“胡裕兴”、“源生祥”、“源生隆”、“同利安”、“黎万盛”等数十家酒坊。其中又以“安泰源”所生产的三花酒名气最大,以水路畅销梧州、广州、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被誉为“桂林三宝”的第一宝。桂林自古以来,官府都是用桂林三花酒来作宴会用酒。李宗仁、白崇禧招待国府主席林森就是用桂林三花酒,林森对桂林三花酒赞叹不已。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到桂林喝的也是桂林三花酒,尼克松称桂林三花酒是“桂林茅台”。
桂林三花酒为什么别具风味?
要从它的“血、肉骨”谈起。水是“酒中之血”,美酒佳酿首先必须佳泉。漓江,特别是象鼻山下有江底深潭涌出的地下泉水,质地纯甘、无杂物怪味,含微量矿物质,为三花酒提供了优良的“酒中之血”;其次,漓江流域的良种大米,粒大饱满,含淀粉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二,是理想的“酒中之肉”;再者,市郊特产的曲香酒药草制成的酒曲,香气浓郁,是三花酒特有的“酒中之骨”。有了这些上好原料,再加上精工酿制,自然保证了三花酒的质量。三花酒酿成后,一般要装入陶瓷缸内,存放在石山岩洞中,过一两年,让它变成陈酿,使酒质更加醇和、芳香,然后才分装出厂。
香型
香型属米香型:就是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半固态发酵的独特工艺。风格;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米香突出。
青花梅瓶,是一种文化。专家们称之为东亚大陆上的一种古代“蓝色文明”。“携酒访友”梅瓶出土于明代靖江王墓。该瓶出土时有用桂林三花酒浸泡的“长生大补酒”。“携酒访友”描绘的是一位达官贵人到深山寻访知音,两个童子挑的是琴和梅瓶。梅瓶中是桂林最醇美的三花酒。其寓意“久(酒)(久)平安”。这个梅瓶是国家一级文物。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发展桂林旅游,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充许少量仿制,以飨国内外高雅之士。青花梅瓶桂林三花酒,采用优级大米、汲取漓江名泉以传统酿造工艺精制,经桂林象鼻山天然酒窖陈年洞藏而成。汲桂林山水之灵气,纳天地之精华,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的独特风格,是桂林三花酒的酒中极品!
桂林三花酒的度数以前一般为五十六至五十八度。一般为三十八度和五十三度。
桂林辣椒酱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与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以大蒜头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酱。再加入豆豉就成为豆豉辣椒酱,通常是选用优质红辣椒、大蒜头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细盐等,密封入坛,数月之后始成。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佐餐,还可作调味用。“桂林三宝”商标的“桂林三宝”礼品盒,集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三种名优产品为一体,小巧别致,便于携带,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桂林辣椒酱为桂林特产之一,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桂林酱料厂制的辣椒酱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桂林辣椒酱因其配料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像蒜蓉辣椒酱,豆豉蒜蓉辣椒酱等。其味鲜辣香醇,辣后回甜,鲜中带香,是上好的调味品,又可以单独食用。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制作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 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桂林豆腐乳品种繁多,历史悠久,200年前就享有盛名。桂林豆腐乳有辣椒豆腐乳、五香豆腐乳两大类。它们做法相同,而配料各异。它还是极好的调味品。桂林名菜乳猪、地羊、扣肉,即用腐乳佐料,汁鲜味美;烧肉、白切鸡蘸桂林豆腐乳,其味隽永。
桂林豆腐乳是以黄豆为王要原料制成的。分有五香腐乳和辣椒腐乳两种。它的特点是皮薄肉嫩,质地幼细,味道鲜美。辣中有甜,甜中喷香,香中又能品辨出川椒、桂酊、八角、蒜泥以及三花酒的混合馥郁,可以说是滋味无穷。人们在盛夏酷暑,或病后初愈,吃点腐彵稀粥,更能刺激食欲。当年周恩来到桂林视察时,听说桂林腐乳是广西有名特产。还特地要求服务员买给他品尝呢。桂林腐乳历史悠久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称赞说:“广西白腐乳最佳。”则被誉为“腐乳中之,上品”,畅销国内外,特别受港澳同胞和日本、东南亚人民的欢迎。
桂林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零乱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桂林豆腐乳品种繁多,历史悠久,200年前就享有盛名。它质地细滑松软,味鲜而有异香,色呈淡黄透亮,而且营养丰富。桂林豆腐乳有辣椒豆腐乳、五香豆腐乳两大类。它们做法相同,而配料各异。它还是极好的调味品。 桂林豆腐年产1亿块左右。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腐乳有一套特殊制作方法:选优质黄豆做成质地较硬的豆腐,榨去水分制作寸许见方坯块,然后放入霉柜霉化。待坯块6面全部生长黄白色菌丝(霉毛),即拌和三花酒、盐及其它香料,置于坛或罐中腌制,1至2天后灌上等米酒使坯块全部泡浸,密封存于清凉干爽处4至6个月即成。成品腐乳为寸余见方,厚约6分的小块,表面呈胶状透明,色泽黄爽,奇香袭人
吃法多种多样,桂林人吃稀饭、馒头,直接用它佐餐。更多的则是做调味品,如凉拌豆腐、粉丝、椿芽、清蒸鸭、红烧地羊(狗肉)、荔浦芋扣肉等,配上桂林腐乳,是桂林的风味名菜。由于独具佳美的色、香、味、型,是旅游者最喜欢购买的一种桂林土特产。
1983年、1988年两次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在桂林,大家都知道除了土特产的“三宝”外,还有文化上的“三宝”,实际上是指三类人。即是:卯哥,卯妹,夜屎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