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属

更新时间:2024-10-14 08:21

桉属(学名:Eucalyptus L'Hér.),桃金娘目、桃金娘科下级一属,常统称桉树

植物学史

分类学

1777年,戴维·纳尔逊(David Nelson)和威廉·安德森(William Anderson)在库克的第三次远征中采集了该物种标本,这些标本是在塔斯马尼亚州布鲁尼岛的冒险湾制作的,标本被送往伦敦大英博物馆,由夏尔·路易·莱里捷·德·布吕泰勒在那里进行检查。夏尔·路易·莱里捷·德·布吕泰勒认为这些标本属于一个新属,他称之为桉属,并将其命名为斜叶桉(Eucalyptus obliqua)。因此,模式种是斜叶桉。夏尔·路易·莱里捷·德·布吕泰勒于1788年在其著作《Sertum Anglicum》中首次发表了正式描述。

桉属的分类比较复杂。1933年W.F.布菜克利集中了前人的工作加以整理,划分出8个组。①巨药组(Macran-therae),②肾药组(Renantherae),③拟肾药组(Renantheroideae),④拟孔药组(Porantheroideae),⑤顶孔组(Terminales),⑥纤药组(Gracile3),⑦微药组(Micrantherae),⑧宽药组(Platyantherae)。另有3个副组和18个亚组。被广泛使用。

此外,R.T.贝克与H.G.史密斯(1921)根据枝叶所含的挥发性精油的成分不同,把桉属分为9类,具有应用上的价值。①含蒎烯的精油,不含水茴香油精及桉醇,如柳叶桉等21种。②主含蒎烯和桉醇的精油,不含水茴香油精和安息茴香醛,如野桉、斑皮桉等49种。③含桉醇,但蒎烯不多,且有安息茴香醛,但无水茴香油精,如斑叶桉等10种。④含桉醇及水茴香油精的,如蜜味桉等5种。⑤含桉醇、蒎烯和安息茴香醇,缺水茴香油精,如细叶桉、赤桉、窿缘桉等18种。⑥含蒎烯、桉醇和水茴香油精,如常桉等24种。⑦含水茴香油精、桉醇及胡椒酮,如杏仁桉等7种。⑨含水茴香油精和胡椒酮,但不含桉醇的有11种。⑨不属于上列各类,又不含桉醇的,有柠檬桉及斜脉胶桉11种。

中文名来历

“桉”这一中文名,由清末外交官吴宗濂在宣统二年(1910年)辑译的《桉谱》一书中首创。吴宗濂先把桉树的法文名eucalyptus (/økaliptys/)音译为“安加利泼多”(上海话“安”读/ø/,与此词第一音节eu-谐音),再在“安”字上加木字旁造出“桉”字。因为桉叶油有治病辟疫的功效,“桉”含有“安而无危”之意;又因为古文中已有此字,是“案”的异体,“桉”又暗含其材可制器物之意。

中国引种史

中国自1890年开始引进桉树,至2020年已有130年历史。引进之初,只是作为庭院树种进行种植。随着良种和良法的推广,桉树人工林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到2018年底,中国桉树人工林面积546.74万公顷,蓄积量2.16亿立方米,占全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是2.48%和1.23%。中国引种的主要树种有细叶桉、赤桉、柠檬桉、窿缘桉、大叶桉、斜脉胶桉、蓝桉、直杆蓝桉等。桉树以巨大乔木而闻名于世。最大的王桉高达100多米。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常有含鞣质的树脂。叶片多为革质,多型性,幼态叶与成长叶常截然两样,还有过渡型叶,幼态叶多为对生,3至多对,有短柄或无柄或兼有腺毛;成熟叶片常为革质,互生,全缘,具柄,阔卵形或狭披针形,常为镰状,侧脉多数,有透明腺点,具边脉。花数朵排成伞形花序,腋生或多枝集成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白色,少数为红色或黄色;有花梗或缺;萼管钟形、倒圆锥形或半球形,先端常为平截;花瓣萼片合生成一帽状体或彼此不结合而有2层帽状体,花开放时帽状体整个脱落;雄蕊多数,多列,常分离,着生于花盘上,花药基部及背部着生,药室2个,平行或分离,椭圆形、卵形、心形或分叉,纵裂,偶有孔裂,位于外围的雄蕊常有缺花药的;子房与萼管合生,顶端多少隆起,3-6室,胚珠极多,花柱不分裂。蒴果全部或下半部藏于扩大的萼管里,当上半部突出萼管时常形成果瓣,常裂开为3-6片,当花盘也扩大而突出萼管时则形成果缘,果瓣位于果缘的顶端;种子极多,大部分发育不全,发育种子卵形或有角,种皮坚硬,有时扩大成翅。

生长环境

桉属物种在原产地的生境条件并不一致,从高温的热带到冬季凝霜的山区,从海岸河口冲积土到石砾的不毛之地。模式种斜叶桉生长于冬季霜冻地区山区的封闭森林和湿润硬叶林,通常形成纯林;海拔高达1300米。在澳大利亚的分布地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澳大利亚全年都有降雨,年平均降雨量在700-1250毫米之间,旱季长达4个月。最热月份的平均最高温度为27-32℃;最冷月份的平均最低温度为2-5℃,每年大约有10-100次霜冻。据说,当植物完全休眠时,能够短时间耐受温度低至-10℃左右。喜光,适宜生长在中等肥沃、排水良好、保持水分的周围中性土壤中;耐贫瘠干燥的土壤,尤其是矿物质含量低的土壤。成熟的植物具有耐旱性。

分布范围

桉属集中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组成当地森林的主要成分,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栽培,有少数种类引种至温带地区。

原产地:巴布亚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小巽他群岛、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苏拉威西群岛)、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北领地、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西澳大利亚)、菲律宾。

引入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达曼群岛、阿根廷(东北部、西北部)、阿森松岛、亚速尔群岛、巴利阿里群岛、孟加拉国、贝宁、玻利维亚、美国(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州、夏威夷)、柬埔寨、西班牙(本土、加那利群岛)、南非(开普省、自由省)、加罗林群岛、乍得、中国(中南部、中国东南部、海南、台湾)、哥伦比亚、科摩罗、法国(本土、科西嘉岛)、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东爱琴海岛、智利(复活节岛)、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英国、希腊、危地马拉、几内亚、洪都拉斯、印度、爱尔兰、意大利(本土、撒丁岛、西西里岛)、胡安·费尔南德斯岛、肯尼亚、背风岛、莱索托、利比亚、马德拉、马拉维、墨西哥(东南部、墨西南部)、摩洛哥、莫桑比克、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北部、新南部)、尼加拉瓜、尼科巴群岛、诺福克群岛、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葡萄牙、波多黎各、卢旺达、塞内加尔、社会群岛、圣赫勒拿岛、坦桑尼亚、外高加索、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乌干达、向风群岛、赞比亚、津巴布韦。

生长习性

桉属物种各种类自然杂交的现象非常普遍,200年前桉属还不到300种,以后由于自然杂交使种类增加到600多种(截至2002年)。桉树有强烈的萌蘖力,这特性有利于造林更新,或为了蒸馏精油而采用灌木化作业。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种,生长旺季,1天可以长高3厘米,1个月可长高1米,1年最高可长10米。中国南方各省桉树人工林的轮伐期只需5-7年。

桉属大部分物种会长有木质块茎,这种木质块茎可以在幼苗基部附近开始发育,其拥有嵌入的营养芽,在树冠被破坏后再生(例如火灾)。桉属物种没有采取落叶习性并继续生长,直到天气太冷而无法继续生长。这使它们更容易受到突然来袭的寒流伤害。如果有温度波动,生长更加缓慢,例如在林地中,该物种就有机会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使它们更耐寒。

桉树与其他树种相比,生命力并不顽强。相反,它的根系扎入土壤并不深,枝干繁殖也较缓慢。但在原始森林,作为弱者的桉树能够在万木丛中胜出。植物学家发现,凡是桉树突然疯长,在所有树木中占绝对优势的地方,以前都发生过森林火灾。植物学家们把各地区发生过火灾的森林历史资料调出来进行分析时,发现桉树喜欢火灾,每一次火灾都能让它们快速生长。桉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它的树枝不像其他树木一样是沿着树干慢慢向上生长的,桉树树干的下部基本没有树枝,到了树梢之后,它才长出长长的树枝,缓缓垂于近地面处。当火灾发生时,近地面的火焰只能沿着垂于地面的树枝向上蔓延,而无法焚烧桉树的树干。而其他树木就没那么幸运,因为它们从下到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枝叶,发生森林大火时,树干被树枝燃起的熊熊大火烤焦,失去了重新复苏的机会。没有发生火灾前,在茂密的森林中,它争夺不到太多的阳光和土壤里的养分,大火过后,地面上的小树悉数变成炭灰,高于桉树的树木无法再阻挡阳光。当雨水降临,桉树便开始发疯似的生长。

栽培技术

桉属物种在中国种植应严格按照《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桉树中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等多项行业标准要求执行。其中,明确要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预留一定的野生动物、鸟类迁徙走廊,保留林地边缘的乡土树种和利用河流水系作为保护性走廊和珍稀濒危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造林面积大于1000公顷,应保留2-3%面积的次生林或灌丛、草地作为生物小区,“非桉”树种应大于造林面积的20%。山顶、山脊、集水区(含水源库区)和沟壑两旁应保留原生植被。在江河、溪流、湿地、冲积沟、农耕地、省级以上交通要道和乡村居民区周边,以及受保护的廊道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应保留10米以上的缓冲带(区)。同时,要求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禁止以“烧荒”清理林地,提倡“测土测叶”科学配方,平衡施肥。

病虫防治

病害

危害特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引发的病害,可使桉树枯枝落叶,严重时可致死。尤其是尾叶桉及其无性系在遇到连续6-7天以上高温阴雨天气,一些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造林密度大、林内通透性差的地方容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造林;低洼地要搞好排水沟;种植密度要适当,不宜太密。

虫害

危害特征:桉树小苗根茎幼嫩,易受白蚂蚁、蝼蛄、小地老虎、小卷蛾等危害,移栽后的 3 个月内尤为严重,是否进行防虫往往是其成败的关键。

防治方法:炼山清杂要彻底,回表土时要捡尽草根,以切断白蚂蚁的食物源。也可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投放灭蚁灵诱饵剂,投放225-400包/公顷,以“品”字形均匀投放于造林地,造林地周围应适当多放。投放点挖10-15厘米 深小坑,铺薄层枯草,连袋放入药剂1-2包,覆土压实即可。

下级分类

下级组

(以上是中国植物志收录的物种)

基因修饰品系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截至2017年8月,桉属作物有1个得到许可的基因修饰品系,为巴西金鱼浆纸集团属下的富优基尼公司研发。品系H421通过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向巴西栽培最广的大桉尾叶桉的杂交无性系转入来自拟南芥的CEL1基因。该基因表达的酶可以参与分解细胞内已有的纤维素分子,使旧有的纤维素能在细胞伸长时迅速被用于合成新的纤维素,从而加快了桉树的生长速度。该品系在2015年获得了巴西的许可证书,但尚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许可证书。

主要价值

桉树的木材纹理密致,材质坚硬,抗虫蛀,耐腐蚀,可做高级门窗、家具等。枝叶含有多种精油,它们的成分是桉醇、蒎烯、水茴香精油、安息茴香醛及胡椒酮等,可供医药、化妆品及工业原料。

树皮

桉属植物树皮中质含量高的可达40-57%。澳大利亚采用涩味桉、白桉提制将胶。中国引种的白桉、涩味桉、阔叶桉、大叶桉、红皮铁桉其鞣质含量均达30%以上,可资发展。各桉树树皮中鞣质含量如下:白桉30-32%、涩味桉40-57%、赤桉8-17%、大花序桉8-12%、白皮桉4-7%、加利桉11-12%、常桉6-15%、伞房桉2-4%、斑皮桉3-10%、蜜味核7%、小帽桉5-7%、小套桉7%、斜叶桉3-7%、阔叶按32%、斑叶桉7-8%、树胶桉1-2%、大叶桉6-29.5%、野桉2-7%、柳叶桉5-11%、弹帽桉6%、红皮铁桉30-40%、谷桉21-26%、细叶桉3-5%、多枝桉4-5%。另外,中国利用桉叶提桉叶油,其树皮所含单宁10-15%,如能利用,可产50-80万千克鞣料,潜力很大。

树脂

常桉、柳叶桉、细叶桉可割取树脂,提取树脂后从其中可分离鞣质28-30%,加以利用。伞房桉、树胶桉、美叶桉可割取树胶,作胶粘剂及制硬橡胶用。

各树种叶中精油含量如下:广叶桉0.79-1.04%、杏仁桉1.8%、容果桉(Eucalyptus angophoroides R.T.Baker)0.19%、涩味桉0.5-0.6%、二色桉0.85%、双肋桉(Eucalyptus globulus subsp. bicostata (Maiden, Blakely & Simmonds) J.B.Kirkp.)0.92%、葡萄桉0.11%、美叶桉0.25%、樟叶桉1.34%、银叶桉1.2%、心叶桉2.3%、常桉0.16%、细圆齿桉(Eucalyptus crenulata Blakely & Beuzev.)0.65%、白皮桉0.86%、加利桉0.8-1%、大叶桉0.12-0.26%、伞房桉0.06%、约翰斯顿桉1.28%、美丽桉1.5%、斑皮桉0.2-0.78%、蜜味桉0.87%、小帽桉0.71-0.73%、小套桉0.48%、斜叶桉0.77%、兰白腊树桉1.2%、卵叶桉0.22%、少花桉、摩利桉(Eucalyptus morrisii R.T.Baker)1.6-1.7%、弹丸桉0.11%、多花桉0.83%、斑叶桉0.63-1.19%、树胶桉0.42%、野桉1.2%、柳叶桉0.12%、弹帽桉0.78%、红皮铁桉1.5-2.5%、锥果桉2.48%、多枝桉2.55%。

柠檬桉0.5-2%,主要成分香草醛、香草醇、香茅醛(醛含量70-80%)、香叶醇等,用于香皂、化妆品制造的重要原料,并可供出口;赤桉0.14-0.28%,主要成分:β-聚伞花烃、水芹香油醛、莳萝醛、香叶醇、桉叶醇;窿缘桉0.82%,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桉叶素、α-萜品烯、α-萜品醇;蓝桉1.5-2%,主要成分:桉叶醇、枯茗醛、异戊醇、α-松油烃、樟脑烃,制牙膏、喷雾香水、止咳糖浆、合成香料、选矿剂等;直杆蓝桉1.5-2%,其主要成分为核叶醇;大叶桉0.7%,其主要成分为桉油精、百里香酚、蓝桉醇和松香烯酮,可作香皂、防腐剂;谷桉1.2-2.2%,其主要成分为核叶醇和蒎烯,用于牙膏、润喉糖片、喷雾剂;细叶桉0.5-0.9%,主要成分:对聚伞花素、松油烃、桉叶醇、水芹香油烃、制合成香料。

桉叶油可作香料、药用、矿石浮选剂、石油钻井防凝剂、多泡肥皂、消毒剂等,生产时宜选含量高者。

各树种叶中黄酮类植物促生长素含量如下:赤桉4.67%、柠檬桉7.87%、白皮桉4.29%、伞房桉10.27%、雷林1号桉5.44%、野桉5.29%。主要成分:桉叶素、桉叶醇。对蔬菜、葡萄、柑桔、油菜、棉花促进光合作用,增进植物物质积累及抑病作用,有增产效果。

二色桉、伞房桉、卵叶桉、蜜味桉等叶味甜,牲畜喜食。

桉叶油可作清凉油、十滴水、风精油、止咳糖浆、驱虫药等。

窿缘桉叶主治风湿、皮肤病;蓝桉叶健胃、驱风、祛痰、杀菌、收敛,主治各种化脓性创伤、溃疡、抗疟、针剂治女性器官炎、眼疾。大叶桉叶抗菌谱广,治阴道滴虫,杀钩端螺旋体,预防感冒、流行性脑髓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痢疾、丝虫病,外用治烧伤、蟑窝炎、乳腺炎、疖痈、丹毒、皮肤湿疹,脚癣。谷桉叶主治口腔炎,止咳,含漱剂,消毒杀虫剂。细叶桉叶预防流感、乙脑炎、疟疾、痢疾、皮肤溃疡、痈疮、丹毒、乳腺炎、外伤感染、皮癣、神经性皮炎、气管炎等。

桉树叶治牛风寒感冒、猪肺炎、仔猪白痢、家畜创伤溃疡、猪感冒和无名高烧。

大叶桉叶浸剂防治棉蚜虫、金花虫、稻螟、粘虫、蛀心虫。

蜜源:广叶桉蜜量多,每群蜂年产蜜30千克,蜜深琥珀色;涩味桉为春季优良蜜源;二色桉花期8-11月,每群蜂年产蜜10-20千克,深琥珀色;双肋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赤桉花期秋季,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柠檬桉第一次花期8-9月次花期11-翌年2月,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深琥珀色;大花序桉花期3-5月,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常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白皮桉花期5-10月,蜜质优;加利桉花期2月,产量质量均高;窿缘桉花期5月,每群蜂年产20千克;蓝桉冬季蜜源,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深琥珀色;斜脉胶桉花期7-8月,每群蜂年产30千克,色较深;雷林1号桉花期6月,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深琥珀色;斑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蜜味桉花期长,蜜浓稠,芳香;小帽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深;斜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卵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蜜浓郁香;少花桉每群蜂年产20-30k,多花桉花期11-12月,冬季蜜源;斑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斜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卵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蜜浓郁香;少花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多花桉花期11-12月,冬季蜜源;斑叶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大叶桉花期9-10月,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深琥珀色;野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弹帽桉每群蟑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细叶桉花期夏季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深琥珀色;多枝桉每群蜂年产20-30千克,色较深。桉属蜜产量高,但带桉叶醇味,如经加工除去,则质量上乘。

果实

药用:细叶桉果消炎,杀菌,祛痰止咳,收敛杀虫,预防感冒、乙型脑炎,防治疟疾,肠炎腹泻,痢疾,皮肤溃疡痈疮,红肿,丹毒,乳腺炎,外伤感染,皮癣,神经性皮炎,气管炎,咳嗽。

种子

油用:赤桉种子含油量3%,其主要成分:硬脂酸6.8%、油酸11.6%、亚油酸80.7%;大叶桉种子含油量4.4%,其主要成分:棕榈酸5.5%、硬脂酸2.4%、油酸12.8%、亚油酸78.5%。种子油可作医药、润滑油、食品、日化用油等。

木材

可分作5类:

蓝桉纤维素含量46.35-496%,雷林1号桉纤维素含量4.35-46.18%,柳叶桉纤维素含量48.37-48.82%,大叶桉纤维素含量46.17%,窿缘桉纤维素含量43.98-45.63%,赤桉纤维含量42.54%;蓝桉纤维长0.82-1.06毫米,宽14.5-16.9微米,长宽比56.6-64.7;大叶桉纤维长0.89毫米,宽15.3微米,长宽比58柳叶桉纤维长0.87-0.93毫米,宽14.7-20.3微米,长宽比54.8-592;雷林1号桉纤维长0.74-0.88毫米,宽13.2-15.2微米,长宽比44-60.5;赤桉纤维长0.85毫米,宽20.5微米,长宽比39.1;刚果12号桉纤维长0.83毫米;巨桉纤维长0.8毫米。桉属纤维长比针叶材短,但长宽比不差,造纸得率一般40.8-52.7%,可达生产文化纸的要求,以树龄10年较好。

造林树种

树种葡萄桉、蓝桉、柠檬桉、斜脉胶桉、巨尾桉、雷林1号、刚果12号桉可在中国广东华南、福建低海岸推广。

色桉、樟叶桉、蓝桉、大桉、多花桉、斑皮桉、大叶桉、柳叶桉、野桉、涩味桉等。

樟叶桉、多花桉、涩味桉、大叶桉、野桉、多枝桉、刚果12号按、窿缘桉、巨桉等。

文玩

一些桉树的成熟果实可用于制作菩提子。桉属植物蒴果多为钟状,顶端呈3-5瓣开裂,成熟后形似铃铛或古钟,统称“金钟菩提”;又因含有桉叶油,而带有独特香气。

常见用于制作饰品的有:

窿缘桉蓝桉:果实较大,制作的菩提子称为“大金钟菩提”或“一口钟”。

细叶桉:果实较小,制作的菩提子称为“小金钟菩提”。

保护现状

桉属物种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

生态问题

经过科学论证,桉树“有毒”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桉树人工林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取决于经营者采取的种植方式和经营管理水平。各国长期实践证明,桉树无毒无害。尽管桉树速生快长,吸水吸肥力强,但不是所谓的“抽水机”、“抽肥机”、“绿色沙漠”。

虽然桉树具有生长快、产材多、经济效益好、固碳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一些地方大面积发展桉树纯林,未能做到科学培育,导致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但客观来看,这些问题不是桉树树种自身的问题,而是培育措施不科学引起的。通过合理布局、科学培育,完全可以将种植桉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