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9 08:38
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历史悠久,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为频开瓮”的诗句。因客家娘酒“酒气清香,其价又廉,不时需之”,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娘酒,亦称客家黄酒、子酒、“老酒”,作为梅县客家地区传统特色食品和客家地区饮食文化的代表,传承了客家人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
客家人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称这种酒为“扒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被称为“客家黄酒”或“客家娘酒”。客家娘酒在粤东客家地区广泛分布,梅县是其代表性地域之一。
梅县地区的客家娘酒是中国黄酒的一个重要分支,以红曲、糯米和水为原料,不添加其他物质,以人工自然发酵酿制而成,呈红褐色,香气浓郁,风味淳厚。
梅县客家娘酒制作工艺沿袭着千年的传统,主要有选料、浸米、蒸饭、冷却、加入酒曲、发酵、取酒、炙烤、封坛9个制作程序。
选料:选取糯米为原料(用砻刚刚去掉谷壳的糯米),晚季稻更好,颗粒饱满,这样蒸出来的米饭较软。
浸米:目的是使米粒中的淀粉吸收膨胀,并使淀粉颗粒间得以软化,糯米浸泡一天左右,夏天半天即可。
蒸饭:先用大火加热,沸后再用文火,将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外硬内软有弹性,内无白心,蒸出来的米饭以松、软、透而不结团为佳。
冷却:出锅后的糯米,要铺撒在米筛或地面上放凉。
加入酒曲:将蒸煮后的糯米拌入5%酒曲(酒饼),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在糯米内拌入酒曲,此种酒曲演变自畲族,由十多种药材配制而成,相当于天然酵母。
发酵:将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陶器坛中,用手将其拍实,在酒缸中间挖个小酒洞,撒点伴有酒曲(酒饼)的凉开水,密封,盖上被子,一般情况下,人穿多少衣裳就要盖多少被子,大约24小时后,坛内温度自然上升,淀粉开始转化为糖份。自然发酵七日左右后转入大缸中,封好口放置两三个月。
取酒:压榨酒糟,分离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坛中,用碗盖住,再用另一个碗反扣,以防杂物落入。
炙烤:在坛子四周围上谷糠或者稻草,阴火炙烤一天,把酒煮沸,既灭菌又让酒的口感更醇香。
封坛:自然冷却,放置一周后,淘汰沉淀物,封好酒坛放置,待随时饮用。
梅县地区的客家娘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肽类、有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客家独有风味和保健作用。梅县客家酿造技艺具有区域优势、优质酒饼、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经济等研究价值。
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流传到现在,由于受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的改变和酒类新产品的激烈竞争等诸多原因,致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有流失的危机。
温凤珠,女,1961年生。1979年起跟随家翁郭华生学习梅县客家娘酒酿造,熟练掌握客家娘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和流程。其精于酿制用糯米发酵而成的客家娘酒,并坚持用传统手工制作,其酿造的客家娘酒口感醇香,保留了传统客家娘酒的“山味”和“土味”。自从事酿酒行业以来,其对每道工序均严格把控,对做酒原料和工具认真考究从无懈怠。在坚持沿用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其也注重对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宣传推广,其积极带徒授艺,为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传承和传播作出贡献。
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精于酿制“客家娘酒”,人人喝娘酒,娘酒的普遍性可以说是客家农村中极为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习俗,到了喜庆节日,客家人则更喜欢拿娘酒来款宴宾朋。这种“酒文化”的现象,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展示客家礼仪和联络感情的礼品。
客家娘酒的出现,一开始并不是为了招待客人,而是为了抵御恶劣的环境。最初南迁的客家人,因为还不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身体出现了各种状况。为了适应湿冷的环境,客家人便以糯米为原料,用酒饼做辅料,经过发酵、火焙、窖藏,酿造出娘酒来温补身体。“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在冷雨侵袭的季节,喝上几口温热的娘酒,浑身暖和,醇香清雅,能驱走疲劳。每一滴娘酒,都蕴含着客家人千年的智慧。
娘酒又称“老酒”“黄酒”,之所以普遍叫做娘酒,皆因它的酿造和食效都与客家妇女紧密联系。在客家地区,娘酒主要是由家中妇女亲自酿造。逢年过节,妇女们在自家的灶头和院子里做娘酒。在客家地区,得知女儿或儿媳怀孕之后,客家妇女都会开始着手准备做娘酒,这是母亲表达对子女爱意的一种方式。因此,娘酒也成为有名的“月子酒”,是客家妇女生产的主要滋补食品之一。“坐月子,喝鸡酒”的习俗也就这样传了下来。在梅州,用娘酒做的一道客家特色美食——客家娘酒鸡,是女人坐月子、招待远方客人、婚嫁等都少不了的一道佳肴。对于离家在外的客家游子来说,这道菜更是萦绕在他们心头的家乡味道,代表着忘不了的客家情。